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易鼎 (十)

“求特克,求特克……”一夥剛剛從營地深處逃過來的契丹將士,恰恰看到自家同伴在槍林和馬蹄下消失不見的情景,慘叫着掉頭而回。天籟小說根本不去想營地深處,還有什麼樣的災難在等着他們。

魔鬼,那支騎在馬背上如牆而進的兵馬,絕對是一羣魔鬼。任何世俗力量,都無法與他們爲敵。今晚所有死在魔鬼手下的人,靈魂都將永遠墜入地獄,永世不得生。

“嘎庫,嘎庫……”另外一支逃命的隊伍,從營地深處衝出來,與掉頭回返的契丹將士撞在了一起,剎那間,人仰馬翻。

“嘎庫,嘎庫……”“蠢貨,瘋子,你們往哪跑!”“讓開,快讓開!”叫罵聲此起彼伏,中間夾雜着清晰的漢語。剛剛從營地中央逃出來的潰兵,無法理解掉頭回逃者行爲。而那些掉頭回逃者,也沒有時間和耐心跟他們解釋自己剛剛遇到了什麼。雙方都把彼此當成了天底下最大的蠢貨,你推我搡各不相讓。

“轟隆,轟隆,轟隆隆隆!”下一個瞬間,劇烈的馬蹄聲,將瘋狂的叫罵聲徹底覆蓋。鄭子明帶領三千鐵騎貼着兩夥逃命隊伍的邊緣碾了過去,將所有擋在路上的東西,無論是生是死,盡數碾成了齏粉。

因爲沒有擋在騎兵的必經之路上,大部分契丹將士,都幸運地逃過了滅頂之災。然而,眼睜睜地看着中原騎兵越走越遠,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卻忘記逃命。只是愣愣地站在原地,愣愣地看着不遠處那一灘灘暗紅色的軟泥,愣愣地看着四周圍越燃越烈的火堆,四肢戰慄,兩眼一片茫然。

“撒立,撒丫立……”“快跑啊,中營破了,大帥不見了!”“撒丫立,撒丫立……”又一夥逃命的隊伍,從營地深處涌了出來,見到站在風中呆呆愣的同夥,好心地出提醒。

呆呆愣的人,忽然從噩夢中被驚醒。指了指距離自己不遠處那一灘灘軟泥,咧開嘴,出一串斷斷續續的悲鳴,“啊,啊,諤諤啊啊啊……,求特克,啊啊……”

“鬼?鬼在哪?”新衝出來的逃命者被嚇了一大跳,本能地出質問。順着悲鳴者手指的方向,他們很快就注意到了地面上那一灘灘暗紅色的隆起。旋即也一個個兩股戰戰,冷汗瞬間淌了滿身滿臉。

“撒立,撒丫立!”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終於有人從驚愕中緩過神。尖叫着邁開雙腿,跌跌撞撞地跨過那一灘灘殷紅。

這個動作,很快就提醒了周圍的所有逃命者。他們終於不再愣,不再繼續呆等死。一個個相繼丟下兵器,丟下盾牌和鎧甲,丟棄任何可以表明身份或者消耗體力的東西,衝進漆黑的曠野中,此生再也不願回頭。

趨吉避凶,是人類的本能,任何民族都不能例外。當現中原軍隊毫無抵抗之力,這些契丹武士們,當然願意追隨着他們的皇帝和族長,來一趟輕鬆的“狩獵”之旅。而他們現獵物其實根本不像他們想得那樣孱弱如一羣綿羊,而是一羣漸漸長出牙齒的猛虎,他們便會遵從本能做出選擇,逃走,越遠越好,有生之年,不再前來冒險。

只是,在大多數時候,逃命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那需要儘早地對局勢做出判斷,需要選擇最恰當的時機,還需要保證逃出生天之後,沒有被自己人追究處置之憂。很顯然,對於此番南侵的契丹軍副帥,北面上將軍,乙室部節度使蕭天賜來說,這些條件都不具備。

當第一聲警報聲響起,他其實就已經被驚醒。然而,光是判斷警報到底是誤,而是真正有敵軍冒死來襲,他就浪費了足足有小半柱香時間。

從他本人一直到幾個官位很高卻沒任何實權的漢人幕僚,在第一時間內都堅信最差情況只是外圍的部族軍生了小範圍炸營。畢竟皮室軍的赫赫威名不是吹出來的,這些年來,從未在野戰中輸給任何對手,瘋子纔會主動前來找死。

此外,大軍的立營地址,跟冀州城隔着足足四十里。即便城內的中原兵馬有膽子冒死前來偷襲,也會先驚動就駐紮在城牆邊上的幽州軍。以韓氏兄弟對大遼的忠心,不可能不拼命阻攔,更不可能不立刻派人前來示警。

所以,被驚醒之後的蕭天賜,第一反應不是如何組織人手迎戰。而是在心裡暗中琢磨,該如何處置今晚誤警訊的肇事者,如何恩威並施,讓統領部族軍的蕭密落,耶律四寶奴兩個,從此對自己俯帖耳。

大皇帝耶律阮得位不正,又耳軟心活,多謀少斷。早晚會惹出大麻煩。作爲一方節度使,契丹乙室部的大王,蕭天賜必須在災難降臨之前,替自己和部族,做好充足的準備。此番南下掠奪,只能獲取一定數量的物資。而人口和武士,纔是保證部族長盛不衰的根本。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接連不斷的警報聲,讓蕭天賜不得不暫且放棄對未來的規劃和構想。披好貂裘站起身,他準備親自去中軍帳門口看看,到底誰在沒完沒了的胡鬧。就在此時,中軍帳門卻猛地被人從外邊撞開,一個渾身是血的青年將領橫着撲了進來。‘’

“啊……”蕭天賜先是本能地躲了一下,然後瞪圓了眼睛大聲追問,“誰,誰把你傷成了這樣?四寶奴,誰這麼大膽子?”

“大帥,迎戰,趕緊召集皮室軍迎戰啊。敵人,敵人馬上就殺到中軍來了!”北面將軍,兵馬都監耶律四寶奴向前滾了數尺,伸出血淋淋的胳膊,大聲警告,“精銳,來得全是精銳,您若是再不迎戰,就,就徹底來不及了!”

“啥,你說敵襲,敵襲是真的,不是炸營?”蕭天賜被嚇了一大跳,瞪圓了眼睛質問。“那你們爲何不早點兒派人向本帥彙報軍情?”

肯定是假的,八成以上是假的耶律四寶奴這廝最喜歡喝酒,一喝酒就胡言亂語……。內心深處,有個聲音不停地吶喊。告訴蕭天賜,不要相信對方的話。中原兵馬只敢守城,不敢野戰。更沒有勇氣面對契丹皮室軍……

然而,對方接下來的彙報,卻讓他徹底墜入了深淵。“不是,不是炸營。大帥,真的是敵軍偷襲。末將,末將真的沒有騙你。敵軍來得太快了,末將,末將連甲都沒顧上披,就,就被他們殺到了寢帳門口。末將,末將能自己逃過來報信兒,已經屬於萬幸。怎麼,怎麼可能有機會派人向您彙報。”

第六章 綢繆 (一)第六章 綢繆 (五)第八章 雄關 (七)第二章 謀殺 (五)第四章 撲朔(四)第二章 謀殺 (七)第一章 新春 (四)第四章 耕耘 (四)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七章 塵緣 (三)第三章 颶風(十一)第一章 傳說 (六)第八章 烏鵲 (七)第四章 撲朔 (七)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五章 逝水 (三)第五章 求索 (八)第九章 暗流 (八)第九章 暗流 (四)第三章 颶風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一)第七章 鹿鳴 (七)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二章 謀殺 (一)第六章 帝王 (三)第一章 問道 (六)第三章 衆生 (六)第九章 長纓 (三)第三章 父子 (三)第十章 易鼎 (八)第一章 問道 (三)第五章 穀草谷 (三)第四章 耕耘 (四)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二章 謀殺 (五)第一章 家國 (五)第七章 治河 (一)第十章 餘韻 (二)第一章 傳說 (七)第八章 雄關 (二)第六章 君王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五章 逝水 (三)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一章 初見 (四)第五章 短歌 (六)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一章 家國 (六)第四章 虎雛 (一)第八章 烏鵲 (二)第五章 黃雀 (六)第七章 勁草 (二)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四章 答案 (一)第四章 歸來(一)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六章 帝王 (七)第八章 崢嶸 (二)第一章 初見 (二)第四章 耕耘 (五)第四章 虎狼 (八)第一章 傳說 (七)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七章 仕途 (四)第六章 紅妝 (五)第三章 父子(九)第九章 暗流 (八)第三章 衆生(二)第八章 烏鵲 (七)第七章 治河 (七)第九章 暗流 (六)第八章 崢嶸 (二)第五章 逝水 (三)第八章 崢嶸 (二)第八章 麋鹿 (五)第五章 逝水 (八)第九章 萍末 (三)第四章 撲朔 (二)第一章 問道 (四)第一章 傳說 (三)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八章 崢嶸 (八)第十章 易鼎 (三)第八章 烏鵲 (一)第二章 蓬篙 (九)第四章 耕耘 (六)第七章 勁草 (五)第一章 新春 (八)第六章烽火 (一)第九章 暗流 (八)第二章 風雲 (七)第九章 奪帥 (六)第十章 餘韻 (三)第八章 人心 (四)第七章 國難 (二)第五章 求索 (四)第八章 人心 (五)第八章 麋鹿 (四)第七章 鹿鳴 (九)
第六章 綢繆 (一)第六章 綢繆 (五)第八章 雄關 (七)第二章 謀殺 (五)第四章 撲朔(四)第二章 謀殺 (七)第一章 新春 (四)第四章 耕耘 (四)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七章 塵緣 (三)第三章 颶風(十一)第一章 傳說 (六)第八章 烏鵲 (七)第四章 撲朔 (七)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五章 逝水 (三)第五章 求索 (八)第九章 暗流 (八)第九章 暗流 (四)第三章 颶風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一)第七章 鹿鳴 (七)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二章 謀殺 (一)第六章 帝王 (三)第一章 問道 (六)第三章 衆生 (六)第九章 長纓 (三)第三章 父子 (三)第十章 易鼎 (八)第一章 問道 (三)第五章 穀草谷 (三)第四章 耕耘 (四)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二章 謀殺 (五)第一章 家國 (五)第七章 治河 (一)第十章 餘韻 (二)第一章 傳說 (七)第八章 雄關 (二)第六章 君王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五章 逝水 (三)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一章 初見 (四)第五章 短歌 (六)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一章 家國 (六)第四章 虎雛 (一)第八章 烏鵲 (二)第五章 黃雀 (六)第七章 勁草 (二)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四章 答案 (一)第四章 歸來(一)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六章 帝王 (七)第八章 崢嶸 (二)第一章 初見 (二)第四章 耕耘 (五)第四章 虎狼 (八)第一章 傳說 (七)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七章 仕途 (四)第六章 紅妝 (五)第三章 父子(九)第九章 暗流 (八)第三章 衆生(二)第八章 烏鵲 (七)第七章 治河 (七)第九章 暗流 (六)第八章 崢嶸 (二)第五章 逝水 (三)第八章 崢嶸 (二)第八章 麋鹿 (五)第五章 逝水 (八)第九章 萍末 (三)第四章 撲朔 (二)第一章 問道 (四)第一章 傳說 (三)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八章 崢嶸 (八)第十章 易鼎 (三)第八章 烏鵲 (一)第二章 蓬篙 (九)第四章 耕耘 (六)第七章 勁草 (五)第一章 新春 (八)第六章烽火 (一)第九章 暗流 (八)第二章 風雲 (七)第九章 奪帥 (六)第十章 餘韻 (三)第八章 人心 (四)第七章 國難 (二)第五章 求索 (四)第八章 人心 (五)第八章 麋鹿 (四)第七章 鹿鳴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