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流民通道

呂布在谷城縣衙之中接待了荊州使團。

“溫侯名動天下,今日鄙人親見之,真乃三生有幸。”蒯良上來先說了一番客套話。

“蒯公謬譽了,蒯公今日是否爲谷城這事而來?”呂布也不客氣,開門見山的說道。

“誤會了,都是誤會。都怪縣屬沒有及時上報,我家主公已對那縣令進行了處罰,萬望溫侯莫怪。”

見對方如此說,呂布也只能就坡下驢說:“這事也不能全怪貴方,也怪某屬下太急躁,行事魯莽了。”

雙方用外交辭令客氣的說着話,兜來繞去,說了半天。呂布總算弄清來者用意。

原來這劉表只想守成,保荊沙九郡一方平安。對襄陽以北的南陽地區進行攻略,佈局只是爲了弄個緩衝區,隔離與中原地區實力強大軍閥的直接衝突。

所以對呂布這樣實力弱小,但又頑強的勢力進入襄陽以北的南陽地區,劉表是樂見其成的。不僅對呂布如此,以後協助張繡入宛城,借新野給劉備都是按這個戰略方針來的。

既然已經明瞭對方來意,呂布對蒯良表示自己絕不可能南下侵荊州,也不會讓他人進入谷城地界,沿着漢水西岸的一些陘道南侵襄陽。

蒯良聽了此話大喜,又對呂布說道:“溫侯初來此地,想必糧草不多了吧,我家主公特意讓我帶了兩萬石糧草贈予溫侯,還望溫侯笑納。”

呂布正缺糧食,對蒯良拱手禮道:“某確實正缺糧草,劉使君此乃雪中送炭,請蒯公轉達某的謝意,日後定當報答於劉使君。”

兩個多月後,沿着漢水而建的壁壘防線第一期工程完工,呂布又開始了徵兵。條件亦很優越,有糧吃,有軍餉發,還有功勳獎勵制度。

首先吸引的就是流民中的大批青壯。前後徵召到近三千人,與數百部曲一起,合計三千餘人,整編爲虎賁軍。軍制編制如以往的時空。當下,只有三個旅的編制。

呂布又從系統生成了一百劍盾重步兵和一百疾風射手做爲虎賁軍的教官。之所以沒生成長矛兵,是因爲軍營升級至黑暗時代,將有更好的取代兵種。另外還有柺子馬,鐵浮屠這樣更好的騎兵兵種。但現在呂布的積分不夠了。

接收谷城的過程中,受降了谷城的原千餘兵卒,其中家鄉故里不在谷城的荊州兵都已放歸,還剩餘七百多戍兵。

戍兵將是呂布的另外一個軍事體系,兵源來自徵招,但依舊與其它軍閥不同。服役期間,提供統一甲冑兵器,另有少量錢銀獎勵。最重要的是,呂布不會強抓非本地籍壯丁以充戍卒。

築城旁的曠野上。

呂布親自與衆人測試鐵器時代高級工坊新制作出的巨型弩炮。

“預備….放“,隨着”砰“一聲弩炮扭力彈簧臂打在擋板上的巨響,一個小西瓜大的石制彈丸被投擲出去。投擲它的是一座高達兩仗的巨型弩炮,那石彈越飛越小,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一名兵士策馬飛出,過了片刻才折返,對呂布行軍禮稟報道:“稟主公,實測石彈飛出百餘仗,摺合公制四百米“。

這名兵士是系統生成的弩炮手,會用公制進行度量,呂布花費1000積分生成了五百名這樣的弩炮手。

這些弩炮手除了分配給虎賁三旅外,大都將被佈置於沿着防線分佈的多個炮兵陣地中,其中兩個陣地位於防線兩端---臨江的兩個山頭上。每個弩炮陣地配置巨型弩炮五門,中型弩炮二十五門。值得一提的是,谷築防線的常備衛戍武裝有獨立番號,直接聽命於呂布。

呂布心想【平原上投射就能打出400米最大距離,在數百米高的山頭豈不是可打一里地遠。更恐怖的是這投擲的可是重達十幾公斤的石頭,如果換成帶板翼的弩槍,豈不是能打上公里遠,不過那也就沒什麼意義了,靠滑翔的話就失去了精準性。這個宋代的三弓牀弩也能做到】

普通石彈都被打製成基本規整的圓形,每個同型號石彈間重量誤差不會超過5%,這就保證了彈道打擊的精準性。

各種特種弩炮“炮彈“也被開發出來。比如併發散彈,這種彈丸在弩炮炮槽上,五枚放置一串,彈丸之間質量與形狀都有微小差異,齊射出去,最終落在直徑兩米的一個範圍內。五彈落點之間相距不會超過一米。

還有一種火爆彈,是由燒陶製成,爲此呂布專門在城中花費200積分建設了一座【初級陶瓷器窯坊】。陶罐大體呈現圓形,內注火油,原理和上個時空的“火龍“類似,只不過發射時發射口置一火炬,彈丸發射後會被點燃包在其外層浸了火油的麻布。落地後摔裂,而後將潑灑出的火油點燃。

這種火爆彈裝油時,需要逐一測量總重,保證每彈重量誤差不超過5%,以此來保證投擲的精準性。

……

夏去秋來,很快到了秋收的季節。呂布少有的抽出時間帶着呂婉在谷築河間的鄉間遊玩,貂蟬也陪侍在身邊。呂布看着眼前黃澄澄待收割的莊稼,心裡反而有了心思。

【自己所控制的這片區域還有大片荒地等待開墾,可自己的人口從哪兒來呢?僅憑谷城四萬人口,很難獨立於這亂世之中,更別說開拓發展了。系統裡的一個主線任務也是要招攬流民,自己也發過招攬流民的優待政策敕令,可無論是關中流民還是河內關東流民都距谷城甚遠。】

一旁的貂蟬看出呂布的心情,問道:“將軍有何心思愁眉不展?讓妾爲將軍彈奏一曲解解悶吧。”說罷,讓僕傭取來箏琴,彈奏起來。

呂布一邊欣賞着貂蟬的悅耳琴樂,一邊看着周邊景緻。此時他發現呂婉蹲在水窪旁邊做着什麼事,於是從胡凳上起身走了過去。

“婉兒,幹什麼呢,弄的身上都是泥巴,小心別掉水裡。”

呂婉把小腦袋擡起,眨着烏黑大眼睛說:“水窪裡有些小魚兒,我想挖條溝渠,通到河裡,讓它們找到爸媽。”

呂布聽了,哈哈大笑,將呂婉一把抱起,說道:“等到雨季了,河水就能漫過水窪,小魚就能進河裡了。走,聽你小媽彈琴…”

呂布說到這,突然頓住,女兒的童稚之言給了他一個啓發,何不自己開闢一條流民通道出來,將關中流民從商於道引到築谷來?

……

沙盤前,呂布對衆將說出了自己的計劃,要開闢一條通路,引流民入自己的領地。

張遼搖搖頭說道:“以我軍實力,很難實現。商於道長達六百多裡,經過多個諸侯地盤。我們現在所有人馬不過五六千人,還要守家。人手上肯定不夠。”

呂布笑着說出自己想法…..

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十二章 家宴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十章 陰謀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十七章 入城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二章 浮海洲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七十六章 失蹤的關羽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十二章 家宴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七章 絕處逢生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十二章 憂慮的朱元璋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十九章 堅堡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十七章 北歸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六章 登基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
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十二章 家宴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十章 陰謀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十七章 入城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二章 浮海洲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七十六章 失蹤的關羽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十二章 家宴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七章 絕處逢生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十二章 憂慮的朱元璋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十九章 堅堡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十七章 北歸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六章 登基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