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

大業十四年夏末,在東都洛陽通往洛口的官道上,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東征大軍。前中後三軍有五萬人之多。其中先鋒軍是沈光所率的三千驍果禁衛步騎。大軍所行進的官道兩旁數裡範圍內有大量偵騎斥候進行着巡弋偵查。

早已得到風聲的李密從半月前就開始調集豫兗之地的瓦崗軍,甚至遠在青州的瓦崗軍也被他急令調集而來。如今整個洛陽,滎陽一線,聚集有瓦崗大軍近四十萬人,幾乎是瓦崗軍的全部主力。

從東都至洛口僅一百五十多里路程。騎兵一天就能趕到。瓦崗軍在這百十多裡的路途上本就佈置了多條防線。每條防線上都有大量偵騎日夜偵查,每條防線後都設置有一個屯兵數萬人馬的大營,隨時都可以從大營之中衝出來攔截隋軍。

李密與衆將商議後,認爲既然雙方都已在河洛之間集結了主力。不如就此放手一博,索性放棄了此前以守代攻的策略,而是以攻入洛陽爲戰略目標。所以李密採用了依仗己方兵力雄厚,多點防禦出擊的策略。除了在隋軍可能的進軍路線上佈防外。還主動出擊,另遣幾路兵馬從兩翼迂迴到東都周遭,伺機進行襲擾,攻取東都。

魏徵甚至建議李密親領大軍,沿着黃河繞過東都洛陽,過潼關,直撲兵力虛空的關中,直取長安。李密思慮再三,還是沒敢採用如此激進冒險的策略。

東征大軍的前軍先鋒沈光策馬前行,他身後是兩千餘驍果禁衛步卒以及五百鐵騎。他所統帥的人馬中還另有五百驍果鐵騎,被他分成十股當做探馬派往前方四處偵查。

驍果禁衛排着整齊的隊列,左騎右步正在行進,遠方飛馳而來一隊人馬。沈光打眼望去,正是沈光派出的一隊驍果鐵騎,這些人衣甲上滿是血污,臉孔上汗跡明顯,顯然剛剛經過一場激烈廝殺。

隊伍近了,這隊驍果鐵騎的百夫長從馬上跳下稟報說:“啓稟將軍,我隊在此處以正北方向發現敵人一小股巡邏人馬。就發起截擊,將其擊潰後,俘虜賊兵十三人。”說罷他手一揮,手下就押解着十三個俘虜走上前來。

沈光做個手勢,他的一名參將就上前審問起這十幾個俘虜來。三言兩語,威逼利誘,很快就問清楚了瓦崗軍在附近的大致部署。大營所在位置。此時,北面又騰起一片塵土,又是沈光的一支偵騎返回,馬還未到人就開始高聲呼喊:“前方有敵來襲,兵力大約步騎合計三千餘人。”

沈光立刻大聲喝令道:“整軍備戰!放響箭,招回外面的那些偵騎。”數支帶着耀眼尾焰的響箭相續刺向天空,這些信號箭方圓五里之內都可以被人看到。

但是最先循着這些響箭找來的卻是瓦崗軍的三千兵馬。統兵之人乃瓦崗軍左候郎將孟讓。他的任務就是沿着防線日常巡邏,發現敵軍後向主營報信。若是小股敵軍就加以殲滅,若是大股敵軍就加以襲擾,遲滯其前進速度,等待大軍前來會合後再行攔截。

片刻後,這三千人馬就殺到沈光的視線之中。其中的一千騎兵開始列成騎陣向隋軍發起衝擊。兩千步卒也隨後掩殺而來。

這是遭遇戰,雙方倉促之間都無法佈置那麼講究的軍陣。都是隨機應變,給軍隊做個簡單的佈置就開始迎敵。沈光將千里鏡從眼前拿開,直接下令讓六百騎從左翼迂迴側擊敵軍軍陣,讓剩餘的兩千步卒結成防禦騎兵的方陣。因爲他從千里鏡中看的清楚,瓦崗軍直接以騎兵爲先導,後面是步卒尾隨而至。

孟讓沒有望遠鏡,當然不知道沈光臨時將六百騎從身旁調開,向自己側後迂迴。但他知道沈光的響箭定是召喚附近的隋軍,所以他要抓緊時間將沈光的這支隋軍一舉擊滅。等沈光的隋軍進入他視線時,他只看到兩千正慌忙列陣前行的步卒,這些步卒雖然都是精悍的驍果禁衛,但畢竟是步卒,還且兵力遠少於自己。這又提升了孟讓速速全殲對方的信心。

他立刻下令前面的騎兵全力衝鋒,後面的步卒尾隨掩殺,只等騎兵衝開對方軍陣,步卒一頓掩殺,此戰就能奠定勝局。

當孟讓的騎兵逼近時,那些驍果禁衛毫不畏懼的挺起了兵刃刀槍。前排的虎頭燕尾大盾列成一排盾牆,近四米的長矛從盾與盾之間的縫隙中探出,後端頂在地上的小坑內。伏於後排的弓弩手已張弓開弩,做好攢射的準備。後方和兩側則有刀盾手拱衛。

“放”隨着沈光的一聲暴喝,弓弩手們從直立起身體,在盾牆後顯現出來,箭矢紛紛向正在前衝的瓦崗騎兵們射去。這些瓦崗騎兵也均是人馬具甲的重裝騎兵,但依舊有不少人面門中箭,當場被射殺馬下。大多數人是被穿透甲冑的箭矢穿透皮肉輕傷。受傷的馬匹開始發出嘶鳴,但還是依舊向前衝刺着。

Wωω.Tтkǎ n.c ○

驍果軍的弓弩手們僅放出兩三輪箭矢,這些瓦崗重騎就已衝至陣前。一些馬匹重重的撞擊在盾牆之上,頓時將盾牆“砸”開一個缺口,那些從盾牆中冒出的長矛已扎入馬體或馬上騎士的身體之中,矛杆被巨大的衝力壓成弓形。從馬背上翻滾下來的瓦崗騎兵立刻被從陣後涌上來的驍果刀盾手亂刀砍死。

孟讓驅馳着戰馬也在衝鋒的行列,他眼見前方的重騎生生在盾牆上撞開一個缺口,就策馬掄槍向這個缺口衝去。他的戰馬越過一具馬屍,又踩碎一個落下馬的瓦崗騎兵腦袋,衝入敵陣之中,此時他的前方180度範圍內有數只長矛從不同角度疾刺而來。

孟讓猛揮騎槍,推開兩隻長矛的矛頭,卻還是有一支槍矛扎進他的前胸胸甲。所辛矛刃入肉未深之時,他附近的一名瓦崗重騎已經將那麼隋軍長矛手衝倒在地。孟讓挺槍疾刺,瞬間,槍矛就捅入了一名驍果禁衛的眼眶之中,當他將槍矛從對方屍體眼眶中拔出時,那名救他一命的瓦崗重騎已被數支長矛捅殺於馬下。

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十九章 堅堡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一百零一章 決戰之日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十三章 初戰曹操第九章 平英布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九十八章 湊熱鬧的孫權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十七章 入城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戰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七章 龍藏浦河口的新城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三十一章 宰殺肥羊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十九章 堅堡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十七章 入城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五章 奪宮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三十五章 無盡的行程(本卷完)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十章 立威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九章 歸義伯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
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十九章 堅堡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一百零一章 決戰之日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十三章 初戰曹操第九章 平英布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九十八章 湊熱鬧的孫權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十七章 入城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戰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七章 龍藏浦河口的新城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三十一章 宰殺肥羊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十九章 堅堡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十七章 入城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五章 奪宮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三十五章 無盡的行程(本卷完)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十章 立威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九章 歸義伯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