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礦徒軍

礦工……

李來亨聽到嵩縣礦工後,心裡馬上就聯想到了晚清摧破東南的太平天國。他知道太平軍的基本隊伍之一就是廣西和湘西南一帶的礦工,在太平軍中,失業破產的手工業者所佔的比重僅次於農民,其中礦工又佔着特別重要的地位。

這是太平軍和明末農民起義軍很大的一個不同之處,相比較之下,明末農民起義軍的主要來源,還是破產和失地的農民,手工業者特別是礦工的比例佔比很低。

某種意義上來說,礦工是中國古代最接近於工人階級的羣體。他們往往宗族關係很弱,在特殊的生產環境下,養成了艱苦耐勞的性格和嚴明整齊的隊伍紀律。太平軍從起義初期開始,就能夠堅守一些據點和根據地,並很快攻破名城大郡,除了晚清清軍的戰鬥力相較於明末官軍要弱很多外,礦工羣體帶來的土木工事與作戰經驗,也起到了極大作用。

李來亨知道太平軍有專門的土營部隊,就是全部由礦工組成的。他們在太平軍攻城掠地的戰鬥中,專門擔任挖地道的戰鬥任務,它的性質其實就是相當於現代的工兵。

土營成立以後,太平軍整體戰鬥力有的很高的提升,士兵們發揮自己的技術特長,每次攻城戰前都去挖掘地道,然後放置炸藥用來炸城牆,爲其他士兵的進攻打開通道。“夫賊之掘地道也,必離城數丈路,掘至城底,否則,城上易見而易防,故宜遠。掘成之後,用空棺實以火藥……使城崩壞,磚石俱飛,煙生迷亂,而大隊遂得從缺處擁入”,“掀翻巨城、如揭片紙”。

明末的礦業相對晚清還沒有那麼發達,而且闖軍主要活動的區域,也不屬於礦產豐富、礦徒衆多的地區。歷史上的闖軍並未吸納到足夠可以改變其攻城方式的礦工人羣,所以李來亨一聽到高一功提到的嵩縣礦徒,心中就特別注意這點,將屏風寨和礦工的事情,先記在了心裡。

高一功講了那麼多關於屏風寨和於大忠的事情後,又休息了一會兒,喝了幾口茶水。坐在另一邊,同高一功一起回來老營的白旺,替他補充說:“於大忠名爲一寨寨主,可實際上他的勢力早已籠罩了嵩縣和熊耳山南麓。像我所在的欒川鎮,已經到了熊耳山和伏牛山交界的地方,但也還會受到於大忠勢力的影響。他現在放出話來,要和陝西人作對到底,甚至都影響到了闖營在欒川一帶的發展了。”

李來亨兩根手指敲着桌子,心中盤算一番後,說道:“於大忠的勢力這樣強大?雖然礦徒自古就是優良的兵源,但是咱們闖軍都是秦中邊民出身,經過十年征戰磨練,驍勇耐戰的風氣絕不會比於大忠的礦徒軍差。高大哥和老白,你們壓制不了於大忠,除了他的礦徒軍十分強悍,屏風寨又是一個罕見的要壘以外,是否還有其他原因?”

李來亨問到這裡,其實心中已經約莫有了答案,他不等高一功和白旺做出回答,便自言自語道:“於大忠到處宣揚陝西人和河南人的分別,他以河南綠林的領袖自居,儼然將咱們當成了野獸一般闖進中州的天外來客。闖軍這幾年歷經艱難困厄,顛沛轉戰,新近進入河南以來,實力纔有了飛速的壯大。但咱們人生地不熟,諸事草創,局面還沒有完全打開,又缺乏和中州地面上有本領和聲望的豪傑合作。”

“來亨,你的眼光着實毒辣。”高一功讚歎道,“於大忠就是用鄉情相號召,使得闖軍在熊耳山的發展舉步維艱。山中的寨民們都不敢同陝西人合作,而我們陝西人也不敢在外落單。現在的情況,已經嚴峻到闖軍若有三五個士兵,在外單獨活動,便極大可能便寨民所殺,送去屏風寨處領賞。”

話聽到這裡,李來亨已經完全明白了高一功和白旺的用意。

他們三人被李自成留在山區守衛老營、收復山寨、發展實力,但是三個人的境遇卻有很大的差別。

李來亨自然不用說了,他攻破白土崗寨、另立小虎寨後,依靠縱橫卑闔、分化拉攏的手腕,已經制霸了伏牛山的南麓,“李公子”的名聲甚至遠播到南陽城;白旺雖然實力發展不快,但他所在的欒川鎮一帶,自古是伏牛山和熊耳山山區的一箇中心市鎮,物質資源比較豐富,兵力雖然增加很少,物力增加卻很多;只有高一功所在的熊耳山一帶,雖然歷來是出強兵的兵源地,元末時的紅巾軍也曾在此掀起波瀾巨浪,可由於於大忠的干涉和壓制,高一功所部在熊耳山不僅沒能打開局面、發展實力,反而受到一定打擊,兵力不增反減,龜縮一隅。

發展到現在,不僅高一功在熊耳山被於大忠所壓制,甚至連遠在欒川的白旺都受到屏風寨的壓制了。

高、白兩人,這趟到伏牛山來,顯而易見,既是向李來亨取經,也是向他求援。

李來亨心中野心很大,李自成本來只吩咐他們攻打、收服山區中的各家山寨,發展實力而已。按照李自成的計劃,闖軍在山區只是要維持一個“影響區”,但李來亨不滿足於只維持一個勢力範圍形式的“影響區”。

李自成設想的這種“影響區”,只是希望可以確保這一地區對闖軍比較友好,讓闖軍可以安全通過該地區,並從這一地區中購買或交換到足夠的補給。

而李來亨想要發展出來的,則是首先要達到“游擊區”的水平,確保闖軍在地區內成爲朝廷以外的最大勢力,收編和壓制其他一切不從屬於闖軍的豪強和土寇武裝。在這之後,他才能繼續考慮,將“游擊區”進一步發展爲“根據地”,即攻打地區的縣城等中心城鎮,完全摧毀朝廷在地區內的統治秩序。

爲了達成李來亨發展“游擊區”和“根據地”的計劃,他首先就要徹底打平伏牛山和熊耳山本地的所有異己勢力。將一切豪強、土寇武裝,或者徹底消滅掉,或者使得他們服從小虎隊的號令,成爲從屬武裝。

所以即便高一功不來主動求援,等李來亨徹底控制伏牛山南麓以後,他也會繼續向北面的山區發展,幫助高一功搞定於大忠和屏風寨。

“來亨,一功之前已經找過我了。但我仔細衡量過我們同屏風寨的實力對比,我想即便加上我這邊的兵力,我和一功要聯手對抗屏風寨,還是十分困難的事情。”

白旺十分沉穩,他給李來亨詳細介紹了一下屏風寨於大忠的實力。白旺這段時間調查十分仔細,不光是屏風寨本身的兵力,還將服從屏風寨號令、與於大忠親近的山寨兵力,調查了一清二楚。此時娓娓道來,極具說服力,也讓李來亨得以在第一時間,把握到了熊耳山山區的勢力分佈局面。

李來亨沉吟一會兒後,回答說:“我知道高大哥這回上門來,不光是‘化緣’的事情。更重要的還是,我們三支隊伍聯起手來,看看要怎麼打掉這個於大忠。小虎隊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以後,精悍的戰兵已有三百人,郝搖旗又另外訓練了一批本地的饑民,雖然還不特別可靠和善戰,但也有六七百人的兵員可供使用。”

“以現在小虎隊的實力,再加上高大哥和老白手頭的兵力,在野戰中戰勝於大忠的礦徒軍,我想不成問題。但是我另外考慮,還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李來亨豎起兩根手指,一一解釋道,“第一條是屏風寨踞高而建,他既然是嵩縣縣令何復當年修成的一座要壘,那麼攻寨一定非常困難;第二條則還是和前面說的一樣,我們在河南人生地不熟,要對付於大忠這種地頭蛇,還是需要一些在本地有聲望的人物幫忙才行。”

李來亨的話說到這裡,高一功和白旺卻相顧一笑。高一功站起身來,對李來亨說:“我們這一次到小虎寨來,自然不會是空手而來。我們既然來了,便是有了取勝的把握——這把握就在你說的第二條裡。”

“哦?”李來亨眼睛一亮,他自然明白高一功這話是什麼意思,“高大哥的意思是,你已經找到了中州本地的豪傑人物,願和我們合作了嗎?”

高一功點點頭,笑道:“正是這樣。說來也巧,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報應吧。於大忠不是在熊耳山爲了立威,一夜之間攻滅了三家賣糧給闖軍的山寨,夷滅了近千口人家嗎?這其中一家山寨正好同熊耳山的一位豪傑沾親帶故,這位豪傑知道我們闖軍打仗一點不比屏風寨的礦徒軍差後,就主動聯繫我們,要同我們合作,一起報復於大忠。”

“好!有本地的豪傑做嚮導,那一切事情就都好辦了!”李來亨擊節稱讚,他知道高一功這個人講話從來都是有的放矢,高大哥既然這樣說,想來事情就已經穩妥好幾分了。

“不知道這位中州豪傑,姓甚名誰,是何方人物?”

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十章 李寨主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
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十章 李寨主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