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鹿鳴 (二)

“世子殿下?”蘇逢吉滿臉陰雲,花白色的眉毛不自然地上下跳動。

劉知遠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其中長子劉承訓最爲受寵,很早以前就被他當衆確立爲繼承人。所以河東衆文武,皆以世子殿下稱之。

此人文武雙全,少年老成,品行又是難得地端正,做事向來也極爲認真。凡是劉知遠交到他手上的任務,無論大小,最後結果都讓任何人挑不出毛病來。包括漢王府最爲老辣的文臣楊邠,私下裡都無數次對其讚不絕口。

按理說,這樣一個聰慧又謹慎的少年英傑,斷然沒有故意跟自家父親做對的道理。除非,除非他心裡和韓重贇一樣,還藏着其他不可告人的圖謀。而韓重贇當初三番五次跟他父親韓樸對着幹,在蘇逢吉看來,乃是爲了變相地吸引漢王的注意力。身爲世子的劉承訓這樣幹,圖的又是什麼?難道以他的智慧,還不清楚只要漢軍入汴成功,他就是除了劉知遠之外受益最大的那個人麼?

“殿下本人很少外出打獵,倒是二公子承祐樂此不疲。此外,巧器坊的東主,據說姓常。”郭允明又向前湊近了半步,同時將聲音壓到最低。

“常思,怎地什麼事情都有他一條腿?”蘇逢吉的眉毛再度高高地跳起,臉上的皺紋縱橫如溝壑。

如果說在今天之前,他最不願意招惹的人是史弘肇。現在,這個史弘肇卻要讓位於常思常克功。

漢王劉知遠的心腹兄弟,右軍都指揮使郭家雀兒的貧賤之交,左軍都指揮使史弘肇的背後債主。這三項無論哪一項,都可以令他退避三舍。偏偏全落在了常思一個人身上,試問他怎麼可能有勇氣去逆對方鋒櫻?

但是找到那支羽箭的主人,並將二皇子握在手裡,卻是劉知遠交給他的任務。即便他心裡再忐忑,也必須去不折不扣地執行。因此,稍微猶豫了片刻,蘇逢吉就咬着牙做出了決斷,“先別去查世子那邊,老夫相信他知道輕重。咱們把他放在最後一個,不到萬不得己,絕不招惹。你先安排幾個得力的人,順着常家這條線往下查。老夫再派其他人去盯着二公子和三公子。無論是誰,只要咱們手裡拿到了切實證據,就不怕把官司打到漢王面前!”

“這.....,學生遵命!”郭允明先是遲疑了一下,隨即正色答應。“學生這就去安排,五日之內,必然給恩師一個交代。”

“彆着急走!”蘇逢吉一把扳住他的肩膀,乾瘦的五指看起來像是老母雞的腳爪,“查常家不一定直接去招惹常思,你且把目標定在韓重贇身上。那小子既然先前擺出一幅義薄雲天狀,今後就不可能對二皇子的下落不聞不問。其次,萬一你不慎失了手,我這邊也好迴護你,說是你跟韓重贇之間的私人恩怨。如此,即便常思再不高興,也不能拿你怎麼樣!”

“是!多謝恩師提點!”郭允明滿臉感激地給蘇逢吉行了個禮,然後再度轉過身,緩緩消失在路邊的陰影當中。

他從小沒少吃了苦,因此身手被磨練得極爲矯健。看似速度不快,但十幾個呼吸之後,身影卻已經出現在了另外一條狹窄陰暗的街道上。

犬吠陣陣,四下裡沒有任何過客,巡街的士卒也很少出現在這裡。璀璨的星光下,人和樹木的影子,都顯得格外孤寂。

而此刻的郭允明,卻與先前在蘇逢吉面前那個膽小猥瑣的模樣截然不同。腰桿挺得很直,步子邁得很大,曾經寫在臉上的憤懣與無奈也完全消失不見,待之的,則是一種陰謀得逞後的怡然。

世子不可能跟漢王對着幹,他心裡其實非常清楚。常思與郭威、史弘肇等人之間的關係,他也早就心知肚明。非但如此,他甚至還知道楊邠、王章等人與史弘肇之間的過節,以及漢王劉知遠膝下三個兒子與河東諸多文武之間的親疏遠近,還有。還其他許多別人不可能看到,包括蘇逢吉也想象不到的各類隱秘。

但是,他不會讓別人知道自己知道。更不會拿出來跟任何人分享。這些秘密,是他所掌握的最大財富,也是他將來的晉身之階。

他就像一隻蝙蝠,生於黑暗中,長於黑暗之中,也必將藉助黑暗一飛沖霄。至於蘇逢吉,從一開始,在他眼裡就跟老乞丐和馴雕師父沒任何區別,能利用時他會盡可能地利用,利用過後,再讓他們都以最恰當的方式從這世界上永遠地消失。

“參見東主!”一個奇形怪狀的老柳樹下,有個身穿黑衣的傢伙忽然飄了出來,衝着郭允明屈膝下拜。

“罷了,不必多禮。孩兒們都撒出去了麼?”郭允明頭頂星空,腳踏大地。淡然擺了擺手,全身上下都透出一股子上位者的不凡。

“已經撒出去了,東主儘管放心。只要姓韓的出了常府,哪怕是去逛窯子,牀底下也會有您的人盯着!”黑衣人擡起頭,眼睛裡頭倒映出數點寒芒。

“還有他媳婦,就是常思的女兒常婉淑,你也派人......,不,你親自去盯。”郭允明笑了笑,快速做出決斷。“我要她的所有消息,包括她見了誰,去了什麼地方。以及她怎麼向外傳遞的消息。記住,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她能在我和楊重貴兩個人的眼皮底下,一邊跟韓重贇卿卿我我,一邊將隊伍的行蹤送出去,絕對不會是個傻瓜。萬一栽在她手上,誰也救不了你!”

“東主放心,屬下知道輕重。萬一失手,東主聽到的,肯定是屬下的死訊。不會牽扯任何人進來!”黑衣人點了點頭,單手在地上一撐,整個人如鬼魅般再度飄然而起,三轉兩轉,就不見了蹤影。

郭允明伸手朝着他消失的方向擺了擺,嘴脣上下輕輕碰撞。沒有發出任何聲音,被星光照亮的嘴型,依稀是兩個字,“活着!”

第二章 蓬篙 (八)第四章 答案 (六)第五章 逝水 (四)第十章 狂風 (六)第五章 逝水 (三)第五章 迷離 (一)第八章 雄關 (四)第一章 新春 (六)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四章 虎狼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五章 迷離 (二)第四章 答案 (六)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四章 撲朔 (六)第八章 烏鵲 (七)第一章 新春 (七)第八章 人心 (七)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一章 新春 (八)第十章 餘韻 (一)第九章 長纓 (一)第八章 三生 (一)第九章 萍末 (六)第六章 君王 (八)第八章 三生 (四)第六章 紅妝 (四)第八章 人心 (十一)第四章 撲朔(四)第二章 重逢 (一)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七章勁草 (七)第十章 狂風 (一)第八章 麋鹿 (四)第五章 草谷 (八)第五章 迷離 (五)第七章 鹿鳴 (八)第四章 饕餮 (五)第四章 虎雛 (六)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七章 鹿鳴 (九)第十章 狂風 (一)第二章 霜刃 (六)第四章 撲朔 (九)第二章 蓬篙 (一)第二章 款曲 (八)第二章 款曲 (五)第四章 歸來 (六)第七章 鹿鳴 (一)第七章 鹿鳴 (八)第二章 重逢 (七)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四章 饕餮 (三)第八章 雄關 (六)第九章 奪帥 (四)第一章 磨劍 (四)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六章 紅妝(八)第三章 颶風 (十二)第五章 迷離 (六)第四章 虎雛 (四)第九章 萍末 (二)第十章 狂風 (三)第七章 治河 (二)第七章 仕途 (六)第十章 易鼎 (七)第七章 國難 (一)第七章 治河 (六)第二章 謀殺 (二)第六章 綢繆 (九)第六章 綢繆 (二)第十章 宏圖 (一)第三章 衆生 (七)第二章 重逢 (六)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八章 烏鵲 (八)第八章 烏鵲 (七)第五章 草谷 (二)第四章 歸來 (四)第五章 逝水 (六)第六章 紅妝 (四)第三章 耕耘 (三)第一章 家國 (一)第四章 虎雛 (三)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八章 人心 (七)第四章 歸來 (八)第一章 傳說 (八)第五章 迷離 (三)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七章 塵緣 (二)第八章 三生 (六)第四章 歸來 (七)第八章 人心 (二)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五章 草谷 (六)第二章 霜刃 (五)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八章 烏鵲 (八)
第二章 蓬篙 (八)第四章 答案 (六)第五章 逝水 (四)第十章 狂風 (六)第五章 逝水 (三)第五章 迷離 (一)第八章 雄關 (四)第一章 新春 (六)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四章 虎狼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五章 迷離 (二)第四章 答案 (六)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四章 撲朔 (六)第八章 烏鵲 (七)第一章 新春 (七)第八章 人心 (七)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一章 新春 (八)第十章 餘韻 (一)第九章 長纓 (一)第八章 三生 (一)第九章 萍末 (六)第六章 君王 (八)第八章 三生 (四)第六章 紅妝 (四)第八章 人心 (十一)第四章 撲朔(四)第二章 重逢 (一)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七章勁草 (七)第十章 狂風 (一)第八章 麋鹿 (四)第五章 草谷 (八)第五章 迷離 (五)第七章 鹿鳴 (八)第四章 饕餮 (五)第四章 虎雛 (六)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七章 鹿鳴 (九)第十章 狂風 (一)第二章 霜刃 (六)第四章 撲朔 (九)第二章 蓬篙 (一)第二章 款曲 (八)第二章 款曲 (五)第四章 歸來 (六)第七章 鹿鳴 (一)第七章 鹿鳴 (八)第二章 重逢 (七)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四章 饕餮 (三)第八章 雄關 (六)第九章 奪帥 (四)第一章 磨劍 (四)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六章 紅妝(八)第三章 颶風 (十二)第五章 迷離 (六)第四章 虎雛 (四)第九章 萍末 (二)第十章 狂風 (三)第七章 治河 (二)第七章 仕途 (六)第十章 易鼎 (七)第七章 國難 (一)第七章 治河 (六)第二章 謀殺 (二)第六章 綢繆 (九)第六章 綢繆 (二)第十章 宏圖 (一)第三章 衆生 (七)第二章 重逢 (六)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八章 烏鵲 (八)第八章 烏鵲 (七)第五章 草谷 (二)第四章 歸來 (四)第五章 逝水 (六)第六章 紅妝 (四)第三章 耕耘 (三)第一章 家國 (一)第四章 虎雛 (三)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八章 人心 (七)第四章 歸來 (八)第一章 傳說 (八)第五章 迷離 (三)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七章 塵緣 (二)第八章 三生 (六)第四章 歸來 (七)第八章 人心 (二)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五章 草谷 (六)第二章 霜刃 (五)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八章 烏鵲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