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

“援兵到了!”

李來亨和多爾袞各自在他們的軍帳中發出這樣的感嘆聲,歷史沒有給方以仁或者馬士英留下一個格魯希那樣的可能性。

大順軍的後續部隊,南明水師運載的數萬軍隊,都差不多在同一時間趕抵會戰的戰場。

方以仁帶來了超過大順軍殿中軍、殿左軍剩下的六萬餘精銳兵力,而馬士英帶來的部隊,包括了江北三鎮軍閥、鎮江總兵鄭鴻逵、浙江巡撫黃鳴俊和山東鎮總兵劉澤清多個派系總計約五萬人的大部隊。

南明的北伐軍,除了五萬陸師以外,另外還包括了津遼水師和鄭家水師的水手船伕在內的近萬人。

所以實際上,馬士英總計帶來了和方以仁相當的兵力。

只是在精銳程度上,南明軍隊根本不可能和大順軍殿中、殿左兩大野戰兵團的精華相比。雙方的戰鬥力簡直是天壤之別,在張洪帶領少量輕騎在十倍於自己的明軍攔截時,居然還可以衝進徐州城的情況來看,馬士英帶領的援軍,到底能算多少可戰之士,是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的。

不過即便如此,只計算多爾袞直接掌握的兵力,清軍在一系列的南征作戰損耗以後,多爾袞現在也還直接掌握着約九萬人的清軍精銳。

方以仁抵達戰場以後,大順軍的援兵總數達到八萬人。城內的守軍尚有近萬人,雖然多數只是民兵和義軍武裝,但至少在兵力數字上已經和多爾袞相當了。

當然,這個算法是把南明軍隊完全不算人了。不然明清聯軍的一方,總兵力實際上是達到了十五萬人左右,

不過按李來亨自己的話來說:

“負數!好直,你懂什麼叫負數嗎?孤很難一下子和你解釋清楚,你只要明白南明官兵是負數,完全是累贅就好了。

論總兵力,現在優勢在我!這夾生飯,輪到他多爾袞來吃嘞。”

在徐州戰場的更外圍,這裡值得主要是臨近徐州的山東中部一帶,也就是大順軍的泰山防線。

在這裡,阿濟格還率領着差不多將近五萬人的兵力南下,在泰山一線阻擊阿濟格的順軍守兵,則主要是馬寶、任繼榮、黨守素的三支部隊,總計不足三萬人,但是依靠有力的山地地形,和大順軍長期經營的壘塞,擋住阿濟格較長一段時間,完全不成問題。

所以多爾袞這時候雖然獲得南明軍隊的支援,決戰信心增強了許多,卻還是不禁問道:

“阿濟格在哪裡?阿濟格到底到哪裡了!潛身僻地,連高謙、劉良佐這等貨色都已經到了,阿濟格怎麼還沒到!”

在茶城的軍帳外面,鼓吹手們爲了歡迎援兵的到達,整個大順軍陣地裡都被奏響了抑揚頓挫的音樂。

李來亨在陣前徘徊着,一段段旋律搭配上將士們的吶喊聲,沖淡了他心中的焦急和恐懼。

歷史將會記住李來亨與方以仁會師時的雄壯場面,激動人心,情緒沸騰,戰士們的歡呼聲轟鳴不止,巨大的軍隊迎向徐州,如山和海在同時移動。

徐州戰場成爲了一口沸騰不止的大釜,各種各樣的軍隊和士兵恰似種種配料,接連不斷地逐一下鍋,最終烹煮出盛放的大雜燴。

歷史同樣也會遺忘一些事情,就像歷史銘記住李來亨與方以仁握住手時的那種受到過分渲染的場景相同,歷史也會被過分渲染地遺忘掉李來亨心中的迷茫、焦慮和恐懼。

這畢竟是繼獲鹿大戰以後,又一場關係天下命運的決戰。

而且與獲鹿大戰不同,那時候在李來亨的上面還有李自成,有永昌天子和順太祖爲他承擔決策的壓力。

至於現在,雖然名義上的大順皇帝是光中天子李過。但是任何人都心知肚明,晉王李來亨已經操持了大順國柄。

他必須要爲大順的一切光榮和失敗負責,而沒有推卸責任的可能性。

六萬多名順軍步卒,在方以仁的率領之下,正在陸續抵達戰場。幫助方以仁管理軍隊的還有李世威,他麾下的紅夷炮隊,將在這場決戰中產生一錘定音的效果。

李來亨期待已久的重炮部隊終於就位。

炮手就位!他心想着。

“樂山,你比我設想的來得更快!”

李來亨飛馬衝向方以仁的身旁,的確,按照顧君恩的計算,步兵應該花費兩天時間追趕上來,但結果卻是方以仁只用了一半時間,就連帶着重炮部隊都完整帶來了徐州。

李來亨的興奮之情,洋溢於形表,以至於他都忘記了使用“孤”這個自稱,讓方以仁的嘴角也忍不住掛起了笑意。

方以仁重又嚴肅了起來:

“此功在各部將士奮發向前之上,特別是炮隊所用的新式炮車,對於行軍速度有很大影響。這份功勞,應該記在李世威的名下。”

“好好,李世威,做得好。”李來亨誇讚着說,“要會戰了!樂山,我就只等你來啦!”

方以仁還是矜持地說:“殿下……府主,府主是應天所生之人,天命當歸,滅此胡虜殘寇,當然是輕而易舉。”

大順軍援兵的抵達,如同一團烈火,焚燒了徐州戰場,將順軍陣地中的氣氛完全改變。大批大批的士兵拖拽炮車前進之餘,還有數量更多的騾馬帶來了海量豐厚的糧食。

河南和湖北兩省,只用兩省的地盤,李來亨就建立起了這樣強大的物質基礎。

晉王看着那些幾乎要溢滿出來的米麥,幾乎陶醉,他終於心滿意足,而且志得意滿,雙手都緊緊握拳,充滿自信:

“皇太極,你看到了沒有?我大順遠勝於大清,要是你還活着,孤真想和你聊聊。”

他放眼徐州,這處千古以來,南北朝決勝的疆場,兩百多年前,中山王徐達就是從這裡出發,扼守黃河、橫掃山東,然後從濟寧進攻汴梁,由是自洛陽西進,拔除潼關,大定河南以後,便渡河北征直取大都。

“多爾袞已經是冢中枯骨,大軍休整以後,立即就要着手準備全軍集中兵力,攻破清軍環壕的戰事!”

清軍十萬大軍環壕徐州而陣,雖然得到了南明水陸軍六萬人的補充,但由於阿濟格被馬寶、任繼榮、黨守素這殿前軍三位制將軍阻擋在泰山以北,清軍戰力並沒有得到質的提升。

多爾袞位居內線,也要面臨外圍八萬順軍的猛攻和內側徐州守軍的襲擾。他將戰勝的希望寄託在阿濟格和南明的身上,完全喪失了戰略的主動性,成爲了屈服天命之人,已經不足爲懼了。

李來亨想了想,又命隨徵的謝徵草擬一封送給多爾袞的書信:

“明弦,你按照我話中的意思給多爾袞寫信……

就說九王乃有病無福之人,即便篡得皇位,又能活上幾年?孤聽聞是皇太極逼迫九王的母親大妃阿巴亥爲努爾哈赤這個賊酋殉葬,所以孤想,九王其實與老汗努爾哈赤、皇太極二人,有不共戴天之仇。

今天滿清的覆亡已經在即,九王爲母復仇的大業也算完成。孤對九王的壯志十分欽許,若九王棄甲來歸,必定不失封王之位。

另外,記得信中要提醒多爾袞,問問多爾袞,去年我在延安送給他的石子饃有沒有用?孤已有了世子,名叫李玄燁,不知道九王現在有無子嗣?

隨信再給多爾袞送去一些大補的藥品和補品,告訴他,孤很掛念九王那不成器的身體,要他再堅持堅持,否則本王不能品味到復仇的滋味,是很索然無趣的。”

李來亨讓謝徵所寫的這封信,完全是以最下三濫的手腕羞辱多爾袞,又提他親媽死了的往事,又提他不能生育的近怨,毫無下限地進行嘲諷,以至於謝徵都感到十分不妥。

但怎麼耐得住晉王狂笑了起來:

“多爾袞他有什麼辦法!他只能給孤忍着!有本事他就跑出環壕和我一戰啊?不敢一戰?那就等孤去找他吧!等多爾袞投降了,孤還要給他改名,改成阿其那、塞斯黑!”

李來亨到這一刻,終於完全消滅了他內心中對於清軍的恐懼,完全恢復了他那種小人得志的猖狂和得意忘形的本性。

但不得不承認,李來亨現在的確有猖狂的資本。

八萬順軍精銳整裝待發,而在他們的身後,在河南、在湖北,還有數以萬計的地方衛軍和民兵武裝正在動員起來。

半年以後,大順軍的總兵力就能達到四十萬,一年以後,大順軍的總兵力就將超過六十萬,達到清軍滿蒙漢所有兵馬的一倍以上。

勝利的天平,正在無止境地向大順傾斜着——

而這纔是歷史本來應該具有的面貌。

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二十六章 歲入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十七章 無派第四章 小徽柔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六十章 反對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
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二十六章 歲入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十七章 無派第四章 小徽柔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六十章 反對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