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逝水 (三)

“唏吁吁籲——”可憐的戰馬悲鳴着曲起前腿臥倒,拼着最後一絲力氣,避免了自家主人被摔得筋斷骨折的下場。

“你是誰?”追過來趙匡胤沒想到屍體堆中還藏着一個人,愣了愣,本能地將包銅大棍橫在了胸前。

“小心!”柴榮、寧子明和韓晶三人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驚呼着衝上前給趙匡胤提供保護。

就在這電光石火般的一瞬間,從死屍堆兒裡突然蹦出來的老太監卻乾淨利落地從馬脖子上拔下了解刀,不理睬隨時會刺在自己身上的長槍和短劍,反手一刀,割斷了耶律扎古的喉嚨。

“噗——”血光飛濺,一心逃命的耶律扎古終究未能如願以償,圓睜着雙眼緩緩栽下馬鞍。持解刀的老者迅速將刀朝血泊裡一插,轉過頭,朝着已經追到近前的寧子明屈膝跪倒,“少主,老奴馮思安,老奴馮思安以爲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你了!”

“你——?”柴榮猛地停住了腳步,寧子明高舉過頭的鋼鞭也再也落不下去。愣愣地看着老太監,滿臉困惑。

“少主,老奴是馮思安啊!您不認識老奴了麼?”老太監擡頭快速看了看,放聲嚎啕,“您小的時候,老奴還給您換過尿布吶!老奴,老奴今天被他們押着前來認人,萬萬沒想到,要認的人是您!”

“你,你是父親身邊的太監?!”寧子明的身體晃了晃,手中鋼鞭無力地落在了地上。

父親,父親他果然是在故意騙我?他果然是爲了讓我早些離開,才故意說我不是他的親生!剎那間,先前的懷疑迅速找到了答案,每一個字都令他痛徹心扉。

“老奴,老奴是!殿下,您終於認出老奴來了!老奴,老奴……”老太監馮思安膝行數步,張開雙手去抱寧子明的大腿。“老奴做夢也想不到,還能再見到您。老奴過了今晚,就是死,死也瞑目了!”

一邊哭,他一邊斷斷續續的說,如同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忽然看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親生兒子。

韓晶在一旁,看得眼圈兒發紅。趙匡胤舉在手裡的包銅大棍,也無奈的戳在了地上。只有柴榮,忽然皺了皺眉頭,用略顯生硬的契丹語喝令:“住口!鬆開你的手,離他遠一些!你到底是誰,怎麼會跟這羣契丹人在一起?!”

“老奴是陛下的貼身秉筆!”老太監馮思安的哭聲嘎然而止,先用漢語回答了一句,隨即,主動又換成了契丹語,“老奴是被他們逼着來認人的。他們說,他們說你們四個裡邊,肯定有一個是陛下的親人。所以,所以才把老奴給抓了過來,以免認錯!老奴,老奴是被逼無奈啊,殿下,老奴先前根本不知道會遇到您!”

最後兩句,他又自動切換成了漢語。前後兩種語言之間,轉換得毫無停滯。

“把你的爪子鬆開,退後!”韓晶也猛然想起,石重貴曾經親口說過,他身邊的親信早就被別人殺光了。立刻收起了眼淚,用短劍指向老太監的眉心。

“老奴,老奴……”冰冷得劍鋒,立刻刺激得老太監汗珠亂滾。趕緊鬆開抱着寧子明雙腿的手,快速挪動膝蓋拉開距離,“是陛下,是陛下見了你們之後,大醉酩酊。那個完顏遂就看出了情形不對,彙報給了耶律將軍。耶律,耶律將軍派人去追你們,卻發現你們沒有回營州,而是半路轉向了南方。所以知道自己上了當,立刻親自帶兵追了下來!”

這話,倒也嚴絲合縫。柴榮、趙匡胤和韓晶滿臉疑惑,卻不方便繼續越俎代庖,紛紛將目光轉向寧子明,等他做最後的決定。

寧子明心神激盪,哪裡有什麼理性可言?然而,發覺幾個好朋友都一眼不眨地看着自己,立刻意識到此刻不是感情用事的時候。想了想,沉聲問道:“你是幾時做上我父親貼身秉筆的?跟了他多少年了?!”

“好多年了,老奴,老奴也記不太清楚。但,但做了陛下秉筆的事情,卻是,卻是陛下北狩之後,之後纔有的事情。”馮思安的心臟偷偷打了個哆嗦,臉上卻依舊保持着又驚又喜的表情,快速回應。“按說,按說原本輪不到老奴這笨手笨腳的,可,可機靈一點兒的,要麼被契丹人給殺光了,要麼半路上自己逃了。老奴,老奴就被臨時提拔了起來!”

“嗯!”寧子明皺了皺眉頭,低聲沉吟。

對方的話,跟父親在酒宴上跟他自己說的話,倒也能對得上號。讓他從裡邊挑不出任何毛病。然而,老太監殺人時那嫺熟狠辣的動作,卻讓他心裡暗生警覺。本着被拖累幾個好朋友的想法,沉吟了一下,他繼續問道:“那你可知道,我外祖家是誰?我有幾個舅舅,他們可否還在人間?”

“殿下的外祖父從訓公乃本朝名臣,曾任後唐的憲、德二州刺使。殿下有兩個舅舅,諱彥儒、彥斌,一個無意仕途,另外一個是高行周帳下的步軍左廂都指揮使,甚得依仗。”馮思安心裡一鬆,毫不遲疑地給出了答案。

依舊跟寧子明自己掌握的東西扣得嚴絲合縫兒,令少年人無法找出任何破綻。想了想,苦笑着搖頭,“你既然叫我一聲少主,還給我換過尿布,那你可知道,我是何年何月所生?”

“當然,當然知道!”老太監馮思安跪直身體,舉着手大聲彙報,“殿下您是長興四年二月生,老奴當時就在院子裡。親眼看到,您誕辰當晚,紅光滿室。高祖當時還未登基,得知後龍顏大悅,說您是石家麒麟兒,必給家族帶來鴻運。當年冬至月,高祖果然被加封爲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河東節度使,另兼職大同、振武、彰國、威塞等地軍隊蕃漢馬步軍總管……”

“好了,你不用再說了。你今後有何打算?”沒等他把一段陳年往事說完,寧子明擺擺手,笑着打斷。

“當然,當然是跟着殿下您!殿下,老奴,老奴會說契丹話,還認識回中原的路。老奴,老奴願意爲您效犬馬之勞!”馮思安沒想到自己這麼容易就過了關,心中一陣狂喜。用力磕了個頭,大聲迴應。

“噢,是這樣!”寧子明聞聽,臉上立刻露出了意動的表情,想了想,拋出最後一個問題,“那你臨行之前,可曾知道姓耶律的,是否把消息傳了出去?”

“沒,沒有!”馮思安急於表現,大聲迴應着搖頭,“他當時惱羞成怒,急於挽回面子,除了身邊這幾個人之外,根本沒對其他任何人透漏說要去幹什麼。即便他送出了消息,殿下也不必害怕。遼東不比中原,地廣人稀。除了有限了一兩個關卡之外,其他險要,咱們都有辦法繞過去!老奴知道路,老奴這一年多來,無時無刻不想着怎麼才能平安返回中原!”

“也好,正巧我們缺一個嚮導!”寧子明深吸一口氣,很高興地點頭。“你起來吧,把這裡收拾一下,然後咱們立刻動身!”

“謝,謝殿下,謝殿下收留!”懸在嗓子眼兒的心臟終於落回了肚子內,馮思安恭恭敬敬地又給寧子明行了個全禮。從地上爬起來,撿回自己的解刀,開始挨個翻檢地面上的屍骸。

他人老成精,唯恐留下活口。因此每走過一具屍體,都毫不猶豫地在其喉嚨處割上一刀。然後纔開始掏空屍體上的所有衣袋,挑選對南行有用的東西。

柴榮、趙匡胤和韓晶雖然對此人依舊非常不放心,但畢竟其屬於寧子明的家奴。本着打狗也得看主人的顧忌,不想幹涉太多。所以互相看了看,迅速去收攏山谷內尚且能用的戰馬。

那契丹將領耶律亦舍雖然只帶了二十名親衛就匆匆來追,戰馬卻帶了足足六十餘匹。此刻扣除受傷和死去的之外,能繼續騎乘的,還剩下了五十掛零。再加上馬背上馱的乾糧、精料和水囊,足以讓大夥沿途不用再做任何補給就直達幽州。

待大夥將戰馬收攏完畢,老太監馮思安給地面上的屍體補完了刀。雙手捧着幾面明晃晃的金牌,滿臉媚笑走到了寧子明面前獻寶,“少主,這下咱們可省心了。拿着它,沿途關卡都暢通無阻!”

“有勞了!”寧子明輕輕擺了擺手,笑着道謝。

“不敢,不敢!您是殿下,老奴伺候您還不應該麼?”馮思安媚笑着將身體側轉,搖頭晃腦。

“我剛纔忘了問你一件事,我到底是大皇子,還是二皇子?”寧子明又笑着點了點頭,順手將鋼鞭抄了起來。

“您,您當然是,是大,不,是二殿下!”馮思安臉色大變,倒退着叫嚷,“殿下,您怎麼能懷疑老奴?老奴給你換過尿布,換過尿布哩。老奴對您,對陛下的忠心,天日可鑑!”

“包括帶人來追殺我麼?”寧子明上前一步,鋼鞭高高地舉起,“長興四年我祖父既然尚未登基,家中怎麼可能敢用太監?!更何況我父親只是他的養子,私下蓄養太監在家,即便不被後唐皇帝抄家滅族,也得被我祖父大義滅親!又怎麼可能活到現在?!”

話盡,鞭落!

馮思安慌忙丟下金牌,拔刀抵抗。手臂才舉到一半兒,“喀嚓”一聲,腦門兒已經被打了個粉碎!

第三章 收穫 (六)第二章 蓬篙 (五)第六章 疾風 (六)第一章 初見 (一)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一章 傳說 (一)第六章 君王 (八)第三章 父子 (二)第四章 撲朔 (六)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七章勁草 (七)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五章 黃雀 (四)第七章 勁草 (四)第九章 萍末 (二)第二章 風雲 (二)第一章 問道 (四)第十一章 磐石 (七)第七章 勁草 (六)第三章 收穫 (八)第三章 收穫 (二)第九章 長纓 (九)第五章 求索 (三)第三章 颶風 (四)第九章 暗流 (五)第八章 崢嶸 (十)第八章 三生 (六)第一章 家國 (一)第八章 三生 (六)第九章 奪帥 (八)第一章 問道 (一)第二章 霜刃 (九)第九章 萍末 (八)第七章 仕途 (一)第三章 衆生 (五)第二章 謀殺 (六)第五章 草谷 (二)第二章 蓬篙 (六)第七章 鹿鳴 (三)第八章 烏鵲 (四)第十章 狂風 (一)第四章 饕餮 (五)第二章 款曲 (一)第二章 重逢 (二)第六章 紅妝 (二)第二章 霜刃 (三)第四章 歸來 (十)第十章 狂風 (六)第二章 重逢 (三)第四章 撲朔(四)第二章 霜刃 (七)第六章 疾風 (五)第十章 易鼎 (四)第一章 磨劍 (八)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十章 易鼎 (七)第五章 草谷 (五)第二章 款曲 (三)第一章 家國 (一)第六章 君王 (五)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五章 逝水 (七)第四章 饕餮 (二)第九章 長纓 (三)第十章 餘韻 (一)第三章 抉擇 (八)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五章 求索 (三)第一章 初見 (一)第七章 國難 (八)第五章 短歌 (七)第五章 迷離 (六)第三章 颶風 (一)第十章 易鼎 (八)第六章 君王 (七)第四章 虎狼 (八)第四章 虎狼 (三)第十章 狂風 (六)第十章 易鼎 (十)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二)第二章 款曲 (五)第八章 人心 (三)第七章 國難 (三)第八章 崢嶸 (八)第九章 萍末 (十一)第五章 逝水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八章 三生 (七)第七章 仕途 (四)第九章 萍末 (七) 第二更第六章 帝王 (五)第二章 霜刃 (三)第七章 鹿鳴 (九)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一章 初見 (六)第一章 問道 (五)第五章 草谷 (一)第五章 黃雀 (七)第二章 款曲 (二)
第三章 收穫 (六)第二章 蓬篙 (五)第六章 疾風 (六)第一章 初見 (一)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一章 傳說 (一)第六章 君王 (八)第三章 父子 (二)第四章 撲朔 (六)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七章勁草 (七)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五章 黃雀 (四)第七章 勁草 (四)第九章 萍末 (二)第二章 風雲 (二)第一章 問道 (四)第十一章 磐石 (七)第七章 勁草 (六)第三章 收穫 (八)第三章 收穫 (二)第九章 長纓 (九)第五章 求索 (三)第三章 颶風 (四)第九章 暗流 (五)第八章 崢嶸 (十)第八章 三生 (六)第一章 家國 (一)第八章 三生 (六)第九章 奪帥 (八)第一章 問道 (一)第二章 霜刃 (九)第九章 萍末 (八)第七章 仕途 (一)第三章 衆生 (五)第二章 謀殺 (六)第五章 草谷 (二)第二章 蓬篙 (六)第七章 鹿鳴 (三)第八章 烏鵲 (四)第十章 狂風 (一)第四章 饕餮 (五)第二章 款曲 (一)第二章 重逢 (二)第六章 紅妝 (二)第二章 霜刃 (三)第四章 歸來 (十)第十章 狂風 (六)第二章 重逢 (三)第四章 撲朔(四)第二章 霜刃 (七)第六章 疾風 (五)第十章 易鼎 (四)第一章 磨劍 (八)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十章 易鼎 (七)第五章 草谷 (五)第二章 款曲 (三)第一章 家國 (一)第六章 君王 (五)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五章 逝水 (七)第四章 饕餮 (二)第九章 長纓 (三)第十章 餘韻 (一)第三章 抉擇 (八)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五章 求索 (三)第一章 初見 (一)第七章 國難 (八)第五章 短歌 (七)第五章 迷離 (六)第三章 颶風 (一)第十章 易鼎 (八)第六章 君王 (七)第四章 虎狼 (八)第四章 虎狼 (三)第十章 狂風 (六)第十章 易鼎 (十)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二)第二章 款曲 (五)第八章 人心 (三)第七章 國難 (三)第八章 崢嶸 (八)第九章 萍末 (十一)第五章 逝水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八章 三生 (七)第七章 仕途 (四)第九章 萍末 (七) 第二更第六章 帝王 (五)第二章 霜刃 (三)第七章 鹿鳴 (九)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一章 初見 (六)第一章 問道 (五)第五章 草谷 (一)第五章 黃雀 (七)第二章 款曲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