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

北面的防禦牆下,2000名叛軍步兵高聲吶喊着,頂風冒雪扛着攻城木梯衝了過來。

而此刻,西門城外的叛軍卻沒有任何動靜。

李嘯一聲冷笑,敵人的攻城意圖,他洞若觀火。

現在北面那已經殘破的防禦牆,毫無疑問是叛軍主攻方向,因爲這邊剛剛被紅夷炮的最後轟擊,而打出了一個大缺口。而李嘯軍爲了躲開紅夷大炮的轟擊,撤掉了架設的火炮。所以叛軍認爲,從這裡登牆而入打開突破口會容易些。

而西門城牆外,李應元率領的另一陣1000多人,之所以暫時未有動靜,是因爲他們害怕西門城牆上架設的4門火炮讓自已無謂死亡。故李應元部只是在這裡牽制李嘯的防守兵力,等北面防禦牆處李九成得手,再發起進攻。

防禦牆上響起了稀疏的槍聲,對面的5名叛軍步兵應聲倒地。

是火器副總頭顧子發率領的火銃兵開的槍,在這冷風呼嘯的大雪天裡,火繩極易被吹滅,藥池的火藥也常被風吹走或被雪打溼,所以,二十一發魯密銃同時開槍,只有七八隻槍響了,最終5發擊中了目標。

“奶奶的!殺得不過癮啊!兄弟們,先撤下來。”

顧子發極爲遺憾地率部撤下防禦牆,這樣的風雪天,想再重新裝彈射擊太困難,而在此時,叛軍步兵已吶喊着衝了過來,想將長木梯的搭鉤靠掛在防禦牆上。所以接下來,現在防禦牆上,要由槍盾兵來唱主角了。

在防禦牆下叛軍步兵越聚越多之際,東門城牆上,那門放在北面城牆與防禦牆之間的虎蹲炮砰的一聲巨響,向下面的叛軍步兵開炮。這門炮裝的是霰彈,與上次一樣,這些由大拇指或小拇指粗的鉛丸鐵砂,有些還是尖銳的小石組成的霰彈,帶着可怕的嘯音,疾飛俯衝向下,密密麻麻有如鐵石暴雨般向這些叛軍步兵狂掃而來。

連綿的慘叫聲響起,至有有五十多名叛軍步兵倒地身亡,另有五十多名叛軍步兵受傷,哀嚎着退出進攻陣型。

其實,在另一邊的西門城牆上,也有一門放在北面城牆與防禦牆之間的虎蹲炮,在李嘯指揮這兩門虎蹲炮同時發炮之際,西門城牆上這門炮因爲雪水滲入內膛受潮,無法打響。讓李嘯頗爲遺憾。

此時李嘯全軍,已按李嘯的安排,分別在北面防禦牆與西門城牆上佈陣完畢。

李嘯在防禦牆上的兵力佈置情況爲,甲隊盾兵100人,槍兵甲乙丙隊共300人,另有橫行隊3甲60人。

西門城牆上兵力佈置爲:乙隊盾兵100人,槍兵丁隊100人,另有橫行隊2甲40人和4門火炮16人。

東門城牆與南門城牆各安排140多名輔兵駐守,各有2至3門火炮。

槍兵戊隊100人與60名突騎隊員在堡內作爲預備隊,另外,從防禦牆下撤出的4門火炮,被李嘯安排堵住了北面向城內行進的街巷上。

被李嘯的虎蹲炮轟殺多人後,防禦上的叛軍慌亂了一陣,隨後紛紛後撤至那崩塌的北面城牆廢墟上,以躲開虎蹲炮的直接攻擊。

虎蹲炮重新裝填至少要5分鐘,就在炮手們手忙腳亂準備重新裝填霰彈時,大團下落的雪花化成雪水,通過炮口與點火孔滲入內膛。於是,炮手們只能無奈地看着這門火炮在關鍵的時刻,與對面那門炮一樣,不可再用。

而此時,叛軍已將5把長木梯靠在防禦牆上。

叛軍的長梯架設得很巧妙,長梯頂端靠在防禦牆上,底端則擱放在北面城牆的廢墟上,這樣一來,長梯的傾角較小,李嘯軍兵想從防禦牆上掀下長梯便十分困難。尤其是防禦牆右側那被最後一輪紅夷大炮轟開一個大缺口的地方,靠過去的長梯傾角更小,離水平面最多隻有30度傾斜。

李九成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的這個架設方法,可以讓準備登梯的步兵遠離防禦牆,以防止敵軍灰瓶金汁火油之類的守城武器進攻。

其實,他的擔心純屬多餘,因爲李嘯並沒有這些守城武器,自進駐高龍堡以來,諸如灰瓶金汁之類的守城武器,上面一直未配發,李嘯也買不到。

但李九成如果以爲可以因爲李嘯沒有這樣的守城武器,而可以讓自已的攻城十分容易的話,那他就打錯算盤了。

因爲李嘯有更有效更管用的守城武器,那就是久經考驗的戰陣與配合,萬衆一心的高昂士氣與人人奮勇爭先的巨大的勇氣。

這纔是李嘯軍真正戰勝敵人的不傳之秘與精神瑰寶。

李九成看到,靠上去的四架長梯入口處,每一處都有七八塊大盾,以長梯搭頭爲圓心,圍成半圓弧狀,隨後傾斜抵住在防禦牆上,大盾放穩後,每塊大盾上面,都有一個閃着寒光的精鋼長槍槍頭,正在陰險地等待着它的獵物。

李九成手中令旗一揮,叛軍步兵開始吶喊着順着長梯而上。

殘酷的短兵相接戰開始了!

一杆又一杆4米長槍接連刺出,將剛剛爬上防禦牆,還未來得及喘一口氣的叛軍的頭部、頸部、胸部等致命部位,狠狠捅穿。

一名又一名叛軍慘叫着從城牆上摔下,從近10米的防禦牆上摔下,縱未捅死,也斷無可活命。

短短十來分鐘,已有50多名叛軍被捅死摔死,一些屍體掛在長木梯上,讓後面的叛軍進攻更加困難。

昨天剛加入槍兵隊的輔兵,看到眼前戰友們這堪稱屠殺的戰鬥,心下皆是莫名欣喜,躍躍欲試。

見到一名又一名叛軍艱難地爬上城牆,便迅速地到達生命的終點。叛軍統帥李九成,絲毫不爲所動,他冷冷的看着眼前的一切,臉上沒有半點感情。

慈不掌兵,這些爬梯進攻的手下兵將,不過是一堆自已手上的籌碼,而籌碼的最終用途是用來交換與消耗,以便爲自已謀取更大利益。

李九成的目光凝視着防禦牆的缺口之處。目光中,開始露出期待與歡欣。

因爲這個缺口可以容納至少三名叛軍步兵同時進攻,雖然李嘯在這裡堆了十多名盾兵和幾十名槍兵守衛,但架不住叛軍人多,源源不斷地涌上的叛軍,終於在這個點將李嘯軍壓得開始步步後退。

這個被紅夷大炮轟開的缺口處,李嘯軍盾兵甲隊第3甲甲長安良,又用盾狠狠地撞飛了兩名猛撲過的叛軍,盾上的尖刺將這兩名叛軍,每人身上都扎出三個窟窿,兩名叛軍嚎叫着掉到防禦牆下,再無動彈。

這是死在他手上的第5個叛軍了,安良瘦長的臉上還未得及露出歡喜的笑容,一柄沉重的大錘,狠狠地擊在他手中的大盾上,大盾瞬間變形扭曲,上面滿是鮮血的的尖刺被打得四處迸飛。

巨大的撞擊力讓甲長安良飛出數米遠,頭狠狠地磕在後面一塊尖凸的磚塊上。頓時,他整個身子軟軟下滑,留下鮮血與腦漿一同印在這磚塊上。

這個擊殺了盾兵甲長安良的叛軍士兵極其強壯,他手中沉重的大錘繼續飛舞,失去盾兵防護兩名槍兵,被狂掃過來的大錘砸得執乎乎腦漿四處飛濺。

不過很快,這名強壯的叛軍士兵被兩把刺來的長槍,捅了透心涼。他手中的大錘噹啷落地,就這樣臉色猙獰地站着死掉。

隨着李嘯的後退,從這個缺口涌入的叛軍越來越多。高龍堡最高指揮官李嘯臉色嚴峻的看到,在這個缺口處,敵我雙方戰死交換比,從早開始的5比1,到現在大概爲3比1.。

洶涌的鮮血順着缺口的下沿,向下不停流淌。不停廝殺的雙方,屍體交錯,彼此飽含無盡仇恨,只恨不能生吃了對方,只是最終雙方的鮮血卻流到了一起。

李嘯下令,2甲之數,共40名橫行隊員加入缺口處戰鬥,以抵擋攻勢越來越強的叛軍。另一甲橫行隊20人,協助其它長梯入口守衛。

而在防禦牆下,叛軍統帥李九成冷喝下令,讓後面的更多的叛軍步兵舉起長梯開始進攻。

又是四架長梯搭了上來。

後備的甲隊盾兵與槍兵乙隊的軍兵,吶喊前衝,用與其他守衛處一樣的方式,堵住叛軍上來。

防禦牆下開始響起稀疏的槍聲。

原來,李九成見到城牆上越來越多的李嘯軍兵站出來抵抗自已的進攻,連忙下令,讓一直沒有出動的火銃兵進行攻擊。

叛軍火銃兵一時頗爲猶豫,現在敵我雙方陷於膠着,這樣開槍,很可能誤傷本方軍士。

李九成的又一聲猛喝,讓火銃兵迅速放棄了猶豫不決,紛紛開始點火繩,裝槍彈,塞火藥。這些心驚膽顫的火銃兵知道,違背殘忍狠毒的統帥李九成的命令,會是什麼下場。

呼嘯下雪的天氣裡,火銃很難點着,所以儘管叛軍火銃兵有200多人,但槍聲響得頗爲零落不堪。

槍聲中,不斷地有叛軍與李嘯軍兵中槍倒下。

槍兵乙隊副隊長曹興節,被一發罪惡的鉛彈擊中了頸部,整個咽喉瞬間爆裂開來,鮮血象燒開的水一般,咕嘟咕嘟地向外冒。

抽搐着倒地的曹興節,心下頗爲遺憾自已只來得及殺了4個爬上來的叛軍。生命快速流失的他,恍惚中看到,面前突然出現了回家的小路,已做好香噴噴大米飯的母親,正站在門口微笑着等自已回家。

“娘,兒子殺賊多名,現在終於回家了。。。。。。”

於是,槍兵乙隊副隊長曹興節臉上帶嚮往而滿足的微笑,雙眼漸漸地失去了光澤。

“殺啊!爲隊長報仇!”槍兵乙隊隊長高小飛與手下一衆槍兵齊聲怒吼,更加奮力地刺殺不斷衝上前來的叛軍。

又是6架的長木梯架了上來。

最後剩餘的後備盾兵,槍兵丙隊的全部槍兵,怒吼着衝上去,頂住不讓他們順利跳上防禦牆。

轟開的缺口處,橫行隊第2甲甲長程勇,粗壯的雙手中緊握一把長柄挑刀,那原本雪亮的刃口,此刻滴溚的鮮血正在不住流淌,已經殺了近10名叛軍的他越戰越勇,又狂吼着揮刃向前突擊,手中鋒利的挑刀刃尖如刀割黃油一般,又刷地劃開兩名叛軍肚腹,兩名叛軍大聲慘叫倒地,兩人肚中,那暗青色的腸子象噴泉一樣飈出,在冰冷的防禦牆頭濺出老遠,迅速和地上的雪花混在一起,被凍成冰冷的一團。

程勇扭身正欲向旁邊另一名叛軍揮刀劈去,一個冰冷的槍尖兇狠地刺入他的肋下。

程勇能感覺到自已那顆強健的心臟,在叛軍槍尖的突刺下如氣球一般爆裂。口中大口噴着鮮血的他,懊喪地想道:“操,沒想到老子今天在這裡失了手。。。。。。”

倒地的他,在看到偷襲自已的那名叛軍,被手下的橫行隊員哭喊着砍死後,欣慰地閉上了眼睛。

這個缺口並沒有如李嘯想象的那樣被迅速堵上,而是在橫行隊頂退叛軍一陣後,又開始漸漸向後退縮。

而其他叛軍攻入點,也開始有李嘯軍兵漸漸不支,不時有槍盾兵倒下。最左側的一架長梯,連接有四五名叛軍跳入,雖被苦戰殺退,卻讓李嘯的槍盾戰陣中而開始越來越變形,露出空隙與缺口。

在李嘯猶豫要不要將下面作爲預備隊的槍兵戊隊調上來時,從西門城牆外,也開始傳來了隆隆的戰鼓聲。

一聲嘹亮的天鵝號聲,西門城牆外,叛軍副帥李應元的另一陣叛軍,冒着越來越大的雪花,高聲吶喊着向西門城牆進攻。

防禦牆下,叛軍統帥李九成極其興奮,他揮刀大吼:“兄弟們,我軍攻下高龍堡,就在此時!殺啊!”

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38章 戰陣配合第76章 正式晉升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47章 孫婉兒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60章 鬧餉(下)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89章 密議謀反第76章 正式晉升第71章 海商蔡守第79章 虎嘯遼東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12章 小地主李長材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118章 晉升同知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46章 儒醫孫存仁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99章 後金之亂(五)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88章 疑忌第69章 吳三桂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37章 槍盾訓練第89章 密議謀反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73章 圈套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38章 戰陣配合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229章 與城同殉的總兵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73章 圈套第90章 凱旋獻捷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57章 婉兒之助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94章 橫行隊
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38章 戰陣配合第76章 正式晉升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47章 孫婉兒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60章 鬧餉(下)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89章 密議謀反第76章 正式晉升第71章 海商蔡守第79章 虎嘯遼東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12章 小地主李長材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118章 晉升同知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46章 儒醫孫存仁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99章 後金之亂(五)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88章 疑忌第69章 吳三桂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37章 槍盾訓練第89章 密議謀反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73章 圈套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38章 戰陣配合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229章 與城同殉的總兵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73章 圈套第90章 凱旋獻捷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57章 婉兒之助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94章 橫行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