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

李來亨在率軍離開開封以前,在晉王府告別了羅顏清和幼辭以後,最後前往皇宮,拜謝義父李過。

開封的皇宮是由明朝周王府的一部分改建而來,李過抱病在牀,難以起身,獲鹿之戰的舊疾一直都在折磨光中天子的身體。

高太后現在執掌宮禁,但是因爲高太后精力有限的緣故,有時候幼辭也會到宮中代爲辦理事務。高太后自己就帶着一衆女官,留在李過的寢宮裡照看天子的病情。

李來亨輕裝間隙,穿着一件淡黃色的圓領盤龍錦袍穿過宮門。

田牛之變時亂兵縱火焚燒宮門的痕跡,已經被羽林軍將士們用顏料遮蓋了起來,宮牆好像嶄新一般,完全看不出幾個月前這裡險些發生一場可能將大順政權推向覆滅的內戰。

穿過宮門,在宮牆的包圍下,庭院裡的女官都穿着縞素的服裝,他們還在爲老萬歲的犧牲服喪。皇宮裡很多地方都懸掛着白色的布幔,有的是爲李自成弔喪招魂,有的則是爲當今天子李過遮擋寒風。

李來亨站在宮門之前,他帶着平章政事方以仁一起入宮,兩人同時停下了腳步,面對着白色布幔後面李自成神主牌位的方向,一齊跪下。

李來亨將身體伏在地上,他的額頭輕觸青石地板,發出磕碰的響聲。

“老萬歲在天之靈,請護佑我此去河上,能夠旗開得勝……”

方以仁也跪在地上,對着放置李自成靈柩的宮殿磕頭說:“先皇弔民伐罪,起仁義之兵拯民水火之中。荊楚黎民已經獲蘇,燕趙之人翹首以待順兵之至。晉王今日將統兵渡河,解圍開州,臣等跪請先皇護佑,以開大順萬世皇基。”

接着李來亨站了起來,他又轉過身去,將跪在自己身側的方以仁扶了起來:

“宮中只有女官,許多事情不像明朝時那樣方便。對先皇的國喪之事,準備的是簡陋了些,等到孤統兵掃清東虜以後,一定要再一次給咱們老萬歲,風風光光國葬一把。”

方以仁捲起袖子說:

“明季惡政,最失人心的就是閹黨之政。其實明廷皇帝重用太監,無非是因爲以文官壓制武官,又以太監壓制文官,如此異論相攪罷了。

從宣德以來,明朝修繕宮殿,早就不止是使用太監,而是經常召京營的班軍入宮維修和建造宮殿。

所以閹黨之政,從後宮宮禁來說就沒有什麼必要。一般的宮中事務,女官都能任之。真正的體力活,其實明朝初年以來,光靠太監就不夠了,照樣要引入京營將士入宮做事。

而就控制文官來說,女官和閹黨又有什麼區別呢?先皇放逐太監,今上也說過絕不再復辟閹黨之政,這件事情即便是江南那些反對我們的士人,聽說以後,也無不擊掌稱快的。”

李來亨拉起方以仁,往宮中深處走去。廢除太監,改用女官代替太監充作內廷,這是李自成的既定方針,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牛金星等明朝文人的影響。

從維持後宮宮禁的角度來說,除了體力活女官不如太監以外,其他方面太監能做的事情,女官都能做到。而真正需要大量體力活的差事,比如修繕宮殿一類的事情,即便在明朝的時候,主要也是召京營班軍進宮做的,而不是靠那些太監去做。

所以大順廢除太監,改用女官以後,其實對於宮廷生活沒有多大不好的影響。

當然,不管是李自成還是李過,他們的宮廷規模都非常小,也是現在女官制度暢行無阻的一個原因之一。

李來亨一邊走一邊說:

“等到孤平息海內紛亂以後,有必要再整理一下女官制度。這至少是一項百年大計,影響非常深遠。

是否限制女官的婚嫁,女官和後宮嬪妃怎麼區分,怎麼避免女官的家族勢力影響內廷,還有許許多多的事情。

要用女官完全取代太監,而且還要起到異論相攪、維持朝廷平衡的作用,將來還要樂山你爲孤一起做整理。”

方以仁低頭說:“此非臣所能參預之事。”

“呵呵。”李來亨笑了笑,“那就不說這個,我們去拜見陛下吧。”

李過還在內殿養病,一路上李來亨和方以仁看到不少出出入入的御醫和宮人,光中天子的舊疾特別嚴重,獲鹿之戰的傷勢到今天也沒有痊癒。

御醫診斷以後,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包括高太后在內,所有人都知道李過已經再難以翻身上馬,馳騁於疆場了。

李來亨的指關節不禁握緊了起來,他攥着手心,好像想要攥住什麼東西一樣,但最終只是捏住一把空蕩蕩的冷汗。

“樂山,對總哨爺的追封,禮政府討論出結果了嗎?”

方以仁“嗯”了一聲,他知道李來亨在想些什麼事情。這種時候晉王突然提到多年前犧牲的劉宗敏,提到如何追封這位早逝的闖營大將,心情一定十分複雜。

李來亨扭過頭來,他想說些什麼,最後卻又是隻嘆了一口氣。

“義父……父皇,希望他能看到大順收拾完海內的一天。”

高太后等候在內宮前面,十幾名宮人排列成兩排,迎接監國晉王和平章政事的到來。

高太后比起當年在伏牛山的時候,已經老邁了許多,其實她也還不到四十歲,但是頭髮已經花白,皺紋也爬滿了眼角。前半生的辛勞和後半生一次次的噩耗,都消磨了高太后生命中,本就不多的活力。

“來亨……皇帝在等你。”

皇帝。

李來亨甩動衣袖,他讓方以仁停步在殿外,自己整理好衣服才走了進去。

李自成犧牲了,劉宗敏也死了好幾年了,連牛金星都自殺了。大順軍經歷了這樣多的犧牲,但是至少李過現在成爲了皇帝,這是和過往歷史所不同的一件事情。

李來亨有時候也捫心自問,他的到來,對於大順來說究竟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他所做的這些事情,對於一貫愛護自己的李過來說,究竟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

聽到高太后說出的“皇帝”二字後,李來亨好歹送了一口氣。無論如何,李過的名字,這一次不會再輕易消逝在歷史長河中。

他不是闖營那並不出名的一隻虎,而是坐擁半壁江山的大順朝第二代皇帝光中天子。

即便明天大順政權就被毀滅,李過在歷史上留下的光榮和名譽,也要比原本的歷史更加奪目了。

“父皇……”

李來亨躬着身子,走進內宮。屋裡還有兩名御醫和五名宮人在忙裡忙外,李過躺在御牀上,臉色蒼白,但眼眸依舊是炯炯有神,並沒有喪失應該具備的鬥志。

內殿的牀具被褥都是白色的棉布,李過和先帝李自成一樣,自俸極爲節儉,對待自己的生活,甚至到了有些苛刻和刻薄的地步。

身懷重病,李過還是以極其過分的生活標準要求着自己。

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六章 六尚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六章 營田使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二章 顧炎武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
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六章 六尚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六章 營田使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二章 顧炎武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