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虎狼 (三)

一鳴驚人,典故源於楚莊王。本是個褒義詞,只是,此刻從符贏嘴裡說出來,卻帶上了一股隱隱的幽寒!

據說當年楚莊王即位之後,國政被權臣把持,於是他便裝作貪圖享樂模樣,終日不務正業。如此暗中積蓄力量足足兩年半,直到有一位重臣氣憤不過,跑到皇宮裡拿不飛不鳴的野鳥來諷喻,‘有鳥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飛不鳴,默然無聲,算是什麼鳥?’他長笑做答,‘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

又過了半年後,楚莊王聯合自己的支持者突然發難,誅殺把持朝政的五個大臣,清洗其所有餘黨,楚國因此而大治,稱雄天下。

“啪!”書案上的燭花炸開,火星四濺。

一枚火星以極其緩慢的速度落向了符彥卿的手背,百戰老將卻根本沒做出任何反應,兩眼發直,面孔僵硬如石塊兒。直到有劇痛傳入心扉,他才猛地將手縮了縮,強笑嘆息:“呼——!這麼快就要開始了麼?爲父我還以爲至少也得等到兩年之後呢!”

“如果劉承佑是個能耐住性子的,當年就不會明知道他哥哥病入膏肓,還要送他哥哥一程了!”符贏冷笑,看向父親的眼睛,如同夜空裡的星星一般明亮。

“那倒也是,就是不知道他有幾成勝算!”符彥卿輕輕點頭,不知不覺間,臉上竟隱隱露出了幾分期盼。

在自家兒女面前,他不用刻意掩飾自己的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事實上,即便想掩飾,也掩飾不住。符家這些年來一直在積蓄實力,甚至有時候故意以弱示人,可不僅僅是爲了保住當前的一畝三分地兒。符家上下,至少有包括他符彥卿自己在內的一大半兒男丁,依舊記得自己曾經姓李,祖父曾經像李世民一樣被封爲秦王,有資格繼承整個大唐帝國。(注1)

“咳咳,咳咳,咳咳……”符昭序好像被蓮子羹給嗆到了,紅着臉,不停地咳嗽。

“小鬼頭!”符贏的目光又被吸引了過去,擡起手在弟弟頭上摸了摸,臉上的慈愛愈發濃郁。

老狼符彥卿的臉上,卻帶出了幾分不自然。想了想,忽然鼓起全身的勇氣,低聲說道:“小鷹子,抱歉。你上次歸寧,爲父,爲父本該把你們兩口子多留些時日。只是,只是爲父怕他們李家多心……”

“阿爺,你說什麼呢,我可是符家的長女啊!”符贏輕輕地回過頭,溫婉一笑。剎那間,竟若一朵綻放的寒梅。

符彥卿見此,心中頓時像被捅了一刀,愈發痛徹心扉。

女兒太懂事了,不用他多說,就明白他想表達的全部意思。可越是這樣,他內心深處,越覺得負疚。

當初與李守貞聯姻,原本就是爲了符家。事實上,那個李家兒子,根本就不是一個良配!站在符贏身側,就像一頭掉了毛的野狗與乳虎爲伴。這一點,非但符彥卿自己心知肚明,符家上下很多人也洞若觀火,其中也包括符贏自己。

如果當初符贏自己大聲說一句不願意,符彥卿可以對天發誓,自己會盡最大可能推掉這樁親事。然而,符贏卻什麼都沒有說,只是默默地繡好了嫁衣。

那一年,耶律德光揮師滅晉,劉知遠在太原起兵。符彥卿既不能確定耶律德光會不會突然向符家痛下殺手,也不能保證劉知遠獲勝之後會不會趁勢削藩,多一個盟友,就多一分自保的希望。

上次符贏攜婿來歸,符家通過各種手段,也早已探聽出李守貞造反在即。如果符贏當時向孃家提出避風頭的請求,符彥卿可以對天發誓,自己不會拒絕。那樣的話,李守貞即便造反失敗,朝廷的兵馬,也不敢打到符家門口來,追索李守貞的長子,符贏的丈夫,符家的大女婿。

然而,符贏依舊什麼都沒有說。默默地收拾好行禮,在李氏起兵之前,跟丈夫一道,星夜兼程返回了河中……

“崇訓他不可能留下的!”彷彿能看穿自家父親的心底,符贏搖搖頭,非常平靜地補充,“他雖然是個如假包換的公子哥兒,對我公公卻是孝順得很。哪怕明知道我公公起事沒有多少勝算,也會回去助自家父親一臂之力。所以,阿爺,您不必過於自責。女兒我這不是好好的麼?如果不是借了您的名頭,河中李氏滿門被誅,我這個長子媳婦怎麼可能平安脫身?”

“小鷹子——”符彥卿縱使再虎狼心腸,也終於承受不住。低低叫了一聲自家女兒的閨名,雙目含淚,“是阿爺對不住你,是阿爺對不住你!你放心,阿爺發誓,早晚會替你報了此仇!”

“不要!”符贏忽然大驚失色,猛地上前抓住父親的手臂,厲聲尖叫,“阿爺,不要!您千萬別想給女兒報仇的事情。女兒跟夫家,跟李家的恩義沒有那麼深!咱們符家,咱們符家,也不該爲此去冒滅族之險!如果,如果您堅持不放棄,到那一日,女兒,女兒只有以死相諫!”

說罷,鬆開手,接連後退數步,凝望着自家父親的眼睛,滿臉決然之色。

從來沒見過自家女兒如此失態,符彥卿被嚇了大跳,心中的傷痛與憐惜,迅速消失得無影無蹤,“不要?小鷹,你別急,你說不要就不要!阿爺聽你的,阿爺保證聽你的!小鷹兒,你怎麼了?你今天到底怎麼了?”

“阿爺,您以爲,女兒我勸你關注身後,僅僅是擔心劉承佑自毀長城麼?”符贏流着淚,用力搖頭,臉色如同雪中的羊脂玉一樣蒼白,“阿爺,您錯了,女兒我想提醒您關注的是郭家雀兒,還有他的養子柴榮!若是劉承佑贏了,也許咱們符家還真有希望重現祖上輝煌之機。可若是,。若是郭家雀兒贏了,咱們符家稍有不甚,就,就會像河中李氏一樣萬劫不復!”

“什麼?”符彥卿手按刀柄,皺紋交錯的面孔上,寫滿了警覺。“小鷹兒,你這是什麼意思?你莫非,莫非看到了什麼?郭威手裡到底藏着什麼殺招,怎麼,怎麼會讓你害怕成這般模樣?”

符贏是江門虎女,不是尋常村婦,弓馬嫺熟,且熟讀兵書。如果換做男兒身,符彥卿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她做自己的繼承人。可越是如此,從剛纔從符贏嘴裡說出來的話,才越令符彥卿覺得緊張。

在符彥卿原本的謀劃裡,無論劉承佑成功剷除了五個顧命大臣,或者五個顧命大臣聯手廢黜了劉承佑,符家都可以趁機起兵,直搗汴梁!那是百年一遇的良機,符彥卿這輩子都不可能等來第二回!爲了這個機會,他幾乎臥薪嚐膽,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會墜入萬劫不復?!!

“阿爺,二弟!”符贏看了一眼滿臉戒備的老父,又扭頭看了一眼被嚇得站了起來,雙拳緊握的符昭信,慘笑着搖頭,“你們,你們太小瞧天下英雄了。你們知道不知道,河中節度使衙門被攻破時,我家公公手頭還有多少人馬?五千,整整五千生力軍。可攻進來的郭家軍呢,你們知道不知道數量是多少?四百出頭,四百出頭啊,阿爺,連一個指揮都不到!”

“多少?”饒是身經百戰,符彥卿也被驚詫得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郭威用疲兵之計拖垮了李守貞,整個過程他都一清二楚。但關於李守貞臨死之前的最後掙扎,他卻所知寥寥。

首先,城破之時,各軍爭相劫掠,殺得滿城百姓血流成河,符家的細作根本沒機會靠近李守貞的“皇宮”,去記錄最後的戰鬥過程。

其次,城門被進攻方奪取,就意味着大局已定。最後的掙扎無論多激烈,從用兵角度,都無關緊要。

最後,則是作爲父親,符彥卿實在不忍再朝親生女兒的心窩上捅刀子。所以,在符贏回來之前,就搶先一步給家中所有人都下了封口令,不準任何人在女兒面前打聽城破後李家所發生的事情。

事實證明,自家女兒的心臟,遠比他預想的要強大。他刻意不準家人去打聽的,則正是女兒急着要告訴他知曉的。“四百出頭,不足一個指揮!”輕輕抹去臉上的淚水,符贏一字一頓地強調。“我公公和他麾下的五千死士,非但沒有擋住對方的進攻,甚至,甚至連預先謀劃好的,將女兒我殺掉,替他們李家殉葬都沒來得及!”

殺掉家中所有女眷和孩子殉葬,是她那個想當那個皇帝想瘋了的公公,對家人的最後安排。當時,她對一切都已經絕望,甚至主動換上出嫁前的一身白衣,坐在後院荷塘旁的石頭凳子上,靜靜地等待最後一刻的到來。

只要自家那個孝子丈夫李崇訓衝過來一揮刀,就會奪走她的性命。雖然她有能力反抗,但是她沒有任何心思那樣做。

死就死了,這世界上,原本也沒有什麼東西值得留戀!

她準備用最美麗的模樣,去迎接丈夫手中的刀刃。像一個走上沙場的將軍那樣,平靜去迎接死亡。她甚至已經計算好了自己倒下時的角度,正好能落進荷塘裡。那樣的話,流經荷塘的活水,就能趁着混亂,將自己的屍體帶走,悄無聲息地,帶離這個瘋狂的庭院,瘋狂的人間。

然而,她卻始終沒有等到自家丈夫的鋼刀。

她等來的是另外一個人。

一個身材不管高大,相貌不算英俊,卻在千軍萬馬中,也無法被遮擋的人。

只用了短短半柱香時間,那個人就從李家的府門口兒,一路殺進了後院。滿院子的死士瘋狂地上前阻擋,卻被那個人一一砍倒。

沒等她想好是拿起刀來抹脖子,還是投水自盡,那個的男人已經殺到了她面前,渾身上下都是血漿,能看出原來顏色的只剩下眼睛。

“想必你是魏國公的女兒吧?”那個男人的眼睛很亮,說話時,露出一口瓷器般的牙齒“你安全了,從現在起,沒有任何人能敢碰你一下!”

那一刻,天上地下,灑滿了陽光。

1:符彥卿心中念念不忘的大唐,指的是後唐。符彥卿的父親李存審,是後唐太祖李克用的義子。死後追封秦王。

第一章 新春 (四)第十章 奪帥 (一)第二章 款曲 (六)第七章 國難 (一)第三章 抉擇 (二)第二章 謀殺 (六)第四章 歸來(一)第七章 鹿鳴 (八)第三章 父子 (十)第三章 衆生 (一)第四章 饕餮 (六)第二章 蓬篙 (七)第二章 風雲 (一)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一章 磨劍 (五)第四章 撲朔 (七)第四章 虎狼 (九)第九章 血與水 (五)第八章 人心 (七)第八章 三生 (五)第二章 謀殺 (五)第三章 颶風 (六)第十章 宏圖 (三)第五章 迷離 (八)第四章 虎狼 (九)第二章 款曲 (二)第二章 重逢 (一)第九章 長纓 (五)第四章 虎狼 (八)第八章 三生 (五)第七章 治河 (五)第九章 暗流 (三)第四章 歸來 (十)第十章 易鼎 (六)第四章 歸來(一)第三章 父子 (三)第五章 求索 (五)第五章 迷離 (八)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四章 饕餮 (五)第五章 逝水 (六)第七章 仕途 (四)第六章 綢繆 (四)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十二章 少年 (七)第七章 鹿鳴 (九)第九章 奪帥 (八)第六章 君王 (六)第八章 雄關 (七)第四章 歸來(五)第九章 奪帥 (七)第八章 人心 (七)第一章 問道 (二)第三章 衆生 (四)第七章 國難 (四)第九章 萍末 (八)第一章 家國 (三)第五章 短歌 (二)第八章 崢嶸 (三)第十章 易鼎 (五)第八章 烏鵲 (八)第七章 治河 (五)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五章 求索 (二)第二章 款曲 (十三)第四章 歸來 (二)第四章 虎狼 (六)第二章 謀殺 (四)第五章 逝水 (四)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十章 易鼎 (八)第五章 短歌 (二)第三章 衆生 (一)第六章 帝王 (三)第七章 治河 (一)第六章 紅妝 (三)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七章 國難 (二)第七章 鹿鳴 (六)第五章 逝水 (三)第十二章 少年 (五)第五章 短歌 (六)第五章 短歌 (九)第七章 國難 (三)第七章 塵緣 (九)第八章 人心 (九)第六章 紅妝 (三)第一章 傳說 (八)第八章 人心 (九)第五章 逝水 (二)第二章 風雲 (一)第六章 疾風 (三)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二章 蓬篙 (九)第十章 狂風 (六)第七章 塵緣 (五)第八章 雄關 (三)第四章 撲朔 (七)第五章 短歌 (三)第二章 謀殺 (八)
第一章 新春 (四)第十章 奪帥 (一)第二章 款曲 (六)第七章 國難 (一)第三章 抉擇 (二)第二章 謀殺 (六)第四章 歸來(一)第七章 鹿鳴 (八)第三章 父子 (十)第三章 衆生 (一)第四章 饕餮 (六)第二章 蓬篙 (七)第二章 風雲 (一)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一章 磨劍 (五)第四章 撲朔 (七)第四章 虎狼 (九)第九章 血與水 (五)第八章 人心 (七)第八章 三生 (五)第二章 謀殺 (五)第三章 颶風 (六)第十章 宏圖 (三)第五章 迷離 (八)第四章 虎狼 (九)第二章 款曲 (二)第二章 重逢 (一)第九章 長纓 (五)第四章 虎狼 (八)第八章 三生 (五)第七章 治河 (五)第九章 暗流 (三)第四章 歸來 (十)第十章 易鼎 (六)第四章 歸來(一)第三章 父子 (三)第五章 求索 (五)第五章 迷離 (八)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四章 饕餮 (五)第五章 逝水 (六)第七章 仕途 (四)第六章 綢繆 (四)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十二章 少年 (七)第七章 鹿鳴 (九)第九章 奪帥 (八)第六章 君王 (六)第八章 雄關 (七)第四章 歸來(五)第九章 奪帥 (七)第八章 人心 (七)第一章 問道 (二)第三章 衆生 (四)第七章 國難 (四)第九章 萍末 (八)第一章 家國 (三)第五章 短歌 (二)第八章 崢嶸 (三)第十章 易鼎 (五)第八章 烏鵲 (八)第七章 治河 (五)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五章 求索 (二)第二章 款曲 (十三)第四章 歸來 (二)第四章 虎狼 (六)第二章 謀殺 (四)第五章 逝水 (四)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十章 易鼎 (八)第五章 短歌 (二)第三章 衆生 (一)第六章 帝王 (三)第七章 治河 (一)第六章 紅妝 (三)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七章 國難 (二)第七章 鹿鳴 (六)第五章 逝水 (三)第十二章 少年 (五)第五章 短歌 (六)第五章 短歌 (九)第七章 國難 (三)第七章 塵緣 (九)第八章 人心 (九)第六章 紅妝 (三)第一章 傳說 (八)第八章 人心 (九)第五章 逝水 (二)第二章 風雲 (一)第六章 疾風 (三)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二章 蓬篙 (九)第十章 狂風 (六)第七章 塵緣 (五)第八章 雄關 (三)第四章 撲朔 (七)第五章 短歌 (三)第二章 謀殺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