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

滿洲騎兵就像一道旋風一樣吹捲過來,張汝行部下那些官兵,絕大部分本來就是並無多少戰鬥力的閒散京營和通州鎮營兵。

少部分敢戰的精銳家丁,則都被滿洲人兵力殺死。張汝行眼見着自己數百名部下,在一瞬之間,或死或逃,幾乎就剩下不到一半,不僅鬥志和士氣徹底垮掉,就連整個人的精神,都處於崩潰狀態。

李瑋羣同樣處在困惑的狀態裡,他手下只有數十騎戰士,顯然不是清軍的對手。而且意外遭遇到清軍的迂迴主力,這樣重要的消息,顯然必須第一時間送回李來亨處。

那麼現在,自己究竟是要戰,還是要逃?

不等張汝行和李瑋羣做好戰、守、逃的決定,清軍就已經先一步替他們做好決策。阿山指揮着滿洲精銳的騎士們蜂擁而入,衝到張汝行的面前時,清軍隊伍又以八字形的形狀散開,隱然成爲了一個包圍全殲的態勢。

“突圍!你們的戰馬馬力尚好,立即北撤。剩下的人……都和我拼一場,我們一定要吸引住東虜的注意力!”

李瑋羣迅速做出決斷,他安排那些後隊的騎兵向北突圍——因爲這些人的戰馬存留的體力還比較多,在李瑋羣的估計看來,突圍返回保定一帶的可能性比較高。

他自己則決心留下,帶着數十騎和數千人的清軍拼死一戰,好吸引住清軍的注意力,爲北撤部隊創造機會。

數十騎,相比較近九千清軍,實在是一個過於不可思議的差距。

不過實際上清軍九千迂迴兵馬,也並不是全部集中於此一處。

雖然說清軍在去年的北直隸武裝大旅遊活動裡,俘獲了不可計數的本地民壯,也熟稔於北直隸一帶的地貌環境。

但如今大雪封凍,地貌相比較秋天又有了一些變化。何況清軍自冰封的白洋澱一帶踏冰南下,急行之中想要捕獲到闖軍後路或者糧道的正確位置,自然要分兵數道,將兵力散開一定距離進行搜索。

所以李瑋羣和張汝行遇到的這一支清軍部隊,並非滿洲人九千迂迴部隊的全部主力所在,而僅僅是一支先頭部隊。

不過即便是先頭部隊,依舊有一千餘人,將近二千人的實力。張汝行數百羸弱之兵,李瑋羣數十探騎,如此力量要對抗清軍,還是以卵擊石啊!

“以卵擊石,也要阻滯住巨石片刻!”

李瑋羣佈置好突圍的兵力分配以後,九江頭盔拉低到鼻樑山根處。他想起了自己那在碭山之戰前哨戰裡被清軍擊殺的好友洛彬,心中不禁感嘆起來,他們的出身完全不同,可是人生際遇卻又導向了同一條軌道。

同樣在隨營學堂接受了楚闖的軍事教育,同樣成爲了闖軍中新銳的青年軍官,同樣在一場敵衆我寡、實力懸殊的戰鬥中,將要犧牲於建奴的刀槍之下嗎?

“闖軍將士,雖死無憾!”

李瑋羣並不知道在許多年後,當劉希堯被困在粵桂山區裡抗清,還反被南明官軍追殺,被那些自詡歷史審判者的南明遺民污衊爲白氈寇的時候,他同樣如此怒吼過。

還有茅麓山那些奔赴火焰中自焚的人,闖軍的戰士擁有一份最大的榮耀,就是他們是在大陸地區堅持抗清到最後時刻的戰士們。

此刻闖軍和清軍之間,尚未產生如此深刻的仇恨。但對李瑋羣個人來說,僅僅是好友洛彬死於清軍之手這件事情,就足夠激發他的鬥志了。

數十名闖軍精騎開始加速奔馳了起來,李瑋羣身邊的騎士們,約有一半是他的同期戰友,另一半的資歷則還要更新一點。

相比較百戰餘生的清軍勁卒,他們都堪稱沙場上的新人。可是當這幾十個新人,拼湊成三個密集陣的時候,當三個騎兵分隊形成一堵牆的時候,那些經驗老道的滿洲騎士,便驟然間發現,過去的經驗在新的戰爭中,起不到絲毫的作用。

“衝過去!”

李瑋羣將面甲放下,他低吼一聲後,將長矛平放,指向敵人。其他闖軍騎兵也都如法炮製,幾十支長矛的衝鋒,隱然卻有了一支軍隊的氣概。

滿洲人本不把這樣的一支小隊伍放在眼中,他們只覺得這幾十個騎兵,應該像張汝行那樣,完全束手待斃等死纔好。

可是……可是他們居然集中起來,還向着無敵的大清鐵騎發起了反衝鋒!

衝在最前面的一羣滿洲人簡直怒不可遏,他們紛紛揮舞起武器,三三兩兩地向着李瑋羣一隊人馬衝了過去。

可惜天寒地凍,不能使用弓箭,這極大削弱了清軍的優勢。三三兩兩、零零散散衝過來的滿洲人,便成爲了主動被宰割的豬羊,他們本想摘取果樹,卻不料一頭撞在鐵壁之上。

雙方接觸的瞬間,闖軍僅亡去四騎,而滿洲人已驟然落馬近十人!

清軍大吃一驚,倉惶之間隊伍不得不進一步向兩邊拉開,密集的清軍騎兵大隊繼續向兩翼蔓延,形成一個更大的八字。

李瑋羣則從八字的中心向前猛衝過去,譬如分開大海一般,直切敵陣之間。

這時候北撤的那一小隊人馬,終於尋得戰機,脫離了戰場。李瑋羣終於半鬆了一口氣,他們留下來的這幾十人,互相看了看身邊的戰友,見到對方都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才確信沒有一個人因爲自己被拋下而感到怨懟。

這一點對他們的士氣,當然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清軍兩翼終於重新開始合攏起來,阿山對他們遲緩的戰鬥相當不滿,他極欲帶着身邊的巴牙喇甲兵立即衝陣,但卻被何洛會勸止住了。

何洛會低聲道:“不要忘了碭山之敗!譚泰是何下場?我們可不是大汗面前的紅人。流賊多狡詐,不能輕出白甲,以免萬一。”

阿山欲言又止,最後還是放棄了增加兵力籌碼,一舉碾碎那幾十騎流賊的想法。反正現在陣中滿洲步騎數百人,對付幾十騎,還不是輕輕鬆鬆?

何必多慮?

他的想法倒也沒錯,闖軍騎兵在第一陣牆式衝鋒震撼清軍以後,隨着兩翼清軍合攏過來,戰場機動空間縮小,李瑋羣等人陷入到不利的肉搏廝殺裡以後,形勢就急轉直下。

李瑋羣看到許多袍澤英勇地戰死,止不住熱淚滾流:“端的是一羣好兄弟!”

“李部總說的什麼話?俺是陝北人,殺韃子本來就殺的痛快,死了亦不怕!”

“一天吃三斤饃,成日放大話。咱們還能殺出去不?”

“韃子沒有全撲上來,是要盯着咱們突圍,還是害怕咱們有後手?”

“甭管是啥子,今天韃子沒有一口氣撲上來吃光咱們,就是他們倒咯大黴!”

“韃子到李大帥屁股後面來,到底要搞啥?”

戰士們在激戰的空隙裡,議論紛紛。七嘴八舌之間,反而點清楚了李瑋羣的思維,韃子繞道迂迴,顯然是爲了襲擊闖軍的後方,或者切斷糧道。

他驟然想到已經被擊潰的張汝行一部,韃子只要從張汝行那裡拷問出情報,他們就能知道闖軍炮標的具體位置……

李瑋羣突然間感到不寒而慄,自己拼了命協助戰友北撤,顯然是一項錯誤的決定,應該向南突圍,把消息先傳遞給顧君恩纔對!

他抹了一把臉上的血水,沉着道:“弟兄們,聽我一句話。趁着韃子以爲咱們有詐的檔口,咬住一口氣,往南突圍,只要衝出去一個人……只要有一個人,把消息帶給顧司馬,就是咱們贏了!”

===

書友羣又又又被爆破了,換了新的:540348214。請大家杜絕劍陣討論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九十章 首都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四章 小徽柔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四章 小徽柔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六十章 反對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三章 林貓貓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九十章 首都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四章 小徽柔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四章 小徽柔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六十章 反對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三章 林貓貓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