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

剛剛光復的汴梁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處處張燈結綵。各處軍營之中正在進行着慶功酒宴,滿是行令勸酒之聲。

在汴梁前宋故宮東南角,有一處喚作艮嶽的前宋皇家園林。趙嬛嬛正領着岳飛穿行於這座園林的廢墟之中。一行人在猶如迷宮般的石林中七轉八拐,最後來到一處假山前。

假山山腳下有一水潭,趙嬛嬛用手一指哪水潭說:“需先將此潭的水排幹,仔細翻找潭底亂石就能將傳國玉璽找到。”

經過三個多時辰的忙碌後,一名兵士喝叫起來:“找到了。這裡有一塊玉石刻制的東西!”

岳飛將那玉璽拿在手中仔細觀看,反覆比對。說道:“不錯,這就是傳國玉璽。”

趙嬛嬛臉上露出疑惑的表情,說:“想不到陛下也懂鑑定古董。陛下以何斷定這肯定就是真的傳國玉璽。”

岳飛詭異的一笑說:“因爲我很多年很多年前就見過。”趙嬛嬛自然是不會懂他這番話的意思。

此時,一名隨軍的內侍上前說道:“啓稟聖上,按陛下的吩咐,北伐軍諸將,汴梁城中投誠歸附的官員都已在垂拱殿到齊。都等候着聖上呢。”

片刻後,岳飛進入站滿將官的垂拱殿中。禮畢山呼萬歲後,方進入議事主題。如今的黃河以南潼關以西再無金兵主力,但大部分州縣城池北伐漢軍並沒有實際佔領。

北伐漢軍若是要繼續北伐,就必須將這些州縣的統制穩固起來,另外還要先攻佔東邊的山東地區,以解除右翼隱患。

對此岳飛向羣臣頒佈了三條措施。一是從現有北伐的國防軍中抽調精銳,分兵去攻克極少數還有女真兵固守頑抗的城池,以及接收那些表示投誠歸附的州縣。二是從淮南調集內務軍和官員北上取代臨時接管州縣的國防軍。三是加快各州縣降兵,俘虜的整編,儘快將他們整訓爲本地的內務軍。

鞏固漢帝國在河南統治的細節相當繁瑣,朝議一直進行到天黑才結束。岳飛對諸將羣臣說道:“都這個時辰了,諸卿都還沒用膳,朕早已爲諸卿準備了慶功酒宴。”……

岳飛幾杯酒下肚,已經微醺了起來。一名內侍小心翼翼的湊到岳飛跟前,耳語說:“啓稟陛下,宮門外來了十幾條北方還有山東來的漢子,自稱忠義社紅巾軍的人士。口口聲聲說自己是陛下的部下,要求見陛下。守護宮門的衛士恐他們是奸細,已將他們扣留起來。”

岳飛一愣,問道:“他們可報了姓名?”

“爲首一人叫樑興,還有李進,趙雲,張橫,董榮,吳琦,李寶等”

前生記憶頓時在岳飛腦中如泉涌出,這些人正是當年自己第四次北伐時聯絡或者派遣到金兵敵後的抗金義軍將領。他們有的在太行河北,有的在山東萊州,有的在陝西,不知他們何時匯聚在一起了。

“快快請他們進來”岳飛連忙說道。

片刻後,一衆便衣的十幾個漢字在內侍引領下進入到文德殿。這些人不少都是土生土長的莊稼漢,一輩子都沒進過真正的皇宮,一時間竟束手束腳起來。

待岳飛步入殿中,那李進首先興奮的開口叫道:“嶽大…”。話還未說完就被樑興輕踩一腳。李進這纔回過神來,與其他人齊齊跪拜下去,山呼萬歲。

尷尬的岳飛連說平身賜坐,讓他們起身說話。原來這些人分別聽說岳飛在兩浙起事,發動兵變奪了趙氏江山後,就開始互相串聯。準備匯合後潛入到淮南覲見岳飛。他們剛在汴梁匯合,就聽聞岳飛已經御駕親征,開始北伐,並先後大敗三路金兵。

於是他們乾脆在汴梁坐等北伐軍的到來,同時尋找機會爲北伐軍打開汴梁大門。沒想到僅僅幾日時間,漢軍就攻破汴梁,收復了這座淪陷十五年的前宋都城。

岳飛和他們又是商談良久,招待他們吃完夜宵衆人才散去。此時這些人已經不是平民之身,皆被岳飛當即詔命封爲各路將官,授了勳爵。他們任將返回各自營寨,起兵響應漢軍北伐。其中,最先行動的應該是張寶,因爲張憲即將帶領一支兵馬向山東開進。

岳飛回到寢宮時已是深夜,不料趙嬛嬛竟然還在搖拽的燭光中等着他。

……

失去完顏宗賢這個主心骨的金國朝野上下都顫抖起來。遠在汴梁幾千裡之外的上京會寧府都人心惶惶,更不用說近在咫尺的黃淮之間的州縣。

漢軍以信陽,汴梁,邳州這三個城池爲中心。派出數十股數百到數千人不等的部隊接收歸附的城池或攻打女真軍繼續盤踞的城池。

在完顏兀朮兵敗身死,岳飛光復汴梁,三十萬金兵全軍覆沒的消息傳到各州各縣後,不少州縣發生漢人官兵起義反正歸附漢國的事件。即使一些州縣對此暫時沒有反應,漢軍兵臨城下之時,這些州縣也會開門獻城,未做絲毫抵抗。

當然,還是有極少數有相對雄厚女真軍兵力駐守的城池,拒不投降。皆被漢軍用土工作業爆破破城之法逐一攻破。

官道小路上,隨處可見向北逃亡的女真地主,奴隸主和女真潰軍。他們小的幾十人一股,多的數百人上千人一股,拼命向北逃去。一路上除了會遭遇到漢軍的截殺,更有可能被打着大漢義軍旗幟的山匪所截殺。

這一天,東平府平陰縣外來了一彪人馬。正在城頭向東南瞭望的金國縣令皺了一下眉頭,出乎他的意料,這支兵馬打的不是漢軍旗號,而是自家的金兵旗號。

此時的平陰縣令對是否投漢還是猶豫不決,和其他地方官吏一樣,他絲毫不懷疑如今漢國軍力的強大以及岳飛的衆望所歸。

但就是這平陰縣的地理位置太尷尬了,就在黃河邊上,北岸就是金國經營幾十年的河北地區,往東走百餘里就是漢軍還未染指的山東地區。自己這降了漢軍是分分鐘的事,金兵打回來也是分分鐘的事,漢軍雖悍,但兵力畢竟不多,不可能處處都保啊。

眼看城外兵馬近前了,那縣令深吸一口氣說道:“開門!”

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六章 天興軍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十六章 北歸之策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六章 登基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八章 買賣人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二章 浮海洲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四十三章 河北戰場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四十章 韃盡第十章 李自成的難題第五十四章 賈詡毒計第十二章 家宴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二十九章 鉸刀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三十一章 宰殺肥羊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
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六章 天興軍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十六章 北歸之策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六章 登基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八章 買賣人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二章 浮海洲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四十三章 河北戰場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四十章 韃盡第十章 李自成的難題第五十四章 賈詡毒計第十二章 家宴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二十九章 鉸刀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三十一章 宰殺肥羊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