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

我回來啦!嗯,還需要調整一下,身體和思路都需要,但以後應該是不會斷更了,多少而已。感謝各位朋友的支持,不離不棄的支持,你們的支持纔是我最大的安慰和動力。

民亂起於飢寒,兵亂起於缺餉。這是最簡單,也是最爲人所知的道理,歷朝歷代也對此警惕防範,但真正做好的,或者說始終做好的卻寥寥無幾。如果不是這樣,很多的朝代更替也不會發生。

而象朱永興這樣,戰爭還遠未結束,便不斷予民以惠,不僅給田地、降賦稅,又從攻城掠地的繳獲中發放了安家費,使那些飽受沿海遷界之苦的民衆能夠儘快返回故土並開始重建家園,卻實在是很少。

其實從更深的層次來說,這是先付先得的道理。百姓安居了,也知道了朝廷的好,明軍的好,便會以更高的熱情來支持這場不僅僅是改朝換代那麼簡單的戰爭;民衆得到了朝廷所給的實惠,便會盡力去想辦法保住,那便會更提高支前擁軍的積極性。

如果只是用一些空洞誘人的口號,用國家民族大義去號召,那便反倒不如這些具體的恩惠來得實在而有效。

這就是眼光的長遠,而不是斤斤計較的小算盤。東征以來,百姓的擁護和支持多賴於此,清廷沿海遷界的短視政策,不顧民生的暴虐行徑,更具有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

控制的地盤在擴大,支撐戰爭的人口在增長。軍隊的訓練週期在縮短,一旦突破了武器裝備的瓶頸,明軍的優勢便會成倍地上漲。再有,南明的經濟發展也多樣化發展,資源、財富的獲取途徑大大超過閉鎖乏術的清廷。整個國力的增長速度也絕不是外人所能估計的。

“甚好!”朱永興禁不住心中喜悅,輕拍了下桌案。

武器裝備的生產雖然在原有產能擴大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澳門炮廠、叢化兵工廠的產量,但僅能支撐連續作戰的明軍,而無法給予其他地方的明軍過多調拔,連籌劃已久的長江水師的軍事行動也不得不向後推遲。

現在。英國人和法國人完成了明軍的訂購任務,相繼運來了在其國內生產的武器裝備,不僅彌補了缺口,而且使各項軍事計劃能夠開始付諸實施。

“英國人和法國人所給的價格優惠可以照單全收,但絕不與任何一方結盟。”朱永興狡黠地一笑,對易成交代道:“如果因此而不給優惠。那便實價購買,以後呢,再找機會把錢賺回來。”

英荷第二次戰爭還未爆發,但英國與荷蘭的關係越來越緊張。英國不斷挑釁,組織“皇家非洲公司”準備進攻荷蘭在非洲西岸的殖民地,企圖從荷蘭人手中奪取一本萬利的象牙、奴隸和黃金貿易。而荷蘭則臥薪嚐膽一直尋求着重奪制海權的時機,不僅加緊建造大型戰艦。更與法國、丹麥結成反英同盟,得到了法、丹兩國所提供的援助。

在非洲是英國採取攻勢,而在亞洲,英國則是弱小的一方,結好南明,拉攏到明軍水師這個盟友,是相當有利的事情。至於武器裝備,如果不談優惠的話,英國人也是賺錢的買賣。

法國呢,也是打着差不多的心思。能賺錢便賺錢,不能賺錢便拉攏盟友,把眼光放長遠。而安南鄭氏擊敗了阮氏後,雖然並未對當初南明與法國從阮氏手中佔領的港口和島嶼動手,卻也給了法國人以很大的壓力。他們需要與明軍聯手以應對意外。而且,法國人在暹羅的滲透擴張遭到了以帕碧羅闍爲首的一派的反對,基於帕碧羅闍與朱永興的良好個人關係,以及暹羅作爲明朝藩屬的歷史,他們也想親近朱永興,以免朱永興插手暹羅事務。

“機會很快便會有的。”易成點頭贊同,說道:“咱們的出口貨物在數量上會有突破,湄公、河仙兩省的蔗糖也是他們所大量需要的,再有,便是琉球,他們可是很積極地想打通東亞貿易。”

不錯,這也是一個重要方面,朱永興讚賞地點頭,對易成的眼界變得寬闊感到欣慰。

幫助琉球打擊倭人,並不只是能夠從琉球獲取硝、磺物資,更能夠迫使侵略琉球的倭國薩摩藩接受一系列條件,打通與倭國的貿易。因爲薩摩藩是幕府宣佈鎖國以後,唯一能以變相方式獲得國際貿易收入的私藩。有的歷史學家認爲薩摩藩在兩百年後的幕末時代能夠有足夠的資本成爲倒幕運動主力,並進而成爲維新政府的主事者之一,與此貿易積累不無關聯。

如果能迫使薩摩藩屈服,也就開闢了與鄭家所不同的貿易渠道,或許不必仰人鼻息,便能獲得鉅額的收益。這一點,不僅是朱永興看到了,英國人、法國人,甚至荷蘭人也看到了。

而隨着明軍在東南沿海的不斷勝利,英國人、法國人對不久便能把貿易之手伸向東亞感到樂觀,荷蘭人的態度也在發生着變化。歷史上,荷蘭人出動艦船幫助清軍水師攻打金廈的事情是不會發生了。相反,荷蘭人因爲不能得到清廷的特准貿易,正刻意撇清與清廷的關係,轉而向南明政府表示親近。

追漲殺跌,這個宗旨並不只是適用於股票市場。勝利能夠爭取人心,也能夠獲取外援,沒有誰會願意把賭注壓在失敗者身上,或者是前途不樂觀的一方身上。

“該花的錢要花,該賺的也讓別人去賺,辛辛苦苦運來的槍枝彈藥要是咱們不拿下,保不準他們會有什麼別的心思,可別便宜了敵人。”朱永興自失地一笑,覺得自己有些想得多了。

在目前的形勢下,英法兩國不敢違反自己所下的諭令,所昭告的警示,與清國進行勾結。哪怕清國要放開貿易,喪失了制海權,明軍和鄭家又控制着臺灣、澎湖、金廈,也是行之晚矣。

“殿下,若是我軍能據有金廈,或者臺灣,握有黃金水道的控制權,別人便更不敢觸怒。”易成眼神閃爍,掃了一眼桌案上的文件。

朱永興明白易成的意思,沉吟了一下,輕輕搖頭道:“急不得啊,壤外先安內,並不適合現在的形勢。內訌一起,得利的清國,絕不能給他們喘息之機啊!”

………

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2章 鬥熊救美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陰謀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106章 不負第56章 拒詔第89章 進退兩難第73章 小朝會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200章 佔優第90章 援助水西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19章 蠱神之誓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226章 志在天下,吳、孫反應第80章 特殊人才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21章 再見暹羅使者第93章 棄城集軍第92章 無題第113章 窮追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01章 夜談第16章 柔情蜜意第42章 忠心迎駕無功回第63章 求助他國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143章 移外充內,以內實外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85章 急行第179章 榮譽之爭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46章 火槍之威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19章 景東會師第271章 阻擊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55章 地、鹽武器,民爵授封第40章 兩隻重拳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0章 調整戰略,老友重逢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3章 絕死一擊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164章 廣州戰役(十)第57章 接駕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52章 縴夫,規矩第120章 晉爵賜馬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5章 破城第99章 軍歌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230章 暗戰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60章 水師安排,根除“太監”第45章 險地——灰坡第140章 結局已定第30章 輕取永昌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160章 大結局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23章 綜合實力第46章 合擊之前第14章 感情是睡出來的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22章 響應配合第3章 安沛入甕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51章 渡河,渡河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
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2章 鬥熊救美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陰謀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106章 不負第56章 拒詔第89章 進退兩難第73章 小朝會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200章 佔優第90章 援助水西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19章 蠱神之誓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226章 志在天下,吳、孫反應第80章 特殊人才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21章 再見暹羅使者第93章 棄城集軍第92章 無題第113章 窮追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01章 夜談第16章 柔情蜜意第42章 忠心迎駕無功回第63章 求助他國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143章 移外充內,以內實外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85章 急行第179章 榮譽之爭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46章 火槍之威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19章 景東會師第271章 阻擊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55章 地、鹽武器,民爵授封第40章 兩隻重拳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0章 調整戰略,老友重逢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3章 絕死一擊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164章 廣州戰役(十)第57章 接駕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52章 縴夫,規矩第120章 晉爵賜馬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5章 破城第99章 軍歌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230章 暗戰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60章 水師安排,根除“太監”第45章 險地——灰坡第140章 結局已定第30章 輕取永昌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160章 大結局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23章 綜合實力第46章 合擊之前第14章 感情是睡出來的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22章 響應配合第3章 安沛入甕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51章 渡河,渡河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