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

李自全在李來亨授意下,早把講稿背了清楚,回答說:“不錯,今闖王據手掌之地,察虛名而受災禍,非良策也。我聽說東虜犯邊,遼錦危急,若皇上招撫我等,用招安秦兵擊遼東東虜,則不必糜餉,即可收取萬全之算。”

柳敬亭又拜伏數遍,小心翼翼問道:“大王是要讓小民,入官軍營中爲之說項翰旋嗎?”

“哈哈哈。”

李自全雖然根本不知道應該做什麼表情,但他還記得李來亨再三囑咐過他,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就只要故弄玄虛地大笑三聲即可。所以李自全也不作答,只是用他那張頗有英雄氣概的臉,爽快地笑了三聲。

李來亨則在邊上說:“現在還未到時候,豫撫還不一定信得過老先生。而豫撫或許會存僥倖之心,認爲能夠有萬一的可能性,復洛陽、擒闖王,還要李仙風在洛陽稍微碰壁一會兒,他纔會明白過來老先生的重要性。”

方以仁也跟着說:“現在老先生去到豫撫的營中,恐怕生死未卜,還是要在洛陽再盤桓一二日。等到局面更加清晰以後,自然要請老先生動身,爲我們同河南巡撫牽線,翰旋招撫之事。”

柳敬亭點頭稱是,說:“天德大王既然這樣說了,那自然不錯。我就在城中休息幾天,等貴軍的好消息。”

李來亨又瞟了李自全一眼,他會意地哈哈笑了三聲,令人感到莫名其妙又不可測,隨後李來亨便揮揮手,讓方以仁將柳敬亭帶了出去。

柳敬亭和方以仁走出福王王府以後,老先生回望着富麗堂皇的王府宮殿,突然問了一句說:“樂山先生,天德王確實雅望非常,有幾分英雄氣概。”

方以仁心中一驚,看着柳敬亭微微掛笑的表情,對眼前白髮翁不得不重新做了一個評價,說:“若捉刀人是英雄,老先生願意盡心幫幫這個小忙嗎?”

柳敬亭狡黠一笑,說:“闖王尚在,安問魏王?樂山先生是桐城人吧?我同密之有數面之緣,這個忙當然會幫的。”

密之是方以仁堂弟方以智的表字,聽到這處方以仁神色不變,反而更加淡然自處地笑了笑。等到柳敬亭走開後,他才臉色轉爲陰沉,說道:“一個優伶跟我玩什麼隱言諷諫?”

這樁大戲,其實亦是有所本。

李來亨知道太平天國初起的時候,清軍一班酒囊飯袋根本圍堵不住,被連殺數總兵,丟棄名城大郡無數。

欽差大臣賽尚阿依罪自然應當狠狠處置,形勢比之現在的河南巡撫李仙風,好不了多少。

但賽尚阿打仗的本領沒有幾分,腦洞卻開的很大,他曾經給滿洲小汗咸豐上奏摺,提出收集二十萬斤爛腸草投入河中,毒死太平軍的計謀。爲此賽尚阿不斷逼迫手下人去尋找、採摘爛腸草,最後還是翼王石達開主動賣給綠營幾萬斤爛腸草交換食鹽,才收集齊——當然爛腸草投入河中,對太平軍的殺傷自然是零。

賽尚阿最厲害的一個腦洞,還是在於他爲了諱敗爲勝,發明出了一個太平軍的第二號領袖人物“天德王洪大全”出來。據說這個洪大全身材魁梧,面容壯偉,“楊秀清只是他臣崽而已”、“洪秀全叫他賢弟,尊他爲天德王,一切用兵法,均請教於他”。

其實洪大全只是湖南當地的天地會香堂小頭目,在太平軍中根本沒有軍事指揮權。只是賽尚阿爲了諱敗爲勝,裝模作樣、大張旗鼓,給自己張皇裝點,以稍掩已過而已。

這一計建立在官場上下,欺上瞞下的基礎上。李來亨自認爲有不低的可能性,可以讓李仙風上鉤,但是他也不能不做好其他準備。

“天德王李自全”的事情,就交給方以仁和柳敬亭去辦了。李來亨自己則集中精力,去抓在洛陽近郊各處險要地方,修築營盤木寨的事情。

屏風寨歸降的礦徒兵首領苗裡琛正帶着大批擅長土木工事作業的礦徒,在洛陽城外加班加點地幹活。除了他們以外,爲了在這極短的時間內修起更多臨時的工事來,李來亨也花費重金,招募了不少洛陽市民和工匠幫忙。

“可惜這些寶貴的工匠要留在洛陽,不能用運糧的名義,先把他們轉移到熊耳山,之後再設法留下了。”

李來亨感嘆一句,隨後郝搖旗、郭君鎮、李世威三人在張皮綆帶路下,也到花廳找到了李來亨。

“君鎮!你回來啦,洛陽的用兵大局,還需要你的協助嘞。”李來亨看到愛將郭君鎮運糧回來,十分高興,一邊拍着他的臂膀,一邊問道,“老白那邊情況如何?”

郭君鎮不像郝搖旗那樣大大咧咧,也不像李世威那樣拘謹地行禮,他微微一笑,很隨意地行了一禮後就說道:“得勝寨形勢越發穩固,白旺頭領又招引了一批饑民入山耕種。由於咱們發給農具、種子,所以山中情勢反而比外面南陽府的平地處更加興旺。只是近來旱情又加重了,山中人丁也越來越多,長久還是很難維持。”

“白旺管隊也擔心掌哨守洛陽的事情,特地派來一批騎兵助陣,其中還有不少是劉師傅親手訓練出來的陝北老兄弟。”

“君鎮很有獨處方面的才幹,你辦事、我放心,這不需說了。”李來亨點點頭說,“世威,鳥銃隊那邊處理的怎麼樣了?接下來咱們跟李仙風要先打上兩仗,你的鳥銃隊將要負責很重要的任務。”

李來亨不守洛陽城,而是在洛陽城外擇險要處,修建木寨、分兵防守。是出於“守險不守城”的考慮:

其一是洛陽城中大戶極多,即便被集中管束到福王府,李來亨還是擔憂一旦戰事打到洛陽城牆上的時候,會有內憂。

其二是“守險不守城”的重點在於利用戰場空間和時間因素,指揮部隊快速機動和集中兵力,它避免將部隊分散在前沿漫長的戰線,也避免作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守軍可以憑對地形的熟悉,隱伏一定兵力進行夾擊,具備彈性防禦的特點。主要追求的是對士氣的殺傷,很適合對付戰鬥決心薄弱的李仙風。

其三是“守險不守城”本質上還是化守爲攻,變守城爲局部的野戰。小虎隊可以利用在城外險要處設立的木寨爲據點,不斷髮起迂迴、夾擊和突擊。揚長避短,發揮闖軍善於野戰、善於機動的優勢。

爲此李來亨需要手上握有一定騎兵作爲機動兵力,也需要李世威組織更多的鳥銃手和炮手來協防木寨——而礦徒兵頭目苗裡琛修建的這些營盤,就將作爲小虎隊下一步作戰的戰術支撐點。

“世威,你要再加緊些,多訓練一些火銃手出來。這些人都要安排到木寨裡進行協防,這樣才能讓官軍短時間無法打破木寨,爲其側翼、後方木寨據點中的其他友軍創造戰機。”

李世威做事雖然十分可靠,又很好學,但性格上缺少一些積極主動性,辦事有些太循規蹈矩。這回李來亨讓他全權負責火器方面的事務,李世威失去了以前方以仁的協助後,做事效率就下降了很多,而且行事也不太有章法。

銃手、炮手的訓練和集結上,問題還是比較多。

但郭君鎮聽到李來亨這幾句話,反而雙眼一亮。郭君鎮本名雄麗,但以字行,顯然是讀過一點書,在闖營中算是文化人了。

他的戰術嗅覺十分敏銳,很快就意識到了李來亨“守險不守城”戰術的奧妙之處,忍不住擊節讚歎道:“掌哨用兵初看荒唐,毫無章法,但仔細揣摩、鑽研,實在是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彷彿天授!”

李來亨微微苦笑,他自己最瞭解自己。

雖然投入闖營以後,在老掌盤李自成、義父李過還有師傅劉芳亮、好友李雙喜等人指點下,他的用兵經驗漸漸豐富成熟了起來。但比之老道的闖營戰將們,他自己的水平,確實還就是“荒唐、毫無章法”的層次。

天授之人並非自己,而是太平天國裡那個燒炭工出身的文盲東王楊秀清。

“什麼天授,這只是一點經驗教訓罷了,君鎮,你還是需要學習一個啊!”

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八章 熊耳山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四章 於大忠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
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八章 熊耳山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四章 於大忠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