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

比干在堂上滔滔不絕的講着,衆人在堂下沉默不語思緒着。帝辛的過錯被一條條陳列出來,大致是不用貴戚勳爵,重用逃臣小人,不敬鬼神,嗜酒好色,好大喜功這麼幾條。

但大家心裡都清楚,帝辛真正的過錯只有一條。以上所有彎來繞去都可以歸結於一點,就是帝辛侵犯本分散於各王族家支乃至巫牧神職手上的權力和利益。

特別是最近,帝辛借東征之事,又要發起新的敕令,這次將會收攏王畿之內各采邑,封國的自主權,民兵將永久性歸屬徵東大營管理,而養兵的錢糧卻暫時還要各采邑封國出。

東征之前,王公貴族,宗親百姓們還指望從新徵服的土地上獲得權益,沒想到這些新增領土帝辛一個都沒分封,反而還要從王畿舊土之上收回權益。

身爲朝廷少師和王叔的比干將衆勳貴的不滿都看在眼裡,藉着自己的壽宴的機會,組織了這場聚會。

比干長篇大論說完,堂下已經有人高聲說道:“比干王叔,您說該怎麼辦吧,只要靠譜,我們就跟着你幹。”不少人也隨身附和,但還是有些人沉默不語。大家都認爲比干會提出廢除帝辛王位,另立新君的法子。

不想比干出乎意料的來了一句:“縱然大王再多不是,也是我大邑商的君王,我們做臣子的絕不能做出謀權篡位這等叛逆的事來。”

衆人疑惑間,他又接着說道:“但是,我們可以效法我大邑商開國先賢伊尹放逐先王太甲之事,將大王放逐於一地,待其幡然悔悟後,再還政於他。”

衆人這才恍然大悟。一人又高聲說道:“那放逐大王之後,誰來主持朝局。”

比干自捋鬍鬚,笑而不語。此時,箕子高喊了一句:“這自然應是由比干王叔來攝政。”衆人齊聲附和。

此時微子疑惑的問道:“那我們該如何行動,大王身邊有親衛隊,朝歌還有常備的一萬左中右三師精銳。”

比干笑道:“老夫自然有調虎離山之法。”

……

又是月明星稀的一晚,比干人等帶着由衆人家臣僕傭所組成的隊伍,人人手持銅戈棍棒,闖入了朝歌王宮的摘星樓。

左中右三師按計劃被假造軍令調出朝歌。而帝辛的親衛隊雖然悍勇精銳,但畢竟人數很少,更何況今日值守之人都換成了自己親信的屬下。

比干毫無阻礙的帶着一大票人來到摘星樓下,比干讓衆人守在樓前,而後與數名心腹重臣上了摘星樓,二十幾名精壯的甲士帶着棍棒和繩索緊隨其後,這些甲士都是事先準備好的百裡挑一精壯之人。

……

“比干王叔深夜來此何干啊?”帝辛似乎對比干的深夜來訪毫不驚慌。

“臣恭請陛下出宮。”

“出宮幹什麼?”

“請陛下移駕至羑里閉門思過。”

“這是要囚禁餘一人了?”帝辛冷笑着說。

帝辛高喝:“衛士何在?!”卻是無人迴應。

比干使了個眼色,帶着羣臣齊齊下跪說道:“臣等恭請陛下出宮,移駕至羑里閉門思過。”

連呼三遍,見帝辛毫無反應。比干嘆口氣,對身後二十多名精壯甲士使個眼色,說道:“陛下,請恕臣等無禮了。”

甲士們齊齊上前,持棍拿繩左右圍攏過去。

帝辛將手中酒爵一摔,突然暴起,在帳後一摸,手中已然多了一杆長戟。

“呼”的一聲,他以千鈞之力將長戟掄出一輪盈月,戟尖從數名甲士脖頸間劃過,最終戟上的戈刃劈入一甲士的頭顱。

緊接着將長戟順勢刺出,捅穿一甲士胸膛,回戟之後再狠狠的向身後反掄而去,戟刃不偏不倚橫拍在一甲士的天靈蓋上,紅白之物當場四濺,射在幾名大臣的衣襟之上。

這一串動作僅僅發生在兩三息之間,此時,地上有三具屍身,腦袋被拍碎的一具,胸膛被刺穿的一具,被劈開頭顱的一具。還有三人捂着脖子,喉嚨裡發出含糊不清的聲音,血從他們指縫中汩汩而出,而後軟軟的癱倒在地上。

衆臣驚懼之間,帝辛又狂舞長戟連續斬殺四名甲士。此時別說大臣,剩餘甲士亦是肝膽俱裂,哪還敢上前。他們本只是用來對付徒手的帝辛,帶的武器只是棍棒,此時上前就是茅廁裡點燈—找屎。

比干一看不好,拔腿就要往樓下開溜。帝辛哪能放他走,挺起長戟伸過他的肩膀,將戈刃架於比干脖前,帝辛本意是要逼住比干。

不想此時比干一隻腳已經邁到臺階之上,心慌之下,一腳踏空,身體滾落樓下,但是腦袋卻被戟上的戈刃留了下來,身首分離。

甲士們本就懼不敢戰,見比干已死,一轟而散向樓下奔去。幾個大臣們也想跑,但腿腳已經不聽使喚。此時帝辛已呈暴怒狀態。不顧他們的下跪作揖哀求,將他們一手個一個拎起,拋至樓下。

樓下守候的衆人聽見上面發生打鬥,不知有何變故。見到驚魂失措跑出的甲士,才知“帶頭大哥”比干已死。

而後隨着“噼噼啪啪”骨肉碎裂之聲,見到一個一個大活人從空中落下,摔的粉身碎骨,血肉腦漿四濺。無不大駭,一轟而散,各自回家,收拾細軟跑路。

……

從凌晨到第二天太陽落山,左中右三師兵甲在朝歌大街上來回奔馳,裝着人犯的囚車不斷從朝歌大街上經過。參與其中的箕子,微子啓等人也被收監下獄。

這個消息傳到華邑時,已是五天後。華看着夏國派駐朝歌的使節傳來的書簡,連連搖頭。他知道,大商已危如累卵。

對於商這樣的帝國而言,強鄰環繞還不足爲道,但是內部分崩離析卻是致命的。

比干等人好除,可從上到下,從朝歌宮廷的內服之官,到王畿之內的小邑男衛,再到王畿內外的采邑封國之主。那麼多王室勳貴,百姓宗親能被去除嗎?去除後由誰來頂替。貧賤階層中,費仲飛廉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而其中能爲帝辛所信所用的又是少數中的少數。

去除不了這些人,又要剝奪他們的權益,他們能和帝辛同心同德嗎?

【帝辛想用王權集中代替傳統宗族分封太過超前。這是個人口稀少,生產力落後的時代,他不具備千年後,飛廉的三十六代孫—秦始皇那樣的條件。】華如是想道。

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七章 龍藏浦河口的新城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九十八章 湊熱鬧的孫權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七十六章 失蹤的關羽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九章 平英布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六十二章 圖謀巴蜀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十九章 堅堡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十章 洗腦所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八章 反圍剿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
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七章 龍藏浦河口的新城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九十八章 湊熱鬧的孫權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七十六章 失蹤的關羽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九章 平英布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六十二章 圖謀巴蜀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十九章 堅堡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十章 洗腦所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八章 反圍剿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