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

朱桓與徐盛,很快就被糜暘派人送走。

在送走朱桓與徐盛之前,糜暘曾三番兩次嚴令,不許有人在路上傷害他們。

糜暘之所以要如此,乃是他擔心,他的部下中有人會抱着「君辱臣死」的觀念,不顧一切於路上襲殺朱桓與徐盛二人。

要是真有人這麼做了,按照當世的觀念,糜暘事後還不能責罰於他們呢。

而糜暘不似作僞的保護態度,一點一滴看在朱桓與徐盛的眼中。

糜暘真大度呀!

他們或許表面上沒表現出什麼,但心裡對糜暘還是感激的。

等到朱桓與徐盛離開後,糜暘看着一衆氣鼓鼓的下屬,他不免覺得心暖暖的。

雖說爲了大局考慮,他不能傷害朱桓與徐盛,可下屬對他的感情,卻也讓他受用至極。

「你們是在怪孤嗎?」

下屬有心結,糜暘自然就要去解開。

聽到糜暘這麼說,丁奉等人連呼不敢。

他們說的也是實話。

丁奉等人不是不知道糜暘的良苦用心,可越是知道,他們心中才會越難受。

正如石苞迴應糜暘的那般:

「苞等不能奮身出命,爲主上並中原,吞江南,而令主上受陸賊之罵,大丈夫,豈能忍乎!」

聽到石苞的發言後,糜暘起身來到石苞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世人罵我者,豈陸遜一人乎?」

「弱者仁之助也,強者怨之歸也,這是古今至理。」

糜暘本意是想安撫一下石苞,沒想到石苞聽完糜暘的話後,他感覺心中更難受了。

不過嘛,身爲有能力的人,難受的第一個表現可以是憤怒,但不能一直都是憤怒。

石苞很快拱手對糜暘進言道:

「臣有一計,可爲大司馬蕩平江東。」

石苞的話,成功地引起了糜暘的注意。

他笑道:

「卿可言之。」

得到糜暘的允許後,石苞精神一振繼續說道:

「大司馬可讓人謄抄陸賊的戰書,散佈於全軍。

如此一來,一可將陸賊險惡嘴臉公之於衆,二可令我軍上下同仇敵愾。

兵法有言,一鼓作氣,無往不勝,於大軍同仇敵愾之時,大司馬帥旗一揮,我大軍定能直接橫渡長江,威逼建鄴!」

自從來到荊州後,石苞可算是親身經歷了,糜暘在荊州的聲望有多重。

原本糜暘定下休養生息的戰略,是考慮到軍中漸漸流傳的厭戰情緒。

可石苞認爲,只要讓全軍知道陸遜辱罵糜暘的事,那麼憑藉糜暘在荊州的聲望,荊州百姓及軍士,勢必會鼓足士氣打這一戰。

況且石苞也知道,就算己方不宣傳,今日陸遜戰書的內容,也掩蓋不住。

既然如此,何不順水推舟,化悲憤爲力量呢?

石苞的建議,的確是個很好的取巧辦法。

而在石苞建言後,陳到也忍不住起身說道:

「臣以爲,既陸賊敢挑戰我朝威嚴,我朝也勢必要以雷霆之怒應之。

東吳防線,重要之處在於江夏、柴桑二郡。

大司馬不若命鄧刺史率一軍進逼江夏,再令臣率一別軍東至柴桑,以爲牽制之勢。

而大司馬則預留一支精銳親自統率,趁敵軍南北不能相顧之時,擇虛攻之。

只要我軍能拿下江夏或柴桑任何一郡,則逆吳防線大開,滅亡之日不遠矣。」

陳到性格沉穩,所以他提出的策略,是看起來更加穩妥的三路並舉之策。

在陳到話音落下後,鄧芝也忍不住站起來說道:

「石校尉及陳鎮東所言,皆有道理。

然臣以爲,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今荊州糧草尚未充足,大司馬不若下令大軍屯兵邊境,與百姓共同耕作。

這樣一來,既能快速令我軍糧草豐足,又能讓我軍在逆吳發生內亂時及時出兵,可謂一舉兩得之策。」

鄧芝是知道糜暘有意以張昭爲突破口,來使江東內亂的。

再加上身爲荊州刺史的他,深知荊州農業的情況,於是提出了這一策略。

在聽完三人的建言後,糜暘臉上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可以說,三人的建言都有着可取之處。

只是糜暘認爲,他們三人的建言,卻也都有着不足的地方。

糜暘開口說出了他的看法:

「仲容主張一鼓作氣,乘船直接渡江,橫行於江南;鎮東認爲應該牽制敵軍,趁虛攻之;伯苗則以爲,應當屯兵邊境,相機而動。

以上三策,的確都是攻取敵國的常用之計。

但是自從我們北伐以來,大小苦戰多場,我軍的戰力受到了不小損耗。

加荊州遭受戰亂數十年,十戶不存一。

我縱有分兵之心,可若陸遜下令在重要渡口排列戰船,加固城池佔據險要,那麼我們分兵牽制的計策,反而會拖垮我們自己。

另外我軍的到來不是秘密,陸遜定然早有防備,若採取仲容的計策,未免太過冒險。

要知一鼓作氣,勢不能久,若一擊不勝,之後奈何?

吳國與我爲敵,自公安以來,已經數年。

這期間他們君臣懼我威名,遂上下團結,同心同德,我雖有使彼內亂之策,這孫權非庸主,江東又多俊傑,這策非一時可以奏效。

故伯苗之策,並非上佳。

如今我軍剛至荊州,對敵軍的情況並不熟悉。

敵軍設置的哨所,又數量衆多戒守嚴密,我們的間諜不能進入,得不到任何消息。

如果軍隊沒有耳目消息,偵察不夠詳密,卻冒然發重兵以面臨巨大的危險。

這就是懷着僥倖心理以邀取成功,企圖先戰而後求取勝利,這不是保全軍隊的良策。

陸遜雖對我下達戰書,可今是兩國春耕之際,陸遜知兵之人,短期內不會貿然發兵。

敵軍無速戰之力,我軍又有久戰之需,那麼我們爲何不採取以靜制動的計策呢?

我軍當下要做的,有六件要緊的事。

第一,宣傳優惠的政策,吸引敵國的百姓來到荊州,讓他們耕作我們肥沃的土地。

第二,兵士要與百姓共同耕作,不許欺壓劫掠,讓敵國百姓知道,我軍不會侵犯他們的財產。

第三,在邊境區域實行招撫懷柔政策,使敵國大將中的投降歸附之人每天來到。

第四,要恢復襄陽王當年設立的哨所,令敵國間諜不能過來。

第五,邊境各地區開展屯田,這樣來日開戰時,我軍可就地取糧。

第六,要發揮好孫登的作用,讓他成爲孫權的腹中之刺,從而漸漸擾亂逆吳的朝局。

以上六個方面,是滅亡吳國的必行之策。

不做好這些,敵軍就會佔據便捷的地利;掌握這些,人和就會來到我們這邊。

今天下的局勢已經很明朗了,欲滅一國,非一時之事。

在此期間,必須要不間斷施展謀略瞭解彼此得失,也要不斷相互較量知道彼此優劣。

想着冒險行事,就會勞役頻繁國力衰竭;

不顧敵我

實情,就會加重稅斂財力匱乏。

不可不慎!」

當糜暘說完這些後,廳內的衆臣臉上都流露出思索之色。

隨後他們便齊齊拜服於糜暘的計策之下。

而就在衆臣以爲,糜暘要大度的忘記陸遜的挑釁之後,殊不知糜暘的下一道命令卻讓他們愣住了。

「傳令回長安,讓魏延、張合、張嶷、柳隱等將,在收到召令之日起,即刻來荊州。」

糜暘唸到的每位將領的名字,對廳內衆臣來說,都算不上陌生。

因爲他們每一位,在軍中都有着勇猛的威名流傳。

而一下子將這些猛將都召來荊州,糜暘的目的是什麼,不言而喻。

兩軍正面交戰,陷陣之將越多,優勢就越大!

衆臣頓時期待,當這些世之猛將衝入敵陣時,配合己方精銳的士卒,會給敵軍造成多大的殺傷。

看着衆臣詫異的目光,糜暘下意識地摸了摸嘴下的長鬚。

這麼看着自己作甚。

自己是法正的高徒,有怨必報,不正常嗎?

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36章 麋鹿破槽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章推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
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36章 麋鹿破槽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章推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