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答案 (二)

轟!數以百計的人頭,一窩蜂地往上涌,唯恐自己動作稍慢,買不到合適的位置。此時來晉王寨的遊客,竟然十有八九是奔着看中原亡國之君如何上朝來的,真正到此地遊山玩水者,還不足總數的十分之一。

“不要擠,不要擠,一起去晉王府門**錢。交了錢,自然有官服租給你們,記住,誰也不準帶走。敢帶走的,追上去打斷腿!”秣鞨商人李致遠眉開眼笑,帶着身後的幫閒們,轉向下一個街道。每走十幾步,便停下來,再度敲鑼打鼓,“上朝啦,上朝啦,正午時分,皇帝陛下準時上朝。有想過一次宰相癮的……”

轟!又是人頭攢動。大夥爭先恐後,如同暴雨之前的魚羣一樣涌向軟禁石重貴一家的庭院,晉王府。

說是王府,實際上卻只有三四畝大。四周圍用一圈兒兩丈餘高的石頭牆圍着,只在前院開了一個半丈寬窄的大門。大門口兒,兩隊精挑細選的契丹皮室軍全身披掛,挺槍持刀而立。若是發現有人敢衝擊“王府”,直接動手剁成肉泥!

前來租官服觀摩中原皇帝如何上朝的遊客們,當然不在被剁成肉泥之列。那秣鞨商人李致遠每收到一筆錢,都會拿出四成來給負責看守晉王城的契丹大將耶律亦舍分潤,再由耶律亦舍通過賞賜的方式,讓大部分將士都略有所獲。所以每一位準備入府玩耍的遊客,在守門的兵卒眼裡,都等同於一個移動着的錢袋子。非但不能輕易刀槍相向,還要儘量對他們禮敬有加,滿足他們的虛榮心。以便客人離開之後,能將在晉王城參加“朝會”的經歷四下炫耀,給晉王城帶來更密集的客流。

而遊客們自己,見到守門的皮室軍如此齊整,也不敢過於造次。按照秣鞨商人李致遠及其麾下夥計的指點,先大致排了排隊。然後走到擺在門口臺階上的一個松木書案旁,開始交錢租上朝的官服。

大部分遊客,都是花費一百文,租一套從五品郎中袍服,湊個熱鬧就心滿意足。但是也有少部分遊客,嫌從五品官袍穿在身上不夠氣派,又多花了二十到一百文,租了正五、從四、乃至正三品尚書袍服,大過官癮。至於左右丞相,以及正一品的太尉、太傅、太保,因爲價格過於昂貴的緣故,則基本上無人問津。

寧子明兄弟三人和韓晶,因爲要去找酒店寄放坐騎,因此到得稍微晚了些。等輪到他們幾個交錢的時候,三品及以下官袍都已經被租完。那負責收費的大夥計完顏遂甚有眼力,見四人皮膚都細膩白淨,氣度不俗,心中就立刻起了貪念。笑着站起身拱了拱手,大聲說道:“四位爺,真是對不住了,只剩下三公、正副樞密使和宰相了。這幾個職位照例都不單授,至少得身兼其二,或者其三才行。四位爺要不先等等,小的去跟陛下彙報一聲,看看今天能不能給您四位破個例?”

“你就說,你想收雙份便是了,何必遮遮掩掩?”做男裝打扮的韓晶用力一拍桌子,大聲呵斥。“說彙報給皇帝知道,皇帝在這種地方,有你說得算麼?大哥,拿了錢給他,咱們兄弟今天一次把癮過足!”

“行,就依老四你的!”柴榮裝作一幅財大氣粗模樣,從腰間的金絲秀囊裡摸出四個銀餅子,直接丟在了夥計們面前。“剩下的也不用找了,算給你們的茶水錢!”

“多謝,多謝四位公子爺。您等這次穿了丞相袍服,將來一定富貴盈門,高官得做,駿馬得騎!”大夥計完顏遂眉開眼笑,立刻吩咐手下將四套紫袍玉帶捧了出來。卻是按照後晉亡國之前的官制,有太尉兼了樞密副使,太傅兼了平章,太師兼了侍中,還有一箇中書令、樞密使兼同平章事和節度使的,顯然是拿後晉的大臣桑維翰攬權的事蹟取樂。

柴榮等兄妹四人卻懶得理會對方這樣做的本意是想噁心誰,在小夥計的帶領下,先去王府專門留出來的廂房裡更了衣,然後跟其他遊客一道,熙熙攘攘走向王府的正堂。

正堂門口,早有一羣從後晉皇宮俘虜來的閹人,分成左右兩排站定。每個人都衣着光鮮,白白胖胖的臉上媚態十足。還有兩名身穿錦袍的太監,手裡拿着拂塵,負責替文武百官,做最後的“糾儀”。以免有人袍服穿得太潦草,破壞了“朝堂”的華貴氛圍,讓大夥的錢都白打了水漂。

糾儀之後,“文武百官”們被太監領進朝堂,按官職高低站立於兩側。正中央對着御案的位置,則擺了四個包裹着絲棉和綢緞的錦敦,由花錢最多的柴榮四兄妹分別坐了,以示物有所值。

須臾之後,又一名太監首領從屏風後走出,手裡甩起一支皮鞭,於半空中打了三下清脆的鞭花,“啪!啪!啪!”。緊跟着,所有閹人扯開嗓子,齊聲高喊,“聖上駕到——”

衆遊客哪裡見過如此排場?頓時就覺得此番高額花費,着實一文都沒白扔。一個個形神肅穆,擡起頭,望着御書案後的屏風一眼不眨。很快,閹人們的聲音就低了下去,有個八尺多高,形銷骨立的白鬍子老漢,顫顫巍巍地從先前太監首領現身的位置走了出來。

“啊,呵呵,呵呵呵,呵呵——!”衆遊客沒想到先前那麼大的陣仗,最後卻弄出來一個糟老頭兒,頓時心中的肅然之意盡去,一個個呲牙咧嘴,相對着大笑不止。

那糟老頭兒卻頗爲敬業,頂着衆人的挑剔目光,蹣跚走入御書案之後。在龍椅上坐正了身體,舉目向下瞭望。

“上朝,人班行禮!”頭領太監立刻扯開公鴨嗓子提醒。

衆遊客哈哈大笑,亂七八糟地躬下身子,或者作揖,或者撫胸,或者插手,輕慢之心溢於言表。

那糟老頭兒顯然早已經習慣了此等場面,也不生氣,嘴角帶着笑,靜靜地將大夥的表現看了個夠。然後,才用手中玉珪輕輕在書案上敲了敲,笑着說道:“衆卿平身!來呀,有請三公及宰相入座。今日早朝,見衆卿精神瞿爍,朕心甚慰。不知道哪位愛卿有本啓奏?或者有要事需朕親自來裁決?”

“這……”沒想到白鬍子糟老頭兒還挺認真,衆打扮成文武官員的遊客們愣了愣,頓時大眼兒瞪起了小眼兒。

“啓稟陛下,臣彈劾吏部郎中貪贓,請陛下降旨查辦!”大夥計完顏遂早有準備,穿着吏部尚書的官袍,出列躬身,大聲上奏。

“准奏!”白鬍子老頭兒大手一揮,兩眼瞪得滾圓。“人先拿下,家產查抄,若貪贓屬實,依律治罪,子女連坐!”

“遵旨!”大夥計完顏遂拖長了聲音迴應。立刻有幾名做鎮殿將軍打扮的夥計衝進來,將自家預先安排在遊客當中的同伴按住,拖起來便走。

穿了吏部郎中衣服的夥計手腳亂蹬,嘴裡高喊道:“陛下開恩!微臣追隨陛下十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陛下,微臣罪該萬死。求陛下念在臣鞍前馬後多年的份上,給臣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微臣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從大殿內一直喊到了門外,直逗得衆遊客哈哈大笑。心裡頭立刻知道接下來該怎麼玩兒了,一個個暗暗擦拳磨掌。

不多時,求饒之聲消失。立刻有個穿了五品郎中服色的“官員”跳出來,彈劾自己的上司瀆職。那白鬍子老頭問都不問,繼續瞪圓了眼睛下令拿人。做鎮殿將軍打扮的夥計笑呵呵地再度衝上,從文官隊列里拉起一個穿着尚書衣服的遊客,就準備拖出門外。

那做尚書打扮的遊客,當然不肯這麼快就被拖走。扯開嗓子,大聲喊冤。跟他一起來開眼界的幾個同伴,也挺身而出,七嘴八舌替他辯白。白鬍子老頭聽罷,立刻又改了主意。點手指着先前彈劾別人的那位“郎中”,命令“鎮殿將軍”將此人拖走法辦。

“郎中”也不是獨自前來尋開心,立刻請了同夥替自己辯解。轉眼間,兩組遊客,就鬧成了一團。白鬍子老頭兒則一會兒命令將這夥人拖走,一會兒改主意要拖走另外一夥,陪着遊客們玩了個不亦樂乎。直到雙方都疲倦了,才猛地一拍桌案,大聲做出決斷:“胡鬧,爾等將朝堂當成什麼了。全給朕入列!念在爾等皆勞苦功高,這次就誰都不予追究!下次若是再犯,定然嚴懲不貸!”

“謝陛下鴻恩!”衆“官員”沒想到白鬍子老頭還有這麼一出,大笑着施禮後退。其他遊客見到了,也倍受鼓舞,紛紛換着花樣輪番出列,或者互相彈劾,或者編造出一堆國家大事請求聖裁,越玩越是嫺熟。

無論他們弄出什麼題目,白鬍子老頭都盡職盡責,從容應對。令所有花了錢的遊客,無論多少,都覺得開心無比,此行不虛。

柴榮、趙匡胤、寧子明和韓晶四人,坐在極品重臣的繡墩上,始終沒有開口。直到大夥都玩不出花樣了,才互相使了個眼色,決定有所行動。

按照預先商量好的對策,穿了中書令、樞密使兼同平章事袍服的趙匡胤緩緩起身。先歪歪斜斜地給白鬍子老頭行了個禮,然後大聲提議:“陛下,自從您登基以來,國庫日漸充盈,民間亦日漸富足。此皆爲陛下勤政,百官輔佐陛下盡心盡力之故也。是以,老臣斗膽,老臣斗膽,請陛下賜宴,與滿朝文武同樂!”

他只有二十上下年紀,卻一口一個老臣。嘴巴里說出來的話,也是老態橫秋。衆遊客聽了,被逗得哈哈大笑,紛紛出列躬身,抱拳作揖,“臣附議!”“附議!”“附議!”,力爭在玩盡了興之餘,再額外從晉王府榨出一頓飯菜來。誰也未曾留意到,年青的“老臣”在一段話的結尾處,悄悄地帶上了幾分汴梁鄉音。

第十章 狂風 (二)第九章 萍末 (二)第四章 饕餮 (三)第四章 虎雛 (三)第二章 款曲 (七)第七章 塵緣 (十 補昨天)第四章 撲朔 (七)第六章 紅妝 (九)第九章 長纓 (四)第十章 宏圖 (二)第五章 求索 (三)第四章 虎雛 (九)第五章 逝水 (五)第二章 蓬篙 (二)第五章 迷離 (八)第三章 耕耘 (二)第一章 磨劍 (三)第九章 長纓 (五)第十章 宏圖 (九)第九章 萍末 (四)第八章 人心 (六)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二章 霜刃 (五)第十章 易鼎 (九)第九章 奪帥 (五)第九章 萍末 (十)第三章 颶風(七)第九章 萍末 (一)第八章 崢嶸 (七)第四章 虎狼 (三)第六章 綢繆 (七)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一章 問道 (四)第六章 破繭 (八)第六章 疾風 (六)第六章 綢繆 (五)第一章 新春 (三)第十章 奪帥 (二)第十章 易鼎 (一)第七章 仕途 (四)第九章 萍末 (十一)第二章 霜刃 (五)第六章 帝王(一)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四章 虎雛 (十一)第六章 破繭 (八)第六章 破繭 (四)第四章 答案 (六)第四章 歸來 (六)第十章 狂風 (六)第三章 抉擇 (三)第五章 迷離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二章 款曲 (二)第二章 重逢 (七)第六章 帝王 (四)第九章 長纓 (九)第二章 重逢 (三)第七章 鹿鳴 (三)第四章 撲朔 (八)第八章 人心 (四)第五章 逝水 (一)第二章 風雲 (九)第一章 傳說 (七)第八章 烏鵲 (七)第八章 崢嶸 (十)第五章 逝水 (五)第四章 歸來 (十)第十章 易鼎 (三)第三章 父子 (三)第四章 虎雛 (四)第四章 撲朔(一)第六章 破繭 (六)第一章 磨劍 (二)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十章 宏圖 (一)第八章 雄關 (四)第七章 塵緣 (四)第五章 求索 (八)第五章 求索 (五)第二章 霜刃 (六)第二章 霜刃 (六)第八章 人心 (四)第三章 父子 (六)第八章 烏鵲 (六)第六章 破繭 (十)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二章 款曲 (八)第六章 君王 (二)第七章勁草 (七)第一章 家國 (一)第七章 治河 (七)第二章 重逢 (六)第十章 易鼎 (八)第七章 國難 (八)第六章 綢繆 (七)第九章 萍末 (八)第一章 傳說 (七)第十二章 少年 (二)
第十章 狂風 (二)第九章 萍末 (二)第四章 饕餮 (三)第四章 虎雛 (三)第二章 款曲 (七)第七章 塵緣 (十 補昨天)第四章 撲朔 (七)第六章 紅妝 (九)第九章 長纓 (四)第十章 宏圖 (二)第五章 求索 (三)第四章 虎雛 (九)第五章 逝水 (五)第二章 蓬篙 (二)第五章 迷離 (八)第三章 耕耘 (二)第一章 磨劍 (三)第九章 長纓 (五)第十章 宏圖 (九)第九章 萍末 (四)第八章 人心 (六)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二章 霜刃 (五)第十章 易鼎 (九)第九章 奪帥 (五)第九章 萍末 (十)第三章 颶風(七)第九章 萍末 (一)第八章 崢嶸 (七)第四章 虎狼 (三)第六章 綢繆 (七)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一章 問道 (四)第六章 破繭 (八)第六章 疾風 (六)第六章 綢繆 (五)第一章 新春 (三)第十章 奪帥 (二)第十章 易鼎 (一)第七章 仕途 (四)第九章 萍末 (十一)第二章 霜刃 (五)第六章 帝王(一)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四章 虎雛 (十一)第六章 破繭 (八)第六章 破繭 (四)第四章 答案 (六)第四章 歸來 (六)第十章 狂風 (六)第三章 抉擇 (三)第五章 迷離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二章 款曲 (二)第二章 重逢 (七)第六章 帝王 (四)第九章 長纓 (九)第二章 重逢 (三)第七章 鹿鳴 (三)第四章 撲朔 (八)第八章 人心 (四)第五章 逝水 (一)第二章 風雲 (九)第一章 傳說 (七)第八章 烏鵲 (七)第八章 崢嶸 (十)第五章 逝水 (五)第四章 歸來 (十)第十章 易鼎 (三)第三章 父子 (三)第四章 虎雛 (四)第四章 撲朔(一)第六章 破繭 (六)第一章 磨劍 (二)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十章 宏圖 (一)第八章 雄關 (四)第七章 塵緣 (四)第五章 求索 (八)第五章 求索 (五)第二章 霜刃 (六)第二章 霜刃 (六)第八章 人心 (四)第三章 父子 (六)第八章 烏鵲 (六)第六章 破繭 (十)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二章 款曲 (八)第六章 君王 (二)第七章勁草 (七)第一章 家國 (一)第七章 治河 (七)第二章 重逢 (六)第十章 易鼎 (八)第七章 國難 (八)第六章 綢繆 (七)第九章 萍末 (八)第一章 傳說 (七)第十二章 少年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