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鰲拜

說話的人是鰲拜,他是跟隨努爾哈赤起兵的後金開國元勳費英東侄子。

鰲拜的滿洲源流出身尊貴不下於遏必隆,而且他驍勇強悍,年紀輕輕就已經是指揮清軍最精銳部隊白甲兵的巴牙喇纛章京,地位顯赫,深受皇太極的器重,自然不用把遏必隆放在眼中。

“鬆錦之戰我國人死傷甚多,盛京家家戴孝、戶戶痛哭。大汗千叮嚀萬囑咐,要我們入關以後儘量多地掠取明國壯丁,用以補充各家包衣。遏必隆在府衙前縱馬騎射,把這些奴才全當成了鹿兔一類的獵物,將大汗的囑咐放在了哪裡?這是要壞大清的大事!”

雖然皇太極在崇禎九年時已經稱帝改元,不僅在漢文文書、典籍、告示中以“皇帝”尊號自稱,即便在正式的滿文典籍中,亦稱爲皇帝。

不過絕大部分的滿洲人,在非正式的場合和私下裡,往往還是以大汗之號稱呼皇太極。鰲拜本就是皇太極的親信,關係非比尋常,自然也是用的大汗這種更顯親密的尊號來稱呼皇太極。

鰲拜體態健碩,龍行虎步,他的官職雖然沒有李率泰高,可是以他和皇太極極親密的關係,自然不會懼怕內大臣圖爾格、侍衛遏必隆兄弟的權勢。

有了鰲拜的支持,李國翰才稍稍安心一些。李國翰倒不是爲慘遭遏必隆騎射虐殺的兗州百姓擔心,而是憂慮於鬆錦大戰後元氣大傷的“我大清”,如果這次入關劫掠,不能掠取足夠的生口壯丁到關外,那“我大清”的經濟狀況又將有傾頹崩潰的風險。

鬆錦之戰雖然以清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可是明軍的這最後殊死一搏,也確實讓八旗兵傷筋動骨。

因此也就無怪乎,皇太極會那般重視洪承疇的投降了,此人現在能爲大清所用,也就正式打開了大清下一步逐鹿中原、獵取燕京的道路。

就像現在爲清軍帶路的那些東江兵一樣!

本來鰲拜要把李率泰和李國翰兩人一起拉上,去勸阻遏必隆,不過李率泰爲人怕事,藉口還要清點這段時間來清軍的財物收穫清單,沒有跟着他們一起過去。

鰲拜也明白他的心思,內心中暗暗鄙夷了一下漢人的虛僞和怯懦軟弱,便乾脆讓李國翰先去找圖爾格說明情況。

他自己則騎上高頭大馬,飛奔去了府衙方向。大街上還有不少被八旗兵虐殺後尚未死透的兗州百姓,戰馬疾踏而過,飛馳中又將躺倒在大街上的七八個兗州平民活活踏死——鰲拜對這些傷勢很重的人就毫不在意了,反正清軍也不大可能將他們一路帶回去關外,這些人死掉也就死掉罷了。

他在意的只是那些手腳完好、身強體壯的生口壯丁,那些人都是繼續推動大清國這臺戰爭機器前進的燃料,豈能讓遏必隆放手遊獵虐殺?

城中到處都是哀嚎之聲,八旗兵爲了多拿到一些戰利品,也毫不吝嗇於對尚未死透的人進行種種慘絕人寰的折磨,好讓他們多吐出些財物來。

大部分的民宅廬舍都被放火焚燒,硝煙從城頭如長龍一般升騰而起,灰黑色的煙霧遮擋了天際線上照射而來的陽光,令兗州城成爲了一個陰暗、冷酷、潮溼而血腥的監牢。

等鰲拜騎馬馳過大街以後,他便遠遠看到府衙前還有上百名身體完好、未受重傷的明國百姓,被許多鑲黃旗的八旗兵以刀槍相逼,聚攏於一處。

而後遏必隆和身邊的另外幾名鈕鈷祿氏親貴,則飛馬騎射,亂箭射入人羣之中,頃刻之間便又把十幾名壯丁射殺。

圖爾格、遏必隆兄弟的父親鈕鈷祿·額亦都和鰲拜的叔父費英東一樣,都是後金開國的五大臣之一。

遏必隆同樣是大汗自將之師鑲黃旗的人,所以他纔敢於這番無視法度,肆意狂放。

鰲拜看到接連又有許多明國壯丁被遏必隆射殺,他想到鬆錦之戰以後家家戴孝、人丁吃緊的盛京景象,心中更爲氣惱,雙腿夾緊馬腹,直接衝到了遏必隆和人羣中間的位置上。

遏必隆纔剛剛放出一枚重箭,不意鰲拜闖入其中,重箭便正好射到了鰲拜身上。鰲拜雖然外着扎甲、綿甲,內裡又襯有一層鎖子甲,可重箭在這樣短的距離內,雖然沒有射透三層盔甲,可也以巨大的衝擊力把鰲拜撞傷。

他一手捂住被重箭撞傷的肩膀,以腿馭馬,衝到遏必隆身旁,在兩騎錯身而過的瞬間,以另一手將遏必隆拽下戰馬。

二人同時從飛奔的駿馬身上摔到地上,接着又翻滾了好幾圈。遏必隆本來就在攻打兗州城時受了傷,現在傷勢尚未痊癒,就被鰲拜挾下馬來,面目着地,又把傷口痂痕撕裂開來,額、目皆流血,他一邊吃痛嚎叫,一邊怒吼道:

“你中了什麼邪?在這裡發瘋!”

鰲拜脾氣一貫粗暴,他先把遏必隆壓在手下,一手奪過他外蒙綠鯊魚皮的一把腰刀,以虎口抵住遏必隆的下巴,才反斥道:

“大軍出發前,大汗在盛京城門前是怎麼同你、我兩人,還有蘇克薩哈訓的話?大汗要我們多獲生口回國,你如何忘記了?竟然這樣放肆,到處隨意射殺生口壯丁,你是忘記了滿洲各家戴孝、包衣奴才死傷殆盡的情景嗎?大汗是如何教誨我們,你又是怎麼樣地回過頭就忘記了!”

他句句話都把皇太極擡了出來,遏必隆被鰲拜說得心下慚愧,心虛的不敢直接回應,下巴又被鰲拜抵得生疼,只好期期艾艾道:“我、我……我怎麼就忘記了?至多不過殺了幾百明國人,大不了接下來再多抓獲一些,你何必這樣地大驚小怪!”

“我敬重你是大汗讚譽的巴圖魯,從前處處禮讓於你,你怎麼能這樣動手!”遏必隆雙手猛地用力,把鰲拜虎口卸開,接着全身一併向側面轉去,用摔跤的法門把鰲拜從身上甩了下來。他喘着粗氣,雙手警戒在身前,又用臂膀蹭了一下面上的血跡說,“明國人不過就是一些牛羊果樹,殺了也就殺了,你在這裡嚷嚷什麼!”

鰲拜也不多話,他先把身上的扎甲解開,將甲衣隨手丟在地上。然後便擺出了一個角鬥的姿勢,伏下上半身,一個箭步突兀向前,從遏必隆身體中線突入,用手臂外側將遏必隆的雙手撥開,接着欺身而入,以體格優勢把遏必隆身體重心撞開。

兩人突然赤手搏鬥,周圍那一羣八旗軍官,和外圍一大羣圍住兗州百姓做箭靶的鑲黃旗士兵,大都目瞪口呆,既不知道說些什麼好,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好。

等到遏必隆又被鰲拜摔倒在了地上時,李國翰才把圖爾格等人帶了過來。阿巴泰這時候不在兗州城內,他還在督率清軍追殺一些未來得及撤往徐州和登州的明軍散兵,所以主持大局的人,自然就是入關清軍的二把手內大臣圖爾格。

圖爾格看到滿臉是血的遏必隆,還有壓在他身上的鰲拜,自然是臉色陰沉。可是因爲李國翰先一步告狀,已經揭發了遏必隆肆意射殺清軍所獲生口壯丁一事,所以圖爾格也不便發作。

要知道皇太極秉政以來,大清法紀森嚴,這種事情傳揚出去,絕非是罰酒三杯就能解決的事情。遏必隆身爲鑲黃旗部衆,作爲皇太極的親信之一,不能以身作則,反而恃寵而驕,這種極爲冒犯皇太極忌諱的做法,不嚴加處理,一定會惹惱大汗的。

“都給我住手!”

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十二章 鰲拜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
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十二章 鰲拜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