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密約

牀榻上的庸伯正在酣睡,突然他的嘴角迅速抽動起來,接着又開始夢囈:“投降..我投降,別…別殺我啊”,伸出雙手在空中抓着。安睡於他身旁的姬妾知道他又做惡夢了,連忙將他喚醒。

一聲冷汗的庸伯刷的一下從牀上坐起,喘着粗氣想着剛纔夢中那可怕一幕。【數百個黑盔黑甲持劍拿盾的甲士攻入庸國都邑方城,他們刀槍不入,手上的大劍削金銅如泥,還持有一種裝有機關的弓箭能讓引而不發的箭矢隨時射出。片刻城中守軍全都曝屍街頭,而後殺入宮城,其中一人揮劍向他斬來…】

庸伯已經連續月餘吃不香,睡不好。全因夏方派出一支“神兵”大撓於庸。

起初他以爲只是夏軍一支普通兵卒乘己不備,冒險入山,僥倖成功而已。

他也沒多想,只是吩咐下去要求各城各邑各寨加強戒備,不想對方又連續掃了己方兩個城寨。看來對方並不是打算幹完一票就走。

這時他才緊張起來,調派人手組成搜山隊,另外加強都邑,以及產鹽地魚邑的防守。

搜山隊本設好陷阱等對方鑽,結果讓對方反伏殺兩百餘人,此後又有三座城邑寨子被對方強行掃平。

從魚邑往西歧的運鹽隊被人劫掠多次,粗鹽全被人傾倒於溪河之中。最後甚至連駐軍上千的魚邑都被對方攻破。而具下面的報上來的情況,這些夏方甲士不過百十人爾。

此時的方城已經駐滿了士卒,庸伯每天呆在戒備森嚴的宮城之中不敢出去,他擔心某一天,這些夏方“神兵“甲士會突然現身方城。

……

“大家說說,該如何對付這些夏兵甲士啊,再這樣下去,庸國就要窮的見底了,窮沒什麼,到時後諸蠻知道我們這種狀況,肯定要落井下石,叛我庸方的。”

庸伯又一次在宮殿中召集將衛們商討夏兵進犯的事情。夏兵開始襲擊鹽路和鹽泉,這是打在庸國的命根子上了。

【庸】能在崇山峻嶺中以方國形式存在,並能保持一定水平的經濟實力與文明,和它擁有鹽泉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否則它只能和絕大多數山區蠻族部落一樣。

沉默片刻後,一名將衛說道:“伯爺,我們還是求助於周方吧。“

“還周方,我們都是叫周方那個姜老頭兒坑的。找周國,他們只會要我們出人出力拖住夏方,他們好在北邊對商方用兵。“提到周方庸伯就氣不打一處來。

現場又陷入沉默,就在此時,一名庸伯的內侍前來稟報,稱漢水西岸的一邊緣小邑抓到一個夏國奸細,他自稱使者,所以將他押解到方城聽候庸伯發落。

庸伯稍加思索就說道:“帶他來見我吧。“

……

來人正是華邑的一名說客,庸伯還是將他做爲使者接待了他。

“在下乃夏南伯的特派使者,特來與庸伯談和。“來人不卑不亢的對庸伯說道。

“你夏方戮我子民,劫我鹽場,此等大仇,談什麼和“,庸伯冷哼一聲說道。

“來往不忘非禮也,沒有你庸國攻我謝邑,掠我南鄉,我方怎會侵你國地望?“

庸伯眉頭一皺,眼睛一眯說道:“可謝邑南鄉本就是我的。“

“請問,庸國可是歸附與周國?“說客問道。

“衆所周知,問這何意?“庸伯詫異的問道。

“周方曾爲商之屬臣,周方的禮法裡有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的說法。這也是衆所周知吧。“

庸伯不再說話,想看對方到底要說什麼。說客繼續滔滔不絕道:

“我方國君夏南伯乃大商天子親封的,南鄉之地也在其管轄範圍之內,有收附不服之方國之責權。周方國君擅自稱王,按他們自己的禮法來說就是叛逆…“

庸伯最怕別人跟他講大道理,連忙擺擺手將對方的話打斷,說道:“來人,給夏國來使上茶“。稍許,又對堂下跪坐的說客說:”既然講和,說說你們的要求和條件吧。“

“很簡單,兩家以漢水爲界,互不相攻擊。另外…“說客頓了一下,接着說道:”以後庸國應歸附於我家夏南伯。“

庸伯一急,把剛喝進口裡的一口茶噴了出來。

“甚,歸附你家夏南伯?你是白日做夢吧!“

“庸伯勿急,且聽我把話說完,周方能給你的我們都能給你,包括庸國的鹽路,從我們這邊出去,也能銷於天下。而且我們也免你鹽稅。此外,也不要求庸國上貢這茶葉。“說客說道這,才品了一口這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茶。

聽到這,庸伯默然不語,他是有點動心了。這庸國名義上歸附於周國,除了因爲周國極力拉攏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鹽路了。沒有鹽路,庸國的鹽銷不出去,全國的歲入就會少一大半,也就維持不了如此大的疆域和統治。

末了,庸伯開口說道:“按這條件,我和你家是停戰了,但那周國就找我的麻煩了。另外本伯好歹是個方國伯爵,拜到你家南伯門下,豈不只是個侯了。“

說客一笑:“伯爺可能誤解了我剛纔話的意思,我是說以後庸國應歸附於夏方,意思就是不急於一時,不瞞庸伯說,我家南伯遲早也會問鼎於天下。“

庸伯聽了此話,捋着鬍子,眼珠亂轉,心裡已經打定主意,但還想多開點條件。

說客此時突然話鋒一變說道:“正所謂不打不相識,打了這麼長時間仗,庸伯對我方兵事有何指教?“

庸伯聽聞此言,知道對方剛纔是利誘,現在是威逼。不緊不慢的回道:“夏國兵甲犀利,名不虛傳。但我庸方亦有精兵悍卒無數,在平原之上對夏方的虎狼之師當然是鬥之不過。但在這山區我庸方還是自保有餘。“

說客微微一笑:“當真自保有餘?“

“額…當然,貴方有黑甲軍,是銳不可擋,但畢竟數量稀少,對我方襲擾可以,但想要滅國亡族就憑這百十號人……呵呵。“

”再說,這大山之曠遠超世人想象,我庸方地望超過商方實際控制面積。實在不行,大不了遷都,遷到南邊去。還有,我大庸乃正法兩統持續千餘年的古國,民衆血脈相連,上下同心,即使貴方佔了都邑甚至本伯殉國被俘虜,百姓民衆亦會另立新君,抵抗到底。“

說客等庸伯這一大篇話說完,臉色一變說道:“我方武卒銳士可不止百十號人,而是有數千,伯爺有機會可去華邑觀兵就知我所言不虛。之所以只派遣這麼點人,是我家伯爺不想庸國生靈塗炭,亡國滅種!“

聽聞此話,庸伯心裡先是一驚,而後打着哈哈尷尬的對說客說:“嘿嘿,不說了不說了,這些扯多了傷和氣。至於先生之前所言,容本伯考慮兩日,和衆卿們商量下,近日內就會回覆於南伯。“

……

五日後,庸方終於派出秘密信使拜訪了華,同意了雙方此前達成的條件。

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十二章 家宴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二十章 毒計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八章 臨安驚變第二十七章 近衛軍的首次野戰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十二章 家宴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十六章 北歸之策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十七章 入城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十五章 雲夢大澤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六章 卻月陣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五章 漢營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二章 刺董第十九章 張濟入南陽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三十五章 先開口爲強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二章 浮海洲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十九章 堅堡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
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十二章 家宴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二十章 毒計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八章 臨安驚變第二十七章 近衛軍的首次野戰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十二章 家宴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十六章 北歸之策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十七章 入城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十五章 雲夢大澤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六章 卻月陣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五章 漢營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二章 刺董第十九章 張濟入南陽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三十五章 先開口爲強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二章 浮海洲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十九章 堅堡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