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

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

從北方南下的民衆雖老弱婦孺居多,但還是有不少青壯的。

相比於一般的農家青壯,經歷過屯田制度的他們,比一般的農家青壯更好訓練一點。

而且他們原本就是出身荊州,在古代濃厚鄉土觀念的情況下,有着家鄉牽絆的他們,忠誠度肯定是會比那些,被糜暘所俘虜的吳軍士卒好。

糜暘從數萬民衆中挑選士卒,亦不是漫無目的的尋找,他在襄陽城外開設了好幾處募兵處。

爲了吸引剛南下的青壯來他的募兵處投軍,糜暘一方面在募兵處之外掛上他偏將軍糜暘的大旗。

一方面他命人在襄陽城外的各處民衆暫時落腳點中,大喊着他提出的福利待遇。

直接就八個大字:“一日三餐,七日一肉。”

糜暘深知當世農夫出身的青壯大多是不識字的,他們不懂什麼軍功爵制,更不懂什麼大義。

民以食爲天,對於出身貧苦的青壯來說,他們最需要的就是填飽肚子。

既然如此,那糜暘就從他們最渴望的那點入手。

不同於後世,在當世一般家庭的正餐一天也就兩餐。

至於肉食,更是尋常家庭一年都難以想象的珍貴之物。

“一日三餐,七日一肉”這八個字的待遇,在後世的人聽來似乎覺得沒什麼。

但這八個字落在那些剛剛南歸的荊州民衆當中,卻引發了一陣陣劇烈的騷動。

在南歸的這數萬荊州民衆之中,戰亂以來他們從沒填飽過肚子,更別說嘗過肉腥。

如今面對着他們做夢都沒想過的優渥待遇,怎能讓他們不激動!

因爲太過不真實,一開始許多人不相信糜暘所允諾的那八個字。

但那些爲糜暘喉舌的士卒,一方面在宣傳糜暘提出的招兵待遇,一方面在宣傳糜暘這個人。

當數萬民衆陸續知道了糜暘的身份,以及他在當世的名聲之後,他們心中驚詫莫。

繼而許多人,開始對糜暘提出的優渥待遇有些心動。

反正本來就已經快餓死了,何不試上一試?

漢中王的子侄,應該不會騙人的。

當有一部分先行者開始行動之後,更多的人被帶動起來。

不久後被糜暘那八個字所吸引的,近萬已經飢腸轆轆的青壯,立馬就從四面八方涌向了糜暘的募兵處。

這猶如浪潮涌動般壯觀的一幕,成爲這段時日以來,襄城外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更引得了城中的許多漢軍將領出來圍觀。

他們在知道糜暘提出的“一日三餐,七日一肉”的募兵待遇後,一個個也感到有些瞠目結舌。

他們看向自己身後的士卒,發現他們看向糜暘的募兵處亦有些心動。

這讓他們眉頭微皺。

用後世的話來說,糜暘這是在卷他們。

但他們卻對糜暘的這個做法,只能心中默默吐槽,並沒有不滿。

因爲這優渥待遇,在衆多漢軍不算絕無僅有,例如漢中王親軍白毦兵便是有着類似的待遇。

而糜暘敢提出如此優渥的徵兵待遇,那是因爲他有個有錢的爹,人家拿私家錢財出來補貼軍用,鍛鍊精兵強將爲國效力,誰能不滿什麼。

那些漢軍將領,最後只能長長嘆息一聲。

只是雖然糜暘提出的優渥的待遇,幾乎將襄陽城外所有的南歸青壯都吸引來了他的募兵處。

但糜暘要求頗爲嚴格,所以在連續幾日的選拔之下,許多人並沒有滿足糜暘的募兵要求。

最後在這幾日的篩選之下,糜暘只選到了不足兩千精兵胚子。

如此少的人數,當然不能讓糜暘滿意。

所以,這幾日他一直帶着幾位好友,一直穿梭在襄陽外的募兵處與數萬民衆之間,督促着徵兵事宜的進展。

這時在城東的一處糜暘設的募兵處外,正有一條長龍在排着隊伍。

這條隊伍長龍有着上千人,這上千名青壯都用着火熱的目光,看着前方不遠處高高飄揚的糜氏旗幟。

這上千人中的不少同鄉故舊,都成功入選成爲糜暘的麾下士卒。

據成功入選的青壯宣傳所說,他們在入選後的第一日就吃到了肉。

後面幾日也正如糜暘所承諾的那般一日三餐。

當這個消息被親身經歷者傳開後,剩下的還未行動的,或者剛剛到達的南歸青壯的心瞬間變得火熱無比。

他們不相信同鄉故舊會騙他們,更何況,是所有人都這麼說。

而在這上千人的長龍之中,就有着剛剛南下的鄧艾。

他用着比任何人都期待,都火熱的目光看着眼前的那面糜氏戰旗。

糜暘因爲公安一戰,早就成爲了鄧艾的半個偶像。

而且糜暘身份貴重,未來不可限量。

如果能跟隨這樣的人征戰,無論是對自身的發展,還是對於自身情感的追求,都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甚至可能還有機會救下他的母親。

所以當聽到糜暘在招兵的消息後,鄧艾大喜過望。

他知道機不可失,他立馬請求族中一位老者先幫其照看下母親,而後他快速的來到了這東門的募兵處。

糜暘所提出的“八字”徵兵待遇,也令鄧艾心中對糜暘產生認同感。

先足食後足兵是鄧艾的治兵理念。

今他見糜暘不惜耗費巨大就爲了達成這一點,這令鄧艾覺得糜暘就是他一直尋找的,那個他可以輔佐做大事的人。

在經過了漫長的排隊之後,終於輪到了鄧艾。

鄧艾滿含期待的上前,他來到王安身前。

糜暘部隊草創,手下得力幹才並不多,王安雖才幹不佳,但甚在忠實勤勉,所以糜暘就將其安排成爲了他東門募兵處的負責人。

當王安看到鄧艾來到他身前後,他先好好打量了一下鄧艾的身材。

見其雖體型瘦削,但身長七尺有餘,且面目端正,四肢修長,從外觀上看,是符合糜暘定下的徵兵要求的。

王安滿意的點點頭。

見王安看向他點頭,鄧艾心中一喜。

可是還沒等鄧艾心中歡喜多久,他聽到王安問他姓名籍貫之時,鄧艾心中就一沉。

從小到大,他因爲口吃受到的羞辱太多了。

現在他投入糜暘麾下有望,他不想因爲他的口吃,而失去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可是隨着他的閉口不答,瞬間引起了王安的懷疑。

徵兵重要,但須防止招到北方的不軌之徒。

而姓名、籍貫、以及來人的口音這些都是重要的判斷標準。

今鄧艾面對王安的尋常詢問卻閉口不言,這當然會讓王安心生疑慮。

懷疑之下,王安再次催促鄧艾趕緊回答他的問題。

見王安臉上已有懷疑之色,鄧艾無奈之下只能開口答道:“我,我名鄧艾,字士載,原義陽人士。”

這句話乃是鄧艾用荊州地方方言說的。

鄧艾北上時,已經是一少年,家鄉話他當然是會說的。

而他在回答王安時,操的也是一口地道的荊北口音。

本來這些種種足以初步打消王安的疑慮,但豈料鄧艾在開口回答王安之後,鄧艾身後的隊伍中瞬間爆發出了一陣笑聲。

怪不得剛剛爲何不說話,原來是口吃呀。

就連在王安身旁,負責登記入伍士卒姓名籍貫的小吏,在發現鄧艾是口吃之後,也不禁輕笑出聲。

人的成見,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只要引爆,那麼帶來的只有傷害。

哪怕鄧艾身後的人身份不比他高,但絲毫不影響他們肆意嘲笑他。

在嘲笑過後,鄧艾的隊伍中開始有人不停鼓譟,讓鄧艾退下。

“搞什麼,連話都說不清楚的人,也想入糜將軍麾下,還不趕緊閃開。”

“與這樣的人同伍,要是讓他傳達命令,會害了大家的,趕快滾開。”

甚至在鄧艾身後的人,已經開始推搡起鄧艾來。

各種難聽的話傳入鄧艾的耳中,但這沒有動搖鄧艾的心志。

多少年來,他因爲口吃受到的羞辱,嘲笑不知有多少。

在這種折磨之下,鄧艾的心志,早已經遠超同齡人般堅定。

有大志向之人,必定要有大容忍。

面對身後人的推搡,鄧艾的身軀依然巋然不動。

他用期盼的眼神看向王安,他知道現今他能不能投入糜暘的麾下,全是眼前這人的一句話。

在在場的衆人中,剛纔唯有王安一人未對他的口吃表現出調笑之意。

王安看到了鄧艾期盼的眼神,他臉上浮現了爲難之色。

他以前因爲自己的出身低,以及目不識丁的緣故經常被人嘲笑。

所以他剛纔纔對與他有相似經歷的鄧艾,心抱同情沒有如旁人一般嘲笑他。

只是關於他要不要招鄧艾入伍一事,他還下不了決定。

雖然糜暘並沒有明言口吃之人不能入伍,但貿然將一個話都講不清楚的人收入軍伍中,要是糜暘因爲此事怪罪下來,那他王安可承擔不起。

就在王安左右爲難不能決斷的時候,就在鄧艾心中的希望正一點點流失時,一聲淳厚的嗓音傳到鄧艾及其身旁人的耳中。

“口吃之人入伍如果該滾,那這些推搡前排,擾亂募兵隊伍的人是不是該殺?”

“子晟所言甚是,當然該殺!”

當兩聲溫厚卻充滿殺氣的聲音,傳入在場的衆人耳中時,已經開始出現騷動的募兵隊伍,立馬就寂靜了下來。

也許兩聲聲音帶來的威懾力並不夠,但隨着這兩聲聲音傳出,數十位騎軍已經紛紛抽出腰間長刀。

他們衝到募兵隊伍前,將前排那些剛纔推搡鄧艾的人全部團團圍住。

在閃着寒光的刀刃威脅下,在場所有人一下子都被震懾住。

這時鄧艾轉頭看向傳來聲音的方向,他望向了爲其解圍的那個人。

只見數騎小將映入他的眼簾中,而當先爲首一人的,是一位穿着胡服,頭戴武冠的年輕男子。

當糜暘騎坐在高頭大馬上,揚鞭震懾的英武樣子落到鄧艾的眼中後,鄧艾的眼神出現了種種複雜的神色。

有感動,有興奮,有欣喜,亦有崇拜。

在他一生中,除了他母親,沒有會在他因爲口吃被人嘲笑時,替他解圍。

從來沒有!

這讓他的心中閃起濃濃的暖意。

而爲其解圍的這人,便是他這段時間來一直心心念唸的,那一戰成名天下知的糜子晟。

這也是他想要爲其效力的糜將軍。

而王安及周圍漢軍看到糜暘出現後,紛紛下跪對糜暘行禮,大聲呼喊將軍。

衆人頭上的糜氏戰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當王安及一衆漢軍喊出將軍二字後,在場的其餘人,哪裡還不知道眼前這位爲首的年輕人是誰。

見是名震天下的糜暘親自到了,那條上千人的長龍瞬間跪倒在地,而那些剛剛嘲笑推搡鄧艾的人,更是已經嚇得面如死灰。

糜暘看着眼前的這一幕,臉上有些陰鬱。

方纔他與關平幾人巡視到東門處時,就發現了東門的募兵處有些騷動,在走近後就發現,竟然是有人在嘲笑一位結巴的年輕人。

這讓糜暘很不爽。

這樣的人適不適合入伍,暫且不提。

隨意嘲笑一個身有不全的人,在前世時,糜暘對此舉就深惡痛絕。

糜暘用馬鞭指向王安,令其來他身下向他稟報詳細經過。

王安立馬跑到糜暘馬下,糜暘俯身聽着王安所有的彙報。

當聽到王安說,眼前之人名鄧艾,字士載之後,糜暘握住繮繩的手不禁一緊,他眼神閃過了驚異之色。

這特麼不是前世滅他大漢的那個急先鋒麼。

但糜暘現在亦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了,所以他很快將心中的驚訝掩飾下來。

在聽完王安的彙報之後,糜暘對王安耳語了幾句。

而後他直起身子,對着包圍住剛纔擾亂募兵隊伍那些人的騎軍下令道:“全部帶走,帶入大牢。”

當糜暘這聲命令一出來,那些人臉色已經變得慘白,他們紛紛跪地求饒,但糜暘的騎軍,可不會管他們。

在長刀的威脅之下,最後這些人亦只能被如數帶走。

在做完這件事後,糜暘假裝不經意間瞥了鄧艾一眼,而後他就要帶着關平幾人離去。

但鄧艾見糜暘只是瞥了他一眼後,就要離去,他心中大急。

他以爲糜暘只是爲他解圍,並沒有招他入伍的意思。

想到在棚戶區中病痛纏身的老母,想到自己心中的志向,想到他這二十年所受的屈辱,鄧艾作出了一個在場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決定。

他用矯健的身軀快速衝到糜暘前方,而後伸出雙手攔住了糜暘駕馬的去路。

這一幕也大大出乎了糜暘的意料,這時駿馬在他的驅馳下已經開始起步,但幸虧糜暘反應極快,爲了不傷到鄧艾,糜暘緊緊拉住繮繩,迫使開始起步的戰馬停下來。

一聲巨大的馬鳴聲響起,健碩的馬蹄在鄧艾身前三步處高高揚起,而後又重重的落下,激起了地面的一片塵土。

而糜暘也因爲慣性,身子在馬匹上仰了一仰。

在這一幕發生後,周圍立刻出現數十道厲喝聲:“大膽!”

數十聲佩刀出鞘的聲音響起,數十位周圍的士卒上前將鄧艾給團團包圍了起來。

面對着被數十位雄武漢軍包圍的危險境況,鄧艾臉上毫無懼色。

他對着身前的糜暘深深一拜,口中充滿期待的懇請道:“艾,艾有一策獻於將軍。”

給我一次完整闡述的機會,只要一次就好!

鄧艾的眼神中已經充滿懇求。

(本章完)

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東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番外:亡國之恨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章推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36章 麋鹿破槽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37章 魏王吐血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
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東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番外:亡國之恨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章推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36章 麋鹿破槽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37章 魏王吐血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