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烏鵲 (七)

“裡邊的人聽着,趕緊打開大門,把常二小姐交出來!本將有好生之德,可饒爾等不死!”躲在距離大門五尺遠的一面盾牌下,步軍百人將李進挺胸拔背,得意洋洋地發出最後通牒。

羽箭至少需要十步以上的距離才能實現拋射,隔着一面高牆,裡邊即便藏着一個養繇基,也無法傷害到他。所以他可以在麾下兵卒們做好撞門的準備之前,盡情地緩解一下剛纔被憋在肚子裡的恐慌。(注2)

只是,“驚喜”總在人得意忘形時從天而降。隔着一堵高牆,羽箭的確無法傷害到他,板磚卻不受這個限制。沒等他的話音落下,十幾枚青灰色的磚頭就破空而至。噼裡啪啦,將他和身邊的刀盾兵們砸了個東倒西歪。

“保護將主,保護將主!”幾個平素跟李進關係不錯的都頭,趕緊搶了盾牌撲過去,把此人死死護在身下,以免自家頂頭上司“出師未捷身先死”。

接下來發生的事實卻證明,他們舉動純粹是自作多情。有更多的板磚飛躍了牆頭,目標卻根本不是李進,而是毫無規律地,落向其他正在準備擡着“撞錘”準備砸門的士卒,將他們砸得滿腦袋是血。

“哎呀!”

“娘咧!”

“我的腳,我的腳,缺德死咧。哪有用板磚打仗的!”

……

連正式旗號都不敢打的“匪徒”們,士氣原本就極低。很多人心中甚至存着強烈的牴觸情緒,純粹是怕受到軍法處置,纔不得不跟着其他人隨波逐流。劈頭蓋臉捱了一頓板磚之後,衆人立刻在道觀的大門口兒亂成了一鍋粥。你推我,我擠你,東躲西藏。已經打好了捆兒的長矛又丟在了地上,被無數雙大腳反覆踩過,踩得七零八落。

“全,全給我站住。刀盾兵,刀盾兵重新整隊,護住,護住長矛兵頭頂。長矛兵,長矛兵給我在中央整隊,擡起撞錘。別跑,別跑,磚頭砸不死人,趕緊給我列陣,列陣!”羣蟻搬家般混亂的隊伍當中,步軍百人將李進又探出個血淋淋的大腦袋,頭盔歪在了一邊,額角起了個青包,門牙也斷了大半截,“給我列陣衝門。所有人聽令,先入門者,受上賞。冊勳三轉,官升——哎呀!”

一支不知道從何處飛來的冷箭,狠狠地戳在了他的左肩窩處,推着他踉蹌後退,一跤坐倒。

“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更多的羽箭,從道觀的迎賓殿屋頂射下,將他身邊的親信和頭目們挨個放翻於地。

利用民壯們拿板磚爭取來的時間,常府的家將和先前被嚇尿了褲子的那幾個獵手,已經結伴爬上了迎賓殿的屋脊。居高臨下,箭如飛蝗。

迎客殿原本是和尚收進門香火錢專用,距離大門只有二十步遠,建得極爲富麗堂皇。殿頂的高度,也因爲地勢和建築本身的雙重原因,足足高出了大門丈餘。站在屋脊上的人能輕鬆看到大門口的人,從容彎弓射擊。而站在大門口的人想要還手,射出來的箭卻要受高度和風力的雙重影響,無論力道和準確度,都大幅衰減。

只在幾個呼吸的功夫間,門口的匪徒就又被放翻了十數個。而他們倉促發起的反擊,卻連屋脊上人的寒毛都沒有碰到半根。頓時,所剩無幾的士氣徹底歸零。衆人慘叫一聲,擡起受傷昏迷的百人將李進,踉蹌着向後撤去。轉眼間,就退到了距離大門二百步外,只留下一地的長矛、朴刀、盾牌,還有二十幾個血淋淋的屍體。

“打開大門,將賊人遺棄的兵器撿回來!”站在三清觀頂統領全局的扶搖子擡手擦了擦自己的額頭,大聲命令。

剛纔那短短半柱香時間裡,他的心臟跳起來又落下,落下去又跳起,緊張得幾乎都無法正常給身體供血。但在敵軍倉惶後撤的剎那,他卻驚訝地發現,自己已經停滯原地多年的道心,忽然又開始鬆動,也許用不了太久,便能更上一層樓。

不止是他一個人,因爲局部的小勝而大受助益。道觀中的所有民壯們,也同樣感覺到自己與先前相比大不相同。原來那些殺人者都是表面上兇殘,事實上比膽小鬼還膽小鬼;原來打仗也不是那麼可怕的事情;原來殺人者捱了箭也會死,捱了板磚也會喊疼……

在勝利的鼓舞下,大夥迅速拉開道觀大門。當着敵軍的面兒,從容不迫地撿走地上的兵器、盾牌,順便給血泊中翻滾哀嚎的傷兵一刀,徹底解決他們的痛苦。

“把那個丟人現眼的傢伙擡下去斬了,懸首示衆!把都頭以上,還活着得給我押過來!”防守一方興高采烈,進攻一方,卻是愁雲密佈。統兵的步將李洪濡恨手下嘍囉當着外人的面兒給自己丟臉,毫不猶豫地對潰兵中的帶頭者執行了軍法。

“是!”立刻有四名親兵衝入潰敗回來的隊伍當中,不由分說拉起李進,一刀削掉首級,挑上高杆。更多的親兵則從人羣中拉起還活着的兩名都頭,用刀架在脖子上押到主帥身前,聽候發落。

“脫去底衣,當衆杖責二十,然後貶爲普通兵卒,戴罪立功!”李洪濡對兩名都頭的求饒聲充耳不聞,咬着牙下達處置命令。

這個結果,比當衆斬首稍好,卻也非常有限。且不說當衆被扒光了屁股打板子之後,兩名都頭從此再也難以在同伴面前擡起頭來,仕途從此斷送。下次發動進攻時,他們還要忍着傷痛衝在最前方,十有八九是有去無回。

“其他人,全部下了兵器和盾牌,充當死士,擡錘撞門!再有不戰而逃者,當場處斬!”李洪濡卻依舊不解恨,將目光掃向其他潰兵,殺氣滿臉。

這下,頓時有人當場痛哭了起來。剛纔有盾牌保護和弓箭手掩護,他們還傷亡了一成多。如果什麼保護和掩護措施都沒有,大夥豈不是全失去了生還了可能?

然而,李洪濡卻不敢再對他們留半分情面。三角眼就在他身邊冷笑不止,稍遠處,還有郭允明派來的大量行家裡手在撇着嘴旁觀。如果他再不表現得狠辣果決一些,即便今天最後贏得了勝利,恐怕也會給三角眼和郭允明兩個頭上的主人,留下懦弱無用的印象。那樣,非但他此前的所有努力都瞬間化作東流,此後,他在即將建立的大漢朝廷裡,也永遠失去了佔據一席之地的可能!

“劉兆安,你再帶兩個百人隊上。李芳,帶人把剛剛砍下的樹幹擡過來。劉葫蘆,你將剛纔撤下來的這羣廢物全都押在陣前,讓負責擡樹撞門!有不從者,斬!”迅速權衡完了輕重,李洪濡將目光轉向自己的副將和鐵桿親信們,啞着嗓子吩咐。“我不管你們用什麼手段,半個時辰之後,必須拿下整座道觀,並且把常二小姐,毫髮無損地帶到我,帶到王大人面前!”

“得令!”劉兆安大聲答應着,帶頭拱手向三角眼行禮。“請王大人且閉目養神,半個時辰之內,末將定然請大人進三清殿休息!”

“小兔崽子,你倒是機靈得緊!”原本已經滿臉冰霜了三角眼聞聽,立刻咧嘴而笑。虛虛向前踢了一腳,大聲補充,“去吧,咱家希望你不是在說嘴。如果你能做得到,咱家保證你連升三級!”

“謝大人提拔!謝將主栽培!”劉兆安乖覺地躬身下拜,先後給三角眼和李洪濡兩人行禮。

連升兩級,他就能從眼下的步軍副將,升到步軍副指揮使。衝鋒時不必再身先士卒,轉進時也不必再持刀斷後。死於沙場的機會大大減少,而加官進爵的機會,卻成倍增加。所以不由得他不喜出望外。

但驚喜之餘,他卻不敢忘記自家上司。畢竟李洪濡這廝再本領不濟,好歹也是漢王妃的親族。今後升官的速度只可能比自己快,絕不可能比自己慢。

“嗯,去吧,別給我丟臉,也別讓王大人失望!”看到自家心腹如此知道把握分寸,步將李洪濡含笑捻鬚,“來人,給劉將軍他們幾個擊盾助威!”

“是!”周圍的親兵們,齊聲答應。揮動鋼刀,用力敲打表面上包裹着鐵皮的盾牌。“呯呯呯,呯呯呯,呯呯呯!”單調重複的敲擊聲再度響起,不似先前那般洪亮,殺氣卻更甚十倍。並且每一輪敲擊聲的背後,彷彿都帶着一去不回的決絕。

“弟兄們,跟着我來!”步軍副將劉兆安深吸一口氣,一手提刀,一手持盾,大步向前。他不必回頭,自然有人小跑着跟上。他也不必做太多的動員,有李進那顆血淋淋的腦袋,還有一百八十多名被收走了兵器,只能擡着剛剛砍來的樹幹撞門的死士在,他身後的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該幹什麼。

“呯呯呯,呯呯呯,呯呯呯!”刀身與盾牌撞擊聲一波接一波,壓抑得令人無法呼吸。

“噹噹噹,噹噹噹,咣啷,唔哩哇啦,的的,的的,的的……”不肯讓進攻方專美於前,道觀裡,再度響起了用鐵鐘、銅鑼、鐃鈸、木魚交織而成的水陸道場。陰陽怪氣,忽高忽低,將擊盾聲攪得斷斷續續,將進攻方將士的攪得心煩意亂,雙腳一陣陣發軟。

然而,兩軍交戰,畢竟比拼的不是誰家軍樂更爲響亮。儘管道觀裡的水陸道場,遠遠壓制住了外邊的刀盾相擊聲。匪徒們與道觀大門的距離,卻再度迅速縮短。兩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步,八十步……

“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站在迎賓殿屋脊上的弓箭手們,率先向敵軍發起了打擊。

七八名擡着樹幹的“死士”,慘叫着摔倒。進攻方的隊伍先是微微頓了頓,卻立刻又加快了速度。副將劉兆安親自衝到了死士們的身後,揮舞着鋼刀朝踟躇不前者做劈砍狀。另有六十幾名弓箭手,把羽箭搭上弓臂,不瞄準站在高處的常府家將和獵戶們,而是瞄準了在隊伍最前方擡着樹幹的自家袍澤。

注1:上節忘掉了一段備註。本節補全。褒姒,周幽王的妻子,周幽王爲了博她一笑,烽火戲諸侯,導致亡國。馮皇后,晉出帝石重貴的續絃,石延寶的繼母。原本是石重貴族叔的妻子,丈夫死後,被石重貴迎娶。喜歡干預政務又缺乏頭腦,後與石重貴一道被契丹人抓走,病死塞外。

注2:養繇基,春秋時期著名神箭手。百步穿楊的成語,就是由他而來。原文: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第五章 短歌 (七)第七章 鹿鳴 (八)第二章 款曲 (一)第十章 宏圖 (二)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八章 麋鹿 (三)第二章 蓬篙 (七)第三章 父子 (七)第七章 塵緣 (四)第十章 易鼎 (八)第二章 款曲 (十)第五章 短歌 (六)第四章 虎雛 (九)第八章 人心 (二)第一章 傳說 (四)第二章 重逢 (一)第二章 款曲 (八)第一章 磨劍 (六)第七章 勁草 (一)第八章 人心 (九)第一章 磨劍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九章 長纓 (四)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五章 迷離 (二)第十章 狂風 (三)第一章 初見 (一)第六章 君王 (七)第六章 君王 (三)第二章 款曲 (二)第九章 暗流 (六)第二章 蓬篙 (二)第七章 治河 (十)第八章 三生 (三)第四章 耕耘 (四)第一章 傳說 (七)第五章 黃雀 (一)第六章 破繭 (三)(補30號病假)第五章 黃雀 (四)第一章 初見 (五)第四章 虎狼 (一)第二章 蓬篙 (十二)第三章 收穫 (四)第五章 逝水 (五)第十二章 少年 (五)第三章 颶風 (三)第九章 萍末 (十一)第四章 撲朔 (五)第二章 謀殺 (四)第二章 風雲 (八)第五章 迷離 (一)第三章 收穫 (四)第七章 國難 (五)第二章 霜刃 (五)第五章 逝水 (九)第七章 鹿鳴 (二)第八章 麋鹿 (一)第二章 風雲 (二)第三章 耕耘 (三)第二章 風雲 (七)第四章 饕餮 (四)第三章 父子 (二)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一章 傳說 (二)第九章 暗流 (四)第九章 萍末 (三)第七章 國難 (五)第五章 逝水 (一)第三章 收穫 (三)第六章 紅妝 (五)第三章 抉擇 (八)第九章 暗流 (八)第七章 治河 (一)第八章 人心 (十)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八章 崢嶸 (四)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五章 草谷 (二)第七章 鹿鳴 (二)第六章 紅妝 (九)第六章 帝王 (四)第九章 奪帥 (八)第五章 逝水 (二)第八章 人心 (八)第一章 新春 (二)第二章 款曲 (十)第九章 長纓 (七)第八章 人心 (八)第十章 宏圖 (三)第五章 求索 (七)第四章 歸來 (七)第三章 抉擇 (五)第二章 款曲 (九)第一章 新春 (六)第四章 虎雛 (五)第二章 霜刃 (一)第四章 虎狼 (九)第二章 風雲 (八)第八章 崢嶸 (十)
第五章 短歌 (七)第七章 鹿鳴 (八)第二章 款曲 (一)第十章 宏圖 (二)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八章 麋鹿 (三)第二章 蓬篙 (七)第三章 父子 (七)第七章 塵緣 (四)第十章 易鼎 (八)第二章 款曲 (十)第五章 短歌 (六)第四章 虎雛 (九)第八章 人心 (二)第一章 傳說 (四)第二章 重逢 (一)第二章 款曲 (八)第一章 磨劍 (六)第七章 勁草 (一)第八章 人心 (九)第一章 磨劍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九章 長纓 (四)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五章 迷離 (二)第十章 狂風 (三)第一章 初見 (一)第六章 君王 (七)第六章 君王 (三)第二章 款曲 (二)第九章 暗流 (六)第二章 蓬篙 (二)第七章 治河 (十)第八章 三生 (三)第四章 耕耘 (四)第一章 傳說 (七)第五章 黃雀 (一)第六章 破繭 (三)(補30號病假)第五章 黃雀 (四)第一章 初見 (五)第四章 虎狼 (一)第二章 蓬篙 (十二)第三章 收穫 (四)第五章 逝水 (五)第十二章 少年 (五)第三章 颶風 (三)第九章 萍末 (十一)第四章 撲朔 (五)第二章 謀殺 (四)第二章 風雲 (八)第五章 迷離 (一)第三章 收穫 (四)第七章 國難 (五)第二章 霜刃 (五)第五章 逝水 (九)第七章 鹿鳴 (二)第八章 麋鹿 (一)第二章 風雲 (二)第三章 耕耘 (三)第二章 風雲 (七)第四章 饕餮 (四)第三章 父子 (二)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一章 傳說 (二)第九章 暗流 (四)第九章 萍末 (三)第七章 國難 (五)第五章 逝水 (一)第三章 收穫 (三)第六章 紅妝 (五)第三章 抉擇 (八)第九章 暗流 (八)第七章 治河 (一)第八章 人心 (十)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八章 崢嶸 (四)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五章 草谷 (二)第七章 鹿鳴 (二)第六章 紅妝 (九)第六章 帝王 (四)第九章 奪帥 (八)第五章 逝水 (二)第八章 人心 (八)第一章 新春 (二)第二章 款曲 (十)第九章 長纓 (七)第八章 人心 (八)第十章 宏圖 (三)第五章 求索 (七)第四章 歸來 (七)第三章 抉擇 (五)第二章 款曲 (九)第一章 新春 (六)第四章 虎雛 (五)第二章 霜刃 (一)第四章 虎狼 (九)第二章 風雲 (八)第八章 崢嶸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