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易鼎 (五)

接下來數日,符家兄妹三個果然打着探討軍情的名義,頻頻造訪,而鄭子明也非常默契地把柴榮和趙匡胤兩個一起拉了進來。雙方趁着遼國契丹主力沒有殺到之前,積極謀劃,果斷嘗試,把原本戰鬥力和士氣都不高的幽州軍,愈折騰得贏弱不堪。

比反覆折騰幽州軍更令鄭子明倍感愉悅的是,柴榮與符贏兩人,彼此相處得也日漸融洽。前者妻兒都被昏君所害,正需要有一個聰明溫婉的女子,小心地替他來療治心臟上的傷口。而後者,正因爲曾經有過一次失望的婚姻,才知道什麼樣的男人更值得珍惜。

疑似前朝皇子的身份,不再成爲拖累。曾經懸在頭頂上那把刀,也隨着劉漢王朝瀕臨崩潰而消失得無影無蹤。家中三位夫人,常婉瑩、陶三春和呼延雲,也開始儘量和睦相處。知交好友逐漸從失去家人的陰影中走出,隨時能抱得美人歸。雖然冀州城外畫角聲不斷傳來,可這段日子,對鄭子明來說,卻是失憶以來最難得的輕鬆。

除了即將爆的惡戰之外,唯一美中不足之處,恐怕就是符家小妹那挑剔的目光了。最開始,鄭子明還以爲是自己無意間哪句話說得太過分,不小心招惹了對方,令此女千方百計試圖報復。然而隨着時間推移,他卻愕然現,情況好像跟自己的推測不太一樣。

符姜處處給自己挑刺,不是在報復,而是另外一衆情況。就像當初做山賊時寧叔喬裝打扮帶着自己去給山寨購買物資,在成交之前,無論如何都要挑揀一番,以便從貨主手裡拿到一個更好的折扣。

符家想跟我做交易?還是她自己要跟我做交易?經歷了那麼多事情,鄭子明早已不再像當初那樣單純無邪。但對於符家和符姜可能要做的事情,他卻依舊打心眼裡感到抗拒。

先,在當初那段朝不保夕的日子裡,符家也曾經是追殺他的主謀之一。雖然他可以儘量不去懷恨,卻無法徹底忘記符家對自己的傷害和羞辱。

其次,以眼下滄州軍的實力和規模,跟符家軍根本不在同一數量級。雙方貿然結盟,弱小一方肯定會被吞得屍骨不剩。

再次,就是對符家小妹的感覺了。的確,此女跟她姐姐符贏一樣聰明,美麗則更在其姐之上。但是每次與此人接觸,鄭子明都有一種芒刺在背的感覺。彷彿自己是一頭被洗乾淨了端上砧板的活魚,對方正手提尖刀琢磨着先從哪裡分割一般。

“那個符二,絕對是個惡婆娘,誰要是倒黴娶了她,肯定會被攪得家宅不寧!”陶三春雖然心無塵雜,時間稍微久了,卻也隱約感覺到好像哪裡不太對勁兒。找了個跟自家未婚夫君獨處的機會,繞着彎子試探。

“符老狼還未將她許人,你別那麼咒她。”鄭子明頓時感覺到心中一陣陣虛,搖了搖頭,笑着叮囑。

陶三春聞聽,心中頓時愈覺得警醒,撇了撇嘴,繼續補充道:“我哪裡是在咒她?你看她,眉毛細得就像根草棍兒一般,嘴脣兒又薄得像兩片樹葉。再加上那比狐狸還尖的下巴,還有細長細長的脖子,活脫一幅討債鬼……”

“行了,行了,就這點兒缺點,都被你給挑出來了。再繼續挑下去,小心自己長針眼兒!”鄭子明沒有勇氣睜着眼睛胡亂附和,笑着擺手打斷。

“難道這些都不是缺陷麼?還是你覺得她就是順眼?”陶三春像護食的小貓一樣瞪圓了眼睛,亮出滿口細細的白牙。

“這個,順眼倒是不至於,但也沒你說得那麼誇張吧!”鄭子明又心虛地笑了笑,側開頭,堅決不與陶三春的目光交匯。

“那你說,她到底哪裡好看?”陶三春卻不想就此罷休,向前湊一步,扯着他的胳膊,探着頭刨根究底。

“這個,我還沒來得及看!”鄭子明掙了一下沒有掙脫,紅着臉迴應。然而,當看到陶三春那患得患失的眼神,頓時忽然心頭涌起一陣明悟,“行了,他好不好看,都不關我的事情,我也不會娶她。你別故意針對她,符贏將來肯定會嫁給柴大哥。咱們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

“我哪裡針對她了,是她不請自來好不好?!”陶三春終於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承諾,笑了笑,搖着頭撇嘴。“柴大哥也是,全天下那麼多女人,偏偏要娶一個姓符的。”

“符贏還好吧,性子不錯,人也聰明,還熟讀兵書戰策。”知道陶三春是“恨屋及烏“,鄭子明擡手輕輕撓了撓她的頭,笑着開解,“況且柴大哥也不能自己做主,郭令公想要順利拿下汴梁,就少不得符老狼的支持。”

這句話,可是正落在了點子上。無論符贏性情長相如何,惡毒或是善良,美麗或者平庸。柴榮都沒有辦法拒絕接納她過門。這幢婚姻,從一開始就是符家和郭家之間的交易。只是當事的雙方,都在努力讓最終結果,變得看起來稍微美滿一些罷了。

想到近日來大哥柴榮和符贏二人之間那幅情投意合模樣,鄭子明在替雙方慶幸之餘,心中隱隱又涌起了許多不安。

如果柴榮其實一點兒都不喜歡符贏,只是爲了家族的利益,纔不得不跟此女虛應故事的話,那他的下半輩子,豈不是一直要形單影隻?如果柴榮對他自己根本不喜歡的女子,都能裝出一幅情意綿綿模樣,那他對待其餘任何人的感情,還能有多少爲真實?

用力搖搖頭,他努力讓自己不要胡亂猜測。然而,心中困惑卻像六月天的烏雲般,只要飄過來一絲,就會越聚越多,越聚越濃,直到變成一場狂風暴雨。

“呼啦啦——”一陣寒風從窗戶縫隙中吹了進來,將桌案上的紙張吹得滿地都是。

鄭子明激靈靈打了個冷戰,快俯下身去撿拾。“一頁,兩頁,三頁……”忙忙碌碌,就像自己剛剛在瓦崗寨白馬寺中醒來時一樣小心。

第八章 人心 (四)第五章 逝水 (九)第六章 君王 (五)第六章 破繭 (六)第五章 逝水 (八)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六章 綢繆 (二)第四章 撲朔 (六)第八章 崢嶸 (九)第七章 仕途 (一)第三章 抉擇 (七)第四章 虎狼 (三)第五章 迷離 (八)第五章 逝水 (四)第九章 奪帥 (八)第八章 三生 (二)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二章 蓬篙 (三)第五章 短歌 (八)第七章 塵緣 (八)第七章 治河 (八)第二章 霜刃 (六)第六章 破繭 (九)補8號欠賬第一章 家國 (七)第六章 疾風 (五)第五章 草谷 (八)第六章 疾風 (四)第八章 烏鵲 (七)第一章 家國 (六)第八章 人心 (四)第五章 短歌 (五)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三章 耕耘 (一)第五章 草谷 (八)第八章 人心 (一)第十章 宏圖 (九)第十章 狂風 (五)第八章 雄關第六章 帝王 (五)第八章 麋鹿 (三)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八章 烏鵲 (二)第二章 款曲 (十)第五章 迷離 (四)第三章 衆生 (六)第五章 黃雀 (三)第十章 奪帥 (一)第六章 君王 (八)第九章 奪帥 (四)第四章 虎狼 (三)第四章 饕餮 (六)第八章 人心 (二)第八章 雄關 (二)第七章 治河 (九)第八章 麋鹿 (三)第二章 謀殺 (三)第九章 萍末 (六)第九章 萍末 (七) 第二更第四章 答案 (三)第四章 歸來 (七)第十章 奪帥 (一)第八章 三生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八)第九章 血與水 (五)第三章 抉擇 (三)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三章 衆生 (三)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二章 風雲 (八)第六章 紅妝 (三)第九章 長纓 (十一)第三章 父子 (十)第三章 抉擇 (八)第五章 迷離 (一)第五章 求索 (五)第六章 君王 (三)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十章 宏圖 (一)第四章 饕餮 (五)第四章 答案 (三)第九章 奪帥 (七)第一章 家國 (二)第八章 麋鹿 (五)第二章 蓬篙 (三)第六章 帝王 (五)第二章 謀殺 (二)第三章 收穫 (五)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一)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七章 鹿鳴 (二)第二章 蓬篙 (十二)第三章 抉擇 (五)第五章 迷離 (四)第四章 虎雛 (四)第八章 人心 (一)第四章 饕餮 (一)第三章 抉擇 (九)第五章 求索 (六)第六章 破繭 (五)
第八章 人心 (四)第五章 逝水 (九)第六章 君王 (五)第六章 破繭 (六)第五章 逝水 (八)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六章 綢繆 (二)第四章 撲朔 (六)第八章 崢嶸 (九)第七章 仕途 (一)第三章 抉擇 (七)第四章 虎狼 (三)第五章 迷離 (八)第五章 逝水 (四)第九章 奪帥 (八)第八章 三生 (二)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二章 蓬篙 (三)第五章 短歌 (八)第七章 塵緣 (八)第七章 治河 (八)第二章 霜刃 (六)第六章 破繭 (九)補8號欠賬第一章 家國 (七)第六章 疾風 (五)第五章 草谷 (八)第六章 疾風 (四)第八章 烏鵲 (七)第一章 家國 (六)第八章 人心 (四)第五章 短歌 (五)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三章 耕耘 (一)第五章 草谷 (八)第八章 人心 (一)第十章 宏圖 (九)第十章 狂風 (五)第八章 雄關第六章 帝王 (五)第八章 麋鹿 (三)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八章 烏鵲 (二)第二章 款曲 (十)第五章 迷離 (四)第三章 衆生 (六)第五章 黃雀 (三)第十章 奪帥 (一)第六章 君王 (八)第九章 奪帥 (四)第四章 虎狼 (三)第四章 饕餮 (六)第八章 人心 (二)第八章 雄關 (二)第七章 治河 (九)第八章 麋鹿 (三)第二章 謀殺 (三)第九章 萍末 (六)第九章 萍末 (七) 第二更第四章 答案 (三)第四章 歸來 (七)第十章 奪帥 (一)第八章 三生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八)第九章 血與水 (五)第三章 抉擇 (三)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三章 衆生 (三)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二章 風雲 (八)第六章 紅妝 (三)第九章 長纓 (十一)第三章 父子 (十)第三章 抉擇 (八)第五章 迷離 (一)第五章 求索 (五)第六章 君王 (三)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十章 宏圖 (一)第四章 饕餮 (五)第四章 答案 (三)第九章 奪帥 (七)第一章 家國 (二)第八章 麋鹿 (五)第二章 蓬篙 (三)第六章 帝王 (五)第二章 謀殺 (二)第三章 收穫 (五)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一)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七章 鹿鳴 (二)第二章 蓬篙 (十二)第三章 抉擇 (五)第五章 迷離 (四)第四章 虎雛 (四)第八章 人心 (一)第四章 饕餮 (一)第三章 抉擇 (九)第五章 求索 (六)第六章 破繭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