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

在臨安城開城後的十天內,兩浙,淮南,荊湖地區的態度陸續反饋而來。有斥責岳飛犯上作亂,沐猴而冠的。有俯首稱臣,表示願意歸附的。當然還有不少默不表態的。

甚至有的州縣因爲地方文武官員意見不統一,發生互相攻殺的。有的縣尉殺掉縣令之後歸附新朝的,對這樣的,岳飛馬上封任他更高職務和爵位;也有知府不明確表態被州軍總管殺了後表示要舉兵討嶽勤王的;也有州與州,軍與軍,軍與州互相攻伐的。

對此,岳飛毫不驚慌,這些都在他的預料之中。他甚至還預料,會有勢力弄出趙匡胤的後裔或趙光義的旁支後裔當傀儡,另立宋室朝廷的情況。可能還不止一個。只是現在暫時還沒出現。

總之,現在是天下大亂,不一而足。這和苗劉兵變時的形式迥然相異,那時,江南半壁幾乎是一邊倒的要殺亂賊,起兵勤王。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岳飛也知道,一是苗劉兵變不徹底,還奉趙構爲太上皇,這給宋室留有足夠的迴旋餘地。造反這事最忌做的不徹底。二是當時宋朝兵力統一分掌在幾個大將手中,這些人齊力發出勤王號召,天下莫敢不從。三是當時天下人還對宋室和趙構還抱有希望,而如今紹興和議則是讓相當多的人失望。

岳飛對當前局面的應對是,先近後遠,逐個分兵討伐那些不服的州縣,實際上從臨安城門打開的第二天起,從嘉定到臨安,太湖周邊的各個城池就被崇明軍陸續佔領,屯駐,無論這些縣城是否表態支持岳飛。

此前,大部分城池縣城中只駐紮有廂兵或土兵,即使有反嶽之心,也無法對抗前來的崇明軍。一個最極端的戰例,平江府崑山縣縣令明確表示反對岳飛,怒殺岳飛派出的宣詔使,結果崇明城只出動了一艘維京戰船,五十名背嵬衛,十名板甲重騎,數十名維京水手就擊潰了駐守崑山縣的千餘名廂兵,攻佔縣城,並將縣令縣尉滿門抄斬。

但是對於兩浙的那些軍鎮,岳飛卻沒有先動手,他在等,等那些反對自己的人自己跳出來,並聚集在一起。否則自己一個一個去挑掉,也太麻煩太浪費時間了。

這些軍鎮中,已經有不少前岳家軍將士跑回臨安,向他稟報軍中情況。還有少數軍鎮,岳家軍出身的本就佔多數,乾脆奪了軍鎮的指揮權,來信表示願意聽從岳飛詔令。

漢帝國嶽朝元年十二月初八,張俊,王貴在汪應辰的幫助下,總算拼湊出一支五萬人的“勤王之師”以及足夠這支大軍用度兩三個月的糧草,在太湖西面的宜興集結後,打出勤王討嶽的旗號,向臨安城直撲而來。

這五萬兵馬中,並非個個官兵都願意爲他們賣命,少數人是被脅從而往,被脅從的人大都是當年韓世忠,劉光世的部下。至於岳飛的舊部,大多前些日就脫離軍營,跑到臨安投奔岳飛去了。

從宜興通往臨安的官道上,一支前後不見首尾的龐大兵馬向南疾進。張俊,王貴,汪應辰三人夾在隊伍中,並肩策馬而行。

汪應辰看着這支大軍,得意洋洋的即興做了一首詩,而後說道:“按張將軍探子所報,那臨安城最多不過兩三千兵馬,如今我五萬大軍壓境,只怕不用開打,那賊岳飛就將官家奉還大位,俯首而降。就像當年將軍平定苗劉之變一般容易。那時我等三人就可名留青史了。”

居於中間的張俊卻潑了他瓢冷水:“汪大人切莫輕敵,您可聽說岳家軍五百背嵬卒在朱仙鎮大敗完顏兀朮十萬雄兵之事?”

汪應辰哈哈大笑起來,對張俊說道:“虧得張將軍領兵這麼多年,五百步卒大敗十萬金軍步騎這樣的鬼話你也相信?難道他岳家軍是天兵天將?十萬人就是一人踩一腳也能將五百步卒踩成肉餅。”

張俊聽他話語如此輕浮,心裡來氣,不再理睬他。汪應辰又將目光投向王貴,希望這位當年這位岳飛的副將來證明自己的話。

王貴知道他何意,輕描淡寫的說道:“此戰卑職未曾參與,那是岳雲指揮的。所以具體情況不知。但岳家軍以少勝多的戰例舉不勝舉,也不僅此一例。”

汪應辰討個沒趣,不再說話。此時一騎從遠方疾馳而來,還沒靠近,就開始喊道:“報…”。到了三人馬前,翻身下馬向張俊跪拜道:“稟報將軍,前方探馬發現大批敵軍蹤影。約有近兩千人兵力,攔住去路。”

三人齊齊勒住馬匹,那汪應辰卻裝成很懂行一樣先說話了:“這岳飛也太張狂了,他有臨安這座堅城不守,居然拖着兩千兵卒來和我們五萬大軍硬碰硬,這不是找死嗎?”

他卻沒注意到張俊白了他一眼,只聽張俊說:“岳飛兵少卻精,因此若是固守城池是不划算的,因爲很容易被我佔絕對數量優勢的大軍困在城中,相反他與我打野戰卻可以最大限度的將機動性和兵卒精銳的優勢發揮出來。你看當年金兵即使兵力再處於劣勢,除非不小心被圍住,何曾主動固守城池過?”

汪應辰聽不懂,但也不敢再獻醜說話了。張俊正要下令全軍原地休整時,突然前方傳來一陣騷動。隱約聽到“敵襲!”,“叛軍來襲“以及喊殺之聲。

原來,在三人前方百餘仗的地方,宋軍遭到了一支約兩百騎的崇明軍翼騎兵的突襲。這兩百騎從官道旁的原野上迂迴而來,他們裝備有千里鏡,對宋軍行動一清二楚,宋軍的探馬偵騎卻在他們靠近之前無法發現他們。等他們靠近宋軍時,已是在這些探馬偵騎的後方了。

這支騎兵如同疾風吹過原野,距離宋軍還有四十仗時,齊放手中弓弦。兩百支箭矢疾風驟雨般射入宋軍隊列中,猝不及防的宋軍頓時躺倒一片人,衝到十仗距離時已發矢兩輪,兩輪之後,手裡已抽出了細長微曲的鋼刀。

宋軍兵卒此時在一片嘶喊聲中,上弩的上弩,挺槍的挺槍。然而來不及了,對方瞬間就扎入宋軍隊列,刀光血影中鑿開宋軍隊列,穿官道而過,揚長而去。

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三十章 陣戰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一章 廢太子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十二章 家宴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三十五章 無盡的行程(本卷完)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六十二章 圖謀巴蜀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十一章 敗走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十章 立威
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三十章 陣戰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一章 廢太子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十二章 家宴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三十五章 無盡的行程(本卷完)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六十二章 圖謀巴蜀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十一章 敗走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十章 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