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

漢章武五年二月末,就在劉封率軍趕到街亭的半個月後,魏左將軍張郃亦率軍來到了街亭之外。

魏軍的來速之快,令劉封感到震驚。

原本劉封預料魏軍派大軍前來街亭,最快也得到三月。

這不是劉封胡亂猜測的,乃是劉封從天水離開前,軍中諸將一致的推斷。

元月時,劉備方纔率軍進入隴右,天水三郡不戰而降也不過是當月的事。

而洛陽距離隴右有千里之遙,即使曹真將這消息六百里加急送到洛陽,可面對如此鉅變,曹魏方面按正常來說,單單討論就要討論一段時間。

這是任何一個龐大的中樞朝廷,在分權制衡之下天然都會存在的弊病。

特別是現今的曹魏僞帝,還是那個醉心於權術的曹丕。

而曹魏調集外地援軍,又是一件需要耗時不短的事。

介於以上種種因素,之前諸位漢將推測曹魏方面的援軍,最快會在三月到達街亭,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

但沒想到的是,魏軍的來速之快,超出了預料之中。

想來魏軍進軍能如此迅速,除去魏軍主將可能善於奔襲作戰之外,曹魏朝廷在面對這次鉅變的處置中,也保持着難以想象的高效。

劉封猜測的沒有錯,之前沒有一位漢將會想到,年紀不過二十的曹叡,竟能在一日之內,就果決的對隴右鉅變做出各種反應。

在得知魏軍大軍到來的消息之後,劉封再次登上高山,憑高視下想着察看魏軍的軍情。

從劉封的視線中看去,他見到剛剛抵達街亭要道的魏軍,並未着急對漢軍發起進攻。

魏軍正在就地建築營壘。

劉封還看到了,有不少魏軍前往周圍的密林中取材,開始打造組裝各式各樣的攻城器械。

可能由於距離的原因,魏軍的其他情報劉封並不能完全一下子看清。

但至少從遠處飄起的漫天煙塵來看,魏軍的人數絕對不會少於數萬。

除去心中大致對魏軍的人數有了一個評估之外,劉封還從魏軍高掛的將旗上,知道了這次來援魏軍的主將的身份。

張郃!

在知道是張郃率軍前來街亭後,劉封的情緒漸漸變得慎重起來。

劉封雖被幽閉了三年,可在他被幽閉之前,身爲副軍將軍的他,是瞭解不少魏軍的情報的。

例如早年時,魏軍中就有着類似“五子良將”一類的美譽。

曹魏在軍事上一向重宗親而輕異姓,曹操征戰數十年以來,異姓能單獨執掌一地兵權的例子,可謂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

而這五子良將,便皆是這鳳毛麟角事例的體現。

能讓曹操對這五個人有着特殊的重視,很明顯這五個人的才幹,俱是當世翹楚。

儘管時至今日,當年所謂的曹魏“五子良將”,如今只剩下張郃一人,其他人或死或降,大多是漢軍的手下敗將。

可完成這項偉業的,乃是故大將軍關羽,並不是他劉封。

況且劉封也知道,當年那三位良將之所以會敗於關羽之手,除去關羽能力高超之外,還有着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他們三人都受到了曹氏宗親的坑害。

例如那被水淹七軍的于禁,其實當年于禁率軍趕到樊城外後,是不想去低窪地帶安營紮寨的。

是曹仁強令于禁如此.

若沒有曹仁與曹丕這二位的相助,當年的那幾戰,關羽不一定會獲勝。

知道的越多,劉封心中的忌憚越多。

本來以劉封的性格,不會還未交戰心中就浮現忌憚,可誰讓劉備對張郃很是忌憚呢?

劉備對張郃的忌憚,早在當年漢中之戰時,就體現的淋漓盡致。

“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這是劉備當年對張郃的評價。

劉封一向將劉備奉若神明看待,劉備的態度會影響到劉封,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可劉封並未將心中的忌憚體現在臉上,他在大致觀察魏軍的形勢後,便回到了大營之中。

但可能讓劉封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在高山上觀察魏軍形勢的時候,張郃亦處於另一面的山上,觀察着漢軍的形勢。

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加上丁奉的日夜督促,足夠漢軍在平地上建立起營壘。

或許營壘的部分細節尚未得到完善,可大致的框架總歸是建立好了的。

看着綿延數裡,防禦設施齊聚的漢軍大營,張郃不由得嘆了口氣。

五子良將,各有所長。

張郃的長處有一點便是善於根據地勢安營紮寨。

作爲安營紮寨的內中行家,張郃一眼就看出了漢軍大營的厲害之處。

漢軍大營是直接紮在了街亭要道的咽喉上。

在洛陽張郃與曹叡面對之時,張郃就曾向曹叡預料過漢軍到達街亭的三種應對措施。

而在那三種應對措施中,張郃最不願意的就是漢軍採取當道下寨的方式。

這種方式對漢軍來說最有利,對他來說最不利。

不過事已至此,張郃倒也沒過多的哀嘆。

畢竟世間英才衆多,他能想到的事,不能希求漢軍一定想不到。

在觀察完漢軍大營的形勢後,張郃瞄了一眼漢軍大營內高掛的將旗,隨後他的眼中流露出慶幸。

漢軍掛什麼將旗都可以,不掛糜字軍旗就好。

只要不是糜暘親至,那麼這場仗還有的打。

雖然按照世人的主流看法,徐晃及張遼乃是敗亡在關羽的手中,可在那兩場戰役中,糜暘卻有着不可磨滅的建策之功。

“反射與江東勾連的書信入樊城”,“以女裝贈予曹丕”,若無這兩處神來之筆,當年徐晃與張遼又豈會那麼容易被關羽擊敗?

張郃作爲五子良將之一,在關羽死後面對糜暘時,又豈會沒有兔死狐悲之感呢?

張郃很快就回到軍中。等他回到軍中後,滿寵立即迎了上來。

滿寵之前被曹休派遣帶兵前往洛陽,而在率軍抵達洛陽後,曹叡卻將滿寵留了下來。

關中岌岌可危,正是用人之際。

反觀江東雖出兵北伐,但據曹休所說卻不足爲慮,在這種情況下,曹叡自然要將滿寵這樣的大才,用在關中戰場中。

在張郃率軍前往隴右之時,滿寵被封爲參乘將軍,成爲了張郃的副將。

滿寵迎上來後便問張郃道:“左將軍可思考出破敵之計?”

滿寵的語氣中有着掩飾不住的焦急。

隴右被漢軍一分爲二,岌岌可危。

面對如此險峻的局勢,滿寵想不焦急都難。

張郃之所以會親自上山觀察敵情,爲的也是思慮破敵之計。

在滿寵熱切目光的注視下,張郃臉上露出笑容,他緩緩點頭道:

“郃現在心中是有一方略。”

聽到張郃如此說,滿寵不由得大喜。

他連忙問道:“敢問將軍是何方略?”

見滿寵如此急切,張郃也不耽擱,他拉着來到一處案旁坐下,隨後他取來一張白紙,在白紙上大致畫下了漢軍的大營佈陣圖。

在完成這一舉動後,張郃便手指着紙上的漢軍大營言道:

“敵將選擇在寬達數裡的要道上紮營,讓我們只能選擇強攻一途,這足以體現敵將是員良將。

可兵無常勢,街亭的地勢給了我軍擊破敵軍的可能。”

看着紙上的漢軍大營,滿寵臉露沉思之色。

他亦擅長兵略,漢軍的大營佈局令他的腦海中有些想法浮現。

在滿寵沉思的時候,張郃繼續說道:“據之前收到的軍情可知,當下劉備帳下步軍至多五萬之衆。

而隴西與廣魏郡尚未附逆,劉備要想奪取整片隴右之地,定然會分兵攻打隴西、廣魏二郡。

隴西郡位居西北,路途遙遠,且當地民風險惡,劉備要想快速攻取隴西郡,至少非三萬兵不能爲之。

廣魏郡居隴山之東,郡內上邽向來是我軍進入隴右的要道,更是賊軍糧道的腹背之處。

縱使劉備不立即率軍攻取上邽,他也定然會留下重兵,守衛己方後路。

兩相分兵之下,劉備派來街亭的軍士,又能有幾何呢?

想來至多不過萬餘而已。”

張郃一點點說出了心中的判斷。

張郃的判斷,讓滿寵連連點頭。

當下雖還未有具體的軍情傳來,但身爲名將的張郃,還是靠着他敏銳的判斷力,得出了與事實相差無幾的推斷。

張郃在說完這個推斷後,他的臉上浮現笑意,對着滿寵問道:

“數裡連營,數萬大軍尚不能守得密不透風,況僅僅萬餘敵軍乎?”

這便是張郃剛纔觀察漢軍大營後,發現的取勝之機。

當然要想將取勝之機,轉化爲最後的勝利,還要有相應的戰術搭配。

“我軍數倍於敵軍,又有上萬鐵騎。

等我軍打造好攻城器械後,可先猛攻賊軍大營一處。

攻勢猛烈之下,敵將定然會抽調他處軍士救援。

到那時我軍便可分出一部騎軍與步軍配合,尋機猛攻敵軍大營另一處。

敵軍救於東,則我軍攻於西,敵軍若處處分守,我軍則化零爲整攻敵於薄弱一處。

長久以往,敵軍定然疲於奔命,左右狼狽。

待敵軍士氣沮喪之際,敵營緣何不可破乎!”

當張郃講完心中的策略後,滿寵不禁撫掌大笑。

“武帝在時曾誇將軍機變無雙,寵今日見矣。”

在滿寵看來,張郃的策略乃是極好的。

只是笑完後滿寵心中卻還有個疑問。

“我軍以點破面,縱使能攻破敵軍大營一處,可若不全數殲滅敵軍,我軍後路恐有危險。”

張郃方纔說的是攻破漢軍大營的策略,只是漢軍大營被攻破,不代表漢軍就會全軍覆沒了。

大不了漢軍將剩餘力量集中一處,守着一處大營即可。

這樣一來的話,魏軍還是不能安然通過街亭。

對於滿寵的這個疑慮,張郃心中早有盤算。

張郃胸有成竹地說道:“只要我軍能撕開敵軍大營一處口子,敵軍全軍覆沒,便已成定局!”

面對張郃的篤定,滿寵詫異。

迎着滿寵詫異的目光,張郃的眼中露出狠厲之色。

“因爲到那時我會派軍繞至敵軍大營之後,斷他糧道,毀他水源,水糧皆失之下,縱糜暘親至,敵軍又何懼哉?”

聽完張郃的下一步盤算後滿寵先是一愣,然後便又大笑起來。

若能如此,自是萬好。

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番外:亡國之恨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10章 三駁潘濬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24章 屠殺?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
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番外:亡國之恨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10章 三駁潘濬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24章 屠殺?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