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

蜀中官道上,一列長長的兵馬正在逶迤而行。正是蜀軍的趙雲部。此時,趙雲發現部隊是往東南方向前進,向諸葛亮問道:“軍師,我們這不是回成嘟?那我們要去哪。”

諸葛亮面部凝重的說:“我們去江州。成嘟還有蜀中平原非我等與呂布決戰之地,我已派出快馬通知主公。讓他留少量人馬固守成嘟,而後從成嘟撤離與我們會合。”

趙雲聽了此話,疑慮的說“可是,主公的義弟翼德將軍被呂布所虜,他願意就此退守江州嗎?”

趙雲這話讓諸葛亮一下愣住了,他勒住馬匹。呆立兩秒後猛的一拍自己的額頭,自言自語喝道:“孔明啊孔明,怎麼急的連這茬都忘了。”說罷,他轉頭對趙雲說:“子龍,多虧你提醒了我。現在你自領兵前往江州駐屯,我帶小股親兵返回成嘟。這個事必須我前去親自勸說,才能讓主公退守巴蜀東南。”

“軍師多加小心…”趙雲話還未說完。諸葛亮就已領着百餘親兵掉頭向西而去。

……

成嘟,劉備三天前接到諸葛亮,張飛兵敗涪城西大營的消息,是又驚又怒。正當他打算引兵去救時,又傳來涪城被呂布攻陷的消息。此時諸葛亮已經遣人向他送來消息,建議他固守成嘟。

此時成嘟僅有守軍兩萬,用這麼點兵力去擊敗呂布,冷靜下來的劉備自己也知道不大可能。於是他耐心等待東大營,趙雲部的消息,他寄希望於諸葛亮與趙雲破了東大營之敵後,回師成嘟,再行北上涪城與呂布決戰,若能俘虜對方陣營裡某員大將,還能救回三弟張飛。

但是沒過幾天,諸葛亮又差人來信說,要劉備將主力南移到江州。這讓劉備難以理解,如今張飛被呂布虜走了,東西兩個大營兩萬大軍被對方鎖住了,然後就這樣白白將半個巴蜀拱手讓給呂布?

一連串的敗績讓劉備開始懷疑起諸葛亮的能力。他一度有收回諸葛亮指揮權的想法,正當他猶豫不決時,諸葛亮回來了。正好,他有太多的話想向諸葛亮問清楚。

劉備見到諸葛亮依舊和顏悅色的說道:“軍師辛苦了。”

“亮連遭敗績,愧對主公信任”諸葛亮邊說邊畢恭畢敬的向劉備施了個大禮。

“軍師快快請起,這怎麼能全怪你。我軍之所以有此大敗,一是那呂布生性狡詐多謀,二是孤那三弟不聽軍令,擅自妄動。但是…”劉備說道這,將話停住了一兩秒。最後還是把心中的話講了出來。

“但是軍師的屯營固壘,堅壁清野,引敵於腹地決戰的方略似乎對呂布效果不大。”

諸葛亮對此心裡早有應對,當即回道:“主公所言極是,亮確實沒有料到那呂布有如此強大的工程能力,短短半月多的時間,在我軍襲擾的情況下還能構築如此牢固的工事,將我方兩個大營鎖住。此乃亮之過。”

諸葛亮頓了一下話語,接着說了下去:“只是這屯營固壘,堅壁清野,引敵決戰於腹地的方略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爲劍閣,閬中這兩大蜀北門戶皆被呂布掌控。我蜀軍無險可守,若在蜀中平原上與呂布軍野外決戰,斷無取勝的可能。所以只能犧牲我們的縱深來拉長對方的戰線,而後讓敵後的兩個大營侍機斷其糧草供應。但沒想到呂布能用工事將這兩個大營兩萬大軍鎖住。”

劉備聽了這話,覺得有那麼點道理,但心中不快依舊還在。繼續向諸葛亮問道:“那麼軍師下一步做何打算?這移師江州又是何解?孤那被虜的三弟怎麼辦。當年孤,翼德,雲長可是不能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結義兄弟。若那翼德有什麼三長兩短,孤該如何處之?”

“主公,雖然我們的方略一時受挫,但還是得繼續堅定執行下去。除非我們打算放棄益州。這移師主力到以江州爲中心的巴蜀東部丘陵地帶,依舊是這一方略的延續。現在蜀中平原西北部都已被敕令荒廢田野,所以呂布軍佔據後還是不能就地獲得補給,依舊需要千里迢迢從漢中翻山越嶺的轉運輜重,即使他們有能在山河中行駛的怪船也不能完全緩解這一困難。”

諸葛亮觀察着劉備的表情,認爲他對前言有所消化後才繼續講下去:

“而我們在成嘟等堅城之中已囤積不少糧草,用少量兵卒就能長期固守。這樣一來,呂布要麼冒險深入到江州與我決戰,要麼只能在巴蜀西北地區長期止步不前。如果是前者,他的補給線那麼長,其間又無城池可依託。這種情況下,亮有信心在江州周邊的丘陵地帶一舉殲滅犯我益州的呂布主力,如果是後者,這天下形勢風雲變幻,誰也無法保證這麼長時間內,他呂布其它邊境線上的安全。我們將抓住機會反擊。至於翼德將軍,亮相信呂布不會加害於他,等我們虜到他的一兩員大將後,可進行交換。”

劉備聽到這,認真的考慮了下。認爲也只有這麼辦了。除非像諸葛亮說的那樣,完全放棄益州,他也想不出其它更可行的辦法了。

第二日,劉備從兩萬守軍中選拔出三千精銳留守成嘟,任前巴蜀官員中自己最爲相信的李嚴爲成嘟令。而後與諸葛亮帶着剩餘步騎和益州官員幕僚向江州東撤而去。此時的呂布已令虎賁鐵騎會合那兩千乘船南下的步卒佔據蜀軍東大營南面的充國縣。

但屯於涪城的呂布主力卻遲遲未向成嘟方向進發,因爲呂布正在涪城打造一些特別的攻城器具---配重式投石車。這是一種用重力勢能蓄能的投石機。槓桿短臂掛着用於蓄能的重物,另一端長臂掛着發射物。操作者先將短臂蓄能的重物高高吊起,用機扣扣住大臂,發射時將機扣鬆開。在槓桿短臂重物勢能的作用下,將長臂上的發射物高速拋出。

這東西相對於手動的投石機是個巨大進步。操作所需人手大大減少,威力大大增加。雖然還是沒有弩炮那樣的精準度,但它的射擊目標只是城牆,不需要精準。呂布前生的歷史中,西征的蒙古軍曾用此物摧毀過一座座堅固的城堡。

第十九章 張濟入南陽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三十一章 宰殺肥羊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十二章 家宴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九章 歸義伯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第五十章 血戰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六十二章 圖謀巴蜀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十九章 堅堡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六十章 伐周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三十五章 先開口爲強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十七章 入城
第十九章 張濟入南陽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三十一章 宰殺肥羊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十二章 家宴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九章 歸義伯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第五十章 血戰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六十二章 圖謀巴蜀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十九章 堅堡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六十章 伐周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三十五章 先開口爲強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十七章 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