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

“雨停了!”

在順軍和清軍所期待的援兵陸續抵達戰場以後,一場突如其來的三月春雨打亂了李來亨和多爾袞的佈局。

暮冬初春時節的雨水,飄灑在徐州大地上,浸透了這裡每一寸充滿屍骨和鮮血的土壤,使得戰場更爲泥濘,氣溫也乍暖還寒,令將士們捉摸不透。

春雨天氣影響了清軍對於徐州城土垣炮臺的進攻,可是對正在進行休整的李來亨而言,卻是一個剛剛好的掩護。

雨色之中,李來亨下令全軍枕戈待旦,維持着警戒進行休息。大順軍的軍帳無論白晝還是黑夜,均是燈火通明。

八萬多人的大陣地,片片燈光遊移,在黑夜裡形成了一片光彩照人的璀璨星雲。既壓迫着環壕之後的清軍,也給徐州城頭上的守軍建立起了強大的祈盼和信心。

春雨之中,多爾袞還是擔心大順軍還有可能憑藉雨勢的掩護,對清軍的環壕陣地展開突襲和強攻。

所以清軍減少和降低了對徐州城的猛烈攻勢,而是將大批量的兵馬重新抽調到了環壕的最外圍,與大順軍一樣,枕戈待旦、嚴加戒備地進行對峙。

少部分清軍遊騎——大部分都是弓馬嫺熟的蒙古人——他們冒着冰雨,主動越過深深的壕溝,對順軍陣地發起了威力偵察。

多爾袞想方設法要摸清楚大順軍目前的總體實力和可能的攻擊時機,那些身手矯健非凡的蒙古兵就是爲此出動的。

只可惜,面對順軍鞏固的陣地和防線,這很少的一些遊騎部隊,根本不能窺伺到任何戰機。

殿中軍的制將軍李世威已經督率了大批火銃手,沿着順軍茶城陣地的外圍,臨時構建了一道以木柵欄爲主的防線。

火銃手們都把那大的過分的重型鳥銃,直接架在木柵欄的縫隙間。一杆杆威力巨大的火繩槍,中間甚至還夾雜着不少隨州造的自生火銃,也就是燧發槍。

這樣密集猛烈的火力,一旦發現敵人遊騎的蹤跡,就會形成一道密不透風的火力網,使得蒙古騎手們根本無法靠近過來。

在這中間,劉芳亮也繼續派出了一些順軍的輕騎部隊向南面擴散戰線。

順軍的目的是:一方面與清軍相同,對敵人進行威力偵察,摸清清軍的總體實力;另一方面,也是希冀通過脆弱的明軍防線,使一些輕騎部隊可以直接滲透和突圍到徐州城裡去。

泥濘的土壤會讓馬蹄很容易就陷進去,這同時限制了清、順兩軍的遊騎活動範圍。但考慮到會戰前偵察的重要性,不管是多爾袞還是李來亨,都沒有下令減少遊騎的行動。

順軍的輕騎,還有清軍的蒙古騎手,都冒着大雨,深陷在泥濘的土地上,全身上下浸染滿了骯髒的泥水,爲了給己方會戰創造有利的條件,殊死搏殺在兩軍陣地間的曠野上。

李來亨將一杆長長的望遠鏡架在了親兵的肩膀上,他透過鏡片清楚看到了平野中激烈的遊騎廝殺搏鬥情形。

“樂山,好直,雄麗,師傅,各軍的軍資補充都已經完成了嗎?殿中軍、殿左軍各師的會戰部署,都調整完畢了嗎?”

這場驟然出現的春雨,給了大順軍戰前調整的完美契機。

龐大的營地裡所有人都忙得不可開交,裝載米麥的糧車全部被打開了,所有火藥、箭矢也都分發到位,炮標的戰士們正在校正徐州戰場的射擊諸元,步兵們則都整備着鎧甲、長矛和牌刀,騎兵戰士則帶着戰馬去飽餐一頓。

大米、豆餅、草料、火藥、炮彈、箭矢、盔甲、刀槍……

數不盡的物資流動在軍營之中,這是奶與蜜般富饒的豫楚大本營醞釀出來的力量,順軍所有士兵都將會被武裝到牙齒。

方以仁啪的一聲打開摺扇,雨天氣溫微微下降,冰冷談不上徹骨,但遠遠不到要搖扇子的地步。只是打開摺扇,已經成爲了方太師標誌性的一個動作。

他用這種方法紓解着自己心中的壓力,淡然自若地笑道:

“府主,諸軍整備、動員已經全部完成。只待雨停,即可投入會戰之中。”

雨後泥濘的土地很容易影響到大軍的正面進攻能力,但是大順軍困難,清軍豈不是更加困難?

春雨對雙方帶來的影響是完全相同的,“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因桀亡”,大順軍在物資上的優勢,卻可以抵消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

因此戰局整體的平衡,實際上還是傾向李來亨的一方。

李來亨頓首點頭,他握緊了手,徐州會戰即將展開,而進攻時機就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會戰的主動權完全操之於大順軍的手裡,李來亨堅信自己已經掌握了全部優勢,完全沒有敗北的道理。

但這一點,多爾袞又何嘗不是如此。

九王當然也確信着,自己已經掌握了戰場的絕大部分優勢。更何況在用兵之道上,身經百戰的天下名將多爾袞,怎麼會懼怕李來亨這樣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呢?

兩人的自信是並駕齊驅的,但僅僅依靠精神是不足夠的,能夠決定會戰勝負的只有鮮血。

“糧秣到了!”

大批量的糧車一直都在從河南方向開往徐州,順軍後方大本營的物資正在被陳藎全力以赴地調動起來。

即便到了會戰在即的時刻,順軍後方的軍資糧秣也還是在源源不斷地向前線增加着。河南河北的道路上,滿目所至,五一不是被馬車、糧車、手推車擠滿的樣子。

大順政權的基層幹部中,本來就有不少人是車馬行出身。在組織糧秣運輸方面,許多人都稱得上是專業人士,後勤補給的效率也因此表現非常不錯。

李際遇帶着他麾下的一支地方衛軍,護衛着大批糧秣也趕到了順軍的茶城陣地。

數年以前,李來亨曾經在伏牛山同李際遇有過一面之緣,對這個河南本地著名的大土寇留有印象。

李來亨看到連李際遇這樣有名的投機騎牆人士,都在會戰前的關鍵時刻帶兵、帶物資趕到戰場,更對決戰的勝利充滿信心。

“李將軍!你到的時機真好、真合適!孤當記得你這一功。”

李際遇帶來的物資裡沒有多少會戰積蓄的火藥、箭矢,大部分都是糧食而已。有冬天儲藏好的大白菜,也有河南各地營莊專門爲前線戰士精心製作的醃肉幹,更多的則是流溢着白金色光芒的米麥。

隨便用短劍刺破一口麻袋,就能看到白金和珍珠一樣的米粒與麥粉流淌了出來。士兵們似乎都聞到了誘人的飯香,全都發出捧腹大笑。

李來亨帶着隨行的羣臣諸將,簡單檢查了一下李際遇帶來的糧秣物資車隊。雖然軍事物資不多,但是這麼多糧食,特別是還有一大批種類豐富的蔬菜、肉食,正好可以在戰前起到振作全軍將士士氣的作用。

李際遇的副將申靖邦單膝跪在李來亨的面前,遙想數年前,玉寨的土寇豪帥們還能在李來亨的面前擺擺譜。

而現在,不過三年時間過去,他們和晉王殿下之間的關係,就已經是天壤之別。

李來亨揮揮手命申靖邦站起來,君臣之間威嚴立顯,晉王殿下的人主權威,映照在軍營內外,顯得熠熠生輝。

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一章 李公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七章 順兵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十八章 祝捷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十六章 五軍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一章 太原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七章 鳥銃隊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
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一章 李公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七章 順兵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十八章 祝捷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十六章 五軍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一章 太原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七章 鳥銃隊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