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金山

自從李定國被召回京以後,大順朝堂上下,對於西營的去向關注度就大幅度下降了。後來準噶爾作亂西北,順軍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北方去,更無人去關心瞭解孫可望的去向。

就算是李來亨,也完全想不到,十幾年的時間過去,孫可望竟然在異國他鄉打下了這樣一番宏大的事業!

“朕不意秦逆尚有今日,居然篡取天竺,在海外立國,此誠可謂我朝心腹大患。”

呆迷兒帝國遠隔異域,與大順以喜馬拉雅山爲界,雙方在雪區高原一帶雖然已經直接接壤,可由於山勢險阻,根本不可能在這一地區展開大規模的交戰。

直到明軍出兵安南,抵抗大順天兵的時候,李來亨才驚覺到後西明的中興事業,居然做到了這種地步。

他甚至有幾分慚愧,自己佔據中原富庶之地,華族億萬人口,經營天下二十年,也不過堪堪和孫可望在異域他鄉的成就相當而已。

“孫可望是一個天子,朕也是一個天子,秦逆亦天下一奇丈夫,衆史官應蒐集其生平事蹟,撰集史冊,以使後人知國初羣雄相鬥之事,何等驚奇。”

這些年來,大順軍在四海八荒用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當者破所擊者服,一路摧古拉朽平定四夷。

而且工商發達,經濟繁茂,人口滋生至於上億,許多書院被朝廷被員經營以後,也不斷擴大,陸續發展爲了綜合性的學府。

原來朝廷在各省建立的官校,數量也愈來愈多,其中一部分官校也由原來的鄉政、農業、礦政專門性學校,發展爲了綜合性的大學官校。

文化的繁盛,帶來了出版業的高度發展,江南紳商在從海外引進的新型印刷機基礎上,改良出了適於印刷漢字書籍的松江印刷機,將出版業推到了又一個全新高峰。

原來只作爲官員、士人內部流通參考的邸報,也因爲印刷技術的改良,開始被大量複印,流通到民間。

非常多的商人開始養成了閱讀邸報的習慣,好了解朝廷政策的變化、邊疆戰事的發展等等消息。

有識者看出了民間複印邸報的巨大商機,便開始在自家複印的邸報背面,同時印上了票號或其他百貨商鋪的廣告。

再到後來,邸報的背面已經寫不下那麼多的廣告及商業信息。專門的商業報紙,因此就誕生了。

士、商結合的紳商階層,越來越將經商而非仕途作爲自己人生的重心來經營。

大量具有較高智識和文化的高級士人,也開始進入商界發展,這帶來了順朝整個商業文化氛圍的改變,也出現了更多大規模、複合型的商幫團體。

票號行業則是因爲多年的邊疆戰事而繁榮起來的,平準戰爭、安南內戰、瀛洲戰爭……一系列僵持多年的亂戰,令朝廷財政壓力極大,後勤運輸殊爲困難。

大量票號商人,開始插手軍需生意和後勤運輸行業。

這之中最有名的當然就是山西一帶的旅蒙商,明末以來因爲通夷而遭到沉重打擊的山西商人,靠着經營漠南草原的旅蒙商事業重新發達了起來。

而旅蒙販貨這種動輒花費一年時間,行走萬里以上路程的貿易,自然又催生出瞭如遠程匯兌、風險保障一類服務的誕生。

金融行業的發展,是工商業繁榮的基礎,也是早期資本主義建立起來的必要條件。

這些服務又進一步輔助了大順軍的對外軍事擴張,不少旅蒙商人主動承擔下來了一部分順軍軍費,作爲回報,朝廷則允許旅蒙商們進入北疆地區經營莊田,並且授予了許多旅蒙商在漠北、北疆、南疆一帶的貿易特許權。

在東方,安東大都督府轄區內的吉林、黑龍江、樂浪、熊津一帶,經濟基礎比西域更好。特別是東北的三江流域,土地肥沃又地廣人稀,特別適合產業化的莊田經營。

大豆、玉米等適合東北的新作物,也已經從海外引進,長江流域,特別是在湖北和蘇鬆兩省,高度發達的棉紡織手工業,這些對東北進行大開發的前提條件,均已備足。

轟轟烈烈的關東墾殖運動,就此拉開序幕。

那些爲安東軍墊付了大量軍費的商人,當然優先獲得了在東北墾荒的特許權力。他們在廣袤的黑土地上建立了成千上萬的農場,專門用來種植大豆、玉米一類經濟作物。

在資本雄厚以後,這些紳商又投資了安東軍在日本的作戰,撈取了大筆政治資本。

以此爲基礎,關東地區的大農場主們和西北地區的旅蒙商、大票號,共同推動了順朝國防債券的合法化、正規化。

由戶政府背書的國債終於開始發行,這種有朝廷背書的債券,收益率比過去大商人們爲順軍墊付軍費以期獲得各種特權彙報的模式,高得多,也穩定得多。

對朝廷來說,國債限制了大商人們靠墊付軍費獲得政治特權的途徑,將他們的影響力暫時限制在了經濟領域之內,保護了一部分官僚的利益,也因此備受好評。

此外,爲了監督國債的發行和經營情況,朝廷終於決定了效仿民間票號的形式,在開封、北京、長安、南京、漢城、廣州六地,開設了具備遠程匯兌、金融保險、國債發行等服務的國營票號錢莊,亦即大順戶政府票號,孝宗朝後改稱大順銀行。

金融服務業的發展,還有廢兩改元以後大順對白銀的需求日漸增加,一方面迫使大順在世祖朝後期逐步開始在債券的基礎上實行發行紙幣的辦法緩解貨幣緊缺的壓力,另一方面也使得大商人們紛紛推動順軍的對外擴張,以求在海外取得金銀礦產來彌補國內貴金屬貨幣匱乏的問題。

某種意義上來說,順朝在新大陸早期經營青丘殖民地,其實收益極低,和投入付出相比完全不成正比,可以說每年都是鉅虧狀態。

但青丘殖民地還是堅持了下來,就是因爲本土的大商人們對於新大陸貴金屬的強烈需求。

一開始大家只是因爲從西班牙殖民者口中獲悉新大陸生產金銀礦,後來則是因爲在青丘殖民地內發現了金山,引發了席捲大順全國的青丘州淘金熱,終於爲這個人口稀少、生產落後的偏遠殖民地,注入了一股強大的發展動力。

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六章 營田使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九十章 首都第七章 左鎮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十二章 鰲拜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
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六章 營田使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九十章 首都第七章 左鎮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十二章 鰲拜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