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

夏華正欲離開血腥氣濃重的校場。一名令兵上前稟報:“啓稟將軍,算盤城的鑌鐵和煤已運抵碼頭。“

“很好,將煤和鐵都送到工坊,即刻打造供城守營兵士們使用的銃炮。”

夏華吩咐完,轉身就回到河對面的星城。一進星城,就發現朱由檢由幾名衛兵陪同,在星城中溜達着。

夏華畢恭畢敬的施了個君臣之禮:“臣見過陛下。”

“歸義伯不必多禮,朕就是閒來無事,出來隨便走走。”朱由檢打着哈哈說道,語氣頓了一下又說:“朕聽聞,歸義伯將那些賊寇俘兵全部誅殺。朕認爲有所不妥,寇亦我赤子,宜撫之不必專戮。”

“陛下毋須操心此事,臣誅殺他們是有理由的…陛下可曾記得包括闖賊,獻賊在內的大小賊寇歸降復叛多少次了?陛下若不中他們詭詐之計,對他們心存幻想,何至於今日。”

夏華的一席話讓朱由檢頓時啞口無言。實際上夏華誅殺賊俘不僅因爲他說的這個原因。

相對於朱由檢這個讀死書,相信那些聖君教條的感性皇帝。夏華是一個歷經九世,心如爐鐵的理性動物。

馬爾薩斯陷阱是明末小冰川時期繞不過去的坑,大量人口銳減是必然的。如果一定要有大量的人死,死的這些人應該是韃虜,貪得無厭的縉紳豪族,殺良冒功的官兵和賊寇。而不應該是那些最安分守己,苦熬掙扎卻還沒去做賊寇的平民百姓。

“咦,這幾日怎麼不見王公公人影。”夏華故做才發現端倪的樣子問道。

朱由檢連忙打着哈哈應付道:“哦,他啊..他去回家省親去了,這兵荒馬亂的,他不放心家中那些親戚,朕便準了他假,讓他回去了。歸義伯關心他個閹人老奴幹甚?”

夏華不經意的告辭說:“臣還有要事要處理,就不陪陛下了,請陛下自便。”

……

山海關關城府衙內,平西伯吳三桂獨自一人坐在書廂房之中,閉門靜思。就在半個時辰前,他親手手刃了第二次來勸降的“大順”使臣,斷了歸降李自成的念想。

但是下一步該怎麼辦,他想好了,卻沒有下定決心。

山海關夾在順軍與清軍之間,孤城一座。城中糧草雖然堆積不少,被人前後一堵,終有坐吃山空完結的一天。看上去他已別無選擇,不降順軍只能歸降韃虜了。

只是,當他的信使向多爾袞發出“乞師”之請時,對方卻賣起關子來,提了幾個相當苛刻的條件。回覆他說,若要歸順清國,就得按漢人來降的慣例,一是需要剃髮易服。二是部隊打散後以包衣身份編入八旗。

對於吳三桂而言,這剃髮易服還勉強能接受,但以包衣身份編入八旗,還要將他的關寧精銳打散,這個萬萬不能接受。而且據說這正白旗包衣的主子是多爾袞,還不是順治本人。

吳三桂知道,兩年前降清的洪承疇即使被皇太極恩寵有加,卻也是以包衣奴籍的身份錄入旗中的。但他是他,洪承疇是洪承疇,洪承疇降清時是被俘時降的,手上已沒有什麼資本和籌碼。而他吳三桂手上還有數萬關寧鐵騎精銳。整個八旗可戰之兵加起來也才十幾萬人。

於是,吳三桂將清國來使晾在山海關的驛館中,不再理睬。他要看看他和多爾袞到底誰先沉不住氣。

門外突然傳來敲門聲,吳三桂睜開微閉的雙眼,喝道:“有何事來叨擾本將清修。”

“啓稟大人,卑職有緊急事務稟報。”

“進來說。”

門被吱呀一聲推開,吳三桂的一名心腹參將走了進來,對他神秘兮兮的說道:“伯爺,有個重要的人物要見你。”

吳三桂疑惑的問道:“無非就是清國信使或闖賊的人,有必要這麼神神秘秘的嗎?”

來人突然壓低聲音說:“伯爺,聖上沒有死,他的貼身內侍王承恩王公公來了。”

吳三桂聽了這話像見了鬼一樣跳起來,叫道:“他現在人在哪裡,快快請進。”

吳三桂見到王承恩一番寒暄後,就急切的向王承恩問道:“聖上如今何在,長伯這就帶兵去勤王。”

“平西伯莫急,咱家正是爲此事而來…”

……

山海關東北三百里處的寧遠城,坐鎮此處的多爾袞正焦急的等着吳三桂的回信。

旁邊的范文程看到他急不可耐的樣子,規勸道:“主子莫要着急,奴才料定李自成的大軍十日之內必抵達山海關,那時吳三桂必是坐不住,會同意所有歸降條件。”

多爾袞嘆氣道:“但願如你所說,這次無論是正身旗人,包衣旗人,隨旗包衣。只要是年滿十二歲以上,七十歲以下的男丁,本王全拉出來了。可謂孤注一擲,若是吳三桂不降,這把本王還真不敢賭。”

正說着,多爾袞的一名侍衛入堂叩拜道:“啓稟主子,給吳三桂送信的信使回來了。吳三桂讓他轉呈一封密信給主子。”

多爾袞接過那封密信,打開匆匆一看,頓時愣在當場。范文程想看那信又見多爾袞沒有動靜,小心翼翼的提醒着:“主子..主子…”多爾袞這才反應過來,將書信交給他,說了一句話:“明國皇帝沒有死。”

范文程將那書信一看,捋了捋鼠須說道:“如此,形勢大變。我大清需向吳三桂做出重大讓步。請主子應諾他的條件,封他爲平西王,軍旅編制不變,以綠旗爲營不受八旗規制。將他和千總以上的軍官以正身旗人身份編入八旗漢軍。許他待大清定鼎天下後,世封藩籬。除此主子還可將建寧公主嫁給其子吳應熊以安其心。”

“這讓步也太大了吧,還要世封藩籬?”多爾袞有點不情願的說道。

范文程一笑說道:“主子,他不過分得邊疆一塊,您得到的可是整個天下,花花江山。更何況,待我大清入住中原坐穩江山後,再行削藩也不遲。”

見多爾袞還有遲疑,范文程急了,說道:“奴才此前的信心滿滿都是建立在那崇禎死了的條件上的,如今崇禎未死,若是主子遲疑,那吳三桂很可能花落別家。”

多爾袞在范文程這番提醒之下,斷然決定道:“本王這就給吳三桂回信,同意他這些條件。還可將建寧公主嫁於他的兒子。”

第二十七章 甕中之鱉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一百零一章 決戰之日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八章 買賣人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三十九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二十一章 原形畢露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七章 黎明前的襲擊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四十章 韃盡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三十五章 無盡的行程(本卷完)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二十七章 甕中之鱉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四十一章 窮寇末路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四十五章 河灣血戰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四十章 坑俘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三十五章 無盡的行程(本卷完)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
第二十七章 甕中之鱉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一百零一章 決戰之日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八章 買賣人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三十九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二十一章 原形畢露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七章 黎明前的襲擊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四十章 韃盡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三十五章 無盡的行程(本卷完)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二十七章 甕中之鱉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四十一章 窮寇末路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四十五章 河灣血戰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四十章 坑俘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三十五章 無盡的行程(本卷完)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