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

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這是華夏兵聖孫武提出的一個重要作戰理念。

雖然這個作戰理念是孫武在春秋時期提出的,但是這種思想是很先進的。

這個作戰理想的具體解釋是:當大軍雙方交戰進入焦灼狀態時,領兵將領應該在恰當的時機投入機動部隊。

而這一點若做的好了,那麼將領後續投入的機動部隊,就會成爲獲勝的關鍵。

孫武這句話中的奇兵,準確來說指的應當是大軍的機動兵力或者預備兵力。

所以孫武纔會在說完這句話後,緊接着說道:“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至於許多人將這句話理解爲,大軍的主將應該學會出奇制勝,其實也不算謬誤。

因爲善用機動兵力,本來就是一種靈活多變的戰術。

甚至可以說是古代行軍打仗之中,最爲重要的一種戰術。

只是孫武所說的這看似簡單的短短九個字,卻成爲了華夏數千年以來,無數將領成爲名將的一個看似不可逾越的門檻。

什麼時機適合投入己方的機動兵力,一次投入多少機動兵力,該動用哪部分的機動兵力,主將一旦要動用奇兵無疑都要考慮這三方面的問題。

而這三方面的問題,則往往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

若有一點決斷錯誤,那都有可能頃刻間引起大軍的慌亂乃至於潰敗。

這種後果無疑是很嚴重的,一將無能,累死三軍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正因爲後果十分嚴重,所以每當一方主將要動用奇兵時,都會有着很大的心理壓力。

數萬人的生死,只在他的一念之間。

最重要的是,要想不出差錯的動用奇兵,十分考驗將領對戰場局勢的判斷力及他臨機應變的能力。

而這種能力除去一些天賦異稟之輩之外,大多數將領只能靠着多年的從軍經歷慢慢培養。

漢軍主將關羽,正是那大多數將領中的一員。

關羽自從軍以來,最早是以個人勇武聞名天下,而對於指揮大軍作戰,一開始他並不擅長。

正因爲關羽一開始不是如韓信那般天賦卓絕之輩,所以早期他並不乏被人擊敗的戰例。

關羽的開始與絕大多數人一樣,但劉關張三兄弟皆是心志卓絕之輩,堅定的心志讓關羽十分的好學。

在一次次的失敗中,關羽不斷的吸取經驗並且不斷的成長着,及至現在的關羽,已然可以打出威震華夏那般令人驚豔的優秀戰例。

現在的關羽,幾乎就在瞬息之間判斷出當今的雙方作戰局勢。

而在明瞭當今的局勢對漢軍有着不利後,關羽命身旁的門下督廖化揮舞起了令旗。

目前已經展開交戰的漢魏大軍,都只是彼此的前軍而已,雙方各自還有着數萬預備兵力未曾進入戰場。

而接下來雙方的奇兵,都將從這數萬大軍中產生。

當廖化高高揮舞起手中的令旗之後,漢軍的大陣中頓時響起一陣陣高昂雄渾的鼓聲。

高昂雄渾的鼓聲配合上井然有序的令旗指揮,讓未交戰的漢軍都明白了關羽的意圖。

而當關羽的指令傳到以糜暘爲主將的漢軍後軍時,糜暘的眼神踊躍出升騰的戰意。

面對漢軍前軍因爲兵器不利,漸漸陷入不利的作戰局勢時,關羽並沒有令他的中軍出擊。

他反而命令本來掩護大軍側翼的後軍出擊。

關羽下達這個命令,是有着多重考慮的。

雖然雙方的大軍還未全部交戰,但是在這廣袤的平原之外,雙方大軍的身形都被雙方的將領看的清清楚楚。

在觀察之下,關羽知道魏軍中的騎軍目前只有許褚所率領的三千輕騎軍。

而那三千輕騎軍在兩軍短兵相接之時,發揮的作用已經不大。

之前關羽特地讓糜暘領軍保護大軍側翼,爲的便是防止曹丕從關中或者河北調來大量鐵騎。

現在看來在他的計策之下,他的這點擔憂並沒有成真。

在目前的戰局之中,漢軍側翼的安危是無須太過擔憂的。

既然如此,糜暘所率領的後軍,便是目前關羽手中最重要的一支機動兵力。

至於他自己親率的中軍,既是中軍,那麼不到大戰的最後關頭,當然是不能輕易動用的。

只是儘管如此,但是用兵向來周到的關羽還是隻下令糜暘的大軍出動一萬支援前軍。

雖然關羽心中有想着保護糜暘,但關羽不是因私廢公之人,況且保護糜暘也是在漢軍大敗的情況下。

現在雙方大軍激戰正酣,勝負尚未明朗,正是漢軍中的每一人拋頭顱、灑熱血的時候。

在明瞭關羽的命令之後,糜暘決意率領他所帶來的一萬益北大軍前去支援張飛。

關羽的命令並沒有點名讓糜暘親自領軍支援,在這種情況下,糜暘本可以指派一員大將領軍前往。

只是糜暘雖然因爲經驗的受限,無法敏銳地如關羽那般對漢軍前軍的作戰態勢,做出精準的判斷。

但是他知道當關羽比敵方先動用機動兵力之時,那自然是己方開始陷入劣勢的時候。

而在這種時候,他所派出的一萬漢軍,便起到扭轉當前戰場局勢的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糜暘必須親自上陣。

他知道自己不是如關張那般的萬人敵,但他現在所率領前往的一萬大軍,是他在上庸城外一手操練的嫡系大軍。

糜暘的恩威,早已經深深根植在這一萬大軍心中。

只要有他在這一萬大軍陣中,那麼這一萬大軍就能夠發揮出自身最強的戰鬥力。

在快速的整軍過後,糜暘令副將張嶷掌管留下的一萬大軍,他自己則親率着另一萬大軍朝着前方的戰場快速而去。

而當糜暘的大軍動起來之時,這上萬大軍的舉動很快就被張遼所察覺。

看到漢軍後方的大軍中,有一支大約萬人的大軍,開始緩緩朝着前方行進,張遼本來並無多少意外。

他與關羽一樣都是擅長指揮大軍作戰的宿將,漢軍的這種反應早在他的預料之中。

只是當看到那一萬漢軍軍陣中,打的是糜暘的旗幟之後,張遼及其他魏軍諸將臉上都浮現出忌憚的神色。

公安、西城、兩場大戰,令當世兩大名將飲恨去世。

當曹仁這樣在魏軍中有着莫大聲望的大將死在糜暘手中時,這讓魏軍諸將對糜暘心中的忌憚,都快形成一種本能的反應了。

不久之後,在得知是糜暘親自領軍支援後,臉帶忌憚的朱鑠馬上就駕馬來到張遼身旁,對着他言道:

“此賊不死,陛下不安,社稷不寧。”

朱鑠身爲曹丕的心腹大臣兼知己好友,他短短八個字道出了曹丕心中對糜暘的忌憚甚至於仇恨。

在聽到朱鑠的話語後,張遼亦心有同感的點點頭。

曹丕的心思,亦是張遼的心思。

倒不是說張遼會如其他人一般懼怕糜暘,只是糜暘戰績太耀眼,而他又太年輕了。

以他的年輕,只要不出任何意外的話,他完全可以耗死目前當世的任何一位名將。

而那時候對大魏來說,可能就是一場災難了。

身爲大魏忠臣的張遼,自然是不允許這種事發生的。

當年因爲馬邑之謀他的先祖已然改過一次姓,要是漢室真的二次復興,那難不成他的家族還要再改一次姓不成?

在這種思緒之下,張遼當機立斷的傳達命令,讓他看重的大將孫禮領軍兩萬迎擊糜暘所部。

兩萬對一萬,一倍的兵力差距,在平原地帶上已經是一種很大的優勢。

從這番安排中,足可以看出張遼對糜暘的忌憚。

於是就在糜暘領着一萬大軍出陣的時候,不遠處的魏軍後軍軍陣中,幾乎是同時有着兩萬魏軍出陣。

只是與糜暘的一萬大軍不同的是,糜暘的一萬大軍是朝着正在交戰的戰場而去。

而那兩萬魏軍在孫禮的率領下,則朝着糜暘的這一萬漢軍徑直而來。

兩萬魏軍的出陣,亦很快被關羽所察覺。

看着兩萬魏軍前進的方向,在關羽身旁的廖化情急之下趕忙提醒關羽道:“大將軍,左將軍兵力不足,趕緊派兵支援吧。”

只是廖化的提醒,關羽卻猶如聽不見一般。

他的眼睛只是緊緊盯着糜暘的背影。

兩萬魏軍的心思,關羽不是不知道,關羽亦不是不擔心糜暘的安危。

只是如果糜暘連這種場面都無法應對,那他還怎麼配當他關羽的後繼者?

況且目前漢軍的兵力本就少於魏軍一萬,若是他再派出一萬大軍支援糜暘,那麼張飛那裡他就只能派出中軍支援了。

那樣的話,他機動兵力用盡之後,漢軍整體的局勢便會陷入更大的危難之中。

慈不掌兵,大戰一開,只有生死之分,無身份之別。

現在面臨危險的不是他關羽的女婿,而是大漢的左將軍!

而雖然魏軍因爲對糜暘的忌憚,出於關羽意料之外的,多派出一萬大軍徑直奔着糜暘所部而去。

但在這個情況下,關羽亦敏銳的抓住了一個戰機。

可以在某種局面上,扭轉漢軍兵力少於魏軍不利局面的戰機。

而要想完成這個戰機,接下來看的就是糜暘的表現了。

當糜暘領着一萬漢軍朝着前方的戰場步步逼近時,騎在馬上的他,很快就察覺到前方有一支兩萬左右的魏軍,正不懷好意的朝着他這一萬漢軍逼來。

不止糜暘看到這一幕,就連糜暘身旁的鄧艾亦看到了這一幕。

在看到這一幕後,鄧艾馬上下意識地朝後方看去。

但他卻看到這一萬大軍的背後,並未有援軍趕來。

意識到這一點後,鄧艾的臉上浮現沉重之色。

如果說一開始大將軍沒有意識到,張遼會派出兩萬魏軍前來阻擊他們的話。

那麼現在他們都已經看到兩萬魏軍朝着他們而來,大將軍不可能看不到。

而以大將軍的作戰經驗,他更加不可能不知道兩萬對一萬,接下來這一萬漢軍會面臨着多大的壓力。

只是大將軍知道,卻不派出援軍支援,很明顯是想將他這一萬大軍,順水推舟當做拖住那兩萬魏軍的誘餌。

鄧艾很快的將自己的判斷告訴給糜暘。

糜暘在聽完鄧艾的推斷後,領軍往前的他陷入一片短暫的沉默中。

就在鄧艾以爲糜暘會因此事生氣時,糜暘卻展現了笑容對鄧艾言道:

“當年與曹操漢水相會時,曹操就說若當初伯父受他表召,則我爲其所有也。”

“曹操當年的感慨,現在那些逆魏的不肖子孫方纔醒悟過來,急着想要我的項上人頭。

豈不晚乎?”

“賊軍雖衆,無所懼也。在漢爲漢,今日若無我身餌賊,恐軍無孑遺矣。”

說完這番話後,糜暘當即對他身後的一萬大軍下達了一個新的命令。

全軍轉東三百步。

很明顯,糜暘是要以自身爲誘餌,來將那本來就朝他逼近的兩萬魏軍,來吸引到另一處戰場。

既然今日一戰是對大漢至關重要的一戰,那麼他自然願意爲大漢付出。

糜暘在平時是頗爲謹慎的人,這從他每次出遊都會帶着親衛出行便可知道。

只是謹慎不是退縮。

現在的糜暘與大漢的命運早已方方面面的交纏在一起,於情於理,於公於私,他都不可以退。

而既然不能退縮,那便儘量掌握着一定的主動權。

當糜暘的大軍在兩軍陣前突然轉向的時候,他這一萬大軍的動靜被兩軍的將領看的清清楚楚的。

而率領着兩萬魏軍的孫禮見狀,當即下令身後的魏軍加快腳步。

正在領軍與張飛對抗的曹休見狀,他馬上傳達命令給許褚,讓他率領剩下的兩千多輕騎軍前去協助孫禮。

其他將領對糜暘可能是忌憚,但曹休對糜暘可就是忌恨了。

在場的魏軍將領沒有一個是庸才,哪怕沒有着事先的溝通,他們也知道張遼的目的是什麼。

而一直在注意着糜暘動向的關羽,在看到這一幕後,他便將目光從糜暘的所在收回。

這纔是他關羽的女婿,這才配當他關羽的後繼者!

因爲先從漢軍的陣型中出發,所以在孫禮及許褚所部到達前,糜暘搶先到達預定位置。

在率領着大軍到達預定位置後,糜暘當即下令身後的漢軍列好陣勢。

雖然離着張飛與曹休的戰場有着三百步遠,但那處震天的哀嚎喊殺聲,還是能清晰的傳入這方漢軍的耳中。

這說明那方戰場中,雙方的戰況依舊很猛烈。

而後糜暘看着不斷朝着他逼近的兩萬多魏軍,他從戰馬上躍下,舉起丁封從一旁遞過來的長槍。

既已連兵決雌雄,那我自當同浴血!

凌晨還有1章。

(本章完)

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1章 江陵城中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36章 麋鹿破槽第6章 此路不通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36章 麋鹿破槽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33章 誰敢殺我?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
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1章 江陵城中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36章 麋鹿破槽第6章 此路不通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36章 麋鹿破槽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33章 誰敢殺我?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