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

司馬乂與夏越合兵之後,又獲得來自洛陽的直接增援,兵力增加到近七萬人。司馬乂認爲此刻是對糧草短缺的河北叛軍最好決戰之機,於是發起來全面反攻。

首先是配合司馬穎主營兩側圍堵禁軍向北發展的幾個小營屯被攻破。深入冀州腹地最遠的禁軍營壘已經扎到了朝歌城附近。這就意味着司馬乂的騎兵部隊可以依託該營壘,在周邊20裡範圍內任意快速攻襲任何一個叛軍目標。由此,司馬穎從鄴城到前線的糧道等於是被切斷了。而此時,北方寒冷的冬天就要來了。這些迫使司馬穎要麼儘快的出動主力與禁軍決戰,要麼撤軍。

司馬穎聽完這些軍情稟報後,有點後悔沒聽盧志的話將主力撤回鄴城一線。他迅速召集衆將商議軍事。大家將軍情概梗後,開始各自發表意見。

平原內史陸機建議就此將所有大軍撤回鄴城一線。但反而遭到盧志的反對。司馬穎對盧志問道:“當初,你不是建議直接撤回鄴城嗎?”

盧志回答說:“此一時,彼一時。如今敵軍已經迂迴到我軍後方安扎營寨。我十數萬大軍向北撤離,必將遭遇其屯駐於該營寨內的鐵騎四處攔擊,大軍若合兵而撤,移動遲緩。他們會反覆襲擾,最終讓我軍士氣崩潰。若我軍分兵而撤,他們必定會各個擊破。所以此時萬萬不能貿然而撤”。一旁的中護軍石超和冠軍將軍牽秀也同意他的觀點。

司馬穎微皺眉頭問道:“那孤應該怎麼辦呢?”盧志一時答不上來。石超接話道:“不如,我們還是在此與敵方速速決戰吧。看態勢他們也想與我們最終決戰了。”

司馬穎搖頭說:“不妥。如今我軍糧草接濟不上,兵士日常伙食的分量已經減量供應,士氣低落。絕不是決戰的好時機。再說我們即使迫不得已決戰,也不能不能順着敵方的意圖走。”

一直沉默不語的冠軍將軍牽秀卻說出了自己的意見,他拱手對司馬穎說道:“啓稟大王,我們有十餘萬大軍。兵力上遠超對方,豈有落荒而逃之理。可以利用兵力上的優勢分兵三路,一路主動出擊去圍困甚至攻打敵軍在朝歌附近的那個營壘。另外再派一支偏師出其不意南渡黃河,直撲洛陽,能攻下洛陽更好,若洛陽堅固,亦可依託黃河河道切斷司馬乂的糧草補給,就算不能達成目標至少能對敵軍的調動起牽制作用。最後我們的主力部隊即可安然撤回鄴城。”

衆人皆低頭思索片刻,認爲牽秀說的在理。司馬穎笑道:“此計策甚秒,我等就依此而行。”接着他肅穆說道:“衆將聽令。”開始一一調遣軍旅。

……

朝歌城南五十里處,禁軍大營內。夏越早早就登上寨牆向外觀望。他的眼睛有點發紅,眼圈微微發黑,因爲半夜裡,他就不被斥候叫醒,向他稟報了一個重要軍情---大約有三萬叛軍步騎正迅速向朝歌運動。

聽聞此報,夏越迅速做出了佈置。鼓號聲驟然在寂靜的夜空中響起,整個大營頓時燈火通明起來。兵士們緊急集結……

天邊的那抹亮色越來越亮,整個天空逐漸明亮起來。一輪紅日從河北平原的地平線上悠然升起時,大股的敵軍出現在大營的南方。營壘內的禁軍將士早已做好了迎戰準備。

叛軍首先出動五千兵卒進行了一次試探性進攻。意料之中的,這五千進攻的敵軍碰的頭破血流。他們連營外那道寬不過仗的壕溝都未能越過,就丟下滿地或是被箭矢射穿頭顱,或是被石砲打碎身體的屍體,狼狽逃去。

不過,指揮這些叛軍的牽秀並不在意,他並沒有一定要拿下營寨的打算。一看這營壘的守備確實如自己所想象的那般堅固,立刻鳴金收兵。而後,牽秀將三萬大軍分成四股,開始在禁軍大營四面各扎一個營壘。

按照事先計劃好的,牽秀只要牽制和監視住禁軍大營中的騎兵,讓他們不能隨意出擊隨後向北撤退的司馬穎軍主力就算大功告成。

叛軍兵士們部分列成方陣,嚴陣以待警戒着大營內的動向,另外一部分在方陣後面開始揮鋤揚鍬,揮汗如雨構築壕溝壁壘。

就在這個時候,西面的地平線上隱約冒出一列列人馬。牽秀髮現這個狀況後,心裡納悶道:“這是哪隻軍隊?己方的援軍不大可能,但若說是對方的援軍也斷不可能。因爲己方的主力還在後面駐守着,晚些時候纔會拔營,而且還有一支奇兵南渡黃河,去牽制敵軍主力。”

正在他納悶間,一騎斥候已經飛馬來報---來的軍旅確實是對方的騎兵。大驚失色的牽秀連忙重新部署。正防禦着大營內部的叛軍兵卒匆匆忙忙的調換隊形,那些正施工構築營壘的兵士也早早停止了手中的活計,匆忙將甲冑胡亂套在渾身是汗,赤膊的身體上。手忙腳亂的尋到自己的兵刃弓弩準備應戰。部分兵卒需要繼續警戒着來自大營方向的進攻,部分兵卒則要在西邊排起新的軍陣。叛軍的騎兵也開始集結,準備從側翼給對方一擊。

但是,這一切都太晚了,還沒等牽秀的叛軍做好準備,對方就已經衝到牽秀大軍外五十仗外。牽秀已經大致能看清他們的武器裝備和人數。

這是一支由王庭重騎與柺子馬構成的部隊,其中一千騎來自洛陽,另外六百騎來自夏越的援軍,剩餘的兩千多是柺子馬。全軍合計四千餘騎。他們本就駐紮於這禁軍大營之中,但半夜夏越接到緊急軍情後,就將他們調出營外十五里處埋伏。等叛軍抵至後再突然返身殺回。

夏越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爲他擔心牽秀的叛軍一來就列出軍陣,利用弓弩將大營四門封堵住。那樣騎兵就發揮不出優勢,索性將騎兵提前調到開闊地帶,這樣既能發揮騎兵優勢又能給敵軍出其不意的打擊。

叛軍還在號令聲中慌慌張張的排列着隊形,很多兵卒剛剛丟棄鋤頭鐵鍬,重新拿起兵刃,衣衫不整。有的甚至還赤膊着上身。此時,第一批箭矢藉着馬勢呼嘯而來。

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八章 佳人之請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二十五章 爲何糾扯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六章 卻月陣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張方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四十五章 河灣血戰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二十四章 東都巨城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七章 黎明前的襲擊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
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八章 佳人之請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二十五章 爲何糾扯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六章 卻月陣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張方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四十五章 河灣血戰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二十四章 東都巨城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七章 黎明前的襲擊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