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

炎炎盛夏之中,清軍御帳之前,臉色慘白的皇太極卷着一裹貂皮錦袍,時不時地拉緊自己的領口,卻也遮擋不住那一重勝過一重的森寒之意。

南翼戰線遭到真定援軍的突襲,已顯動搖,北翼戰線又遭到李過伏兵的攻擊,吳三桂在前後夾擊之下,雖然有兵力優勢,可士氣崩塌,更加是左支右絀,幾乎將要滅亡。

主力交戰的中央戰線,順軍步卒已經突入清軍戰線之中。多鐸心生懼意,多番派人到御帳前向皇太極跪乞援兵,戰況緊急若星火,稍稍怠慢一二時分,或許就將導致大清國的江山天下頓時傾頹崩塌。 шωш★t tkan★¢ 〇

但,皇太極還是沒有動。

他在等什麼?

連洪承疇都極爲焦急,額頭上的汗水像雨滴似地不斷落在面前的土壤裡,居然將身前數寸之地打溼,使人感到氣氛是何等的危急與緊張。

皇太極這才終於開口問道:“流賊兵已經盡出否?李自成橫行天下久矣,不等流賊全線席捲而出,朕也不能不留有後手。”

范文程回答說:“陛下,流賊一支奇兵伏在戰場北面的青紗帳中,趁吳三桂不備,已經殺穿了北翼戰線,擊破劉澤清、高第二鎮兵馬,勢如破竹,直搗關寧兵中軍之中,斬將奪旗,殊爲強悍。”

吳三桂、關寧軍的存亡,都與洪承疇將來在大清內部的政治地位有極密切的關係。所以洪承疇當然爲吳三桂此時的生死存亡感到分外的憂心,他急慌慌的樣子,已經完全喪失了鎮之以靜的氣度,居然催促皇太極說:

“時不我待、時不我待啊,陛下。此刻再不用兵,闖賊就將盡張其旗鼓,大展威其靈,奪我軍之將魄、我兵之鬥志,到時候雖有神兵降臨,也將手無迴天之靈。狂瀾將至,陛下當此危急存亡之秋,還請即刻出兵,力挽殘局!”

和范文程一樣同爲大清國內三院學士的滿洲人剛林,聽洪承疇這樣出言不遜,就立刻痛斥道:

“大汗自有主張,你豈敢出言犯駕!”

皇太極卻沒有仔細聽這幾個人在說些什麼話,他的眼睛看得很遠、視野望得很廣,目中不僅侷限在李自成的一人身上,而且放眼於黃河上下,放眼於天下之廣,數十萬滿洲人將來二百年的氣運,到底寄託於何處?

恍惚之間,皇太極面前的景色驟然一邊,從青草飄飄、蘆葦蕩蕩的獲鹿,變成了白山黑水的遼東原野。

白霜蒙地,寒氣砭骨,乾冷的雪地上,皇太極只感到冷風透入五臟六腑之中,漫天星斗照耀於天,澗中激流淌在浮冰之間。雄鹿和受驚的小獸奔於林間,抖落了樹上堆積的厚厚霜雪,驚起一片啪嚓的響聲。

調鷹蹴球的建州先民們正在做着行兵出獵的準備,幾名讓皇太極感到眼熟的僕從,正在爲努爾哈赤牧馬披鞍,劈柴做飯。出身葉赫那拉氏的孟古哲哲,也在僕人當中,正給天命汗收拾衣甲,她是努爾哈赤的幼妻,也是皇太極少年時就早早逝去的母親。

“啊!”

皇太極想要開口呼喚母親,卻發現口中無法發出一點點的聲響。建州先民們已經上馬奔騰了起來,他們在山城之間不斷戰鬥,在這苦寒的世界裡開闢出了後金國家的基礎,爲首的勇士就是皇太極的大兄洪巴圖魯褚英,他不畏險阻,披甲上陣,領兵飛速前進,征服了好幾十處的屯寨。

可是轉眼之間,後金的勇士就倒在了皇太極的暗箭之下。皇太極突然感到腿上一緊,他低頭細看,驟然看到是雙目流出血水的大哥褚英正死死抓住自己的腳踝。

“洪太!你這個狼心狗肺之徒,離間我父子,毀壞後金江山,怎麼還有臉活在這世上啊!”

接着皇太極眼前的景色又驟然一邊,從浮冰飄散的遼東山澗,變成了建州人的堂子之中。他看到被自己逼死的多爾袞之母阿巴亥,靜悄悄地坐在堂子正中央熬煮湯水,招手邀皇太極上來共飲此食。

皇太極兩腳好像依舊被褚英緊緊抓住,又好像被遼東的冰寒所凍結,一動不能動。接着大妃阿巴亥的神情就變得猙獰且可怖起來,她的指甲越長越長,簡直就像是一隻野獸。

阿巴亥的聲音再也不是皇太極記憶中那種可愛的樣子,她口中好像噴出鮮血,濺在了皇太極的臉上:

“洪太,我把一切寄託在你的身上,你爲什麼要陷害我和代善?你爲什麼要將我活活逼死,讓我爲老汗殉葬?你忘了你曾對我說過的每一個諾言了嗎?”

不等皇太極做出回答,一個持劍的男子就出現在了阿巴亥的面前。他是在四城之戰以後被皇太極治罪囚禁,最後瘐死獄中的二貝勒阿敏。

阿敏執劍指着皇太極,怒斥道:“我爲你平定朝鮮,和代善一起擁護你做大汗,你怎麼能謀害於我?我們枉爲兄弟!”

皇太極雙眼劇痛,血氣上涌,他的喉間好像被毒蟲噬咬,身體上的每一寸肌膚,都好像正在受着凌遲之苦。

萬分的痛楚讓天聰汗深陷在阿鼻地獄裡面,他很想說些什麼話,來爲自己在這些冤魂的面前辯解,可到了最後,皇太極卻只是更加明白了過來,他的一生所爲,絕不容他人置喙。

“吾心吾行,澄如明鏡;所作所爲,皆屬大義。”

皇太極抽出腰間的寶劍,沒有分毫遲疑地將眼前的大哥褚英、大妃阿巴亥、二貝勒阿敏一個一個刺殺。

直到面前的屍首和血水凝聚在一處,那個曾在皇太極的記憶中,留下一個英勇、無敵、傲慢又愚蠢背影的父親,天命汗,努爾哈赤,終於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努爾哈赤放聲大笑:“我爲天命汗,揮刀斬尼堪。尼堪不死,建州不興,洪太,你做得好,你做得對!這些人都該殺,妻子、兒女、兄弟,都該殺,不殺他們如何興我建州?以後你還要殺更多的尼堪,方能恢復大金的偉業。”

皇太極激烈地咳嗽了好幾聲,他的所作所爲,一切卑鄙無恥的權謀,一切血腥殘忍的屠殺,都是爲了使得那些在關外白山黑水裡苦苦生存掙扎的女真人,使得這些諸申之民,能夠擁有一個無比幸福與安康的家園。

爲此他不惜殺死自己的妻子、兒女和兄弟手足,更不惜用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尼堪漢人的屍骨,鋪墊成通往滿洲人幸福國度的神聖大道。

“李自成,會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絕不會是你。”

皇太極將寶劍收回鞘中,被他突兀舉動所震驚的范文程、洪承疇、剛林等人都不明所以,跪伏在地上。

一種潮紅的血色涌到了皇太極的臉上,使他的氣色顯得格外光彩照人。

“李自成已經攻入到中軍的附近了嗎?”

范文程回答說:“豫王多次請援,力有不支。敵人中軍兵力甚爲強盛,似有直插我大清兵馬中軍旗下之勢。”

皇太極輕笑道:“李自成已入我的阱中,困獸落阱,是將死矣。”

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六章 六尚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九章 牛相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三章 李天下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六十五章 入藏
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六章 六尚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九章 牛相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三章 李天下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六十五章 入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