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

朱桓與徐盛,很快就被糜暘派人送走。

在送走朱桓與徐盛之前,糜暘曾三番兩次嚴令,不許有人在路上傷害他們。

糜暘之所以要如此,乃是他擔心,他的部下中有人會抱着「君辱臣死」的觀念,不顧一切於路上襲殺朱桓與徐盛二人。

要是真有人這麼做了,按照當世的觀念,糜暘事後還不能責罰於他們呢。

而糜暘不似作僞的保護態度,一點一滴看在朱桓與徐盛的眼中。

糜暘真大度呀!

他們或許表面上沒表現出什麼,但心裡對糜暘還是感激的。

等到朱桓與徐盛離開後,糜暘看着一衆氣鼓鼓的下屬,他不免覺得心暖暖的。

雖說爲了大局考慮,他不能傷害朱桓與徐盛,可下屬對他的感情,卻也讓他受用至極。

「你們是在怪孤嗎?」

下屬有心結,糜暘自然就要去解開。

聽到糜暘這麼說,丁奉等人連呼不敢。

他們說的也是實話。

丁奉等人不是不知道糜暘的良苦用心,可越是知道,他們心中才會越難受。

正如石苞迴應糜暘的那般:

「苞等不能奮身出命,爲主上並中原,吞江南,而令主上受陸賊之罵,大丈夫,豈能忍乎!」

聽到石苞的發言後,糜暘起身來到石苞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世人罵我者,豈陸遜一人乎?」

「弱者仁之助也,強者怨之歸也,這是古今至理。」

糜暘本意是想安撫一下石苞,沒想到石苞聽完糜暘的話後,他感覺心中更難受了。

不過嘛,身爲有能力的人,難受的第一個表現可以是憤怒,但不能一直都是憤怒。

石苞很快拱手對糜暘進言道:

「臣有一計,可爲大司馬蕩平江東。」

石苞的話,成功地引起了糜暘的注意。

他笑道:

「卿可言之。」

得到糜暘的允許後,石苞精神一振繼續說道:

「大司馬可讓人謄抄陸賊的戰書,散佈於全軍。

如此一來,一可將陸賊險惡嘴臉公之於衆,二可令我軍上下同仇敵愾。

兵法有言,一鼓作氣,無往不勝,於大軍同仇敵愾之時,大司馬帥旗一揮,我大軍定能直接橫渡長江,威逼建鄴!」

自從來到荊州後,石苞可算是親身經歷了,糜暘在荊州的聲望有多重。

原本糜暘定下休養生息的戰略,是考慮到軍中漸漸流傳的厭戰情緒。

可石苞認爲,只要讓全軍知道陸遜辱罵糜暘的事,那麼憑藉糜暘在荊州的聲望,荊州百姓及軍士,勢必會鼓足士氣打這一戰。

況且石苞也知道,就算己方不宣傳,今日陸遜戰書的內容,也掩蓋不住。

既然如此,何不順水推舟,化悲憤爲力量呢?

石苞的建議,的確是個很好的取巧辦法。

而在石苞建言後,陳到也忍不住起身說道:

「臣以爲,既陸賊敢挑戰我朝威嚴,我朝也勢必要以雷霆之怒應之。

東吳防線,重要之處在於江夏、柴桑二郡。

大司馬不若命鄧刺史率一軍進逼江夏,再令臣率一別軍東至柴桑,以爲牽制之勢。

而大司馬則預留一支精銳親自統率,趁敵軍南北不能相顧之時,擇虛攻之。

只要我軍能拿下江夏或柴桑任何一郡,則逆吳防線大開,滅亡之日不遠矣。」

陳到性格沉穩,所以他提出的策略,是看起來更加穩妥的三路並舉之策。

在陳到話音落下後,鄧芝也忍不住站起來說道:

「石校尉及陳鎮東所言,皆有道理。

然臣以爲,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今荊州糧草尚未充足,大司馬不若下令大軍屯兵邊境,與百姓共同耕作。

這樣一來,既能快速令我軍糧草豐足,又能讓我軍在逆吳發生內亂時及時出兵,可謂一舉兩得之策。」

鄧芝是知道糜暘有意以張昭爲突破口,來使江東內亂的。

再加上身爲荊州刺史的他,深知荊州農業的情況,於是提出了這一策略。

在聽完三人的建言後,糜暘臉上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可以說,三人的建言都有着可取之處。

只是糜暘認爲,他們三人的建言,卻也都有着不足的地方。

糜暘開口說出了他的看法:

「仲容主張一鼓作氣,乘船直接渡江,橫行於江南;鎮東認爲應該牽制敵軍,趁虛攻之;伯苗則以爲,應當屯兵邊境,相機而動。

以上三策,的確都是攻取敵國的常用之計。

但是自從我們北伐以來,大小苦戰多場,我軍的戰力受到了不小損耗。

加荊州遭受戰亂數十年,十戶不存一。

我縱有分兵之心,可若陸遜下令在重要渡口排列戰船,加固城池佔據險要,那麼我們分兵牽制的計策,反而會拖垮我們自己。

另外我軍的到來不是秘密,陸遜定然早有防備,若採取仲容的計策,未免太過冒險。

要知一鼓作氣,勢不能久,若一擊不勝,之後奈何?

吳國與我爲敵,自公安以來,已經數年。

這期間他們君臣懼我威名,遂上下團結,同心同德,我雖有使彼內亂之策,這孫權非庸主,江東又多俊傑,這策非一時可以奏效。

故伯苗之策,並非上佳。

如今我軍剛至荊州,對敵軍的情況並不熟悉。

敵軍設置的哨所,又數量衆多戒守嚴密,我們的間諜不能進入,得不到任何消息。

如果軍隊沒有耳目消息,偵察不夠詳密,卻冒然發重兵以面臨巨大的危險。

這就是懷着僥倖心理以邀取成功,企圖先戰而後求取勝利,這不是保全軍隊的良策。

陸遜雖對我下達戰書,可今是兩國春耕之際,陸遜知兵之人,短期內不會貿然發兵。

敵軍無速戰之力,我軍又有久戰之需,那麼我們爲何不採取以靜制動的計策呢?

我軍當下要做的,有六件要緊的事。

第一,宣傳優惠的政策,吸引敵國的百姓來到荊州,讓他們耕作我們肥沃的土地。

第二,兵士要與百姓共同耕作,不許欺壓劫掠,讓敵國百姓知道,我軍不會侵犯他們的財產。

第三,在邊境區域實行招撫懷柔政策,使敵國大將中的投降歸附之人每天來到。

第四,要恢復襄陽王當年設立的哨所,令敵國間諜不能過來。

第五,邊境各地區開展屯田,這樣來日開戰時,我軍可就地取糧。

第六,要發揮好孫登的作用,讓他成爲孫權的腹中之刺,從而漸漸擾亂逆吳的朝局。

以上六個方面,是滅亡吳國的必行之策。

不做好這些,敵軍就會佔據便捷的地利;掌握這些,人和就會來到我們這邊。

今天下的局勢已經很明朗了,欲滅一國,非一時之事。

在此期間,必須要不間斷施展謀略瞭解彼此得失,也要不斷相互較量知道彼此優劣。

想着冒險行事,就會勞役頻繁國力衰竭;

不顧敵我

實情,就會加重稅斂財力匱乏。

不可不慎!」

當糜暘說完這些後,廳內的衆臣臉上都流露出思索之色。

隨後他們便齊齊拜服於糜暘的計策之下。

而就在衆臣以爲,糜暘要大度的忘記陸遜的挑釁之後,殊不知糜暘的下一道命令卻讓他們愣住了。

「傳令回長安,讓魏延、張合、張嶷、柳隱等將,在收到召令之日起,即刻來荊州。」

糜暘唸到的每位將領的名字,對廳內衆臣來說,都算不上陌生。

因爲他們每一位,在軍中都有着勇猛的威名流傳。

而一下子將這些猛將都召來荊州,糜暘的目的是什麼,不言而喻。

兩軍正面交戰,陷陣之將越多,優勢就越大!

衆臣頓時期待,當這些世之猛將衝入敵陣時,配合己方精銳的士卒,會給敵軍造成多大的殺傷。

看着衆臣詫異的目光,糜暘下意識地摸了摸嘴下的長鬚。

這麼看着自己作甚。

自己是法正的高徒,有怨必報,不正常嗎?

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章推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2章 當爲班超
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章推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2章 當爲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