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

汝南地勢開闊平坦,是一片利於攻而不利於守的戰場。在這片土地上,過去發生過曹操殲滅豫州黃巾軍何義、劉闢、黃邵等部各數萬人的一場大戰。

官軍都認爲這是一處正適宜剿賊的福地,而聯軍則又認爲他們的副統帥就是曹操羅汝才,那麼在這塊曹孟德曾經取得過大勝的土地上,又怎麼會失敗呢?

雙方都認爲天時與天命都站在自己一方,全軍上下無不摩拳擦掌、枕戈待旦,準備打破短暫的僵持局面。

但闖曹聯軍這邊的謀劃更多一點,李自成採納了李來亨的奔楚之策後,便決定採用一種避實就虛的戰術,給傅宗龍造成一種障眼法的假象,迷惑官軍的判斷。

所以聯軍的第一擊,就選擇了進攻屯兵信陽的左鎮大軍。

這確實是令人費解的,畢竟李來亨的奔楚之策,真實的戰役目標就是向南面尋求突破。進攻左良玉,雖然也往南面運動,可是這樣直接簡單的行動,很容易暴露闖曹聯軍的最終目標。而且左鎮戰力強悍,並不易與,聯軍這樣硬着頭皮撞上去,如果沒能在短時間內獲得突破,便會面臨被南北官軍圍而聚殲的悲慘結局。

可是軍中諸將卻都不感到奇怪,顯然聯軍的這一招用兵還藏有更深層次的涵義。

爲了防備傅宗龍趁着義軍向南面進攻左良玉的時候,襲擊義軍的後方,聯軍還在汝陽留下了李過、袁宗第這兩名沉穩的大將設防阻擊。其餘軍隊則一起移營,全數南下,只不過由於傅宗龍滿足於在他的“襄、郾防線”裡結硬寨、打呆仗,最後未同李過、袁宗第爭一鋒、交一矢。

南下進攻的主力兵馬裡,這回是由李自成和羅副統帥親自執掌的親軍中標打頭陣,李過和袁宗第兩營留在汝陽不動,其他如李來亨等部則依次跟在二位大元帥的身後,漸次南下,攻撲左鎮,成雁行之陣。

快到中午時候,義軍的騎兵飛奔傳呼,催促各營快走,於是大股大股的兵馬就繞開新蔡、息縣,向信陽而去,浩浩蕩蕩,黃塵蔽天。

李來亨處在南下大軍的後隊,他將羅汝才贈送的那批紅夷大炮都先留在了汝陽,也可見到闖曹聯軍這一次南下攻撲信陽,似乎並不是打算衝開左良玉的封堵,徑直由信陽一帶入楚襲擊承天府。

郭君鎮騎馬跟在李來亨的身邊,說:“掌哨預計傅宗龍會不會離開襄城,趁機攻擊我們的後路?”

李來亨還未回答,郝搖旗便擔心道:“傅宗龍他手上有三四萬兵馬,其中大多數還是精悍善戰的秦兵……還有賀瘋子也在他手下!補帥和漢帥兩標兵馬,統共才五千多人頭,如果傅宗龍來攻,他們怎麼抵擋得住?”

“大元帥和曹副帥不會想不到這一點,看來他們是判斷傅宗龍只會在襄城按兵不動。”李來亨笑道,“君鎮你也是如此猜想的吧?不過即便他真的南下進攻汝陽,五千人也可以小扛一段時間,等待主力回師……反正我們南下目的又不是真要打左良玉。”

闖曹聯軍這回南下攻撲信陽,其實奉行的宗旨還是避實就虛和聲東擊西:既然李自成採納了奔楚之策,那麼聯軍大舉入鄂就將成爲定局。爲了誤導傅宗龍的判斷,李自成便決定大軍先南下佯攻左良玉,之後再立即北返做出突襲襄城、郾城的態勢。

目的就在於使得北面的傅宗龍誤判闖曹聯軍的真實戰役目標是北線,也使得左良玉誤判義軍南下完全只是佯攻,使大名鼎鼎的左平賊儘量放鬆警惕性。

等到北線的傅宗龍嚴陣以待,準備堅城擊賊,而南線的左良玉又放鬆戒備後,纔是聯軍空打一槍,躍入湖廣的好時機。

郭君鎮曾說過,闖營之中他只佩服兩個半人,一個人是李自成,一個人是李過,還有半個人是已死的劉宗敏。

現在看來,李自成在避實就虛、聲東擊西的運動戰術上,確實有着大師級別的造詣。

雖然整個奔楚之策的戰略計劃是由李來亨制訂的,但李自成對計劃中具體過程和細節的完善,則顯露出了闖王在運動戰上高人一籌的功力。

至少在“以走致敵”的方面,李自成確實屬於明末軍事領袖中的第一梯隊。

前標軍也即將離開汝陽,臨走前李來亨、郭君鎮、郝搖旗等幾人路過了曹操之前駐軍紮營的地方:營內營外,不比經過幾次老營改制以後的闖軍,顯得十分骯髒,到處是牛、豬的頭、皮、腸子和肺,還有一些婦女的屍首,散落的到處都是。

李來亨看罷以後,便對郭君鎮笑道:“君鎮你讀過《三國志》中諸葛亮傳的那一篇嗎?”

“讀過。”

郭君鎮本名郭雄麗,表字君鎮,他以字行,顯然並不是一個目不識丁的人,而是讀過一些書、上過一些學的小半個文化人,自然看過前四史裡的《三國志》。

他看李來亨突然提出這個問題,立即就聯想到諸葛亮傳中的一句話,帶着幾分對曹營的譏諷之意,笑道:“掌哨是說諸葛亮殞命五丈原的那一節嗎?”

郝搖旗和張皮綆雖然也上了不少掃盲課,但文化水平還是侷限於認識幾個字罷了,完全搞不清楚這兩人在打什麼啞謎。

郝搖旗忍不住問道:“老郭,五丈原不是孔明爺爺點燈續命的一回事嗎?同我們有什麼關係?”

“哈哈。”李來亨連笑兩聲後,低聲說道,“司馬宣王行至武侯故壘處,觀其營壘,贊爲天下奇才。羅汝才的舊營地裡卻是這樣一派烏煙瘴氣的景象,他又怎麼成得了氣候呢?我得要腦袋壞掉,纔會同老羅搞在一處。”

如果老羅聽到這句點評,或許會大喊一聲理解萬歲,這不是曹營太爛,而是你們闖營在各部農民軍之中好的比較突出而已呀。

遠處的聯軍大隊兵馬這時候已經過了河,到處是招展的旗幟和飛揚的戰塵,數不清的號角和海螺之聲響起。

李來亨忍不住長吟道:“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郭君鎮是讀過一些書的人,但他從未聽過這樣的半闕西江月,便問道:“這半闕西江月的平仄韻混押地很怪,聽起來好像帶着點湖廣那邊鄉人說話的口音?”

“哈哈哈!這是我們以前在夷陵時,我聽一個湖南行商唱來的字句……倒很適合目下的局面!”

這首西江月確實是出自一個湖廣人之手,那人最擅長的就是在敵軍萬千重圍困中的運動戰。

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三章 李天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二章 惠世揚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三章 李天下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六十六章 西北
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三章 李天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二章 惠世揚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三章 李天下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六十六章 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