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福建

大順軍對於孫可望採取了堅定的武力打擊策略,對於盤踞東南的鄭氏小朝廷則繼續採用文攻武嚇的辦法進行壓制。

這主要是因爲孫可望政權出於西營,軍隊野戰能力較強,始終讓李來亨感到十分忌憚。

而鄭氏小朝廷,其水師尚可一觀,陸兵則與大順軍的實力相距甚遠了。

鄭森頗有才具,可他還年輕的過分,無法擔當起大任來。

手握東南軍政權柄的鄭芝龍,既老毛又軟弱,缺乏孫可望那般勃發的野心和毅力,根本不足爲懼。

所以西南和東南之間,大順軍以西南爲優先。

當秦、楚、桂三路並舉平蜀時,雖然孫可望早在上一年就數度牽制到福州尋求鄭家的支援,試圖與東南小朝廷結成攻守同盟。

可是哪怕鄭森強烈勸說他的父親出兵北伐,趁着大順軍各地駐軍向湖北、廣西集結的時候,乘海船北上,迅速奪取舟山、崇明島等地,然後縱兵直取金陵。

但鄭芝龍卻只是和孫可望虛與委蛇,他口頭上答應了西明的結盟要求。實際上卻在西順漢中、重慶多番鏖戰時,坐擁大軍,卻不發一矢、不出一兵,完全坐視寶貴的戰略窗口期喪失。

鄭芝龍畢竟已經老了,他早就不是從前那個叱吒風雲的海上霸主了。鄭芝龍有家眷,有孩子,有在福建陸地上的無數房屋田產。

他絕無可能再重新回到海上,也絕無抗衡大順軍南下的理由和意志。

李定國、劉文秀二人投降以後,受封西寧公、南安公,其事蹟早已由順朝的文宣人員傳播了福建和廣東。

鄭芝龍猶疑不定、左右搖擺的那顆內心,終於被這最後的砝碼打動了。

他召集鄭氏家族成員,還有南明殘餘勢力的朝臣、武將們,鄭重宣佈了將向順朝遣使求和的決定。

誰都明白,如今的形勢,所謂遣使求和,其實便是遣使請降。

但鄭氏內部,甚至南明的殘餘勢力裡,除了鄭森一人堅決反對以外,其餘人等都對鄭芝龍釋放出來的投降信號表示了接受的態度。

鄭森難以置信:“福建、廣東兩省尚有士馬十萬,海船不可計數。只要經略有方,光是海貿一項每年歲入便有一千萬兩白銀,何愁不能抗衡流寇?

父親!流寇奸猾,豈能信之?遣使以後,福建必不爲鄭家所有了!”

鄭芝龍的心中卻認爲福建本就不該由鄭家佔據,此前鄭家的勢力,不過是王朝末世的偶然情況。現在李來亨一統海內,天下版圖重歸於無缺的金甌,新時代已經降臨了。

歷史上豈有新朝來臨時,前朝重臣能夠割據一方,卻保富貴數世的?

“大木,還是太年輕太幼稚了!”

鄭芝龍拍板決定:“我意已決,閩粵二省號稱士馬十萬、海船千艘,其實可戰的士卒最多不過一兩萬而已。

剩下那些臨時徵募的新兵和民團,豈會是大順王師的對手?王師既到,還有什麼可說的!”

鄭森負氣而走,鄭芝龍也不加勸阻。福建和廣東兩省由此門戶大開,天法二年九月,郝搖旗在廣東節度使的協助下,招撫了在粵西山區及潮汕一帶負隅頑抗的忠明民軍,不久割據海南島的幾支殘明勢力也在張家玉的招撫下陸續繳械投降,廣東一省得以平定。

天法二年十月,張皮綆、劉希堯以水陸大軍二萬餘人從浙江南下,順軍新編的海船水師沿着浙江海岸迅速往福建方向挺進。

由於鄭芝龍不做抵抗的準備,沿途的鄭家船隊多數都選擇了投降,陸上的守軍聽聞海防已失,甚至部分順軍已浮海登陸閩南後,也都喪失了抵抗意志。

只有鄭森前往廈門,聚集了殘明勢力中不願屈服於李來亨的一些力量,以廈門、金門兩島爲基地,效仿明初的方國珍殘部,沿海打游擊,形成了一支頗具有實力的反順民軍。

在陝北安置好太宗皇帝陵寢的李來亨,回到東京後才知悉了鄭森據廈門、金門反順的戰情,他將書冊置於一旁,對入宮覲見的顧君恩笑道:

“好直以爲當要如何處置鄭森?”

顧君恩拜首道:“微臣以爲鄭寇僅具有二島,缺乏糧秣,其勢必定不能長久。我軍只以海船切斷二島同陸上的聯繫,以有力官員約束地方,嚴禁地方百姓與外洋海賊通商貿易。

如此至多一年,鄭寇彈盡糧絕,必將來歸降了。”

李來亨笑而不語,顧君恩還不懂得海貿之利有多大。只要鄭森能控制福建外洋的海上貿易,那一年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兩的收入都很平常。

鄭森手握這樣多的錢財,即便順朝官員百般約束,可是不使用殘忍的鐵腕政策,怎麼可能控制住百姓不去通商呢?

“好直這是洪武帝對付方國珍的老辦法啦……時代不同了,老辦法是行不通的!”

李來亨即言:“命劉希堯在寧波、福州二處繼續營造海船、訓練水師,鄭氏歸附的諸將,就不要讓他們來東京了。直接帶到浙江任用起來,除了不能讓他們掌握福建省的政權、兵權外,到浙江後,大可以讓鄭氏諸將爲大順編練水師。”

後世清朝收降了鄭家多數將官以後,對這些富有海上作戰經驗的宿將,卻只當成一般的低級降將對待。要麼是大力裁撤,直接讓這批宿將沒有活路,只好逃出去投奔國姓爺;要麼就是帶去北京圈養起來。

總之就是沒有利用他們的才幹和經驗,所以明明鄭芝龍投降清朝以後,國姓爺負氣出走後,完全是從零開始創建海上勢力,結果清朝手中既有鄭芝龍留下的人才,也有鄭家歸降的船隊,卻竟然不能制服國姓。

這就很荒謬了。

有如此資源卻不能用之,李來亨可不會如此。

只是他對鄭森心懷善意,不願意採取過於鐵腕的武力政策。而是命令劉希堯在寧波、福州兩地編練海軍,在這期間大順軍則以防禦爲主,守軍重點防禦產量的泉州、漳州等地,不必要積極進剿殘明勢力。

等到大順的海上力量編練完成以後,到時候自然能夠以更低的代價降服鄭森。

如果鄭森依舊不願歸附,那邊任其遠走海外,又有何妨。

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七章 左鎮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二章 顧炎武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八章 英雄氣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
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七章 左鎮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二章 顧炎武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八章 英雄氣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