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

田見秀、牛金星、張鼐三個人,都已經被分別囚禁了起來。

田見秀被關押在平陽公府內,他的鐵桿死黨大部分人,或者是在兵變中戰死,或者是被郭君鎮解除了武裝另行看押起來。此時平陽公府全都由陳永福派來的一支部隊看管,田見秀被軟禁在他自己的私室內,直到李來亨差不多整頓好開封城的秩序後,田見秀才見到了晉王的人。

田見秀看到來的人是吳汝義的時候,顯然有些吃驚,他本以爲李過或者李來亨會來和自己說上最後幾句話,絕沒想到這時候竟然還能又一次見到吳汝義。

吳汝義眼眶微紅着,他難看地笑了一聲後說:

“田公。晉王說,不會因爲兵變的事情殺掉任何一個人。”

田見秀哼了一聲,他甩袖道:“怎麼?李重二想要我自殺嗎?”

跟在吳汝義邊上的楚兵將領李懋亨啪的拍了一下桌子,不悅道:

“田見秀!晉王大仁大義,不願意開大順內部誅殺元勳的先例,即便你已經犯下了大逆不道的滔天巨罪,晉王也不打算殺你。如此恩德,田見秀,你還是將嘴巴放的乾淨一點吧。”

李懋亨的話終於讓田見秀動容了,他不大敢相信這種可能,看向吳汝義,見自己的這位副將點頭以後,才一把跌到了椅子上。

“……我不懂,李來亨爲什麼不殺我?”

吳汝義苦笑道:“田公在大順軍中人望畢竟很高,許多將士都曾經受過田公恩德,晉王認爲大局已定,田公再也不能有所作爲。與其誅殺田公,造成一些大順元從將士的私下怨懟,不如恩赦之。”

李懋亨哼道:“胡言亂語。晉王殿下與先帝爲人性情如出一轍,寬厚愛仁,不是汝等叛賊可比。晉王的要求是,田見秀你立即剃度出家,將楚兵押往武昌,從此老死青燈古佛之間罷。”

吳汝義勸說道:“田公……晉王殿下已經恩准我同您一起出家了。田公不是早就醉心於佛經了嗎?我在田公的左右,同樣耳濡目染佛經教誨,晉王因此恩准我和您一起放下所有功名利祿……我們同去武昌,今後做一個爲大順國運祈福的僧侶,才能稍稍補償煽亂之罪。”

田見秀忍不住摸了一下的自己頭髮,他想到在鏡中看到的白髮蒼顏,想到李來亨如此寬大的處理,實在不知道說些什麼好了。

“中營老本兵全部人馬都將要重新整編,包括山西前線的那些部隊。”李懋亨說,“晉王要求你們立即寫信到山西和彰德府等地,命中營所有部隊接受整編。”

田見秀勉力端坐在座位上,他露出難得的笑容,坦然道:

“李來亨的魄力如此偉大,是我輸了。好,我會命中營諸部全都接受改編的。今後我也會安然聽從晉王的要求,在武昌苦修禪道,終此殘生……

只是我的女兒……她嫁給了李雙喜,晉王會如何處置呢?”

李懋亨驕傲地說:“晉王寬厚,已經免去了張鼐家眷的罪名。不管是你的女兒,還是你的外孫張玄朗,都沒有事情。”

田見秀低頭看着自己手背上的皺紋,突然感到自己這些人這一段時間來的上躥下跳是如此無謂。但是唯一的正面意義,或許就是給了李來亨定於一尊的好機會?

畢竟李過雖然寬和,又有軍事才能,但他的性格太軟,並不是一個適合如今局勢的鐵血領袖。

現在李過雖然還是監國,但是諸將和羣臣,包括劉芳亮和袁宗第都已經倒向了李來亨,形勢完全被晉王掌握,李過或許只能做唐高祖了。

唯一讓田見秀感到疑惑的事情,只是他們上躥下跳的這個過程裡,有多少比例來自於他們自己的野心,又有多少比例來自於李來亨的刻意誘導呢?

但這一切都已經不再重要。

田見秀終於跪了下來,他的平陽公公爵不會被廢除,爵位應得的俸祿還是會照舊發放,但是因爲田見秀除了一個女兒,再沒有其他子嗣,當他老死以後,平陽公公爵就會斷絕了。

他用力叩頭,感慨道:“罪臣叩謝晉王殿下大恩大德。”

田見秀的事情就這樣告一段落了,他和吳汝義兩人都被士兵一起帶走,脫去了公侯的華服,換上了樸素的僧衣,削去了頭上的白髮,今後都將終老於武昌的寺廟。

至於另外兩個人,李來亨同樣以格外寬懷的處理方式對待。

他甚至沒有將牛金星關押起來,而是將牛金星放回了其子開封府府尹牛銓的家裡。

這一天一夜,牛金星都在牛銓府上過着和過去沒有多大區別的日子。僕人們爲他端上了豐盛的飯菜,侍女們伺候着牛相沐浴更衣,最後牛金星點燃了幾柱香,又默默地給兒子牛銓寫了好幾封家書。

他寫着寫着,眼淚就忍不住滴落到了信紙上。

牛銓看着父親老邁的模樣,同樣忍不住溼潤了眼眶。他哽咽着說:“父親,是孩兒不孝,是孩兒出賣了你們。”

牛金星擦拭去了眼淚,將家書摺好後放進信封裡說:

“這些都是爲父留給你的教誨,有些是對你將來娶妻的要求,有些是對你今後官途上的指點……唉!你沒有錯,爲父還記得,你曾經多少次勸說過我?是我自己沒有看到你的一再阻止,才走上了這條錯路。

你做得非常對,爲父雖然走錯了,可是你卻走對了。經過此事以後,晉王必定對你刮目相看、格外看重,我們牛家在新朝的地位,不會因爲爲父的過錯而有所減少。”

牛銓聽着父親牛金星的話,已經泣不成聲,哭的簡直不像樣子。

牛金星看着兒子這副樣子,又好氣又好笑地罵道:“哭什麼?不許哭了!你是大順今後的宰相人才,怎麼能做如此小兒女的姿態呢?”

他低頭看着自己的孩子,又想到了當年在洛陽附近初遇李自成時的情景,心中感慨萬千。這三四年來,自己跟隨闖王,爲他出謀劃策,大順軍一度已經有了問鼎天下的趨勢,可是在這半道上,闖王竟然先自己而去了。

但是,大順的江山社稷依舊存在,只要大順沒有滅亡,他牛金星的名字,就一定會繼續跟隨着李自成名流千古。

想到這裡,牛金星終於欣慰地笑了一下。自己的確是將功名利祿看得太重,看得比生命和名譽更爲重要啊,所以,既然自己已經徹底輸了,那就更不該擋住兒子的道路,影響到他將來的仕途了。

“你出去吧。”

牛金星揮揮手,示意讓牛銓走出門外。

牛銓心中馬上升起了強烈的不祥預感,他忍不住勸道:“父親……晉王已經恩赦了田見秀、吳汝義兩人,只是命他們交出所有的軍隊,前往武昌剃度出家而已。父親,你的罪名無論如何也不會超過田見秀的啊。”

牛金星哈哈笑道:“傻孩子,你有一個這樣十惡不赦的罪父,在新朝豈有仕途可言呢?你好好做官,一定要做到宰相,好嗎?不要讓父親失望!這樣我才能瞑目。”

牛銓痛哭道:“父親,仕途豈有那麼重要?”

“夠了,你出去吧。”

牛金星強推着牛銓出門:

“新朝還有用得到你的地方,爲父尚有許多門生故吏,晉王是不會清洗掉他們所有人的。晉王留着爲父這些故舊,還可以起到分宋企郊、鞏淯、方以仁等人勢力的作用,晉王乃雄猜之主,他一定不會讓某一派勢力獨據朝堂,所以你未來還大有可爲。好好做官吧!爲父這才能瞑目。”

牛銓忍住悲痛感,終於一步一步地退出了房門。他靜靜守候在門外,眼淚不斷流了下來,一邊流着一邊低聲地哭泣了起來,直到屋內傳出了椅子翻倒的聲音以後,又過了一會兒,牛銓才和家僕們一起打開了房門。

牛金星,已經吊死在了房樑上面。

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三章 龍鳳廟第四章 於大忠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二章 惠世揚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三章 林貓貓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
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三章 龍鳳廟第四章 於大忠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二章 惠世揚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三章 林貓貓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