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

魏軍強嗎?

魏軍的驍勇,在不遠處的戰場已然體現。

兩萬魏軍中,即使有着許褚這等猛將在,但許褚卻主要負責指揮那兩千餘魏軍騎軍。

而在步軍與步軍之間的對抗中,雖然曹休亦算是個武力不俗之輩,只是他的表現遠遠比不上張飛般神勇。

甚至在兩軍開戰前,因爲張飛的神勇表現,漢軍的士氣是要比魏軍更高的。

士氣對於一支大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就在這兩個不利的條件下,魏軍竟然還能在真刀真槍的對戰中,慢慢取得對漢軍的作戰優勢。

雖然漢軍是吃了武器不如魏軍的虧,但是這與魏軍本身的善戰關係也十分大。

魏軍的善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只是現在糜暘沒有心情去探究那些原因。

因爲他馬上就要親自迎擊身前的魏軍了。

看着兩萬魏軍邁着齊整的步伐,手持長槍一步步的朝他逼近,視力極好的糜暘,甚至能看到最前排魏軍眼中那冷酷的眼神。

何爲百戰老兵?

令行禁止,心無旁騖。

當戰號吹響的那一刻,他們的眼中就會不帶絲毫情感,然後在主將的指揮下,朝着前方膽敢阻擋在他們前方的敵人碾壓過去。

正如當年他們在曹操的指揮下,碾壓過的那些北地羣雄一般。

兩萬齊整的步伐似從天邊而來,由遠及近。

不知是不是錯覺,糜暘感覺隨着那兩萬魏軍的步步逼近,他腳下的大地似乎都在兩萬魏軍的踩踏下開始震動。

剛纔糜暘已然親眼目睹過古代大型野戰的殘酷,只是旁觀與親自經歷又是兩碼事。

在這一刻,糜暘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這種壓力甚至比當初他困守公安一座孤城,被十萬吳軍所包圍的壓力更深重。

當時吳軍儘管數量上很多,但他們的精銳程度無法與魏軍相比。

更何況當時糜暘兵力再少,總歸有座公安作爲堅城作爲倚靠。

當時沒有直面敵人的他,與現在直面敵人的他,所受到的壓力當然不可相比。

只是雖然眼前的兩萬魏軍給糜暘帶來了更深重的壓力,但糜暘的眼神依然堅定。

敵人不是用來怕的,而是用來殺的。

縱使現在他的身前已經沒有高聳的城牆爲他阻擋敵人的兵鋒,但是他的周圍有着上萬大軍可以作爲他的臂膀。

對於周圍的這一萬嫡系漢軍,糜暘指揮起來他們,就像指揮自己的臂膀一樣。

在兩萬魏軍距離漢軍越來越近時,糜暘召喚來兩員勇將。

一員大將是他的嫡系將領丁奉,另一員大將是時任鎮北將軍的魏延。

糜暘現在是益北都督,一切屬於益北區域的大將,他皆有統屬之權。

哪怕現在魏延是鎮北將軍,亦在此列。

在丁奉與魏延分別來到糜暘的身前後,糜暘主要將目光投向了魏延。

因爲對於早已經臣服於他的丁奉,糜暘心中並沒有多少擔憂。

至於魏延,糜暘卻不是那麼放心。

當初因爲魏延的倨傲表現,糜暘特地將他召來身邊。

糜暘當時如此做,一是爲大局考慮,二亦是爲好生磨磨魏延的性子。

糜暘不求魏延能夠完全順服他,至少讓魏延不違揹他的命令即可。

因爲懷抱着這種目的,所以當初糜暘召來魏延之後特地刺激起他的求戰之心,卻又刻意一直不讓他出戰。

以魏延求功心切的性格來說,他現在就像一隻餓急了的老虎。

而糜暘當初卻將這隻本就餓得不行的猛虎四肢上了鎖,這無疑讓魏延心中更加難受。

魏延心中越難受,他心中的求戰心意就更強。

而一隻猛虎讓他餓的越久,他並不會變得萎靡不振。

相反的當他放開四肢之時,就是他的虎嘯聲再次響徹山林的時候。

現在正是此時。

糜暘看着對着他言道:“可願立功否?“

聽到立功這兩個字,讓本就因爲敵軍不斷逼近而戰意高漲的魏延,心中的戰意更加強盛。

魏延的眼睛瞬間變得通紅。

他怕死嗎?

出身寒門的他並不怕。

只是自詡爲大丈夫的他,卻怕一輩子碌碌無名,更怕別人誹謗他爲倖臣。

那該用什麼洗刷他的顧慮,洗刷他的恥辱呢?

唯有敵人的鮮血,唯有不斷建立戰功。

現在糜暘將建立戰功的機會親自送到他的手中,魏延又怎麼會不感到無比興奮呢?

看着魏延的這番神色,糜暘點點頭。

他讓魏延先行退下一會依令行事。

當魏延退下之後,糜暘又對着丁奉言道:“今日卿在,賢於數萬衆。事之濟否,固在卿爾。”

與魏延不同的是,丁奉雖然心中也有着強烈的立功之心,但是原先身爲降將的他,糜暘對他的看重有時更爲重要。

果然在聽完糜暘的這句話後,丁奉感於糜暘的看重,激動地對糜暘下拜道:“願爲冠軍效死爾!”

看着丁奉的這番表現,糜暘臉上流露出笑容。

他亦讓丁奉暫且退下,一會依令行事。

糜暘深知自己沒有張飛的那種勇猛,所以他就無法採取張飛那種作戰方式。

只是每人各有長處,他只要發揮好自己的長處即可。

在經過對魏延與丁奉不同的言語激勵之後,糜暘看向了已經來到漢軍陣前的兩萬魏軍。

不久後數千支長槍交接的刺耳猙鳴聲,再次響徹在兩軍陣前,而幾乎是一瞬間,雙方都有着不少士卒倒下。

面對明顯多於己方的長槍朝己方大軍刺來,糜暘並沒有慌亂。

因爲他知道更大的考驗在後面。

果然在雙方的長槍兵互相突刺之時,敵方的指揮大將孫禮緊盯着穿着明光鎧的的糜暘,他的眼中閃過森寒的冷意。

漢鹿之頭,值多少錢?

恐怕對於任何魏將來說都是無價之寶。

今日他孫禮只要能拿下糜暘的腦袋,那麼可以說通向高官厚祿的大道,就已經向他敞開。

而他孫禮亦能踩着糜暘的腦袋,成爲天下備受人矚目的名將。

這種誘惑力,對於任何魏將而言都是難以抵抗的。

更何況目前他所擁有的兵力,還是糜暘的一倍。

孫禮不是打呆仗的,己方有着兵力優勢他不可能不去動用。

於是乎他命令兩員副將分別率領着五千魏軍,從後方的魏軍軍陣中而出,朝着一萬漢軍的兩方側翼而去。

因爲兵力處於優勢,所以孫禮可以輕易做出分兵的舉動。

哪怕他分出一萬大軍,但是他與漢軍正面對戰的還有一萬大軍。

孫禮的想法是,他率領着這一萬大軍與糜暘的一萬大軍做正面對抗。

至於兩員副將分別率領着五千大軍前去突破漢軍的側翼,而糜暘要想保證漢軍的軍陣不被突破,亦只能分兵。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種安排可以保證魏軍無論在哪個方向,都可以保持着對漢軍的兵力優勢。

而在三面圍攻之下,只要漢軍有一面被突破,等待他們的就只有潰敗的下場。

至於爲何孫禮不多分出一部分兵,從四面八方對漢軍發動攻擊。

這是因爲孫禮心中對糜暘的忌憚。

儘管己方有着兵力優勢,但是糜暘不是尋常的將領,他所率領的漢軍定然也是善戰之師。

所以孫禮務必要時刻保持着己方的兵力優勢,分兵兩方,一方五千是目前最合適的佈置。

再加上圍三缺一是兵法之要,給敵人留一個缺口,亦能讓他們在作戰不利時萌生退意。

孫禮的做法符合一位良將的身份,他的做法亦是以往魏軍面對處於劣勢兵力的敵人時,所採取的通用攻擊方法。

只是孫禮卻忘記了,現在的糜暘不是剛穿越來時的他了。

在經歷過數場大戰後,糜暘的作戰經驗也在快速增加,更何況他還有曾經還有個好夥伴——于禁。

論對魏軍作戰方式的瞭解,于禁會比哪一位魏將低呢?

當初許都一帶曹魏的野戰軍,可都是于禁一手操練出來的。

而把寶全壓在糜暘身上的於衛將軍,早就將他所知道的一切都告知了糜暘。

糜暘武力雖然不佳,但他的記憶力卻極好。

所以孫禮的分兵舉動,糜暘早有防備。

當孫禮的兩位副將各自率領着五千魏軍朝着漢軍的軍陣而來時,看到這一幕的糜暘,臉上並沒有浮現慌亂之色。

知己知彼這四個字,早已經被他刻進骨子裡。

只是雖然對孫禮分兵的舉動早有預料,但是能不能成功抵擋住魏軍的進攻,還得看丁奉與魏延是否給力。

畢竟魏軍的兵力處於優勢地位。

各自率領着五千魏軍,朝着漢軍側翼而來的是魏將分別是馬臺與文欽。

其中馬臺是孫禮的同鄉好友,文欽是曹操的舊部之子。

當馬臺與文欽分別率軍朝着漢軍的側翼前來時,糜暘馬上揮舞起令旗。

他令早就做好準備的魏延與丁奉,分別率領着兩千大刀兵從軍陣出身,前去抵擋馬臺與文欽的五千魏軍。

與馬臺對陣的是丁奉,與文欽對陣的是魏延。

一直在觀察着戰場局勢的孫禮在看到這一幕後,他眼神中對糜暘的忌憚更深。

其實當糜暘的一萬大軍與孫禮的兩萬大軍相抗時,他們這處已然成爲了一處單獨的戰場。

他們的大軍亦由奇軍變成正軍。

而隨着他分出兩部魏軍前去攻擊糜暘大軍的側翼時,那兩部五千魏軍又變爲了他這兩萬大軍中的奇軍。

這便是孫子兵法中所說的:

“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

而從目前的局勢看來,論對正奇之兵的變化利用,後發先至的糜暘比他更加嫺熟。

怪不得衛將軍會如此想殺了糜暘。

既智計百出,又通曉戰場指揮的正奇之術,若不及早除去糜暘,那麼大魏來日還有寧日嗎?

只是雖然孫禮意識到糜暘對他的奇兵早有防範,但他心中依然充滿着信心。

五千魏軍與兩千漢軍,堂堂正正對敵的話,勝利一般是屬於他的。

孫禮的預料並沒有錯,只是他忽略了一點,那便是大軍混戰,既是鬥兵,亦是鬥將。

不過他很快就會知道了。

當魏延領兵出陣後,他便看到五千軍容齊整的魏軍亦到了不遠處。

只是這一幕並沒讓魏延臉上浮現畏懼之色。

即使他現在率領的兵力,遠遠弱於敵軍。

身長八尺的魏延站在兩千手持大刀的漢軍身前,他的眼神看着不遠處的敵將文欽,猶如在看着一位死人一般。

面對敵軍的來襲,魏延並沒有選擇結陣自保。

他命身後的兩千漢軍,舉起手中的長刀,排成長陣,然後形成一排排刀牆主動朝着敵軍前進。

既然目前兵力處於劣勢的漢軍沒有城牆或糧車作爲屏障,那他魏延就造出一道道刀牆作爲大軍的屏障。

欲踏我陣者,先蹈我刀也。

魏延的這副舉動,令五千魏軍的主將文欽有些驚訝。

只是他亦是悍勇之輩,又豈會在兵力優勢的情況下,被魏延的這番舉動所嚇到呢?

文欽命令他身後的五千魏軍,朝着前方的兩千漢軍衝擊而去。

孫禮給他的命令就是快速擊破漢軍的側翼。

只要他能快速擊破糜暘所率漢軍的側翼,那麼不但糜暘可能會被死於亂軍中,這一處戰場的勝負亦會決定着另一處戰場的勝負。

到時候,他文欽可就名聲大噪了。

五千魏軍在文欽的指揮下,紛紛拔出腰間的環首刀朝着前方的漢軍的刀陣殺去。

五千聲懾人的喊殺聲拔地而起,五千柄魏軍手中環首刀閃耀的寒光,籠罩了兩千漢軍身前的空地。

面對這一幕,魏延對着身後的漢軍大喊道:

“今日之事,當以身啖寇,決戰於陣,萬死而冀其一生。不然,有死無生耳。“

在大喊出這句話後,魏延猶如一隻飢餓許久的猛虎衝出牢籠一般,他身先士卒,手持大刀,先一步朝着五千魏軍殺去。

這個前進的機會魏延已經等了很久了。

當驍勇無比的魏延與最前方的一名魏軍交兵時,他仗着己方的大力,橫掃着手中的長刀將身前的魏軍給一擊斬首。

隨着鋒利的刀刃劃過那名魏軍的脖頸,一股熾熱的鮮血噴灑在魏延的臉上。

但是魏延眼睛都不眨一下,他反手一刀又將一名魏軍的首級斬下。

兩擊之後,兩具方纔還活生生的敵軍,卻成爲無頭血屍直直躺下。

這一幕大大刺激着魏延身後的漢軍士卒。

再加上方纔魏延的話語已然通過傳遞傳遍全軍,所以這時漢軍的士氣十分高昂。

這兩千漢軍在糜暘的訓練下,本就是一支精兵。

在士氣高昂的情況下,他們更不會有絲毫退縮。

於是這兩千組成刀牆的漢軍跟着魏延的步伐,堅定地邁着齊整的腳步,揮刀朝着前方的敵人砍去。

當上千柄鋒利的漢軍長刀觸及敵軍的身體之後,衆多聲魏軍的慘叫聲在魏延的身邊響起。

聽着那陣陣慘叫聲,魏延心中的殺意更甚。

一具具身體在魏延的腳下倒下,魏延感覺數年來他心中的悲憤正慢慢得到紓解。

他不是大漢的倖臣。

他今日是大漢的功臣!

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52章 魂斷鬱陵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9章 糜暘到了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9章 糜暘到了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
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52章 魂斷鬱陵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9章 糜暘到了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9章 糜暘到了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