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

在這之後,又陸續有其他一些潰兵被清軍擊破,一直驅逐到了井陘道中。張皮綆收容這些潰兵的同時,也不斷從他們的口中獲悉了真定前線的一手軍情。

清軍十幾萬大軍已在真定城四面展開,兵鋒桀驁,充滿了不可一世之勢。據自真定潰圍而出的突騎所言,皇太極高立其中軍大纛於真定城護城河附近,並立御帳、御座兩處。

一處御帳、御座前樹立有滿洲八旗的鑲黃旗旗幟,顯然爲皇太極本人所處。另一處的御帳、御座,則樹立明軍旗幟,據說爲崇禎皇帝所處之地。

清軍旗幟密佈於真定城下,皇太極高據御座之上,儼然視真定城爲盤中之餐,每日炮擊不停。但是真定守軍在顧君恩和陳永福的指揮下,早已做足了防守措施,守軍大炮也不間斷地開火,使得佔據有絕對優勢兵力的清軍,竟然也倉促不能近城攀攻。

這些好消息都讓張皮綆對戰局漸漸擁有了比較樂觀的戰鬥信心,看來皇太極是絕難在李自成大兵抵達以前,攻破真定了!

只是考慮到清軍兵力衆多,還要提防皇太極手上是不是還藏有什麼殺手鐗。所以張皮綆依舊是不敢輕易怠慢,他已經向娘子關方向接連派出了好幾波使者,竭力催促李自成大兵加快行軍速度。

就在這個緊要關頭,前線又傳來了清軍叩擊土門關的緊急軍情。

張皮綆的左右都尉盡皆大驚,清軍軍勢多達十餘萬人,若移其圍攻真定之兵,悉發力於土門關,土門關現在的守軍八成是守不住的。

張皮綆卻冷靜道:“不要慌張!真定守軍數萬人,皇太極豈敢棄真定不顧,孤軍深入來拔除土門關?何況土門關只是井陘關的東口,即便清軍攻拔土門,想要真正堵塞井陘道,還是要繼續深入。

這時候萬歲早該到了!”

不過張皮綆雖然對於守好井陘口充滿信心,但也還是相當謹慎,立即整備兵馬,絕對抽調關城士兵奔赴前線增援。

但在張皮綆出發以前,新的好消息卻接二連三地送到了關城當中。

“義侯帶頭隊先鋒到了!”

張皮綆的接連催促終於起到了作用,李自成的大軍雖然還沒有抵達井陘,可是新封義侯的李雙喜——或者該稱呼他現在使用的另一個新名字張鼐——已經帶領大順軍的一支先鋒軍近萬人趕到了井陘。

井陘口本來只有張皮綆的近萬守軍,現在得到義侯張鼐的增援以後,兵力立即倍增,守軍實力幾乎已經趕上了真定城。而井陘關地勢之險峻、關城之森嚴,又遠在真定百倍以上。

如此部署,即便皇太極真的棄真定於不顧,以孤軍姿態深入井陘口,也只會落得一個頓兵關城之下不能進的下場。

待李自成剩下的八萬兵馬抵達以後,清軍滅亡的日子,便真的是屈指可數了。

“義侯……你們強襲馳援,真的是辛勞了!”

張鼐這一支先鋒兵馬是李自成接到張皮綆緊急求援以後,當機立斷派出的一支奇兵。這一路上張鼐所部真正是人必喘氣、馬必流汗,毫不顧惜馬力,全速進軍,一路狂奔,這才以遠超計劃的速度,提前趕到井陘。

在順朝開國登極典禮上,新晉受封爲義侯的張鼐,並沒有因爲現在的厚祿顯爵而喪失從前的驍將作風。他的衣着雖然華麗了許多,連戰馬的馬具都換上了一套朱漆描金的新裝潢,但是戰鬥的勇氣卻沒有一絲半毫的減少。

張鼐縱馬到張皮綆的面前,提刀大笑道:“你不是重二身邊的那個小衛兵張皮綆嗎!現在居然已經是把守井陘要地的主帥了嗎?”

張鼐的戰功和資望,即便是李來亨都不敢怠慢,何況是張皮綆?他趕緊束手單膝跪下,先把被清軍驅趕到井陘的潰兵所言軍情,一一告知於張鼐,接着又提出土門關已遭到清軍一部兵力的襲擊,皇太極非常明顯是準備堵塞井陘口,然後全力攻破真定城。

“義侯,虜酋竟然猖獗到了這樣的地步。十幾萬大軍,全不顧側翼井陘關的威脅,竟然在真定城下完全展開,又堂而皇之的大設所謂御帳、御座。現在清軍正在全力攻城,如果陛下大兵早一會兒趕到,咱們卷甲出關,側擊解圍,東虜恐怕就會匹馬不得北還。

如今皇太極算是清醒過來了半分,知道分一軍堵塞井陘,這纔出兵試圖攻拔土門關。但井陘道狹窄,土門關又堅固,我看清軍動輒是無法成功的!”

“好!張皮綆這個當年的小孩子,今天也是如此豪邁、如此氣魄了呀!”

李雙喜,也就是現在的張鼐,又哈哈大笑數聲。他爲人和過去完全相同,依舊是那樣不拘小節、壯闊大氣,大順的開國義侯揮揚馬鞭,不做任何停留,便催促張皮綆同他一起赴土門關上擊敵。

“張皮綆,我比你現在還小十歲的時候,就已經同闖王起兵。縱橫秦中,飛渡黃河,鏖戰晉中,以後又回陝西,穿雪山、走草地,殺出長城直躥到西番地,這種種百戰餘生之後,纔有破洛陽以後的百戰百勝。

你年紀小,當年闖軍打過的許多硬仗、苦仗,大約是不曾見識過的。不過也好,你只要記得現在的闖軍早已無敵於天下就夠啦!什麼楊嗣昌、傅宗龍、孫傳庭的,還不是一個個接連敗死?我跟着闖王一起入關,這算是我第二回打回陝西啦,結果沒有花上幾個月時間,就把明朝最厲害的九邊邊軍全部削平。

現在這個東虜,哈,也就是騷韃子的一支雜種。怎麼敢殺上門來,想要做甚鳥突厥、契丹的美夢?我管叫這一個喚作皇太極的虜酋可汗,只有入關來的運氣,沒有出關去的命數!”

曾經的李自成義子李雙喜,今日的義侯張鼐,他是最早跟隨李自成起兵的元從之一,幾乎一仗不差地陪着闖王打遍了半個天下,當然不把這一支困獸死斗的東虜當成了不得的大敵。

張鼐知道現在大順軍中,有不少人因爲大同、雁門之敗的關係,還有清軍輕取北京的緣故,對於這支強敵懷有不小的畏懼心。

所以張鼐只要一有機會,就要鼓舞大順軍將士們的士氣。他這樣不將東虜放在眼中的姿態,馬上就贏得了戰士們的一片歡呼聲。

雖然牛金星總覺得李雙喜——張鼐這個人,勇猛有餘但是才智着實不足。可張鼐卻就擁有這樣一種神奇的魅力,只要當他出現在軍中的時候,就一定能引起戰士們的歡騰之聲,就一定能夠獲得上下士卒的擁護之心。

井陘道中的大順軍將士們,聞言俱都歡呼雀躍起來,連張皮綆都感到軍心可用。張鼐隨即躍馬關城之下,他一手提刀,一手抓住繮繩,指着遠處的土門關歡呼道:

“有隨我擊虜的勇士嗎!”

自然,應者如山呼。

一時間井陘關城之中,聲震大地,順軍士氣旺盛,鬥志昂然,人人都抱有效死逆戰之心,再無絲毫對於東虜的敬畏之意了。

這就是李雙喜的神奇之處。

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十五章 身後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五章 礦徒軍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十二章 鰲拜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
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十五章 身後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五章 礦徒軍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十二章 鰲拜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