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

青羊宮原名青羊肆,始建於周朝,歷史可謂悠久。黃巢起義時,唐僖宗避難於蜀中,曾將此作爲行宮。中和三年詔改爲青羊宮。

至明朝,唐代所建殿宇不幸毀於天災兵焚,破壞慘重,不復唐宋盛況,但其規模於蜀中依舊是數一數二的。

今日上千名來自順慶、重慶一帶的士人聚集於青羊宮,準備參加東王孫可望主持的“特科”科舉。

這些人多數懷有二心,與蜀中密謀迎接王應熊大軍入川的野心家們有所聯絡。但在西明大軍的赫赫威勢下,認爲現在起兵時機還不成熟,又被孫可望的言辭所蠱惑,所以全都輕易地離開老家,來成都參加科舉。

除了這些在鄉里具有一般領袖地位的士紳以外,曾英、楊展爲首的一批外地諸侯,也相繼抵達成都。

孫可望給出的藉口是調他們來入京聽封聽賞,再加上張獻忠遠出成都郊外親自迎接諸侯的隆禮,都讓曾英和楊展等人放鬆了警惕。

終於到“特科”科舉舉行的這一天了,青羊宮附近人潮洶涌,熙熙攘攘,上千士紳都握管持冊,華服入宮。

曾英和楊展兩個權傾一方的大諸侯、大軍閥,也各自在上百名家丁衛兵的簇擁下,車仗隆重地趕來青羊宮觀摩特科科舉,並準備在科舉結束以後接受孫可望的公爵封賞。

楊展字玉樑,是四川嘉定州人,崇禎十年武狀元,白皙文雅,文武兼備,尤其精於擊刺騎射。少年時參加童子試,主考官一見,就吃驚的說:

“這是不可多得的將才啊!“

崇禎十年楊展去京城參加武科會試。臨考前,皇帝寵信的一個大太監叫人牽來一匹烈馬,在教軍場叫陣:

“誰敢騎上這匹馬,就保舉他高中。”

衆多的武舉人面面相覷,誰也不敢上前,因爲這匹馬體形高大,性情狂躁,四蹄刨地,直往前竄,一副兇悍難制的樣子,兩名馬伕死命拽着鐵繮繩,都立足不住。

這時一條大漢手持弓箭,幾步竄到馬前,抓過繮繩,飛騰而上,騎着烈馬在教軍場縱送回旋,往來馳騁,並且探身射出九箭,箭箭命中靶心。他邊跑馬邊揚聲高喊:

“我,四川楊展也!”

大家又驚駭又敬佩,從此楊展名震京城。

這個故事當然有虛構的成分存在,但楊展的武名在四川十分有名這一點是不虛的。他本是遊擊,不久又升任參將,出生入死,屢立戰功,在老家嘉定一帶威望極高。

曾英的年紀則比楊展還要小得多,難怪人們都叫他曾公子。

他祖籍福建,隨同父親做官來到這裡,不幸的是父親病亡,曾英就留在了四川。他倜儻多才,心高氣傲,仗義疏財,多有俠氣,蜀中豪傑都願意結交他。

曾英帶着兩個副將一起到成都,這兩人都是他在巴蜀結交的豪傑,一個叫李佔春,綽號“李鷂子”;一個叫於大海,綽號“於老虎”,都剽悍敢戰,尤其是李佔春,出手兇狠迅猛,有萬夫不當之勇,深得曾英喜歡,認作義子,其實兩人也差不了幾歲。

這一行人馬聲威遠隆,派頭極大。孫可望帶着另外三個兄弟以及張獻忠的左膀右臂潘獨鰲、徐以顯二人,站在青羊宮的閣樓上,看着這些人慢慢走進宮中,嘴角終於露出陰寒的微笑。

劉文秀心懷仁心,猶豫着說:

“順慶、重慶二府士人上千人,不可能人人都參與陰謀,我看不如將他們先行關押起來,待仔細審訊以後,再做嚴懲。”

李定國也忍痛地說:“確實,否則我們濫殺無辜,將得罪於蜀人。”

孫可望卻陰冷地說:

“蜀獠難治,孤此次殺戮已經是證據在握,仔細辨別的確不錯,可那樣就能讓蜀人懷德嗎?我看未必。西營尊奉桂王朱由榔稱帝,已經給足了明朝舊官好處和麪子,可他們依舊受江南僞朝的密詔妄圖謀害我等。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我輩治蜀,光用大肆的封賞是不足夠的,現在是時候用雷霆手腕震懾一下蜀中豪強。如此寬嚴結合,剛柔並濟,才能起到安定大局的作用。”

潘獨鰲和徐以顯二人都不是好殺之人,但他們此時也都贊同孫可望的想法。

潘獨鰲就說:

“此並非蜀民畏威而不懷德,而是因爲我大西軍入蜀以來,僅以恩德懷柔蜀民,蜀民又見我等尊奉桂王,這才誤以爲大西軍兵力寡弱,必須假明朝名義才能治理四川。

如今我們要在青羊宮大開殺戒,殺戮千人,就是爲了要震駭蜀人,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徐以顯也說:

“殺千人而救億萬斯民,此非屠也,實救民也。兩位王子難道認爲我們一直以懷柔治蜀,就能安定四川嗎?這恐怕未必,到時候反而是蜀人中的有力豪強,將會趁我之弱,四處起兵,兵連禍結之下,殺戮慘痛何至於千人?

何況老天王是什麼性格,幾位王子都是知道的。一旦老天王感到被蜀人欺瞞詐弄,他的天威一怒之下,誰知道將會鬧出什麼樣的事情來?

今日我們殺此千人,才真正是爲了安定四川的長遠考慮。”

孫可望、潘獨鰲、徐以顯三人的話都很有見地,但李定國和劉文秀還是心有惻隱。他們二人都不再多言,只是心裡感到很不舒服,對於孫可望被張獻忠封爲東王以後越發跋扈專制的做法,也暗自感到一絲不滿。

孫可望沒有注意到李定國和劉文秀二人眼神中的不滿之色,他看着樓閣下魚貫而入的川東士人,拍了拍艾能奇的後背說:

“這件事就交給你來了。”

艾能奇智謀有限,但勇力驚人,實在是孫可望手下最好利用的一枚棋子。他挎起大弓,豪爽大笑說:“好,我帶兵去解決這些人!”

孫可望接着又令提督御營的王尚禮封鎖成都各個城門,加強門禁,成都四座城門,各派一千門軍,由兩名都督統領,盤查行人。

凡城內要出城的,必須到兵馬司遞交申請,申請上要寫清家在何處、有無家口,保長是誰、左右鄰居姓名、前往何地、何時回城,一項不全,不予審批。如果至期不回,先拘左鄰右舍及保長斬首,再抓出城之人的父母兄弟妻兒,不管老幼,一律砍頭。

城外要進城的,經兵馬司盤問明白,發給“准入證”,辦完事後出城,查驗“准入證”,確係無誤後方能放行。如果不慎丟失了“准入證”,那就倒黴了,二話不說,認作奸細,立即斬殺。

當然如果是當日即能往返的,“准入證”就免了,只在臉頰上蓋一個圖章,到傍晚出城時查驗,倘若圖章被汗水沾染或不小心磨擦,看不清楚了,也要砍頭。

孫可望最後密令提督皇城都指揮使竇名望說:

“帶御營兵包圍青羊宮,同時帶人攻下曾英、楊展二人的府邸,劫持其家眷……務必挑選軍紀嚴格的驍騎營老兵,攻下曾府、楊府以後,要善待他們的家人,誰敢騷擾、傷害二府家眷,立刻軍法處死。”

竇名望身材特別高大,武藝高超,是西營中一員特別著名的勇將。

他最後叉手問道:“還有其他要注意的嗎?”

孫可望沉吟一下,說:

“兵部侍郎龔完敬、禮部侍郎江鼎宏、禮部主事鄒簡臣……等人,皆涉及密謀。將這些人一概抄家,其家眷不分老弱婦孺,全部立即斬首處死。

對了,據王光恩所報,還有一個武舉人武大夏在家中藏匿江南使者黃澍。此二人用小剝皮刑慢慢炮製。”

小剝皮刑是張獻忠效仿朱元璋的剝皮之刑,發明的一種頗具創意的刑罰。

具體操作辦法是:從脖梗到尾骨用利刃劃一條線,將罪人後背的皮膚剝開,揭到兩肩上,活像張開兩翼的大鳥,然後趕到郊外,不許家人給予飯食,任其躲入古墓荒墳苟延殘喘,慢慢痛餓而死。

竇名望看着孫可望好像在說家常事一般地說出這些話來,背脊有些發冷,但他還是說:

“臣領命。”

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一章 李公子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二章 顧炎武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九章 牛相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
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一章 李公子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二章 顧炎武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九章 牛相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