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迷離 (一)

臨時被韓重貴徵用的郎中不敢貪功,非常誠懇地告訴衆人,韓將軍之所以能逃過一場生死大劫,一方面是由於傷口處理得及時恰當;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爲其當時身邊有個命格貴不可言的大人物,尋常那些污穢骯髒的東西,都不敢趁弱欺身。

傷口的處理,是小肥親自動的手。整個隊伍當中命格最貴的,到目前爲止恐怕也是他。當然,這一切是建立在他的“二皇子”爲真的前提下。否則,“貴不可言”四個字,無論如何也落不到他的頭上。

能把好朋友的性命從閻王爺手裡給搶回來,小肥當然非常開心!這證明他至少不算是個單純的累贅,不再單純地只是依靠靠別人,而從不付出。但是他的好心情只維持了不到一個白天,傍晚的時候,所有快樂就一掃而空。

“二皇子身邊有神明襄助!”

“二皇子用龍氣給韓將軍續了命!”

“韓將軍當時原本已經死了,是二皇子跟菩薩許下了五臺山頂塑金身的宏願,纔給韓將軍換了回來五十年陽壽!”

......

林林總總,類似的傳言不脛而走。甚至連當時就在旁邊看着他給韓重贇包紮傷口的一些底層十將和兵卒,都煞有介事地跟周圍的人宣佈,“嗯,就是!當時我們都看到頭上的天都變黑了,陰氣逼人。心想糟了,肯定是閻王爺派了鬼差來勾少將軍的魂兒了!但二皇子把橫刀就往空處那麼一揮,你說怎麼着......?”

“怎麼着?”臨時架起的篝火旁,其他兵卒一邊吃着乾糧,一邊滿臉緊張地捧場。

“只聽噹啷一聲。”如同戲臺上的優伶一樣,說故事的人把眼睛微閉,右手五指做握刀狀一起朝火堆虛劈,“橫刀明明什麼都沒砍上,就自己斷成兩截。緊跟着,我們大夥兒就覺得頭頂上一亮,陽氣頓時就回來了。”

“嘶——”聽衆們一邊倒吸冷氣,一邊用眼神偷偷朝着二皇子身邊打量。都希望能看出這鳳子龍孫身邊的護駕神靈,到底藏在哪裡,長得是何等模樣?

一不小心就成了“半仙”的小肥,當然不可能衝到一座座火堆身邊,對着每個編纂故事的人解釋,自己肯定沒有神明護體,更不是什麼狗屁二皇子。自己就是一個私人堆裡爬出來的孤魂野鬼,如果不是當日瓦崗寨幾個當家發了善心,屍體早就餵了野狗,怎麼可能貴不可言?!

他也不可能去抱怨,大夥故意將自己架在火堆上烤。那些編故事的廝殺漢們,只是閒極無聊才找點樂子緩解旅途疲憊而已,沒有任何惡意。更不可能包藏着什麼禍心。也完全沒有想到,他們現在極力推崇的二皇子,實際上是個西貝貨。

他們只是最底層的一羣,沒有楊將軍和郭長史所具備的那種眼力和心機。想不到隨口編造出來的故事,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危險。更想不到,大夥一路上名爲保護二皇子,暗地裡還承擔着隨時準備殺人滅口的任務。他們甚至想不到,漢王劉知遠將花費這麼大力氣“二皇子”接到太原,不過是欲“挾天子以令諸侯”。還一廂情願的認爲,自家漢王是程嬰杵臼那樣的千載孤忠,而二皇子註定在將來某一個時刻,會成爲如同戲文裡的趙武子那樣,奮祖宗之餘烈,重整大晉江山。

地位越來越尷尬的小肥,沒有勇氣去指責身邊這羣質樸的廝殺漢。也沒有能力,去查找到底是哪個在背後推波助瀾,試圖將自己的二皇子身份徹底釘死,讓任何人都做不得半點兒更改。他只是本能地覺得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越來越不對勁兒,越來越危險。而眼下他唯一能做的是,找到整個事件的最初作俑者,提醒後者及時出手去解決麻煩。

找了個恰當的機會,小肥把武英軍長史郭允明拉到僻靜處,低聲說出了自己的發現和擔憂。後者比他閱歷廣,也比他更懂得權謀,應該能看出來,眼下流言傳播得越離譜,將來的局面恐怕就越難掌控。

誰料郭允明卻一改前幾天殺伐果斷模樣,而是如同被丈夫拋棄了多年的怨婦般,冷笑着向他拱手:“殿下,這不正是你想要的麼?先通過韓重贇,交好他岳父常思。而後再於軍中拉起一般鐵桿死忠。將來在漢王面前,您只要把真實身份一亮。即便不能如前朝德宗陛下那樣中興大晉,至少也能像懿宗陛下那般,逍遙快活一輩子!”(注1、注2)

“你胡說些什麼?”見了對方不陰不陽的模樣,小肥急得直跺腳。“我這二皇子是不是真的,你還不清楚麼?如今捲進來的人越來越多,要是哪天露了餡兒,我自己不過是一死而已,他們,他們又是何等無辜?”

自己不過是一死,而自己,已經死過了一回,照理兒就不該怕第二次。這,是少年人先前勉強能保持鎮定的原因。那時,他所需要考慮的,僅僅是用自己的小命兒,給餘斯文、李晚亭瓦崗衆換條生路,並且讓韓重贇替自己出頭的義舉不會受到追究。而現在,此事卻把越來越多原本不相干的人給牽連了進來,萬一日後出了紕漏,他真的不敢想象在劉知遠的盛怒之下,大夥當中有幾人能逃離生天?!

然而,着急的卻仍然只是他一個人。郭允明聽了他的解釋,臉上的表情卻愈發地冰冷。只見此人再度躬下身體,長揖及地,“二皇子殿下,您就饒了微臣吧!微臣知道自己罪孽深重,當初不該拿別人的性命來要挾您。可您老人家如今已經平安脫離險境了,一路上也把微臣給耍了個團團轉。您老人家馬上就要登基了,就不要再跟微臣這個小小的武英軍長史計較了吧!微臣求饒,求饒還不行嗎?”

說着話,連連俯身行禮,蒼白麪孔上,寫滿了無奈與委屈!

“不可理喻!”小肥氣得推了對方一把,轉頭就走。

別人可以把他當二皇子,他犯不着去過分計較。可自己這個“二皇子”的身份,完全是姓郭的一手炮製出來的。當初說好了互相行方便,只要自己主動配合,姓郭的就想辦法讓瓦崗衆脫身。如今,還沒等走入太原城內,姓郭的居然就開始倒打一耙!

“你纔不可理喻!”郭允明望着他的背影,惡狠狠撇嘴。“放着好好的真皇子不當,非要裝傻當假的。老子在要是再繼續上你當,腦袋,腦袋就活該被鐵鐗砸!”

想想自己最近所作所爲,他忍不住一陣恨從心來,有股又冷又腥的東西,從嘴角直接淌入心底。

我容易麼我?

好不容易外放做個長史,偏偏協助掌控的是完全由山賊草寇整合而成的武英軍。好不容易抓到了武英軍主將韓樸的把柄,結果卻又發現對方身後還蹲着一頭大老虎常思。好不容易搭上掌書記蘇逢吉的線兒,在此人的授意下炮製了個假皇子出來,得到了向漢王展示自己本領的機會,卻萬萬沒想到,假皇子從一開始就是真的,只不過始終在跟自己裝傻而已......

郭允明啊,郭允明,你上輩子到底造了什麼孽?這輩子活得如此努力,卻總是處處碰頭!

注1:前朝德宗,大唐德宗李適,唐朝第九任皇帝。曾經因節度使的逼迫而倉惶逃命,後來又依靠另一個節度使李晟成功復位。當皇帝期間整頓吏治,依靠藩鎮打擊藩鎮,取得了相當不錯效果。

注2:懿宗,大唐懿宗李漼,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在位期14年,終日吃喝玩樂。將政務交給宦官和權臣,自己什麼都不幹,卻平安到老。

第一章 家國 (三)第二章 款曲 (五)第五章 黃雀 (六)第十章 宏圖 (一)第十章 宏圖 (五)第二章 蓬篙 (十)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一章 磨劍 (四)第八章 崢嶸 (一)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七章 國難 (七)第四章 虎雛 (十一)第九章 奪帥 (五)第三章 衆生(二)第一章 傳說 (六)第九章 血與水 (五)第六章 破繭 (一)第一章 傳說 (六)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九章 萍末 (四)第六章 綢繆 (九)第三章 颶風 (一)第一章 家國 (五)第六章 破繭 (五)第十章 狂風 (四)第四章 歸來 (八)第八章 三生 (四)第二章 蓬篙 (八)第六章 帝王 (五)第六章 破繭 (六)第四章 歸來(五)第三章 收穫 (七)第七章 塵緣 (七)第四章 耕耘 (六)第二章 蓬篙 (三)第七章 國難 (三)第二章 蓬篙 (六)第十章 易鼎 (十)第八章 雄關 (五)第七章 勁草 (五)第四章 饕餮 (八)第四章 撲朔 (二)第四章 答案 (四)第五章 逝水 (七)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八章 麋鹿 (六)第九章 暗流 (六)第九章 奪帥 (五)第七章 治河 (九)第二章 風雲 (八)第七章 塵緣 (五)第九章 血與水 (五)第七章 仕途 (一)第四章 撲朔 (五)第二章 蓬篙 (七)第二章 蓬篙 (九)第九章 長纓 (七)第六章 帝王 (七)第六章 破繭 (四)第二章 蓬篙 (一)第五章 短歌(四)第四章 虎雛 (九)第二章 蓬篙 (七)第四章 耕耘 (五)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三章 收穫 (二)第五章 求索 (八)第四章 虎雛 (八)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五章 迷離 (五)第八章 麋鹿 (一)第一章 新春 (三)第九章 暗流 (一)第三章 衆生 (四)第四章 虎狼 (二)第五章 逝水 (九)第六章 君王 (三)第一章 磨劍 (五)第五章 黃雀 (一)第四章 虎雛 (三)第五章 逝水 (六)第九章 長纓 (一)第一章 家國 (二)第七章 鹿鳴 (五)第二章 風雲 (九)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二章 霜刃 (八)第三章 颶風 (十二)第五章 黃雀 (六)第二章 款曲 (四)第六章 帝王 (七)第七章 治河 (八)第四章 虎雛 (六)第一章 初見 (三)第七章 塵緣 (七)第二章 霜刃 (五)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三章 父子(九)第一章 傳說 (九)第十一章 三生 (二)
第一章 家國 (三)第二章 款曲 (五)第五章 黃雀 (六)第十章 宏圖 (一)第十章 宏圖 (五)第二章 蓬篙 (十)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一章 磨劍 (四)第八章 崢嶸 (一)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七章 國難 (七)第四章 虎雛 (十一)第九章 奪帥 (五)第三章 衆生(二)第一章 傳說 (六)第九章 血與水 (五)第六章 破繭 (一)第一章 傳說 (六)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九章 萍末 (四)第六章 綢繆 (九)第三章 颶風 (一)第一章 家國 (五)第六章 破繭 (五)第十章 狂風 (四)第四章 歸來 (八)第八章 三生 (四)第二章 蓬篙 (八)第六章 帝王 (五)第六章 破繭 (六)第四章 歸來(五)第三章 收穫 (七)第七章 塵緣 (七)第四章 耕耘 (六)第二章 蓬篙 (三)第七章 國難 (三)第二章 蓬篙 (六)第十章 易鼎 (十)第八章 雄關 (五)第七章 勁草 (五)第四章 饕餮 (八)第四章 撲朔 (二)第四章 答案 (四)第五章 逝水 (七)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八章 麋鹿 (六)第九章 暗流 (六)第九章 奪帥 (五)第七章 治河 (九)第二章 風雲 (八)第七章 塵緣 (五)第九章 血與水 (五)第七章 仕途 (一)第四章 撲朔 (五)第二章 蓬篙 (七)第二章 蓬篙 (九)第九章 長纓 (七)第六章 帝王 (七)第六章 破繭 (四)第二章 蓬篙 (一)第五章 短歌(四)第四章 虎雛 (九)第二章 蓬篙 (七)第四章 耕耘 (五)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三章 收穫 (二)第五章 求索 (八)第四章 虎雛 (八)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五章 迷離 (五)第八章 麋鹿 (一)第一章 新春 (三)第九章 暗流 (一)第三章 衆生 (四)第四章 虎狼 (二)第五章 逝水 (九)第六章 君王 (三)第一章 磨劍 (五)第五章 黃雀 (一)第四章 虎雛 (三)第五章 逝水 (六)第九章 長纓 (一)第一章 家國 (二)第七章 鹿鳴 (五)第二章 風雲 (九)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二章 霜刃 (八)第三章 颶風 (十二)第五章 黃雀 (六)第二章 款曲 (四)第六章 帝王 (七)第七章 治河 (八)第四章 虎雛 (六)第一章 初見 (三)第七章 塵緣 (七)第二章 霜刃 (五)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三章 父子(九)第一章 傳說 (九)第十一章 三生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