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

叛軍的兵力是夏越軍的一倍還多,其軍陣正面自然要比禁軍的軍陣寬的多,也厚實的多。兩軍的左右兩翼的最末端都不約而同的佈置着騎兵。

雖然現在,對於已經不再用長柄武器做爲主戰武器的禁軍步卒而言,側後方並不是無法防禦的方向,但敵方一但襲擾到背後,那麼禁軍的方陣只能停止向前運動以便於四面禦敵。如此禁軍就屬於被動的一方。而且這樣,會給後方的弩炮陣地帶來威脅。少量配置在陣後的專業弓箭手也將直接面對攻擊。

所以,禁軍能否取勝的關鍵在於能否在叛軍迂迴到己方軍陣背部之前將對方完全擊潰。

……

司馬越這邊,鼓號之聲也開始響起。龐大的軍陣開始緩緩前移。夏越相應的也下令軍陣向前移動。當雙方軍隊相距不超過百步時,箭矢如同狂風下的暴雨般在陣間相互傾瀉而過。雙方都裝備了大量弓弩,特別是禁軍,幾乎每個步卒都裝備了連弩。

雙方兵卒都不約而同的舉起了大盾,箭矢射到木盾上的聲音,噼噼啪啪不絕於而,如同暴雨打在地面上的聲音。

雙方兩翼最外端的騎兵早就開始向各自兩邊兜去,因此他們都沒有遭受到箭矢的狂射。禁軍後方的五十門車載弩炮則開始進行轟擊。夏越考慮到保持大軍的機動性,又因爲弩炮彈藥無論火爆彈還是石砲彈都需要專門從衛城拉來,補給異常困難,所以僅僅帶了五十門弩炮。

此時,在叛軍兵卒眼中,漫天都是飛舞的“火球”。這些火球砸到叛軍軍陣當中後,火柱轟然而起,只要靠近落點的叛軍兵卒無不被燒的焦頭爛額。有的乾脆變成了火人,哀嚎着四處翻滾。軍陣中部已是亂糟糟的一團。

陣後指揮的司馬越還有那十幾個藩王都已目瞪口呆,連王導也是驚懼不己。但更讓他們震驚的還在後面,雙方軍陣還相距五十步時,禁軍的中央方陣竟然閃開,露出一條缺口。

從這缺口的後面六百王庭重裝騎兵奔騰而出,讓司馬越等人感到奇怪的是,這重裝騎兵,馬裝備了鋥亮的鎧甲,而馬上的兵士的頭盔也是整片金屬打造,甚至面部都有鎖鏈甲遮擋。但偏偏他們的身上卻只穿着“棉襖”。

實際上,這些“棉襖”是棉甲與鱗甲所構成的複合甲。外層是棉甲,內層由鍊甲連綴的鱗甲。

司馬越從發呆狀態回過神來,高聲叫道:“快集中放箭,將這些中陣的騎兵先行射殺!”實際上沒有他這個吩咐,軍陣中的將校早已經指揮弓弩手對這六百重裝鐵騎來個密集攢射。

漫天的箭雨射向這些重裝騎兵,結果就是每個人都像刺蝟一樣,身上插滿了箭矢。但卻沒有一個人被射落馬下,箭簇穿過甲冑,造成輕微創傷的人也只有個位數。這一輪攢射的功夫,重裝騎兵已經衝入三十步之內。

而後漫天的標槍從這些重裝騎兵們的手中投擲而出。如同被冰雹砸過的莊稼地,瞬間一大片叛軍兵卒就被沉重的標槍洞穿了身體。這樣的投射連續進行了兩輪。騎兵們已經衝入陣前。

一些步卒幸運的用盾牌擋住了兩輪標槍,但深紮在盾牌上的沉重標槍讓步卒們很難再將盾牌挺立。此時衝入陣前的重騎們已經摘下近四米的騎槍,挺立在馬首之前。

前排的叛軍兵士要麼已經倒地,要麼盾牌上插滿了標槍。一名叛軍兵士一看敵騎已經衝至,求生本能讓他索性丟掉不能完全舉起來的大盾,挺起兩米長的短矛試圖遏制住對方的衝擊。

但是,他很快就被一個迅猛而來的粗大矛刃刺倒在地。重騎兵相當熟練,在騎槍刺入這個兵卒胸膛的一剎那,就將長槍收回,並往上一挑,從而不至於讓騎槍留在屍體之中。

高大的戰馬從這名被刺死的兵卒身上疾踏而過,將他的屍身踩踏的粉碎。

王庭重騎的騎槍如林,鐵馬如牆,已經被火爆彈和標槍大量殺傷的叛軍中軍哪裡還能承受的了這種打擊。不到二十息的時間,就全線崩潰。長槍繼續不停的製造着屍體,如牆鐵馬如同收割機一般將地表上的叛軍一片片“剃”平。

兩翼的騎兵也早已交手,叛軍的騎兵當然不是禁軍柺子馬的對手,儘管對方也是才新訓不久。但超越時代的騎戰之法讓叛軍騎兵難以適從。柺子馬儘量不與對方短兵相接。而是用快弓或連弩進行遠程騎射。

兩馬相錯而過,柺子馬故意拉開距離,而後錯馬之時放出一箭,叛軍騎兵手中的馬刀或騎槍卻傷不到他們分毫。如果叛軍騎兵打算不理會他們,而是直接迂迴攻擊禁軍的方陣主體。那麼他們會追着叛軍騎兵的屁股射。

如此反覆幾遭,叛軍騎兵就被折磨的精神崩潰,他們已經大量傷亡,將校不少都已陣亡。無論是兵士還是將校都不想再與柺子馬糾纏,先是臨陣脫逃一騎,然後幾騎,接着十幾騎,最後全體潰逃。但還是被拐子馬追殺了上百仗距離。而後柺子馬掉頭向叛軍中軍背後兜去。

此時,王庭重騎已經完全鑿穿叛軍的中央方陣,前鋒直逼司馬越以及其他王侯官吏。而兩側的步卒業已殺到,和叛軍步卒廝殺起來。叛軍此時的士氣已經低落到極點,再加上裝備,技能都遠落後于禁軍。稍一接觸,被滂沱大雨般的標槍一通擊殺,就開始出現潰逃跡象。

司馬越等人看到禁軍重騎已經鑿穿本方軍陣,十幾騎重騎正向自己氣勢洶洶的殺來,早已魂飛魄散,各自調轉馬頭,策馬狂奔。他們這一跑,本就搖搖欲墜的叛軍軍陣如同一個炸裂的旗袍般瞬間崩潰。

人流如同一道洪流向彭城方向涌去,無數兵卒被衝倒踩踏。向後跑的他們立刻又遭到柺子馬的兜擊。這更是增加了叛軍的混亂,被踩踏而死,被斬殺而死者無數。

隨着“降者不殺”的呼喝之聲,絕大多叛軍兵卒跪地乞降。司馬越等人幾乎一個沒跑掉,大部分人當場被拐子馬或重裝騎兵斬殺。少數被俘。

夏越看着屍橫遍野,火光沖天的戰場,知道東面的叛亂基本上已經被平定。

第二十四章 東都巨城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十八章 混戰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八章 反圍剿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三十章 陣戰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十章 立威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十七章 北歸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二十章 毒計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十九章 張濟入南陽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一章 廢太子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七章 絕處逢生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
第二十四章 東都巨城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十八章 混戰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八章 反圍剿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三十章 陣戰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十章 立威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十七章 北歸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二十章 毒計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十九章 張濟入南陽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一章 廢太子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七章 絕處逢生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