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

姜維的歸來讓糜暘心中有了把握,但他卻並沒有馬上下令施展火攻之計。

因爲糜暘的心中有着更大的謀劃。

以石油的暴烈易燃性,燒燬魏軍的投石車自然不在話下。

但這不代表,糜暘可以擊敗魏軍。

在糜暘過往最著名的幾場大戰中,火攻是他最擅長破敵的方式,這一點世人皆知。

更何況是糜暘的老對手,一衆魏軍將官呢?

在知道糜暘擅長火攻的情況下,身爲名將的曹彰不可能會不提前預防這一點。

至少曹彰不會讓漢軍的弓箭手,輕易踏入對魏軍大營的射程之內。

可若沒有弓箭爲承載物,石油又怎麼能對魏軍大營造成傷害呢?

其實在一些典籍中,記載着古時候,早有一些名將開始將石油運用在火攻上。

但由於古代科技力量的薄弱,古人對石油的應用是很粗糙的,例如當初固山之戰時,馬超用的就是直接投擲的方式。

而哪怕糜暘身爲穿越者,但在科技力量薄弱的時代背景下,他能夠應用石油的方式也頗爲有限。

縱使投石車可以被石油引發的烈火摧毀,但只要不擊敗魏軍大營內的魏軍,那麼扭轉戰局一說,其實只是個無稽之談。

大不了魏軍從此閉營不出。

一旦魏軍這麼做了,代表着街亭還是時刻處於危險中。

糜暘更不可能貿然帶領漢軍抽身,前往其他戰場建功。

故而要想達到心中扭轉戰局的目的,糜暘必須還要做出其他方面的謀劃。

而這樣的謀劃,早在姜維回來之前,糜暘在心中就已經想好了。

在讓姜維好好的歇息一日之後,就在第二日糜暘就來到了姜維的大帳中。

見糜暘突然到來,姜維頗爲驚訝。

心中的驚訝,加上身上的些許傷勢,讓姜維並未第一時間起身參拜糜暘。

不止姜維對糜暘的突然到來感到驚訝,就是薑母也有些猝不及防。

但薑母身爲女流之輩,卻能在十數年的時間內,將偌大的姜氏門楣撐起,這代表着薑母的眼力勁至少不差。

薑母見糜暘一身錦衣華服,貴氣凜然,在軍營中來去自如。

又想到糜暘的年紀與當下軍中某位傳說中的大人物相仿,一個猜測便在薑母的心中油然產生。

於是幾乎就在同時,剛剛反應歸來的姜維便與薑母一同對着糜暘下拜行禮。

姜維的反應在糜暘的預料之中,可對於薑母能夠猜出他的身份,糜暘就感到有些詫異了。

只是他也沒多想,笑着接受了姜維與薑母的行禮。

在對糜暘行完禮後,姜維知道糜暘突然到來,定是有要事吩咐與他,於是他便眼神示意薑母,讓她暫且避讓。

母子連心,姜維的眼神示意,薑母自然是看得懂的。

而在薑母避讓的同時,糜暘也揮手驅散了與他一同入帳的親軍。

但糜暘卻唯獨留下了一位,頭帶斗篷的人。

因爲那人頭戴斗篷,故意遮掩自己的相貌,所以姜維第一時間並未認出那人的身份。

只是當那人將斗篷摘下後,看清那人身份的姜維,眼中不禁流露出更大的異色。

眼前這人赫然就是滿寵。

而從滿寵恭敬地站在糜暘身後的舉動可以看出,滿寵應該是投效糜暘了。

當然姜維眼中的異色,不止是源於驚訝,還源於一些奇怪的情緒。

上一次他滿寵對視時,還是在戰場上

其實不止姜維在看到滿寵後眼中有着異色,就是滿寵也是如此。

畢竟陡然之間直面當初生擒自己的人,特別是想起當初姜維生擒自己時,自己那桀驁不服的態度,滿寵就難免顯得有些羞恥。

那時的桀驁不服,與現在的俯首聽命,反差實在是有點大。

糜暘注意到了姜維與滿寵二人對視時產生的異樣的目光,不過他並未在意。

名爲士人,實爲後人的糜暘,有時間是真的搞不懂當世士族之間那奇葩的思想。

不在意的糜暘舉手示意讓滿寵與姜維對面而坐,然後糜暘便坐在了兩者的中間。

當坐下後,糜暘當即問姜維道:“伯約當初曾寫信給孤,說是姜公曾對略陽縣的縣長有提攜之恩?”

當初姜維在初至街亭時,曾跟隨丁奉幾人登高查探過街亭的地形。

那一日姜維雖未如鄧艾一般,對魏軍的行動做出精準預判,但那時一言不發的姜維,在心中卻是有個構想在慢慢形成。

那個構想,源於薑母曾經對姜維提及的一件事:姜維生父姜冏曾提拔過略陽縣的縣長謝牽。

略陽縣(就是街泉縣)雖由於地理位置特殊,經常更改歸屬的郡,但大多時候略陽縣還是屬於天水郡管轄的。

曾任天水郡功曹多年的姜冏,會對謝牽有提拔之恩,這實在是一件很正常的。

而姜維那一日心中產生的構想也很簡單——那便是他想借助姜冏當年對略陽縣長謝牽的提拔之恩,來策反謝牽。

至於姜維爲何想策反謝牽呢?

原因在於略陽縣的地理位置,對當下的戰局有着很大的影響性。

街亭處於兩山的峽谷之中,這種地勢讓魏軍轉運糧草並不容易。

魏軍的糧草,要想從長安運至街亭的魏軍大營中,勢必要經過險峻的隴山大道。

而隴山大道既然爲山道,那當然是有一個入口的,這個入口就位於略陽縣內。

就算不提這個入口,魏軍的運糧隊在進入安定郡後,有着很長的一段糧道,都要經過略陽縣的縣境。

畢竟街亭原本就是略陽縣的一個亭而已。

在知道這些情報後,只要是位合格的將領,都能當下做出判斷——略陽縣就是街亭魏軍至關重要的腹心之處。

略陽縣是街亭魏軍的腹心之處,那麼執掌略陽縣的謝牽,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旦能成功策反謝牽,那麼身處街亭的魏軍,就等於被漢軍斬斷了後路。

只是姜維心中雖有這個構想,但這個構想實行起來,還是有諸多困難的。

於是他那一日就特地將他的構想寫在信中,並送往糜暘的手中,來讓他來決定要不要實行。

知道姜維策略的糜暘,自然是知道姜冏與謝牽之間的關係的。

他現在又再問姜維一遍,其實是在變相的詢問,姜冏與謝牽之間的提拔之恩,到底有多深厚。

提拔之恩,這在後世看來可能就是一個笑話。

但對三國時期的士人來說,提拔之恩是他們極爲看重的。

兩漢四百餘年來,士人爲提拔之恩獻出生命的例子,有些可謂是家喻戶曉。

可人心畢竟叵測,誰能知道謝牽是不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呢?

要想成功策反謝牽,姜冏對謝牽的提拔之恩,無疑是一個很重要的籌碼。

而這籌碼到底能發揮多大的效用,就看姜維當下的回答了。

在思索一會後,姜維拱手對着糜暘答道:“當年先父爲國捐軀時,維尚年幼。

有些族人見維年幼,便想侵吞先父留下的家業。

那些族人中不乏有兩千石高官,但維記得,在面對那些位高權重者的淫威時,謝叔父卻肯爲維仗義執言。

當年若無謝叔父相護,恐維亦不能安然長大。”誠然姜冏留給姜維的家業能夠守住,薑母在其中居功至偉。

可薑母畢竟是無名無望的女流之輩,單單靠她一人是無法守住姜氏偌大的家業的。

在這個過程中,姜冏生前留下的人際關係,幫了薑母很大的忙。

謝牽便是當年爲數不多的,願意維護姜氏母子中的一位。

說完這些後,姜維便接着說道:

“這些年來,臣母與謝叔父之間,也一直保持着聯繫。

依臣與臣母的判斷,謝叔父不是忘恩負義之人。”

姜維的一口一個謝叔父,流露出了他對謝牽的信賴。

姜維話讓糜暘陷入了沉思中。

若謝牽不是一個忘恩負義之人的話,那這事的確可以試上一試。

而姜維接下來的話,更直接讓糜暘放棄了思考。

姜維接着說道:“當年先父對謝叔父的提拔,更多的是一種好友之間的惺惺相惜。

謝叔父真正的舉主,是已經故去的楊公。

若無楊公的舉薦,謝叔父也無法擔任略陽縣長。

要是楊公不被戕害的話,以楊公對謝叔父的賞識,今年中正評級時,謝叔父應該是能得到中下的評價的。”

在聽到這句話,糜暘擡起頭看向了姜維。

姜維口中的楊公,指的是楊阜。

知道這一點的糜暘不由得暗自感慨:這曹魏的官場,還真小呀!

不過這也不奇怪。

楊阜擔任涼州刺史多年,刺史是主管一州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

而舉薦人爲官,更一向是刺史用來培養自己政治資源的常用手段。

涼州中因爲他的賞識而受到提拔的,肯定不在少數。

而根據姜維的描述,謝牽應該就是楊阜的故吏。

若真是如此的話,那謝牽與曹魏之間,那可是有仇的了。

由於當世沒有科舉,故而“舉”一字對尋常士人來說,乃是有着深厚的恩德的。

“提拔之恩”與“察舉之恩”,是兩種分量不一樣的恩德。

士人受到提拔,可以看個人節操,決定着他對提拔他的人會付出怎樣的回報。

這不是一件能勉強的事。

可若是受到察舉,卻對舉主的生死不管不顧,那他的名聲基本上也就臭了。

因爲故吏與舉主的利益,一向是捆綁在一起的。

而除去利益相關之外,當世的故吏對於舉主,基本也大多是奉爲師長看待的。

身爲師長且利益保障者的楊阜,死在了曹魏的猜疑屠刀下,若說謝牽心中沒有怨言或者說惶恐,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既如此,那還等什麼?

心中已經有決斷的糜暘馬上看向姜維,他對着姜維言道:

“還勞煩伯約爲孤寫一封闡述利害的信。

孤會讓滿君攜帶伯約的信,前往略陽信勸降謝縣君。”

糜暘的話音剛落,滿寵便連忙起身微微對着姜維一拜,以示勞煩之意。

這便是糜暘今日帶滿寵一同來見姜維的原因。

щщщ▪ ттkan▪ ¢ O

本來在之前的會談中,滿寵曾毛遂自薦,想爲糜暘勸降隴西太守遊楚。

可在後面便有情報傳來,說是隴西太守遊楚已經歸降了。

既然如此,滿寵只能轉換目標。

在曹魏入仕多年的滿寵,自然心中有着一種覺悟,那就是言語上的歸降,怎麼能證明自己的赤膽忠心呢?

必須得有投名狀。

在得知糜暘有意要勸降謝牽後,滿寵連忙又自薦起來。

不得不說,經過曹操數十年的調教,曹魏的一衆大臣的主觀能動性都很高。

就是曹操若泉下有知,知道滿寵的這種想法,不知道會不會在滿寵的夢中出現。

只是就在糜暘注視姜維,等着他寫信的時候,姜維卻主動起身對着糜暘一拜道:

“大將軍,臣願與滿君一同前往。”

糜暘是喜歡滿寵的自薦,但對姜維當下的自薦,卻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他不想讓姜維去。

“謝牽心志未明,伯約爲何如此?”

糜暘的語氣中,流露出擔憂的意味。

儘管糜暘剛纔從伯約的話語中分析出,勸降謝牽的把握有六七成。

再加上他與滿寵之間的謀劃,這把握又能上升幾層,但除非是有着十成的把握,不然糜暘是不希望姜維與滿寵一同前往的。

有危險,讓滿寵去擔就好了,幼麟好生養着多好。

聽到糜暘的話後,姜維還未有所反應,滿寵卻不由得臉色一黑。

之前也沒見大將軍勸他呀。

只是在滿寵羨慕姜維的同時,姜維卻對着糜暘再度一拜後言道:

“向來欲使人歸降者,當以誠爲先,以重爲本。

而僅以一封書信招之,可謂誠,可謂重乎?”

姜維先是說出了他要與滿寵前往的第一個緣由。

隨後他又接着說道:“維得君愛重,引爲心腹,雖有擒將之勞,然可稍報君之恩德一二乎?

臣幼年時便發下宏願,願爲明主被堅執銳,當矢石,啓前行。

今聞將遣使者入略陽,以期蕩盡敵寇之功,臣願盡精厲氣,奉佐明使,畫吉凶於縣君之前。

臣自恃膽大,卻尚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竊不勝憤懣。

臣知大將軍對臣愛重之心,然臣願爲大將軍之掌上雄鷹,鷹者若無破擊長空之心,何日可稱雄也!”

聽到姜維的第二個緣由後,糜暘不由得嘆了一口氣。

嘆氣不是代表糜暘不喜,而是他覺得自己見識到了歷史上那個“膽大如斗”的大將軍的風範了。

無論前世今生,姜伯約只會擔心功業不成,又怎麼會忌憚前路坎坷呢?

自己之前,的確是有些忽略這一點了。

明白姜維心志的糜暘,在姜維身前緩緩伸出了他的手,然後在姜維的注視下,他原本緊閉的手掌瞬間張開。

糜暘的這一舉動,看的姜維喜笑顏開。

“略陽路遠,伯約慢行。

孤會在街亭,靜待你的雄鳴!”

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22章 出獄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24章 屠殺?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
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22章 出獄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24章 屠殺?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