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

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

因爲手中環首刀斷裂,引起許多漢軍的士氣開始下跌,這一點亦被到達戰場中的關羽所察覺到。

士氣不振的最直觀的體現便是,漢軍前軍的陣型開始騷亂。

只是這一點亦早在關羽的預料之中。

與衆多曹魏名將交過手的他,目前對於戰場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有着極其敏銳的嗅覺。

正因爲預料到這一點,所以關羽纔會在恰當的時機率領着三萬漢軍援軍趕到。

漢軍士氣開始突然下降,無非是因爲手中的兵器問題,而這種問題目前只存在交戰良久的張飛前軍中。

關羽帶領的剛剛加入戰場中的三萬漢軍,並沒有存在這種問題,更不會因此而導致士氣降落。

所以關羽在率領着三萬漢軍加入戰場中後,他馬上憑藉着強大的個人威望及高超的指揮技巧,用他帶來的三萬漢軍當做生力軍,上前去陸續替換下張飛的前軍。

不需要完全替換,只需要讓前方的漢軍中加入一定的生力軍。

那麼在短時間內,三萬曹魏中軍再如何驍勇,亦是不能突破漢軍的防線了。

只是現在哪怕是關羽率領着三萬生力軍到達現場,但是在那一幕發生後,漢軍的士氣已然受到不小的影響。

所以本就傾向於魏軍的局勢,變得更加明朗了起來。

現在戰場中的局勢,不再是兩軍互相對峙拼殺,而是魏軍採取着猛烈的攻勢,在不斷衝擊着漢軍的防線。

關羽的這個做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因爲隨着時間的推移,剛剛加入戰場的這三萬漢軍,亦會面臨方纔張飛前軍所面臨的險境,到那時候漢軍的潰敗是必然的。

但現在這卻是唯一的辦法。

當雙方的大戰進行到這一步時,只要任何一處戰場,只要任何一個將領有退卻的跡象,那麼都可能引起己方大軍的崩潰。

在通過高超的指揮讓己方的陣型暫時穩定下來後,關羽看到了張遼的動向。

在察覺到張遼的意圖後,關羽當機立斷的亦帶領着數百羽林軍從戰場後方抽身出來。

因爲一直在注視着張遼的動向,所以關羽也並沒有輕易進入己方的陣勢之中。

當數百位羽林軍跟隨着關羽出陣以來,他們很快便在關羽的帶領下來到了,張遼意欲率軍突進的漢軍側翼。

羽林軍,不,或者說白毦兵,在跟隨關羽提前到達這一處側翼後,他們便在關羽的指揮下快速列好了陣勢。

本來位於這處側翼的漢軍,看到有八百全身精甲的敵軍朝着他們殺來時,心中有着畏懼之情。

但是他們在看到一道偉岸的身影守護在他們的外圍之後,那一道傲然馬上的身影,瞬間便讓他們心中變得安定下來。

漢家步卒,自當由漢家大將軍親自守護。

而立於陣前的關羽,看着那正在快速逼近的,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的八百魏軍,他的眼神中浮現出回憶的神色。

那八百魏軍的裝扮像極了當年呂布麾下的一支強兵——陷陣營。

本來關羽以爲隨着高順爲主盡忠而死,那支天下強兵亦會在世間銷聲匿跡,沒想到今日他還會見到。

只不過想想也正常。

當年高順與張遼同爲呂布麾下大將,而且經常一同領軍出征,張遼知道陷陣營的訓練方法並不奇怪。

只是當關羽將目光轉向那八百魏軍所打的旗號之後,他的眼神卻變得不屑起來。

虎賁?這個稱號逆魏配嗎?

虎賁最早是大漢最強戰力的統稱,現在卻出現在篡奪漢室基業的逆魏士卒身上,真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他身後的白毦兵纔是真正的虎賁!

只是這也讓關羽心中的戰意變得沸騰起來。

他舉起手中的長刀,他看着刀身上自己的眼神漸漸變得狠厲,然後他將手中的長刀指向了前方的敵軍。

他自橫刀向強虜,蕩盡天下不忠事。

關羽做好準備,橫刀指向自己的舉動,被越來越逼近的張遼看的清清楚楚的。

這一點他並不意外。

他的心中也沒有感到懼怕。

關羽是萬人敵,難道他張遼就不是當世猛將嗎?

況且張遼對着身後的八百虎賁有着強大的信心。

這八百虎賁的前身陷陣營,就曾在野戰中擊敗過劉關張三人。

當年高順能做到的事,今日他張遼又何以不能做到。

現在張遼心中的念頭是揮舞起手中的長戟,擊碎擋在他前方的一切敵人。

在戰馬的高速奔馳下,不久後長戟與長刀的碰撞聲響徹在張遼與關羽的耳間。

而就在這一擊過後,張遼與關羽紛紛錯馬而過。

錯馬而過的二人,又很快撥轉着馬頭,回身朝着對方快速殺去。

不久後雙方所率領的精銳步卒亦組成陣勢,猛烈的撞擊在一起。

同是全副武裝的重甲步軍,同是經歷過無數戰火歷練的天下強軍。

當這兩支強軍相遇的那一刻開始,就代表着不死不休局面的開始。

這時在數萬大軍互相廝殺的偌大戰場之旁,正在發生一場規模不大,兇險程度或者說重要程度卻在任何戰場之上的戰役。

只是隨着關羽成功阻攔住張遼的攻勢,張遼的打算無疑已經落空。

當年被孫權吹上天的江表八大虎臣擋不住一個張遼,今日關羽一個就足以。

張遼想通過個人的勇武,複製當年的經典戰例,在武統雙絕的關羽這裡,是行不通的。

而當關羽成功阻攔住當大魏“召虎”的襲擊後,因爲這場戰役中兩員大將的身份,身旁不遠處數萬大軍的戰場中,正不斷有着雙方各自的士兵在將官的指揮下,朝着這處戰場而來。

很顯然,隨着關羽與張遼的親自對陣,整片戰場中的所有人,都將二人所在的這處戰場,當做了今日這場大會戰的最後決戰點。

最後的勝負即將見分曉。

漢軍大營在戰場的十數裡外。

而就在十數裡外雙方大軍奮力拼殺的時候,這時漢軍大營的廣闊校場上,一位身披精甲,頭戴威武頭盔的大將正蹲在地上似在思量着什麼。

這員大將正是一直未曾出戰的馬超。

此刻在馬超腳下的土地上,被他用石子所擺放出的,正是十數裡外張飛與糜暘的兩處戰場。

馬超的目光一直緊緊地盯着,在兩方戰場之後的張遼大軍。

他的眼神中,這時已經完全沒有往日中的憂鬱,反而散發着陣陣溢人的神采。

而這種神采,已經好久沒在他眼中出現過了。

他自清晨關羽領軍出營後,就一直在等,等着一個他可以率領麾下鐵騎出擊的時機。

早在關羽領軍出發前,關羽就對他面授了四個字:

相機而動。

關羽的這四個字,代表着他完全將那支鐵騎的指揮權交予馬超,並且不施加任何掣肘。

關羽這麼做,足以表現出對馬超的信任。

關羽信任馬超身爲蓋世騎將,對着鐵騎何時出擊會有着自身獨到的見解。

關羽也信任馬超,不會在他需要他的時候,背棄他。

關羽的這種信任有些奇怪。

他本身是對馬超這種人不屑的,但馬超被劉備驗證過,關羽就會毫不猶豫的信任馬超。

只是這奇怪的信任,在季漢當中,卻時常上演着。

可能這種信任也是無奈的。

本來就已經弱小,若再不能團結一切力量的話,那麼最終等來的只有滅亡一途。

而現今的馬超亦不打算辜負關羽的信任,因爲現在他個人的利益,已經與今日的大戰綁定在一起。

或許馬超本人的性格極爲衝動,但是在他統率騎兵的時候,他這個人的腦袋就會冷靜的可怕。

馬超深知要想將騎兵的作用到最大,那麼騎軍出擊的時機很是關鍵。

所以哪怕是前方不斷傳來己方大軍處於不利的消息,馬超依然很沉着地在等着那個時機。

而在馬超的耐心等待之下,那幾名剛剛跑回的羌氐斥候,對着馬超稟報了四個字:

“張遼已動。”

當馬超聽到這四個字,他的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不是往日中那種苦笑,而是冷笑。

獵物,終於上鉤了。

在得到這個情報之後,馬超將手中的石子盡皆擲於地上,而後他一甩披風從地上站起身來。

而這時在他身前的,正是三千餘人馬皆穿玄甲的異族鐵騎!

三千餘異族鐵騎站在馬下,用嗜血及狂熱的目光,看着眼前的這個男人。

本來應該是紀律極差的異族鐵騎,在這個男人面前,卻一絲一毫的異動異響不敢發出。

他們對眼前的這個男人,有着發自骨子裡的畏服。

馬超看着眼前巋然不動的三千鐵騎,而後他毫不猶豫地翻身上馬。

黑到極致的披風在馬超上馬的動作下,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

而當馬超坐在馬背上後,他身後的三千餘異族騎兵亦動作整齊劃一的紛紛翻身上馬。

對於這三千餘異族騎兵來說,馬這種動物,甚至比他們的親人還熟悉。

在聽到背後的三千餘異族騎兵都已經上馬後,馬超高高舉起手中馬槊。

他並沒有發出任何命令,只是驅使胯下的戰馬朝着大營外快速疾馳而去。

而隨着馬超如一道流星般疾馳而出,他身後的三千異族騎兵一人雙馬,亦紛紛化作流星的餘光跟在馬超的身後奔馳而去。

或許在大營中,馬超所率領的這三千異族鐵騎還無法放開速度。

但等這三千異族鐵騎踏出大營的範圍之後,出現在他們前方的,就是一片廣袤無極的平原。

馬超配鐵騎,鐵騎配平原,這是什麼樣的組合呢?

是一種男人最會感覺到熱血沸騰的組合。

當三千異族鐵騎進入平原地帶後,這三千異族鐵騎的速度陡然上升了好幾個檔次。

本來當世騎兵再強,因爲沒有雙邊馬鐙的輔助,所以很少有騎兵可以完全發揮出戰馬的速度。

但是這個顧慮,卻不會出現在馬超率領的這三千異族鐵騎身上。

他們自出生那日起,就是天生的騎軍。

當三千異族鐵騎完全放開速度之後,現在他們不再是一道璀璨的流星。

他們化作充滿着死亡氣息的光芒,正朝着他們的目的地快速奔馳而去。

馬超駕馬奔跑在三千鐵騎的最前方。

他感受着身旁急速劃過的景色,感受胯下戰馬帶來的高速速度,他感覺他的血脈中有種記憶正在慢慢的覺醒。

他情不自禁的舉起手中的馬槊,於馬上發出一陣陣歡呼。

而隨着馬超如此做,他身後的三千餘異族鐵騎亦齊齊開始歡呼起來。

數千聲歡呼聲,讓馬超整個人的氣勢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萎靡不振,猶豫自傷,都已經不存在。

現在馬超身上的氣勢只能用凌厲來形容,那種令任何人看到都會感到心悸的凌厲。

現在他不再是受盡萬夫所唾棄的不孝子,他不再是害的關中數十萬民衆無家可歸的暴徒。

現在的他,叫神威天將軍。

十數裡的距離,對於急速奔馳的三千餘異族鐵騎來說,並不用花費多久就能到達。

不久後,馬超所率領的三千異族騎軍已經到達戰場的數裡之外。

而就在這時,離那三千異族鐵騎最近的糜暘這處戰場中的魏軍最先感覺到不對勁。

怎麼感覺到地上有震動的感覺?

這時孫禮所率領的魏軍與糜暘的漢軍正交戰到最後時刻,雙方的大軍因爲疲累都不能發出喊殺哀嚎聲。

所以隨着那細微的震動感越來越強,本來以爲是錯覺的孫禮,卻聽到一些他覺得有些荒謬的聲音。

數千鐵騎高速奔跑之下引起的馬蹄聲,及本來只可能出現在邊境的異族喧鬧聲。

可現在是在樊城之外,且關中的左將軍張郃還未到達,那麼這種聲音怎麼可能出現在這裡?

就在孫禮猶疑不定的時候,他身旁的一位親衛突然手指向一處,口中發出恐懼到極點的聲音:

“西涼、西涼鐵騎!”

聽到這句話的孫禮,立馬將目光朝着這名親衛手指的那處看去。

當他看到那處的情況後,哪怕是孫禮臉上亦流露出驚恐之色。

只見一片攜帶着無數煙塵的玄色洪流從一處山坡後出現,然後朝着他們的所在快速襲來。

最令人感到畏懼的是,那片玄色洪流中打的是“西涼鐵騎”的旗幟。

在關中軍閥被曹操掃蕩而空的現在,天下間有誰的騎軍能稱爲西涼鐵騎?

一種被深埋在記憶中的恐懼,快速從衆多魏軍的靈魂深處覺醒。

那個當年殺得他們人仰馬翻的錦馬超,回來了。

各位晚安。

(本章完)

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22章 出獄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5章 糜暘獻策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7章 懾服徐詳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推兩本書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
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22章 出獄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5章 糜暘獻策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7章 懾服徐詳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推兩本書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