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

北京城中爲了給八旗兵們騰出住所,胥吏捕快到處用各種罪名清查房屋。有些無賴漢就趁機發作,同官差們爲難,總要索要種種賠償。

一個公鴨嗓的無賴眼睛骨碌碌地轉,非要差人們賠他錢財,才肯讓出宅子來。官差們都知道此人系大學生馮銓府上的長隨,有名的無賴,他們知道馮銓是睿親王賞識的人物,忌憚馮府的權勢,所以也不便於向對待其他普通平民那樣用武。

差人賠笑道:“張哥,這宅子是要騰出來給東師居住的,您佬也該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不要叫我們辦事的人難做啊。”

那無賴漢哪裡肯聽,死皮賴臉地纏住官差們撒潑打滾。有差人實在忍不住就甩了下鞭子嚇唬他,沒料到那無賴漢竟然直接大怒,往前跑了十來步,揮胳膊甩掉大褂,撲通的一聲仰天躺在大街中央。

他蹺起二郎腿,抱着雙臂,洋洋得意地喊道:“你們這兩個!敢壓我嗎?要敢,今兒老子等着!要不敢,老老實實給我滾出去!”

官差又氣又急:“你給我起來,耍什麼無賴!”

他跳下車去拉那無賴,那無賴反又叫喊起來:“打死人啦!把胳膊拉折啦!”他倒真有力氣,像長在地上似的,差人們不但拉他不動,而且他又喊又叫地招來許多人圍着看熱鬧,衆目睽睽,官差反而無計可施。誰不怕這個不講理的混混呀!

一陣馬嘶,幾匹高頭大馬跑近,一個頭戴貂帽、披一領黑絨披風的大漢下了馬。人羣立刻給他讓出一條道,表示對他寄予勸解的希望。他看了看情勢,皺着又粗又黑的海蔘眉問:“怎麼回事?“

無賴漢嬉笑道:“誰有本事來敢打死我呀?”

那頭戴貂帽的大汗向身後一位錦袍青年請示以後,兩大步就跨到無賴身邊,冷笑一聲,一把摘掉帽子,露出一條油光閃閃的滿洲辮子,喝叱道:“這話是你說的?”

衆人看到這是名滿洲人,都嚇了一大跳。不等無賴漢說話回答,戴貂帽的人一言不發,猛一回身,抽出鞍旁的馬鞭,啪的一聲猛衝駿馬,那高頭大馬便猛地向前躥去,四隻蹄子飛踏出去,竟然活生生將那無賴踩得裂腹而死。

地上滿是血跡,周圍人都流露出驚懼的表情,官差們也驚疑不定地不敢上前。附近的司坊官和鄉約聞訊趕來,戴貂帽的人竟毫不在意,靜靜地說:“他自己求死,何必讓他活着!”

他又回頭稟告那錦袍青年說:“輔政王,卑職已收拾掉這個阻路的漢人了。”

司坊官和鄉約,還有一大羣的巡檢、捕役正在驚惶間的時候,南城御史便匆匆趕到。只聽開道鑼一聲又一聲,主管京師南城治安事項的巡城御史聞訊趕到了。

御史見到馬上的錦袍青年後,大吃一驚,急忙跪倒在馬前,叩頭道:“小官來遲,特地請罪!”圍觀的人們哪能想到這個局面,一個個瞪大了眼睛,悄悄地直噓氣。

錦袍青年一腳踩在戴貂帽的人背上下來,他聲音有些沙啞,但氣勢很充沛,有一股鎮人的威嚴:“這是皇城御道,奸民橫行如此,要巡城御史幹什麼用?”

御史連連叩頭,面色如土,聽他繼續大聲說:“再有學這無賴的奸民,今天就是樣子,打死勿論!”說罷,他轉身上馬,那一小隊剛纔站在人圈外竊笑的騎兵跟在他身後,向北馳去。

巡城御史站起來,對着司坊官大發雷霆:“你們這些該死的東西!爲什麼不早早差人來報?饒不了你們!鞭三十!”

御史身邊的役吏不管三七二十一,扯下司坊官揮鞭就打,打得他們不住地叫喊求饒。人們都嚇呆了。這羣騎馬而來的人到底是什麼官?這麼大的威風!

有個官差小聲對身旁的同僚說:“知道剛纔那人是誰嗎?我也剛知道——那是大清的肅王爺!”

人們咋舌不已,誰不知道肅親王豪格就是大清的兩位輔政王之一?如今明廷早就是名存實亡了,北京百姓基本上都已經接受了這種慘淡的現實,誰又不知道肅王爺纔是眼下京師最尊貴也最威嚴的人物之一呢?

不過也有人不識趣地說:“肅王爺?不是聽說他纔在山東打了敗仗嗎?聽說被闖賊打敗,折了許多滿洲兵馬!嘿,我敲着這夥滿洲人和闖賊狗咬狗,真該多死點人。”

立即就有人捂住他的嘴巴,噓聲道:“不要命了嗎?慎言!”

豪格回到他巍峨富麗、僅亞於皇宮的輔政王府,早有侍從家僕等在門前迎接。他覺得有些累,但又非常興奮以至於根本坐不下來。剛纔在前門處置那個無賴,以及由此引來的一場戲劇性的情節,使他很覺痛快。

好像在山東發生的那些事情,一下子就被豪格置之腦後了。他坐在舒服的軟塌上,喝着熱騰騰、香噴噴的奶茶,一碟碟黃黃的酥油點心引人食慾。

但這時候有家僕送來了懷順王耿仲明上門拜訪的帖子,立即就將豪格帶回到了山東的那一場慘敗回憶裡。

他想起自己率領大軍自北京出師時的場景,五色旌旗颯爽飛揚,無數的龍紋散扇、旛、幢、麾、氅、節耀眼輝煌;金鉞、臥瓜、吾杖金光閃閃;儀象、玉輅富麗雄壯——盛大的法駕滷薄直排到午門!

豪格身着金色的全身布面甲,率出征諸將從午門開始,在兩排滷薄的迎候和致敬中,由鴻臚官導引着,莊重而肅穆地踏着漢白玉御道,穿過王公百官的侍班隊伍,一步一步升上太和殿玉階,在雄偉無比、神聖無比的太和大殿,跪受清朝昭和皇帝福臨、明朝同志皇帝朱慈烺兩位天子的敕書。

如此規格,實在遠勝於多爾袞,當時是一種何等榮耀的場面啊。

隨後,豪格前往滿洲堂子行禮,祭大纛,那又是何等的莊嚴!祖先的囑望、滿洲的命運,此刻彷彿一下子交給了肅親王。

北京城門外的天子黃幄中,豪格飲酒以後,更有文武大臣代皇上送輔政王至郊外餞行,禮、兵二部堂官親自爲豪格奉茶把盞。他率從徵將士望闕謝恩,便率大軍代天子去巡狩、平定天下了!

這無比隆重和雄偉的大典,就讓豪格產生了一種不切實際的幻覺,好像他身體裡流淌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鮮血都沸騰了起來,掃滅山東流賊,當然絲毫不成問題。

可是,事實完全不是這樣的。

豪格剛一帶兵到山東,就屢屢碰壁。當地的漢人都被闖賊蠱惑,成爲了不可理喻的刁民,在大運河的東西兩側,到處都活躍着成千上萬的匪賊。他們趁時而動,平常蟄伏在山林洞穴裡,只有等到滿洲大兵前去追殺闖賊主力時,纔會突然衝出攻城略地,特別是重點襲擊清軍的糧船,將那些京師一口一口辛苦節約出來的糧食,燒成了灰燼。

肅親王一想到這件事情,胸中積鬱的怒火和怨氣便不打一處來。

“闖賊……闖賊!”

他啪的一聲將桌上貴重的花瓶摔得粉碎,那是紫禁城裡朱明皇室御用的貴重物品,可也抵消不掉豪格怨憤的心情。

那些流賊實在陰險,山東刁民也實在難治至極,不服王化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更讓豪格氣氣憤的是,像懷順王耿仲明他們那些人,也一個賽一個的沒有用處,如果不是他們在登州被叛變的明軍津遼水師劫了糧船,自己也沒必要急赴登州救援,那麼自然也就不會半道上在堯山被闖賊伏擊了。

豪格又想到了遭到闖賊伏擊時的場景,那些流賊配備了數不勝數的重型鳥銃和紅夷大炮,火力之猛、彈雨之烈,好像一張天羅地網覆蓋其間。八旗兵雖然勇猛,可是尚未接戰,就已經被流賊殺傷無算,豪格本想帶領護軍拼死一搏,可是不幸戰馬被流彈擊斃,只好倉促撤回濟南,吃下了這場丟人現眼的敗仗。

他收拾好心情,命包衣奴才們將打碎一地的花瓶收拾乾淨,決定見一見耿仲明,看看這個登州敗將怎麼有臉上門來呢?

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二章 白土崗第一章 李公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十七章 無派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九章 牛相第六十章 反對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四章 女官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
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二章 白土崗第一章 李公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十七章 無派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九章 牛相第六十章 反對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四章 女官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