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夢入羅浮欲斷魂

徐府位於秦淮河南岸的貢院夫子廟附近,住着包括本家魏國公府等開國功臣,自明朝立國之日起,這裡就成爲天底下文化氛圍最濃郁,金粉氣息醉迷離,世家大族雲集的繁華區域。

所謂六朝金粉地,與其說是泛指的金陵,莫不說是指的夫子廟周圍內秦淮河兩岸。

徐灝對這裡的感覺很複雜,既喜歡也厭惡,如果你的家附近到處都是青樓妓院,時常有尋訪名妓的人士誤入你家,不知會作何感想?

此種情形對於本地的居民來說太常見了,除了討厭的敲門聲,每天都能在街上巷子裡發現酒醉之人,嘔吐物或尿漬,大半夜的引頸高歌。

爲何朱元璋會把功臣的府邸選在這裡?徐達的東花園佔地非常的大,當年就因氣派非常而名動一時;東園又名太傅園,直接和秦淮河接壤,景緻好的沒話說。

西邊也有一個大花園,面積相當於目前徐灝的園子,西園有一座有名的鳳凰臺,故此西園又名鳳台園。

朱元璋做事一向喜歡警戒後人,看似風光無限的秦淮河、世家大族和貢院夫子廟,理應是整個金陵最高檔的所在,但卻掩蓋不了同時也是金陵最下賤黑暗的地方。

東園一帶又名釣魚巷,當年興建魏國公府,把釣魚巷的居民都遷到了別處,從此僅僅隔着一條小巷,新的釣魚巷又被稱之爲“手帕巷”,乃是有名的官妓河房,亦是著名的私寮聚集之地。

釣魚巷有運河通往秦淮河,秦淮河直到東城關,世世代代居住着一羣乞丐,都是元末時被朱元璋貶斥之人的後代。與樂戶漁戶齊名的丐戶,平日乞丐打雜爲生,官船來時,負責管束羣丐的丐頭就會帶領男女老少一起挽舟牽纜。

每當徐灝乘船在秦淮河上游覽之時。看着釣魚巷房舍連綿的青樓。再看看對岸遙遙相對的乞丐們,委實不得不嘆息一聲。

能同時把權貴、讀書人、妓女、乞丐以及商賈放在一起。不無證明了朱元璋當初的深意。他以前還以爲是古代的一大特色,固然也是自南宋後,南方城市的規劃日趨混亂,城市人口的增長而人的活動半徑並沒有擴大的結果。以及視押妓爲風雅事的偏安思維,造成了青樓皇宮混在一處。

但明王朝是傾向於恢復漢唐風采的強勢王朝,金陵城既有江南溫婉柔媚,小橋流水的精緻特點,也有北方大開大合左右對稱的恢弘格局,這從北京城就能一目瞭然。

朱元璋是最喜歡百姓各司其職,各行各業涇渭分明的帝王。金陵皇宮偏北易守難攻,整個皇城幾乎沒有百姓的民居,更不消說開設青樓了。

全城被街道縱橫分割的坊也大抵如此,每個階層有每個階層的聚集區。類似秦淮河這麼複雜的地方很罕見。

所以此乃朱元璋的創舉,用來警戒權貴讀書人以及後人,倘要在釣魚巷裡樂而忘返,則必有入東關頭身爲乞丐的那一日,不動聲色的警告徐達李善長等開國功臣,心懷異志或胡作非爲的下場。

也或許還有警告往後的帝王,在飽覽秦淮風光的時候,多想想不思進取,敗壞祖宗基業後的悽慘落魄。

每每徐灝想到此,都不覺悽然浩嘆,多情惟有秦淮月,不照興亡照美人,最終明王朝不就是隨着這六朝金粉地的衰亡,徹底煙消雲散。

同船的是酒狀元曾啓,看着風景沒喝酒似乎已經醉了,船頭只有他二人,面對一見如故的好友,講起了心裡話。

“自我十三歲時,家父雅公在任上一病不起。想家父本來不是多年老教,乃是洪武九年的舉人,洪武十四年的兩榜進士,觀政後擬定的知縣,吏部議敘的河南縣令。

正當家父即將赴任,不意伯父文勤公升了河南巡撫,那縣城正是他屬下,在別人看來不過是照例迴避罷了。但我伯父的爲人,外寬內刻,也恰值洪武十五年空印案爆發,自戶部尚書至各地衙門的主印者盡皆處死,牽連出來的官員不計其數。

故此我伯父不但存了一個越人肥瘠,漠不關心的心態,且生恐家父做了縣官有了虧空,會累及到他,於是想出來破壞的法子。唉!”

隨着曾啓一聲輕嘆,徐灝說道:“大抵是以官場朝不保夕等嚇人事來嚇唬雅公吧?以前我也埋怨過高皇帝處罰太過,牽連太廣,但看看眼下的官場,也算是明白了陛下當時的憤慨。”

曾啓苦笑道:“如果那樣就好了,家父最是固執不過,爲了聖上和百姓,必不惜肝腦塗地,死而後已,即使被冤枉也絕不會口出半句怨言。我伯父就深知家父的性情,故意說道:‘大凡做地方官的,第一要有一副假慈悲的面貌;第二要有儈子手的心腸;第三還要有一肚子做妓女的米湯。你如今自問這三種裡頭,有哪一樣?所學非所用,豈不是白白跑去自找苦吃?總之你不聽我改了知縣,哪怕你飛到天上,我也有辦法叫人蔘掉你不可!’

就這麼連勸帶嚇,家父就改了別處的教諭,在任上多年,不曾革過一名秀才,報過一個劣生。家父病故後,靈柩回籍的那日,士林中人不約而同的白衣送葬,再加其時巡撫是家父鄉榜同年,縣裡仰承首府的意旨,加派了許多得力人手,總算家父可以含笑九泉了。”

徐灝對此不置可否,失去父親誠然是世上最大的憾事,但實在無法認同老好人的做派,這也是很多文人津津樂道的善舉,學生犯錯了不秉公執法,繼續包庇自以爲寬厚,長此以往怎麼得了?官官相護就是這麼來的。

當然逝者爲大,他什麼也沒說。曾啓又回憶道:“那時我伯父也在任上積勞病故,幾位哥哥雖蒙聖恩隆厚,分別蔭了郎中百戶,只是各人一天到晚醉生夢死,沒人理睬我和我娘。回到山西老家。沒錢吃飯只得四處給人打長短工嘍,後來就喜歡遊歷四方,誰也不曉得真正的緣由。”

“梅花香自苦寒來。”徐灝笑着說道,這位一口氣作了整整一百首百梅詩。首首詩句流暢。格律規範,構思精巧。詩意雋永。更難能可貴的,八百多句子竟沒一句是重複的,那詩意全在梅花,卻僅僅在第四十首出現了一個“梅”字。堪稱一代奇才。

一紙帳梅:

試裁雲繭護冬溫,夢入羅浮欲斷魂。別意每懷山下路,歸心猶戀水邊村。鴛鴦每睡花香透,飛翠幽棲墨跡存。淡影疏枝長是伴,幾看樑月照黃昏。

二玉笛梅:

火輪飛出日枯焦,雲管輕吹片雪飄。嘈雜醉禽聲更切,蹁躚白鶴勢難招。孤山仙春揪梧暗。庚嶺人歸道路迢。腸斷春江成遠別,曲中哀怨幾時消。

三畫紅梅:

瑤池宴集景模糊,王母蟠桃出帝都。繹臉初勻呈嫵媚,朱脣劇飲縱歡呼。影搖歌舞身先醉。色染胭脂目可娛。此日丹成勾漏泄,酡顏不老寫真圖。

八十折梅:

尋芳踏過嶺頭雲,陡覺露葩暗吐芬。到手新條誠可愛,拂衣香氣已先聞。未逢馬使憑誰寄,曾託騷人把韻分。大地春深留客住,插瓶從此謝東君。

這樣的才華,徐灝身邊的女人與人家相比,真有如螢火之光了。當然,男人和女人作詩的思維方式不一樣。

徐灝思索真正的緣由會是什麼?他伯父一家子都不在老家,原因不是出在沒錢上頭,他是孝子絕對不敢觸怒母親,莫非是姻緣?八成如此了。

曾啓見徐灝笑了,也笑道:“被你猜中,當我十九歲上,考中秀才,家境已經足以溫飽了,祖傳的田地也分了下來,經過我仔細打理,也算是薄有積蓄。我娘便替我娶媳婦兒,這門親是她的姨侄女,多年前就早已定下來了。

當時我也歡歡喜喜的去迎娶,不想過門之後,我那妻子就想爭權攬利,整天探聽我家裡有多少金銀,有多少田地房產,甚至慫恿我同我娘分開居住,我一怒之下,想出門躲避個一年半載,不在家中,或許她們婆媳能漸生和睦,亦未可知。

我主意已定,屢次求我娘放我出門,她老人家不但不肯讓我走,而且以大義申飭了我一頓,說我燕爾新婚,理應同新婦在家朝夕侍奉,有了一男半女,也不枉她老人家養育一場,嚎啕大哭,嚇得我再也不敢開口了。”

徐灝安安靜靜的聽着,沒有一絲一毫不耐煩的神色,朋友不就是用來傾訴的麼。

漸漸地,曾啓猶如在夢囈,繼續講訴道:“我輕輕稟說不是做兒子的放着現成福不享,一定要拋棄離母,只因家中素來和睦,設或將來自我發難,弄得骨肉參商,豈不要被人唾罵?所以還是暫離膝下的好。

母親聽了我一番話,摸不着頭腦,帶着怒氣把我妻子喊來,把我的話告訴她,問她知道不知道。至今記得她先是一雙眼眸望着我發怔,後來忽然回味,不由得臉泛桃花,一言不發朝着我敢怒而不敢言,又像似含着一包眼淚,欲申訴又無可申述的嬌憨模樣。

呵呵,再後來我妻子見我執意要飄然遠舉,毫不以家室爲念,誤會我是一種薄倖之人。”

至此徐灝喟然長嘆,結局他知道,不出幾年曾啓的妻子鬱鬱而終,他母親也隨之悲痛過度,撒手人寰,那時曾啓才急急忙忙的返回家中,從此抱憾終生。

問題是他酒量世所罕見,千杯不醉,可想而知越是喝酒就越是痛苦,很難大醉暫時忘卻一切。

徐灝的目光望向遠方,因爲他知道,曾啓已然是淚流滿面了。

第731章 看戲第1222章 東風昨夜樓第41章 伴讀第806章 王八官第1077章 隱居第135章 明朝花美男第845章 莫知我哀第140章 沐春第270章 謠言不攻自破第554章 蓮華庵第252章 燕歸第1122章 爲民做主第760章 戒嚴第584章 院內雞冠花後發第647章 倒黴第427章 審案第292章 紫燕第326章 兵工廠第989章 軍訓第737章 細雨第854章 裹綠第563章 鸞鳳爭鋒第834章 媽媽第1006章 控訴第513章 先生第888章 周旋第967章 兩個版本第221章 大明公主們第888章 周旋第401章 櫻桃嘴第896章 再娶第417章 逛院子第756章 我的雙兒你在哪裡?第191章 真想啊!第780章 鶯鶯和沉魚第169章 百合天道第639章 隔牆送影第277章 再見朱元璋第38章 赴考第596章 飛仙洞第740章 遠走高飛第426章 人命官司第82章 一勞永逸第877章 報案第534章 八股第422章 何家第1021章 如此之快第626章 坎上愁帽第187章 國家幹部第263章 得意失意一念間第1231章 誤會第447章 火燒第609章 科學第1210章 美人計第699章 紅而光第203章 田地和嫁妝第513章 先生第813章 蕪湖第133章 傻兄弟第76章 徐灝第149章 在劫難逃第207章 陪嫁第955章 哲學第1032章 代缺丈夫第1018章 懂事的女兒第881章 活神仙第959章 米線第238章 落子第368章 外交第86章 小姨子第511章 妙手神醫第552章 燈節第302章 都督徐灝第1262章 崴了腳第638章 太監第968章 苦肉計第883章 新年快樂,給諸位爺請安第1147章 徐珵和祝顥第413章 難兄難弟第978章 悔恨不及第1129章 報恩第83章 產業第1060章 虛僞和無奈第894章 戲曲第460章 言之命中第641章 大鼻大眼第1296章 再約第620章 有斐君子第1070章 恩詔第577章 改嫁風雲第638章 太監第17章 相親第175章 遊園第915章 阿金庫爾第565章 柔情似水第823章 怪才第806章 王八官第607章 文盲城主第768章 遺老遺少第91章 認親
第731章 看戲第1222章 東風昨夜樓第41章 伴讀第806章 王八官第1077章 隱居第135章 明朝花美男第845章 莫知我哀第140章 沐春第270章 謠言不攻自破第554章 蓮華庵第252章 燕歸第1122章 爲民做主第760章 戒嚴第584章 院內雞冠花後發第647章 倒黴第427章 審案第292章 紫燕第326章 兵工廠第989章 軍訓第737章 細雨第854章 裹綠第563章 鸞鳳爭鋒第834章 媽媽第1006章 控訴第513章 先生第888章 周旋第967章 兩個版本第221章 大明公主們第888章 周旋第401章 櫻桃嘴第896章 再娶第417章 逛院子第756章 我的雙兒你在哪裡?第191章 真想啊!第780章 鶯鶯和沉魚第169章 百合天道第639章 隔牆送影第277章 再見朱元璋第38章 赴考第596章 飛仙洞第740章 遠走高飛第426章 人命官司第82章 一勞永逸第877章 報案第534章 八股第422章 何家第1021章 如此之快第626章 坎上愁帽第187章 國家幹部第263章 得意失意一念間第1231章 誤會第447章 火燒第609章 科學第1210章 美人計第699章 紅而光第203章 田地和嫁妝第513章 先生第813章 蕪湖第133章 傻兄弟第76章 徐灝第149章 在劫難逃第207章 陪嫁第955章 哲學第1032章 代缺丈夫第1018章 懂事的女兒第881章 活神仙第959章 米線第238章 落子第368章 外交第86章 小姨子第511章 妙手神醫第552章 燈節第302章 都督徐灝第1262章 崴了腳第638章 太監第968章 苦肉計第883章 新年快樂,給諸位爺請安第1147章 徐珵和祝顥第413章 難兄難弟第978章 悔恨不及第1129章 報恩第83章 產業第1060章 虛僞和無奈第894章 戲曲第460章 言之命中第641章 大鼻大眼第1296章 再約第620章 有斐君子第1070章 恩詔第577章 改嫁風雲第638章 太監第17章 相親第175章 遊園第915章 阿金庫爾第565章 柔情似水第823章 怪才第806章 王八官第607章 文盲城主第768章 遺老遺少第91章 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