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

昨天晚上,順軍軍營整夜燈火通明,兵馬調動頻繁。多爾袞當然能猜測到他們今天要發動總攻,所以清軍也專程派人前往徐州城南面,明軍水師駐紮的地方,商討協統作戰的事情。

多爾袞派了博和託帶領數千兵馬趕赴明軍營地,希望能夠催促明軍儘快加入戰局。爲了誘惑馬士英,多爾袞還開出了將黃河以南地盤全部讓給明軍的條件。

不過這當然是慷他人之慨,畢竟河南地現在基本上都在順軍手裡頭,還輪不到多爾袞來自作主張做交易。

馬士英再蠢,也沒辦法靠還未到手的戰利品說服南明軍閥們參戰。

wωw ⊙ttκǎ n ⊙¢ 〇 所以多爾袞還是答應,先讓博和託帶着大批白銀前往南明軍中,先轉交給了馬士英約一百五十萬兩的白銀。

對於剛剛通過剃髮令收割了整個華北的大清來說,府庫積藏裡還有幾千萬兩白銀,送給南明軍隊一百多萬,簡直是九牛一毛。

多爾袞許諾,只要南明軍隊在明天的戰鬥裡參戰,清軍還將給出白銀五百萬兩、黃金三十萬兩的“歲貢”。

歲貢是諸侯國或屬國每年向朝廷進獻的禮品,多爾袞承諾每年給南明朝廷這樣龐大數額的歲貢,無非就是空頭支票。

如果真的打贏了徐州之戰,攝政王隨時都可以撕票不認賬。但在馬士英眼中,這樣的許諾無疑可以大大增強他在朝廷中的地位,也可以幫助弘光皇帝鞏固皇帝,強化南明的中央集權。

南明小朝廷深受藩鎮割據之苦,馬士英對這些軍閥大爺也焦頭爛額,如果能拿到這筆歲貢,不光南明將超越同樣南渡的東晉和南宋,而且南京小朝廷對這些軍閥的控制力也會大大增強。

這筆買賣確實極爲划算,前提當然是要多爾袞說話算數。

清軍內部,尼堪、碩託、滿達海……很多人都對“歲貢”這種帶有恥辱性的說法非常不滿,因爲這個主意是范文程提出來的,以至於尼堪幾次闖入軍帳,直接拔刀想要殺掉范文程。

“范文程有辱國體,必殺之以儆效尤!”

但多爾袞明白,名和實之間,擁有實力自信、文化自信的我大清,完全可以把名讓給馬士英,自己取實即可。

他訓斥了尼堪一番後,又派一支漢兵隊伍將十萬兩黃金送去南明營地,繼續加碼,好保證明日戰鬥的時候,南明的六萬稻草人可以爲大清充當靶子,至少吸引一部分大順軍的火力。

“對了……還要和明軍買一些糧食,以防萬一。”

清軍從魯西南突入徐州,僅僅裹糧二十日,到現在幾番作戰以後,早就所剩無幾。因此多爾袞又要求南明爲清軍提供一部分糧秣,當然錢的問題很好說,清軍現在缺兵、缺糧、缺火藥和大炮,但是就不缺錢。

光一個北京城,就夠多爾袞搜刮幾千萬兩銀子出來了。

這些明朝百官、勳貴、宦戚、皇親搜刮來的民脂民膏,今天就被多爾袞又大手大腳地“還”給了朱由崧。

等到第二天早上黎明時分,清軍前方驍騎營已經發現大順軍全軍出動的情況後,博和託才帶着幾百名護軍匆匆趕回清軍陣地。

博和託把他帶去的大部分士兵都留在了明軍陣地那邊,主要是他大略觀摩了一下明軍各支部隊的情況以後,對於他們的狀況很不樂觀。

博和託擔心明天開戰以後,萬一明軍見到清順兩軍交戰的威勢後,不戰而潰,反而拖累大清,那可就鬧了笑話。

所以才專門留下一部分八旗兵,明天開戰以後,這些精兵在明軍隊伍裡就可以作爲骨幹和救火隊,幫助明軍穩住陣線。

多爾袞看到博和託帶回的第一批糧食以後,終於滿足了一些:

“軍中有糧,可以慢慢和流賊對峙了。流賊要與我決戰?我們守住環壕,只要不讓流賊的大部隊進入徐州城中,大可以慢慢攻下徐州。”

博和託卻心有所慮:

“王爺,我到南明軍中,觀其陣伍,實在不像是可戰之衆。萬一流賊從明軍防線處突圍,我恐怕明軍會一擊而潰,咱們連救都不一定救得上。”

范文程指着地圖笑道:

“明軍再羸弱,畢竟在南面,現在冰雪消融,水網縱橫。流賊需要做好連續渡河作戰的準備,才能從明軍防線處破圍。

這就給足了我們援救明軍,或者攻流賊之後的時間。”

多爾袞也說:“不是都說那個李來亨是天生神將嗎?固然有所誇大,但李來亨老於兵事,用兵極高明也是不假。以李來亨的軍略,他不會看不清形勢,若流賊繞到南面連渡數河進攻明軍,我們就可以抄斷流賊退回河南的全部道路,將他們壓迫到淮上殲滅掉。”

多爾袞沒有說出的話,還包括了若大順軍真的以明軍爲主要打擊對象,那就需要繞過徐州,放開徐州通往河南的當面大道。

到時候清軍大可以棄明軍於不顧,直接殺向豫東的歸德府。順軍的野戰兵團,全都聚集在徐州,大清兵只要殺進河南,還不是處處開花,可以肆意劫掠,因糧於敵,再沒有後顧之憂了嗎?

清軍對於大順軍發動總攻的時機,也有一個大致的瞭解。敵人從昨天晚上就開始摩拳擦掌,黎明以後更是全軍大動,看來流賊已經按捺不住,要全力猛撲了。

多爾袞帶着諸多貝勒王爺們離開了徐州城下,他還有些遺憾,騎在馬背上看着徐州城說:

“守將有祖大壽的風采,我大清南征北戰到今天,也算是吃了一點小虧。只有等孤擊滅李來亨以後,再來擊破此城了。”

清軍各部兵馬都做好了迎擊大順軍的準備,原本佈置在第一線的孔有德、尚可喜兩支漢軍部隊,此時已經被撤了下來。

多爾袞自己考慮的是若一直將漢軍部署在最前線,難免讓別人感到這是他有心消耗雜牌的權術,可能會使得孔有德等漢人藩王離心離德。

他本意將三順王所部調回中軍附近,是希望穩定漢軍軍心。卻不意這反而讓孔有德更覺得詫異不滿,畢竟之前挖掘壕溝的時候,漢軍一直處在最前線,頻繁遭到順軍輕騎的襲擾,已經傷亡不少。

現在環壕已經修築完畢,眼看大會戰將要展開的時候,多爾袞卻又將孔有德調回後方,難道沒有防止漢軍立功的意思嗎?

或者更危險一點,這簡直讓孔有德感到分外的不受信任,他只覺得多爾袞的這種兵力佈置,完全是在提防和忌憚自己。

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二章 顧炎武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六章 裕州人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十七章 無派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六章 裕州人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
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二章 顧炎武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六章 裕州人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十七章 無派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六章 裕州人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