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寧王伉儷

告別衛去病後,當隊伍抵達大寧府附近後即處處給人以莫大驚喜,但見草原、森林、山峰、沙漠、湖泊、溫泉、石林、冰臼,雪峰等獨特地質都聚集於此地,似乎短短几日間,就好似橫穿了整個蒙古草原一樣,這令徐灝受益匪淺的同時詳細解說,也讓沐凝雪聽得如癡如醉。

“果然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夫君之才深不可測,這一趟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心滿意足的沐凝雪崇拜的依偎在丈夫懷裡,誰讓半吊子水準的丈夫放在明朝足以當做一本活着的百科辭典使用呢,比如世界最高的山在哪,青藏高原爲何是世界屋脊,爲什麼山峰終年積雪,爲什麼天上會下雪下雨,爲什麼倭人身材那麼矮小,爲什麼草原人喜歡把妻子送給客人享用,爲什麼爲什麼?總之這方面的見識,徐灝絕對獨步宇內,打遍天下無敵手,怎能不讓好學不倦的凝雪爲之徹底拜服呢?

徐灝也如約完成了他的誓言十分之一,帶着妻子周遊天下,能夠萬里迢迢來到陌生的草原深處,除了寧王府嬪妃宮女之外,妻子肯定是京城貴族女眷中的第一人矣。

一路而來最令沐凝雪雀躍的是見識到了很多野生動物,梅花鹿豹子猞猁青羊紫貂等許許多多連名字都叫不出來的,各種有着獨特生活習俗的遊牧民,堅守着古老的信仰習慣,美中不足的是此刻乃寒冷嚴冬,無法長時間駐足流連,不然春夏時還能看見天鵝丹頂鶴鴛鴦等無數水鳥,和四處遷徙的遊牧民同住一段時日。

冒着寒冷這一日翻過高山,休息的時候,從車裡下來的沐凝雪立即驚呼連連,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美不勝收的巨型畫卷,白茫茫的雪景連接到了天際邊,目光盡頭有碧波萬頃霧氣繚繞的紫蒙湖,東北方森林延綿似乎沒有盡頭。丈夫說會一直連接到了遼東大小興安嶺,都是億萬年前開始慢慢形成的原始森林。

而西北方則是蒙古水草最爲豐美景色最佳的烏蘭不通大草原,緊靠着蒙古中心地帶最強盛的科爾沁大草原,身後是處處險峰陡峭的燕山山脈直抵北平近郊。身處於氣勢磅礴的大自然之中,人類何其渺小,儘管被丈夫灌輸了很多自然知識,但沐凝雪還是爲天地的曠闊無垠而深感敬畏。

山腳下的平原上,一座千年古都在明初煥發出了青春,昔日的遼國上京今日的大寧府,堅固的城牆。城垛箭樓等防守設施一應俱全。城外流淌着寬闊的護城河。城內有高聳的大明塔,民居四周處處湖泊溫泉,相比之下本是巍峨的寧王府和官署顯得那麼的微不足道。

城外有無可計數的軍帳和蒙古包,山坡上驅趕着漫山遍野的牛羊牲畜。徐灝的第一印象就是美,真的太美了,這是大自然帶給他的震撼。

沐凝雪被貂皮包裹的好似個雪娃娃,晶瑩如玉的俏臉比無處不在的白雪還要白上三分,動容的道:“終於知道爲何草原人能夠世代繁衍生息了,以前我總覺得塞外苦寒之地怎麼能生存下去呢?現在眼見爲實,這裡真的好似人間仙境,此情此景實在是美得令人感動,怪不得詩人會寫出那麼多令人神往的豪邁詩句。”

徐灝興起念道:“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沐凝雪慎道:“又來逗我,你既是我的夫君也是我的知己,我纔不稀罕別人呢。”

高大威猛的老將軍丘福呼出一口白氣,笑道:“公子給咱們這些大老粗來一首振奮人心的詩吧。別光顧着哄夫人開心,令我等鬱悶。”周圍的士卒見狀立即紛紛大聲鼓譟。

“那我就妄自篡改下先人的詩詞好了。”徐灝哈哈一笑,悠然朗聲道:“燕郊芳歲晚,殘雪凍邊城;四月春草合,遼陽春水生;漢人勤耕耘,胡人日徵兵;烽火連天慘,家園焚成空。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擡眼望,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先人恥,還得雪;親人恨,何時滅!願駕長車踏平蒙古草原,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喝飲韃子血;待大明日月龍旗點破這萬里異域,抱手足屍骨當一併榮歸故里。”

“好!”丘福神色激動,“本將最大心願,就是當親帥大軍爲先人復仇雪恥,征服漠東漠北。”

徐灝稍稍皺眉,說道:“詩詞可以壯志,但行軍打仗則需步步謹慎,蒙古人非等閒之輩,自有祖傳下來的厲害戰法,稍有麻痹大意則動輒會全軍盡歿,將軍還當謹記在心。”

丘福不屑的道:“蒙古鐵騎遇到我大明騎步火器的凌厲戰陣,猶如一羣土雞瓦狗也,本將追隨過幾位大將軍,大小數十戰未嘗一敗,就憑我手中二百兄弟,擊潰千人規模的所謂朵顏鐵騎易如反掌爾。”

徐灝不好斥責五十餘歲的丘福,點頭道:“將軍豪勇令我佩服。”

返回車上後,一行人朝着山下的大寧城而去,沐凝雪關切的道:“適才見夫君微微皺眉,爲何?”

徐灝說道:“丘老將軍勇則勇矣,爲人厚道是位可敬長者,可惜缺乏謀略,只可委以先鋒絕不能爲將爲帥。”

沐凝雪驚訝的道:“老將軍戎馬一生,功勞甚大,夫君下此評斷是不是有些過了。”

徐灝沒再說話,心說明初打過多少次勝仗我一定記不住,可是令人萬分遺憾的慘敗我豈能不深深記着?十萬精銳騎兵就是葬送在了丘福手中,乃明初以來的第一次大敗。

當然丘福的敗亡沒有影響到大局,朱棣爲了復仇親帥五十萬大軍開啓了繼位後的第一次北伐,把丘福慘敗造成的陰影徹底扭轉過來。

相比土木堡傷亡五十萬人可謂是國恥,薩爾滸十萬明軍全軍覆沒使得滿清一舉崛起,松山戰役十三萬明軍的傷亡成爲滿清對明朝由弱轉強的關鍵轉折點。

丘福的失敗確實是微不足道,可拋開史書上冰冷冷的數字,整整十萬騎兵,十萬大明中堅力量,死得太慘不說,培養一名合格的騎兵有多難?漢人成爲經驗豐富的騎手最少得需三五年,甚至更多時日。一個精於騎馬養馬的戰士死了,最寶貴的財富戰馬也沒了,兒孫沒有長輩教授經驗,很可能就沒辦法再繼續成爲騎兵了。

縱觀接下來的朱棣五次北伐,皆是依靠火器和大規模的步兵擊敗敵人主力,每一次戰役,麾下幾萬騎兵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可是騎兵數量總歸太少,即使窮追不捨也只是迫使敵人偷襲認輸,然後番人若干年後捲土再來。不復洪武年間幾次酣暢淋漓的大獲全勝。使得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徹底一蹶不振。

無論如何丘福和十萬騎兵的死。都造成了明朝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徐灝絕對不能任由悲劇上演。

此刻寧王府裡的朱權得知徐灝攜妻子遠道而來,很是高興,一來大寧孤懸外地和中原往來不便。是位來訪的客人都格外顯得彌足珍貴,別說目下還是商旅絕跡的冬天。

二來徐灝在士林中有些名氣,又是有名的博學之人,朱權除了被朝野讚譽爲少年有謀之外,其本質事實上也是個博學多才的書生,要不人稱他爲“賢王奇士”,奇士是指多才多藝,諸子九流,星曆醫卜。黃老戲曲幾乎什麼方面都有涉獵。

士林相傳燕王善武,寧王善謀,蜀王善文,湘王善談,其中燕王寧王二位無可爭議乃當今天下諸王裡武功方面最強。

二十一歲的寧王善謀。大抵是因當年以僅僅十五歲的年紀就被派往大寧,當時沒有人看好他,比他大幾歲的遼王朱植儘管戰功赫赫,可時至今日都沒去封地裡住着,而朱權不但坦然帶兵深入蒙古草原,這一住就是整整六載,沒有打過一次仗即獲得朵顏貴族頭人們的擁護,大寧周圍很少有刀兵之事發生,就憑這份膽略見識,足以稱讚寧王一句善謀了。

問題是朱棣看不起幼弟,認爲是多虧了朝廷和燕王府的威望所致。而徐灝也不太感冒,賢王奇士他認可,善謀就不免要打個問號了,誰讓靖難之役裡寧王的作用只相當於贈送兵馬的任務提供者呢。

此外還有一個難以啓齒的原因,據京城坊間八卦傳聞,妻子小時候貌似很欣賞寧王朱權,因沐凝雪喜歡彈琴,而朱權在這方面的造詣堪稱驚才絕豔,若不是老朱同志顧慮到沐英父子,又認爲朱權可堪造就將來能夠獨當一面,當時險些把朱權封在雲南,那樣的話,現在凝雪就很可能是堂堂雲南王妃了。

不管怎麼說,徐灝有自信面對朱權,即使才華遠不如人,還是欣然帶着妻子而來。

六年來朱權奉行節儉治國,開闢千畝園圃廣中樹木,令士卒大力開墾農田,以當地的藝植等特產和中原頻繁經商,使得國用饒裕,兵精糧足,麾下更有明朝最精銳的朵顏三衛,論軍事實力已經超過了四哥燕王朱棣,乃諸王第一人。

望着笑容滿面,身穿朱紫蟒袍帶着白玉帶,面相英俊體貌魁梧,龍行虎步走出的朱權,徐灝心裡讚歎,拱手笑道:“徐某見過寧王千歲。”

朱權一樣對面前氣質飄逸的俊逸青年大生好感,暗道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親切的道:“不知徐兄遠道而來,本王未能親自出城恭候,實在是抱歉。”

“區區草民而已,擔不起王爺遠迎。”徐灝笑道。

朱權伸手相請,徐灝掃了眼周圍的數十位文武官吏,說道:“王爺先請。”

王府內宅,寧王妃張氏挺着肚子靜靜等待着客人,她父親乃兵馬指揮張泰,自小生的相貌絕美,針織女紅,琴棋書畫樣樣皆通,在家鄉素有才貌雙絕之名,是以被先帝得知後招進京城覲見,一見之下大爲欣賞,遂把張氏許配給了朱權。

婚後夫妻郎才女貌琴瑟和鳴,張氏對住在塞外毫無怨言,一心在王府相夫教子。

婚後沒幾年即生下嫡長子朱磐烒和還未取名字的嫡二子,轉眼第二年又懷上了嫡三子,因此被寧王專寵一人,幾位嬪妃苦苦期盼着王爺而終年不得。

張氏爲人很善良,體恤貧賤待人親切,是以被胡族漢家百姓齊譽爲大寧明珠。

沐凝雪換下囊腫的皮衣,換上一套尋常女裝,扶着芷晴緩緩走了下來。

就和外面的朱權和徐灝一見之下互生好感一樣,張氏欣然說道:“久聞芸寧郡主不流凡俗,今日之見,真真是令人讚歎。”

“凝雪見過王妃。”沐凝雪含笑施禮,“我也久聞寧王妃的賢名,今天總算一遂心願了。”()

第1202章 遊河第10章 姐妹第131章 丫鬟的野望第877章 報案第745章 春花第297章 冤家路窄第198章 訂親第887章 生逢亂世第1105章 權當一樂第1090章 瞞第105章 凝雪第173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1188章 塔吉克第496章 故人第163章 恭送大將軍第1066章 天際舒雲卷第12章 選秀第1294章 爽約第581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324章 三秋木香第1096章 無功而返第1074章 刷聲望第975章 該死的蛤蟆第522章 生不逢時第997章 抗議第1239章 最短也要五寸第403章 遊湖第895章 麗人第771章 大花娘第861章 奴隸貿易第455章 後悔第300章 靖難之役起第1099章 討人嫌第372章 榮國公家第846章 沉醉東風第871章 出事了第240章 搶親第450章 準備削藩第61章 無言第399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36章 來訪第1202章 遊河第843章 大觀園第11章 口角第372章 榮國公家第860章 新軍人第372章 榮國公家第928章 文人的心眼第482章 遷都第386章 油畫第87章 富貴第172章 絕色美人第1300章 事發第433章 掠奪第1237章 義女第36章 來訪第721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945章 紫酥肉第902章 等候第970章 曹鼐三不可第406章 夏無第1009章 無仇可報第677章 要什麼錢第335章 無解第811章 條頓騎士團第388章 瀛洲第180章 有難同享第588章 無碼第1213章 留仙院第1258章 說客第1069章 成人之美第470章 聽案第970章 曹鼐三不可第115章 拒不認錯第582章 明鏡高懸第454章 中年三大喜第332章 夜奪山海關第186章 昔日宰相家第1110章 彬彬有禮第125章 節操爲何物?第672章 對曲第1124章 五湖煙水葬西施第832章 童年第381章 水落石出第992章 美夢第880章 發飆的縣令第1286章 兼職第242章 深不可測的男人第43章 長大了第298章 巧蝶戀花第740章 遠走高飛第1095章 對策第1054章 篦頭待詔第1043章 制衡第166章 共浴第1182章 月華天第1014章 爲義犧牲第602章 驢友會第325章 討伐檄文第864章 修行在公門
第1202章 遊河第10章 姐妹第131章 丫鬟的野望第877章 報案第745章 春花第297章 冤家路窄第198章 訂親第887章 生逢亂世第1105章 權當一樂第1090章 瞞第105章 凝雪第173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1188章 塔吉克第496章 故人第163章 恭送大將軍第1066章 天際舒雲卷第12章 選秀第1294章 爽約第581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324章 三秋木香第1096章 無功而返第1074章 刷聲望第975章 該死的蛤蟆第522章 生不逢時第997章 抗議第1239章 最短也要五寸第403章 遊湖第895章 麗人第771章 大花娘第861章 奴隸貿易第455章 後悔第300章 靖難之役起第1099章 討人嫌第372章 榮國公家第846章 沉醉東風第871章 出事了第240章 搶親第450章 準備削藩第61章 無言第399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36章 來訪第1202章 遊河第843章 大觀園第11章 口角第372章 榮國公家第860章 新軍人第372章 榮國公家第928章 文人的心眼第482章 遷都第386章 油畫第87章 富貴第172章 絕色美人第1300章 事發第433章 掠奪第1237章 義女第36章 來訪第721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945章 紫酥肉第902章 等候第970章 曹鼐三不可第406章 夏無第1009章 無仇可報第677章 要什麼錢第335章 無解第811章 條頓騎士團第388章 瀛洲第180章 有難同享第588章 無碼第1213章 留仙院第1258章 說客第1069章 成人之美第470章 聽案第970章 曹鼐三不可第115章 拒不認錯第582章 明鏡高懸第454章 中年三大喜第332章 夜奪山海關第186章 昔日宰相家第1110章 彬彬有禮第125章 節操爲何物?第672章 對曲第1124章 五湖煙水葬西施第832章 童年第381章 水落石出第992章 美夢第880章 發飆的縣令第1286章 兼職第242章 深不可測的男人第43章 長大了第298章 巧蝶戀花第740章 遠走高飛第1095章 對策第1054章 篦頭待詔第1043章 制衡第166章 共浴第1182章 月華天第1014章 爲義犧牲第602章 驢友會第325章 討伐檄文第864章 修行在公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