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正式晉升

吳三桂是個細心之人,他在與李嘯、上官雲傑兩人飲宴之際,同樣也讓手下安排好下李嘯那些押送士兵好好地吃了一頓酒食。

宴後,李嘯、上官雲傑辭別吳三桂,隨後將3000兩的賣刀劍得錢與高起潛的2000兩賞銀加在一起,付給那些武器鋪工匠,並告訴他們,餘款等過幾天朝廷賞銀到了再付。

兩人出登州大營出來,日頭已是偏西。返程路上,李嘯與上官雲傑騎馬走到隊伍的最前方,後面押送的軍兵則拖着空蕩蕩的板車跟隨。

一臉微紅的上官雲傑打個了飽嗝,臉上卻顯現出不滿之色,他喃喃地說道:“這朱大人啊,爲人恁地不大方,官位捨不得給,也就算了。我軍打了這麼個大勝仗,居然糧草軍械都一點不給,實實讓人可嘆。”

李嘯聞言,只是輕輕一笑。其實他心裡知道,這個朱大典,名義是統率剿匪全軍,負責軍中一切大小事物安排,但實際情況是,軍械糧草之類大事,全是由監軍高起潛在負責管理。一味苟責朱大典,也未免有失偏頗。

眼下,自已表明了投靠高起潛的態度,應該說,是現階段一個極明智的選擇,雖不指望他會立刻對自已如何升賞提拔,至少在糧草供應上,不會再將李嘯軍與其他來援衛所軍一樣,視爲無物。李嘯對這一點,極有信心。

李嘯心下明白,大明官軍這混亂無序的後勤管理體系,其實是很難保證軍隊作戰需求的。自已以後一定要爭取後勤供應自經自足,軍械盔甲武器等等也要實現自已能生產滿足軍需,這一步工作,等自已回馬耆山之後,要當成重點來抓。

李嘯平視前方,對牢騷滿腹的上官雲傑說道:“朱大人亦有難處,糧草軍械亦非他一人說了算,我等不必太過計較。”

接下來的幾天裡,李嘯除了安排部隊繼續操練,反覆演練陣形改換與兵種配合外,還重點做了兩件事,就是整修好了兩大間廢棄的房間,一間,是作爲醫療所,由仁心醫鋪夥計徐肅帶着6名輔兵在裡面療治傷員。另一間則是忠烈祠,裡面祭祀着李嘯軍自建軍以來,犧牲的軍兵牌位。

這忠烈祠按李嘯的要求,佈置得莊嚴肅穆,一張整潔乾淨的大木桌上,整整齊齊地擺放的犧牲的幾十名軍兵牌位,並按犧牲時間,排列得極有秩序。木桌前方,則放着各類祭祀供品,又點了三根大香,左右點着兩根長明白色蠟燭,在人員方面,李嘯則安排了兩名傷殘後失去作戰能力的士兵負責每日的點香上供打掃。

這間簡陋的忠烈祠建好後,李嘯帶着全堡所有人過來給犧牲的軍士祭祀,李嘯親致禱詞,叩首祭奠,很多軍士都驚訝地看到,自已這位在戰場上勇猛無敵的最高指揮官,在給這些戰死的英魂灑酒祭拜時,竟然淚流滿面。

這位新任百戶的眼淚,有如魔法藥水一般,一下子便將那些粗糙的軍漢的心靈給抓住了。

寧靜莊嚴的祭拜場所裡,頓時開始有人竊竊私語。

“想不到,咱們這樣以前最低層無人過問的衛所底層士卒,死了便如草木般的人,今日竟也有祠堂可入,還有上官這樣痛哭祭拜,他孃的,真是死了也值了!”

“老子這條命,就全交給李百戶了,日後死了,家屬得撫卹銀子,屍身有人好生埋葬,自已也日日有香火祭祀,老子縱死一百次,也是毫無怨言!”

“是啊,生前吃飽穿暖,有戰功便有賞賜,戰死後又有撫卹有祭祀,李百戶對咱們這些廝殺軍漢這般看重,沒得說,老子就認李百戶了,他叫俺幹甚俺就幹甚,就是叫俺去死,俺眉頭都不皺一下。”

閃閃的燭光映照着每一張充滿了激動佩服神情的臉,每個人都用一種崇敬的眼神看着自已的最高指揮官鄭重地給軍士牌位躹躬行禮。

吳之菡站得離李嘯頗遠,但這並不妨礙她將熱烈而欣賞的眼光投給神情肅然專心祭拜的李嘯。

無情未必真豪傑,李嘯爲戰死軍士流下的淚水,同樣深深打動這個單純而豪爽的姑娘。

吳之菡認定,這是個英勇頑強,卻又有情有義的男人。

這樣一個優秀的男人,似乎在不知不覺中,在朝夕相處時,已將自已柔軟的心房全部填滿。讓呆在高龍堡內的自已,彷彿只願無時無刻都想和他在一起。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那麼地讓自已牽掛不已。

自已應該是愛上他了。

只是,爲什麼他看不穿自已的心思呢,他表面上那麼彬彬有禮,卻總有一種和自已保持距離的感覺。

這個呆瓜究竟在想什麼呢?

是不是要在某一天,自已要主動一點。。。。。。

哼,我就不相信,我吳之菡捉不住這個在情感上呆頭呆腦的木瓜。吳之菡雙目微嗔,銀牙輕咬,心下暗暗想道。

其實現在的李嘯還是有太多的事情要做,顧不上她這些小小的心思。現在的李嘯,現在最擔心一件事。

那就是叛軍副統帥李九成率軍來襲該怎麼辦?

李嘯清楚地記得,孔有德在給陳友德的回信中說了,會派叛軍副帥李九成來支援朱高山殘餘叛軍。這件事讓李嘯十分重視,這幾天,他都讓張行猛將哨騎派得很遠,只是,登州城叛軍卻沒有半點動靜。這讓李嘯心下頗爲奇怪。

這了幾天,李嘯另從包圍朱高山的鰲山衛所軍得到消息,由於陳友德軍的精銳已被李嘯一舉擊滅,朱高山上的飽受飢寒之苦的叛軍登時心氣俱喪,餘下的幾百人已全部下山投降那些圍山的明軍。至此,陳友德全部兵馬皆已被消滅。

李嘯判斷,登州城中的叛軍應該是從某些渠道,已得知了陳友德覆滅的命運,故而沒有再派出援軍。

這個判斷讓一直厲兵秣馬積極備戰的李嘯有些失落,只是他絕不相信,歷史已因爲自已這次小小的殲滅戰而全部改變。他記得明史中清楚記載,李九成最終還是突圍而出了,也許,自已只是讓李九成的突圍變得更晚了些。

真實而沉重的歷史,不會因爲自已這個小小的穿越客的一點小作爲,而輕易地發生改變,自已在這個明末之世,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一週的時間迅速過去了。

這一天下午時分,朱大典派兩名親隨家丁前來通知李嘯,關於他升賞奏請,朝廷已經批准。另外,諸如張行猛、雷傲、上官雲傑等均亦各有升賞,要他們明天便去登州大營領取官身與賞銀。

李嘯跪地受命,隨即設宴款待兩人,兩人酒足飯飽後,李嘯又一人給了十兩銀子,兩人略一推辭,便大笑接過,隨後出堡回營覆命。

次日清晨,一輪噴薄的朝日驅散了多日的陰寒,將李嘯、張行猛、雷傲、上官雲傑四人的臉龐映上燦爛的紅光,張行猛雷傲二人皆一臉得意的喜色,上官雲傑臉上亦是微帶笑容,三人眼神熱切地望着四人小隊中驅馬在最前,同樣意氣豐發的李嘯。

他們慶幸自已跟對了人,包括曾爲百戶的上官雲傑,每個人都彷彿從李嘯那自信沉毅的臉上,看到了晉升與發財的機會在不斷向自已招手。

“出發!”雙眼躍動着奕奕光彩的李嘯將馬鞭一揮,大聲喝道。

一路煙塵飈起,四匹馬在官道上踏出隆隆的聲響,伴隨着各人的放聲大笑,驚飛了路旁樹上的鳥兒。

入得登州大營,幾人牽馬而行,李嘯心下還在躊躇是要不要先去劉澤清那裡,正猶豫間,忽遠遠地聽得有人在喚他,李嘯望去,見正是昨天來通知他的那兩名家丁,李嘯暗喜,忙與身後三名將領一同快步牽手趕上這兩人,隨後,便隨二人入得一大帳之內。

李嘯注意到,朱大典這頂帥帳與其他帳篷明顯不同,這頂帳篷座地面積極大,全爲厚實蠶絲精棉縫製的帳身,極其保暖與防風,帳頂上一面鮮豔的大纛正在陽光下迎風飛舞,上面繡着一個巨大的“朱”字。

四人進得帳來,李嘯一眼瞥見,山東巡撫朱大典身着正三品的文官常服,正在帳中上座正襟危坐。李嘯率衆正欲下跪行禮,上面傳來朱大典的一聲輕喚:“各位免禮,都起身吧。”

朱大典從座位上走下來,把幾人都好好地端詳打量了一番,他看到幾個人都是虎背熊腰,彪悍精壯的漢子,不由得連聲讚道:“果然,強將手下無弱兵,都是健壯的好軍漢。”

李嘯拱手道:“朱大人過譽,吾等何以克當。叛軍荼毒山東,殘害百姓,我等身爲大明官軍,自當挺身而出,上報皇恩,下護黎民,縱死沙場,亦絲毫無憾。”

朱大典捋須大笑:“好好好,李嘯你有這護國愛民之心,本官心下甚慰。來人啊,將李百戶及各位將領的官衣告身拿來。”

很快,親隨們將各人的官衣告身紛紛拿來,李嘯等人見狀,不覺都站得筆直,人人都一臉神情肅然。

朱大典親自接過李嘯的官衣告身,轉身對李嘯溫和地說道:“李嘯,你設得巧計,全滅陳友德500精銳,戰功可嘉!本官已得朝廷之恩令,特擢升李嘯爲正百戶,賞銀200兩,綢絹二十匹,以爲嘉賞。望李百戶今後更需盡心戮力,報效朝廷!”

李嘯跪地,叩謝迎賞,隨後高舉雙手,鄭重地從朱大典手中接過腰牌告身和官服印鑑,另外傳令兵將賞銀和綢絹分裝了兩大箱,放在李嘯身旁。

李嘯細看所接的官衣告身,那百戶官的腰牌告身,是上好精銅雕成,上面有花紋纏繞的古隸文的百戶字樣。信鑑印章皆爲亮銅所制,章面所刻百戶印鑑四字圓潤飽滿,刻跡流暢。

朱典給李嘯頒完賞賜後,又給張行猛、雷傲、上官雲傑等三人進行授賞,三人均授爲小旗官,另每人賞銀30兩。

李嘯看到,張行猛、雷傲兩人都是興高采烈一臉喜色,兩人接過官衣告身後,將頒賞之物翻來覆去的看個不停。只有上官雲傑的模樣有所不同,他神情泰然地接過官服告身後,這位曾經的薊鎮世襲百戶,凝視手中官服,臉上顯露一副極其感慨的模樣,不過接過官衣與告身後,還是恭敬地向朱大典進行答謝。

各人領完告身,朱大典隨後再向李嘯宣佈,本次全殲敵軍,爲少有之大勝,皇上聞聽後,十分欣悅,除給李嘯全軍那些斬下的全部叛軍首級賞銀子2600兩外,另下令賞銀4000兩給全軍將士,作爲戰斬敵將陳友德等叛軍將領之獎勵,以激勵將士們繼續爲朝廷,爲皇上奮勇殺敵。

李嘯心下大喜,忙率三人一齊跪地叩謝。

李嘯他們不知道,其實朝廷頒下的賞銀是五千銀,這位貪財的山東巡撫朱大典私自扣下了1000兩賞銀。當然,李嘯等人也不必抱怨,因爲在朱大典看來,他只扣下1000兩銀子,已是極爲客氣了。他純粹是看在指望以後李嘯能更多地立得新功,能爲自已能帶來更多榮耀的份上,才只扣了這麼一點便罷。

給各人的賞賜完成後,朱大典讓他們下去,去偏帳換上剛頒下的官衣,等他們換完後,便再回大帳內開席飲宴。

李嘯換好官服,面對一面銅鏡,仔細地端詳了一下自已。

銅鏡中,正百戶李嘯已換上青色湖綢製成的百戶官常服,他頭戴銀絲束髮冠,腰間鋥帶上配上精銅腰牌,正百戶官服上前胸與後背處,均繡着飛彪圖樣,腳下穿着牛皮厚底官靴。人靠衣裳馬靠鞍,李嘯穿上這身官服,於英武俊朗之中,更憑添了一分清逸雍貴之氣。

李嘯一時心中莫名感慨。

想來自已穿越至今,不到四個月,卻已從一個弱智民墩小卒,一步步憑自已努力奮發,終於在今天做了百戶官的地位,雖然還是不入流的小小武官,但這一路奮鬥而來的艱險與曲折,唯有自已深知其中滋味。

當然,穿上這身官服後,李嘯心中明白,這絕不是自已奮鬥的終點,而是一個嶄新的起點。

此時,張行猛、雷傲、上官雲傑三人也都換上了綠色的小旗官官服,他們的官服爲苧絲所制,前胸與後背均有方格狀圖案,紋飾是海馬,各人的腰牌則爲硬木雕成。

三人換好衣服後,張行猛與雷傲互相扯着對方衣服放聲大笑取樂,互相嘲笑對方穿得難看。而上官雲傑則臉色平靜,只是一聲不吭地仔細地將自身官服拉扯整齊。

李嘯微笑地看着他們鬧騰夠了,然後整整衣領,昂然而道:“走吧各位,朱大人的宴席可正在等咱們呢。”

這幾天事情較多,更新有點耽擱,今天特更4000字爲歉。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64章 戰功爭奪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38章 戰陣配合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196章 虎嘯軍第14章 葉小萍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3章 出手與尊嚴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79章 虎嘯遼東第57章 婉兒之助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74章 如何封賞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60章 鬧餉(下)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83章 收服海寇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17章 戰八匪殺六賊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4章 河邊格鬥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11章 母親吳氏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71章 海商蔡守第74章 如何封賞第14章 葉小萍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73章 圈套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196章 虎嘯軍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90章 凱旋獻捷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25章 轉手生意第89章 密議謀反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11章 母親吳氏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58章 鬧餉(上)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15章 以弓換耕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57章 婉兒之助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198章 夜談延攬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
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64章 戰功爭奪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38章 戰陣配合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196章 虎嘯軍第14章 葉小萍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3章 出手與尊嚴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79章 虎嘯遼東第57章 婉兒之助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74章 如何封賞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60章 鬧餉(下)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83章 收服海寇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17章 戰八匪殺六賊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4章 河邊格鬥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11章 母親吳氏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71章 海商蔡守第74章 如何封賞第14章 葉小萍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73章 圈套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196章 虎嘯軍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90章 凱旋獻捷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25章 轉手生意第89章 密議謀反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11章 母親吳氏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58章 鬧餉(上)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15章 以弓換耕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57章 婉兒之助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198章 夜談延攬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