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烽火高臺2

到了這個時候,連墨徵南也不得不佩服雲韓仙的遠見卓識。遠在烏餘的那個柔弱女子彷彿親臨戰場,通過小懶的嘴把當前形勢分析得頭頭是道。若說虎門關是翡翠引燕軍入彀的開口,那木素城等於收束燕軍之繩索,也是北州乃至整個翡翠的最後一道屏障,拿下木素,從北州到京城,除了蒙河再無可守之險,只要有烏餘水軍相助,江山一覽無餘,盡在掌握。

而且,他也不得不佩服雲韓仙的好運氣,正是用人之際,海外兩個影棋千里迢迢趕回來,兩人都是遙遠的天平大陸上一個大國的水軍將領,有最先進的水上訓練技巧和作戰經驗。有了暗棋門和雄厚的經濟條件做基礎,烏餘水軍立刻建立,並且迅速發展壯大,只要墨徵南答應條件,雲韓仙即刻可以派出增援,甚至由水路深入翡翠脆弱的腹地,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然而,情況並不樂觀,與雲韓仙大概預計的時間無差,幾路大軍齊齊逼近燕軍,東路和西路的先鋒部隊已和鐵軍兩翼開戰,鐵軍兩翼同樣是鐵軍精銳,以一敵十,目前膠着在北州邊境。

墨徵南斟酌再三,派昆布親自領一隊兵馬回撤,若在此時被安王和北罕軍隊斷了後路,鐵軍就真成甕中之鱉了。況且昆布對鐵軍有太大影響,這也是他所不樂見。

昆布領兵剛剛上路,親衛悄悄將太子的急信送到他手上,昆布猶豫半晌,始終沒有展開,將信深深塞入懷中,遙遙回望。

木素城外山峰連綿,高高聳立,猶如挺拔的士兵,面臨着生死挑戰。而後,喊殺聲隨風隱隱傳來,激盪在空茫大地,昆布頭一垂,讓一大顆淚落在手上,摸出那封信,用顫抖的手展開。

“舅父:翡翠新皇求和,只要此次滅了墨徵南,萬事好商量!”

即使早有準備,昆布的手仍然抖得差點拿不住信,他飛快地鎮定心神,將信撕得粉碎,不由自主地再次回頭,捫心自問:

他位高權重,在墨徵南心目中已經見疑,以後該如何自處?這多年攜手征戰的情意,難道真要斷在今日?

由不得昆布多想,北罕的第一批龐大的刺客隊伍已在虎門關附近等候,因爲心神恍惚,昆布付出了慘重代價,親衛隊伍折損過半。太子的加急信雪片般飛來,翡翠新皇的求和條件越來越好,除了每年向燕國交納歲幣,將霹靂刀劍等先進鍛造技術和耕種技術相贈,只要送出墨徵南的人頭,翡翠將派安王出馬,以北罕讓人頭疼的司空昊天的人頭回贈,北方再無人能和燕國抗衡,燕國從此高枕無憂。

在太子添油加醋的描敘裡,昆布將軍這才明白,墨徵南帶領鐵軍一直騷擾翡翠邊境,玉子奇不勝其擾,又對太子的平庸無能頗有微辭,太子無能卻也無過,不能正大光明地廢除,玉子奇故意安排太子上臺,讓其心狠手辣的一面盡現,演出一場奪嫡好戲,故意逼走安王,扶持才華橫溢的三皇子即位。而墨十三搶奪心上人,安王憤恨難平,甘心忍辱負重,明爲叛亂,其實是玉子奇插到北罕心腹的一根錐子,藉機除掉墨徵南和墨十三,平定混亂多年的北方。

爲了一個女人能滅亡一個國家,姓玉的還有什麼事情做不出來!聯想到翡翠一貫兩面三刀的陰狠狡詐作風,昆布立刻信服,和太子暗中謀劃,駐紮在虎門關待命,並命人送信給墨徵南要求增援,並派人在軍中大肆散播北罕和安王聯軍堵了後路、侵入燕國的消息。

經過幾場艱苦戰鬥,鐵軍兩翼漸漸吃緊。即使連番殊死拼殺,折損甚巨,東西路兵力絲毫不見減弱,曾經駐守北州,與鐵軍對壘多年的精兵強將悄然換上,對鐵軍步步緊逼。再者,東西路衝鋒陷陣的大多是新提拔的將領,急於建立功勳,更有初生牛犢之勇,敢打敢拼,即使征戰多年的鐵軍老將也頗覺頭疼。

接到昆布將軍的求救,墨徵南大發雷霆,卻不得不在幾方吃緊的情況下派人增援,畢竟憂心大哥的安全,崑崙爭取到這個任務,領精兵一千,一路疾馳趕回燕國。

腹背受敵,只有強行突破木素城一途,墨徵南清點剩下的兵馬,對衆將領下了死命令——一鼓作氣殺進城,後退者斬!

墨十三受命,早早帶着神箭手摸清楚地形,找到木素城中主要建築的位置,訓練攀爬能力,待鐵蒼龍護送第一批火器趕到,一隊人連夜上山候命。

清晨,山中霧氣嫋嫋,將木素重重籠罩,雞鳴狗吠聲一片,全城卻絲毫未覺,彷彿猶在一個酣甜的夢中。墨徵南一聲令下,總攻開始,這方戰鼓雷動,喊殺震天,木素烽火頓起,城牆上一片混亂。

說時遲那時快,木素不遠如劍如戟的山上,無數條小小火龍呼嘯而來,直撲木素城內,接着,猶如雷公降臨木素,城裡爆炸聲聲,火光沖天,硝煙瀰漫。人們終於驚醒,紛紛提水來救,不料一吸入那黃色煙霧便轟然倒地,黃煙隨風而散,一時間滿城遍地是昏迷的人畜,稍有幾個清醒的也無力起身,坐在地上滿臉呆滯,恍若夢中。

墨徵南親揮令旗,燕軍全線出擊,不顧箭雨紛紛,直撲城牆下,遭遇守軍頑強抵抗,連續幾次衝鋒皆被打退,死傷甚重。隨着一束焰火尖嘯沖天,山上的第二輪猛攻開始,目標是切斷木素城唯一的退路。火龍鋪天蓋地而來,爆炸聲響徹耳際,一陣陣的黃煙迅速瀰漫全城,守軍雖在高處,也有波及,戰鬥力明顯減弱。

墨徵南又朝前高舞令旗,又一輪進攻開始了。鐵軍趁亂而上,有的搭起雲梯往上爬,有的用巨木撞向城門,一隊隊前仆後繼。

當城門轟然而倒,一隊手舞燕國觀月長刀的騎兵閃電般衝入城內,逢人就砍,只見騎兵過處,頭顱滿地,鮮血噴濺如雨。這一隊有“劊子手”之稱,只聽墨徵南的號令,是其專屬衛隊中的一支,專門用來震懾人心。

見墨徵南終於綻開笑容,卻更如惡煞,小懶突然想起當年他救下自己時那威風凜凜的模樣,心中百轉千折,猶豫一陣,懶洋洋道:“皇上,攻下了城,俘虜怎麼辦?”

墨徵南心頭一緊,低喝道:“問這個做什麼?”

小懶撇撇嘴道:“我娘不知道想什麼,要我轉告你,你要是沒辦法處理,她想全部押送到烏餘。真麻煩,肯定又要我看着!”他突然掩住自己的嘴,滿臉後悔,挺了挺胸,虛張聲勢一番,正色道:“皇上,我娘說爲您出了這麼多力,想要俘虜作爲報酬!”

墨徵南眸中戾氣暗涌,長長吁了口氣,抑下怒意,低聲道:“你累了幾天,去休息一下,等你爹回來再慶功!”

小懶滿臉雀躍,彷彿早就等着這句話,朝他微微一躬,飛身而去。

那個女人真不簡單,竟然算計到自己頭上!墨徵南眯縫着眼睛目送小懶遠走,對身邊的副將狀若無意道:“翡翠如此囂張,竟敢設計將我們困於此地,你說該不該給他們點顏色瞧瞧?”

副將正目不轉睛看着戰場,滿臉振奮,躍躍欲試,毫不猶豫地接口道:“當然要!末將和翡翠人打了多年交道,別看他們現在囂張,而且腦筋動得快,其實百姓耽於享樂,哪個不是軟骨頭,嚇唬嚇唬就老實了!”

墨徵南仰天狂笑,再次揮動令旗,眸中寒氣逼人,目光所及,再無生靈,彷彿一片恐怖的鬼域。

濃煙遮蔽了城中的一切,喊殺聲聲,震耳欲聾,足以讓每個英雄豪傑熱血沸騰。出戰告捷,加上夢想多年的霹靂彈終於發揮巨大作用,墨十三難掩興奮,朝令旗的方向一路飛奔。

只有這個時候,他才知道,自己是多麼渴望爹爹的表揚,彷彿一個小小的孩子考得好成績,需要一把糖果,一個笑容的激勵。

多麼簡單,他卻從未得到,在山中掙扎着求生存時,無論勝利或者失敗,他只有自己。

令旗已遙遙在望,墨徵南挺拔的身軀一如往昔,對墨十三而言卻有了不一樣的感覺,多了些迫切的期待,少了些冷漠與疏離。墨十三咧嘴大笑,剛要加快腳步,眼前黑影一晃,小懶突然抱住他的腳,淚流滿面道:“爹,我們回去吧,娘一直盼我們回去……”

墨十三頭皮發麻,又急又氣,耐着性子道:“別鬧,等我痛痛快快打幾場再說!”說着,他想將小懶拉起來,誰知小懶不知發了什麼瘋,死死抱着他的大腿,就是不肯撒手,他按捺着怒氣,俯身附耳道:“你到底想搞什麼名堂?”

小懶瑟縮一下,突然抱住他的脖子,抽抽搭搭道:“爹,我們回去吧,你跟他們不可能是一路人。要是讓娘知道了,她會很生氣!”

墨十三聽出端倪,雙目一片赤紅,死死盯着那耀眼的令旗,將小懶用力拽下來,搶到一匹馬朝城內狂奔。

滿城硝煙,滿城鮮血,滿城無頭的屍體,滿城死寂。

跑過一個又一個修羅世界,墨十三勝利的喜悅蕩然無存,突然,他聽到一個微弱的哭聲,連忙循着聲音找去,說時遲那時快,兩個“劊子手”騎兵呼嘯而至,沒等他反應過來,一顆小小的頭顱飛向空中,那稚嫩的臉上,眼睛暴突,淚痕遍佈。

墨十三終於聽到自己的怒吼,“住手!誰讓你們這麼幹的!”

兩人同時拉住繮繩,在馬上躬身道:“回烏餘王,皇上下了屠城令,大家任務頗重,恕不奉陪!”話音未落,兩人已風馳電掣而去,馬蹄聲未消散,一顆頭顱又飛起來,那噴涌的鮮血灼痛了他的眼睛。

墨十三掉轉馬頭,飛馳出城,令旗下已無那人威風凜凜的身影,他連忙衝入營地搜尋,竟在自己的營帳前發現那人的隨侍隊伍。

聽到報告,墨徵南衝到門口,滿臉喜色,向他連連揮手,墨十三牙一咬,隨他入內,徑直走到他面前,恨恨道:“城裡的人中了毒煙,已無還手之力,爲什麼還要屠城?”

墨徵南臉上的笑容一點點斂去,冷冷道:“十三,戰爭纔剛剛開始,不要婦人之仁。你可知道,我今日屠一城,以後將有多少次免於惡戰,多少鐵軍將士得以凱旋迴鄉!”

墨十三心頭劇痛,突然雙膝跪倒,重重磕了三個響頭,又霍然而起,轉身便走,沉聲道:“這是多謝你給我一條命,從此我們恩斷義絕,我不再是墨十三,你也不是我爹爹,我做回我的阿天,你繼續征戰吧!”

“站住!”墨徵南不敢置信地看着他的背影,失聲大吼,“燕軍軍營是你想來就來的地方麼!墨十三這個名字如此尊貴,你以爲想要就要,不想要就丟還給我麼!我如此栽培你,你竟然不知好歹,就不要怪我翻臉無情!”

墨十三朗聲大笑,抽出一把短刀比在自己胸口,“不用你費心,你要什麼自己挑,若皺下眉頭,我就不是男人!”

“你威脅我,你竟然也拿自己威脅我!”墨徵南目光散亂,連連後退,歇斯底里道,“你果然是你孃的好兒子,果然是鐵骨錚錚的烏餘人骨血,你滾,不要讓我再看見你,滾……”

墨十三笑聲不斷,昂首挺胸走出營帳,墨徵南一掌拍碎案几,咬牙切齒一陣,又幡然醒悟一般踉踉蹌蹌追了出來,哪裡還有他的蹤影。

墨徵南仰天大吼,“來人,傳我命令,加快速度,全力進軍宿州,定要在下月初十前打到京城!”

第十章 烽火高臺3第四章 暮鳴聲盡3第五章 觀棋不語2第四章 佳期安尋3第二章 不訴離傷2第十一章 殘月西天2第九章 步入棋局第一章 秦關何處1第六章 各自天涯1第三章 寒月悲笳2第一章 夜如何其1第五章 畫角嗚咽3第四章 清歌斷腸3第一章 秦關何處3第四章 清歌斷腸1關於作品的說明第一章 冷霜離鴻第九章 關河夢斷3第四章 清歌斷腸1第九章 剔盡寒燈2第七章 1第八章 金鉤晚涼3第六章 各自天涯2第四章 清歌斷腸2第八章 肝膽冰雪2第十二章 陌上花開3第九章 沉醉東風2第十章 烽火高臺1第一章 秦關何處3第十章 梧桐夜雨1第三章 酒趁哀弦3第五章 暮雨空祠2第十章 梧桐夜雨3第一章 朱顏辭鏡3第四章 佳期安尋3第十章 梧桐夜雨3第三章 慢綰青絲關於作品的說明第六章 夢隔重簾2第六章 夢隔重簾1第一章 秦關何處3第一章 朱顏辭鏡1第八章 金鉤晚涼2第六章 夢隔重簾3第五章 畫角嗚咽3第五章 觀棋不語2第八章 肝膽冰雪1第七章一池萍碎2第九章 剔盡寒燈3第五章 畫角嗚咽1第二章 不訴離傷2第七章一池萍碎3第十章 烽火高臺2第一章 夜如何其3第十一章 殘月西天3第七章 雨疏風驟3第四章 清歌斷腸3第八章 金鉤晚涼2第九章 剔盡寒燈2第七章一池萍碎3第六章 桃花春水2第九章 關河夢斷2第九章 剔盡寒燈3第八章 金鉤晚涼2第八章 風起雲動2第三章 急管繁弦3第十章 烽火高臺2第十二章 陌上花開3第五章 觀棋不語2第八章 金鉤晚涼1第八章 肝膽冰雪1第四章 暗香浮動第十章 梧桐夜雨2第十一章 殘月西天1第六章 夢隔重簾2第九章 沉醉東風2第六章 各自天涯3第九章 關河夢斷2第五章 暮雨空祠1第十一章 長夜未央第九章 剔盡寒燈1第十二章 陌上花開1第九章 沉醉東風2第十一章 殘月西天1第四章 暮鳴聲盡3第八章 肝膽冰雪2第一章 朱顏辭鏡3第四章 暮鳴聲盡3第五章 畫角嗚咽2第六章 桃花春水2第八章 墨染千山第八章 金鉤晚涼1第一章 夜如何其2第十章 烽火高臺2第四章 暮鳴聲盡2第九章 沉醉東風2第六章 各自天涯2第九章 沉醉東風3第四章 暗香浮動
第十章 烽火高臺3第四章 暮鳴聲盡3第五章 觀棋不語2第四章 佳期安尋3第二章 不訴離傷2第十一章 殘月西天2第九章 步入棋局第一章 秦關何處1第六章 各自天涯1第三章 寒月悲笳2第一章 夜如何其1第五章 畫角嗚咽3第四章 清歌斷腸3第一章 秦關何處3第四章 清歌斷腸1關於作品的說明第一章 冷霜離鴻第九章 關河夢斷3第四章 清歌斷腸1第九章 剔盡寒燈2第七章 1第八章 金鉤晚涼3第六章 各自天涯2第四章 清歌斷腸2第八章 肝膽冰雪2第十二章 陌上花開3第九章 沉醉東風2第十章 烽火高臺1第一章 秦關何處3第十章 梧桐夜雨1第三章 酒趁哀弦3第五章 暮雨空祠2第十章 梧桐夜雨3第一章 朱顏辭鏡3第四章 佳期安尋3第十章 梧桐夜雨3第三章 慢綰青絲關於作品的說明第六章 夢隔重簾2第六章 夢隔重簾1第一章 秦關何處3第一章 朱顏辭鏡1第八章 金鉤晚涼2第六章 夢隔重簾3第五章 畫角嗚咽3第五章 觀棋不語2第八章 肝膽冰雪1第七章一池萍碎2第九章 剔盡寒燈3第五章 畫角嗚咽1第二章 不訴離傷2第七章一池萍碎3第十章 烽火高臺2第一章 夜如何其3第十一章 殘月西天3第七章 雨疏風驟3第四章 清歌斷腸3第八章 金鉤晚涼2第九章 剔盡寒燈2第七章一池萍碎3第六章 桃花春水2第九章 關河夢斷2第九章 剔盡寒燈3第八章 金鉤晚涼2第八章 風起雲動2第三章 急管繁弦3第十章 烽火高臺2第十二章 陌上花開3第五章 觀棋不語2第八章 金鉤晚涼1第八章 肝膽冰雪1第四章 暗香浮動第十章 梧桐夜雨2第十一章 殘月西天1第六章 夢隔重簾2第九章 沉醉東風2第六章 各自天涯3第九章 關河夢斷2第五章 暮雨空祠1第十一章 長夜未央第九章 剔盡寒燈1第十二章 陌上花開1第九章 沉醉東風2第十一章 殘月西天1第四章 暮鳴聲盡3第八章 肝膽冰雪2第一章 朱顏辭鏡3第四章 暮鳴聲盡3第五章 畫角嗚咽2第六章 桃花春水2第八章 墨染千山第八章 金鉤晚涼1第一章 夜如何其2第十章 烽火高臺2第四章 暮鳴聲盡2第九章 沉醉東風2第六章 各自天涯2第九章 沉醉東風3第四章 暗香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