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炭粉內燃磚

第二天,李嘯便召集一批工匠,讓他們立刻把原先被陳爲果的賊兵砸碎的炭廠重建起來。

李嘯關於炭廠的最新設定,讓他們感覺十分新奇。因爲,李嘯設計的炭窯是各位明朝工匠前所未見的模式。

李嘯設計的是半截埋在地下的炭窯,半埋地下可以有效的保溫,提高原料利用率。它的結構類似一座二層小樓,一樓用來燒火加熱,二樓放置燒製木炭的原料木材。

李嘯讓工匠們敲下原來被砸毀的炭廠上的磚頭來修建,三天後,一座炭窯便建好了。

用一名工匠的話來說,這炭窯,象一隻巨大的烏龜。

李嘯聞言大笑。

隨後,這三天內,從馬耆山砍下的木材開始搬進窯的上半部,窯的下層則放入原先被砸毀的高爐內,那些沒有燒完的煤。接下來,李嘯讓工匠在一樓的火嘴處點火,引燃煤層,這時二樓窯中木材開始被火炙烤,發溼的木材中,水分蒸發,混合其他揮發物,形成冷白的煙霧,從煙囪中冒出,迅速被風颳散。

溫度漸漸升高,此時一樓的煤炭已經燒盡,二樓窯內木材自身開始氧化發熱,木質材料發生熱分解反應,其組成開始發生了變化。其中不穩定組成,如半纖維素發生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少量醋酸等物質。

木材自身分解發熱把窯內溫度推到了最高點,大約攝氏400度,木質材料急劇地進行熱分解,木材表面有粘稠的油狀物流出,那是反應生成的大量醋酸、甲醇和木焦油,時不時的還會鼓起一個氣泡,這是甲烷、乙烯等可燃性氣體,它們在爐內缺氧的環境下緩慢燃燒,釋放熱量、保持窯溫。

此時,冒出的煙也開始變化。開始先變黃,後變青,漸漸變成淡青色的透明狀煙霧。

見到煙霧變成透明,工匠們便開始封窯。把窯頂的煙囪堵住。

這樣,窯內的木柴開始在非常缺氧的環境下反應,固爲徹底堵住了氧氣,窯內氧化反應就慢慢停下來,窯溫逐漸變低。

又過了三天。李嘯讓工匠打開窯頂透氣,隨後又冷卻了兩天,李嘯便讓人開窯取炭。

工匠們打開窯門,一股嗆人的煙氣撲面而來,讓在場的工匠皆咳嗽不止。一名年紀較大的老工匠命令大家,趕緊把嘴閉住,包上溼巾,然後弓背屈膝,把一段一段烏黑髮亮的木炭從窯內撈出來。

兩個多時辰後,揮汗如雨的工匠們終於取完了所有的木炭。

木炭總重。整整三千斤。

李嘯帶有試驗性質的燒炭大獲成功。

可用於冶煉優質鐵料的木炭,就這樣燒成了。它的炭含量極高,磷、硫等雜質含量低,還原性強,還具有疏鬆多孔的結構,燃燒充分,供熱均勻,在高爐鍊鐵中比焦炭更加優秀。

不過,李嘯現在要奢侈一把,他打算先用這些木炭來燒製內燃磚。

李嘯的制磚坯方法便讓工匠們目瞪口呆。

李嘯教給他們的方法是。把燒出的木炭研成碎末,再砸成粉狀,摻和在用來燒磚的粘土中,以一比八的比例攪拌均勻後。扣入長八寸、寬四寸、厚二寸標準木框模具內壓制成形,這也是現代標準磚的大小,就形成了燒製前的磚坯。然後要求他們按李嘯規定的方式豎一塊橫一塊的相互疊加,中間留空進氣,就可以開始燒製了。

這是當代社會裡,北方農村中常見的燒磚方式。只不過是以煤粉代替炭粉,因其破壞環境,高污染,高能耗,現在已被國家嚴令禁止。

只是這樣的技術,在幾百年前的明末,那絕對是毫無疑問的高科技。

只燒過普通的紅磚和青磚的工匠們面面相覤,這種在磚裡摻炭粉燒製的方法,還是第一次聽說。

“大人,我大明之中,皆是用火直接燒烤打好的粘土坯,這種加炭粉燒磚的方法,真是聞所未聞啊。”那個年紀大的工匠嘆道,臉色滿是猶豫之色。

“各位,這種磚頭,叫內燃磚,乃是海外泰西之技術,大明朝內尚無此類工藝。”李嘯故弄玄虛,卻引得一衆工匠咂咂連聲。

他們半信半疑的按李嘯的方法制作,共經過了三天時間,已晾曬乾燥的六千塊磚坯送入了用粘土夯成的簡單泥窯內,工人們將點燃的火把扔進窯裡,點燃窯下堆積的煤塊,等火焰騰起之後,就封閉了大部分的窗口,只留下少數窗口通氣供氧,讓磚塊慢慢的燃燒。

一旁參觀的人羣遠遠地散開,但泥窯內高溫還是烤得每個人都汗流滿面。

一個工匠通過窯孔仔細觀看了一下,以一種驚喜的聲音叫道:“李大人這個方法好,每塊磚都好象自已燒起來了,金光燦燦的倒象一塊塊金磚呢。”

李嘯大笑,這種高能耗,高污染的內燃磚的製造方法,是在二十一世紀被國家嚴令禁止的生產工藝,在這個明朝末年可是多麼超前的先進技術。

“以後,我們雄唐所的磚頭,皆按此方式生產。”李嘯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一臉欣喜地說道。

一天後,當這四棱四角整齊均一的六千塊磚燒好出窯冷卻後,每個工匠望向李嘯的眼神,頓時充滿了了敬畏與崇拜。

工匠們不太會表達自已的情願,但每個人都憑直覺感知,一個嶄新的時代,正向自已走來。

“大人在上,請受小老兒一拜。”那個年紀大的老工匠率先下拜,他身後,一衆匠人同樣向李嘯跪地叩首。

李嘯親自扶起那大年紀大的工匠,又連忙招呼衆人起身。

“敢問老丈尊稱。何方人氏?”李嘯一臉笑容地問道。

“小的祝大聲,遼東鐵嶺人氏,原爲石匠作頭,當日大人在金州招工匠,小的便來了。“祝大聲的聲音恭敬而緊張。

“很好,以後我軍中,除鐵匠外,這一衆泥匠,石匠,皆由你負責。炭廠與磚廠的技術我已教給你們,從現在開始,每週給我出五千斤炭,二萬塊磚。這些原料,可是我雄唐所興盛的基礎。”李嘯鄭重地說道。

“小人一定不負大人之託。”祝大聲擡起黑紅的臉龐,大聲回答道。

李嘯隨後返回自已房間休息,還未進門,便見李長材一臉憂色地走了過來。

“長材,怎麼一臉不高興。”李嘯笑問道。

“大人,有一事,在下要向大人稟報。”李長材依然皺着眉頭。

“到底何事?”

“大人,從昨日起,澡堂已開始正式運作,只是軍用澡堂與男子澡堂洗澡者衆多,可女子澡堂卻至今無人前去。”李長材表情怪異地嘆道。

“哦。。。。。。”(。)

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100章 獲救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51章 新的規劃第53章 魯南柱護安東衛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118章 晉升同知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148章 面試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47章 孫婉兒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51章 新的規劃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60章 鬧餉(下)第47章 孫婉兒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143章 炭粉內燃磚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14章 葉小萍第131章 雄唐所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25章 轉手生意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94章 橫行隊第119章 歸程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76章 正式晉升第89章 密議謀反第196章 虎嘯軍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57章 婉兒之助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59章 鬧餉(中)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16章 歸程驚變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24章 有寶送來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14章 葉小萍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31章 規定與訓練
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100章 獲救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51章 新的規劃第53章 魯南柱護安東衛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118章 晉升同知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148章 面試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47章 孫婉兒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51章 新的規劃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60章 鬧餉(下)第47章 孫婉兒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143章 炭粉內燃磚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14章 葉小萍第131章 雄唐所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25章 轉手生意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94章 橫行隊第119章 歸程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76章 正式晉升第89章 密議謀反第196章 虎嘯軍第11章 母親吳氏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57章 婉兒之助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59章 鬧餉(中)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16章 歸程驚變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24章 有寶送來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14章 葉小萍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31章 規定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