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蓮華庵

蓮華庵並不大,四面高牆圍着一個小小庵院,三間大殿其餘皆是禪房一類,中間向陽兩扇八字牆門,上面高懸金字匾額。

出來招待香客的都是些年長尼姑,大半是其它尼姑庵請來的,還有一些附近的村婦,負責這七天的燒水煮飯,打掃庭院。

年輕的女尼就和百姓家的閨女一樣,向來深居簡出,非是至親和相熟的主顧,等閒都不會出來見人。

當然對徐家來說沒有這講究,不過按照禮,事先備了幾個紅包,裝模作樣的三請四喚,才肯出來。

給徐灝的感覺和去青樓差不離,也知道是怕年輕女人被外人勾搭的春心蕩漾,當見到兩名年輕姑子出來後,他明白了爲何麻三姑會如此了。

其中一位年紀二十上下,身穿緇衣腰繫淡黃色的絲絛,俗話說一身素十分俏,面龐白皙如玉,打扮的乾淨整潔,很是標緻動人,難怪很多兄弟就喜好光頭尼姑呢。

徐灝夫婦和朱巧巧等人被這位名叫淨玉的姑子領到了一間靜室,窗外種植梧桐修竹,屋裡中間供奉着白描觀音大士像,古銅香爐升起香菸嫋嫋。

裡面似乎是淨玉的寢室,用錦緞屏風隔着,一張桐柏木的書桌,擺着些佛家經典以及文房四寶,桌子前一隻花藤小椅。

右邊臨窗一張午睡時用的斑竹塌兒,隔着老遠能聞到香味,顯然是用香薰過的,屋裡收拾的纖塵不染,這哪裡是出家人的清修陋室,比之尋常大家閨秀的繡房也不逞多讓了。

看來麻姑子經營有道,徐灝想到這一次的法事,嘴角露出一絲冷笑來。

凝雪和朱巧巧她們都對屋裡的乾淨很滿意,淨玉親自送過來蒲團,徐灝也隨着跪坐。

一個八九歲的女孩奉上茶來,淨玉雙手捧過一盞。含笑當先遞給了徐灝,十指尖尖如筍,甚是白皙可愛。

養了這麼個美人,可想而知是爲了做什麼。徐灝看了對方一眼,接過來隨手放在了面前。

沐凝雪道了聲謝,問道:“仙庵共有幾位師父?”

淨玉輕聲道:“師徒八衆,只是家師年老多病,臥牀半載有餘,小尼臨時主持院中之事,幸虧師姐一力扶持。”

原來麻三姑不是老主持的親傳弟子,這位年紀輕輕的淨玉纔是,難怪住處不同一般。徐灝有了些歉意,或許把人家給想象的太不堪了。

朱巧巧沒話找話的問道:“仙姑何時出的家?”

似乎觸痛到了淨玉的傷心往事。嘆了口氣說道:“不談也罷。”

沐凝雪見狀說道:“我看這寶庵幽靜,勝似世間繁華,終日誦經唸佛,超脫塵世煩憂。閒來一爐香,一壺茶。悶時理絲桐,品字畫,好不安閒自在。”

淨玉笑道:“夫人取笑罷了,好好的女兒家豈肯入空門?”

朱巧巧笑道:“我們家好幾個呢,嫁了人一堆煩心事,不談也罷。我都早想帶髮修行,也做只閒雲野鶴。無憂無慮呢。”

淨玉苦笑道:“夫人莫要取笑小尼,請用茶。”

徐灝覺得無聊連告辭都沒說,直接走人了事,沐凝雪只好代爲致歉。

叫了同樣無聊的徐淞一起出來,兄弟倆在外面的古槐下聊天,牆外是縱橫十畝的池塘。繞着水種滿了柳樹和桑樹。春夏時節綠柳成行,黃鶴百囀,是個十分心曠神怡的遊玩之處。

徐海也打庵門匆匆走出來,徐淞問道:“你兩口子花了多少錢?”

“一文錢也沒花。”徐海走到近前,解釋道:“你弟妹不信這個。還說有錢不如給芊芊或香玉賙濟百姓呢,爲此還令太太很不高興,說小家子出身就是小氣。”

“做得好。”徐灝對弟妹鍾氏很滿意,笑道:“先前看劉智走路都不穩的樣子,翠雲花了一大筆錢,丈夫也被姑子折騰個半死,可謂賠了丈夫又賠錢。所以說弟妹做得對,有錢要花在正經地方。”

“竟然是個淫-庵?那不能輕饒了。”徐淞叫過來一個親衛,囑咐幾句讓他去了。

徐海問道:“這是做什麼?好歹乃是方外之地,得饒人處且饒人。”

“迂腐。”徐淞面帶冷笑,“你先前說賙濟百姓,試問一千多兩銀子能做多少善事?瞧瞧這池塘和田地,蓮華庵一共才幾個姑子?這銀子必須給我吐出來。”

“此事你別管了。”

徐灝對還要勸說的徐海說道,他和皇姑寺打交道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裡面的道道門清,這場法事絕對會讓麻三姑大賺特賺。

過了一會兒,徐淞的親衛回來了,此人身高不足四尺,面相倒是很英俊,名叫白三,以前是京城很有名的偷兒,有一次失了手被打了個半死,躺在街上奄奄一息,徐淞覺得可憐救了他一命,後來見他有飛牆走壁的本事,遂收留在身邊。

徐灝見白三確實有天生樑上君子的特長,曾安排他在錦衣衛裡訓練了些時日。錦衣衛裡有很多當年朱元璋網羅的奇人異士,專門用來打探大臣家的隱私,學成後乾脆給白三改名叫做白玉堂。

明初受到施耐庵“三國演義”“水滸”的影響,市井之徒、跑江湖賣藝等都喜歡給自己起個響噹噹的外號,不過三俠五義是嘉慶年間的武俠小說,所以徐灝名字起得毫無意義。

白玉堂自小混跡社會,對廟裡面的事也瞭如指掌,說道:“屬下和觀音堂任姑子水雲熟識,剛纔私下裡問了她,麻姑子只說包做道場七晝夜,唸經的酬勞每人十兩,顯然隱瞞了。

光念經一件事,麻姑子會淨得千兩雪花銀,其它米、面、柴、炭、醬、醋、油、鹽等堆滿了庫房,大概一年吃用不愁了。”

徐海吃驚的道:“這也太黑心了吧?”

徐灝說道:“不然你以爲呢?所謂燒香拜佛,不過是拿銀子去喂出家人而已。這件事徐淞你看着辦吧,要回來的銀子直接送到女醫門,行善積德。”

這時候,徐汶從城內趕了過來,同行的還有李芳等皇親國戚,一羣人衆星捧月簇擁着趙王朱高燧。

頃刻間徐灝就覺得十分膩味。好好過日子不行麼,非要去攪合在所謂的爭奪皇位上面,雖然他們大概沒這個意思,可親近朱高燧總擺脫不了瓜田李下的嫌疑。

就算朱高熾明天死了。無可爭議的繼承人也是太子朱瞻基,朱瞻基假如也掛了,那還有一堆皇子呢。

只能說人的野心和慾望皆沒有止境,而且眼光也看不長遠,即使明知道很危險,人云富貴險中求,古往今來無數人如同飛蛾撲火。

朱高燧不是沒可能當上皇帝,他和朱高煦一樣從來就沒死過心。當然隨着朱棣的逝世,除非強行發動政變或重現靖難之役,已然和皇位從此絕緣了。

但他畢竟是洪熙皇帝唯二的親弟弟。當今之世身份最尊貴的親王,始終沒有去封地,使得其在京城內的影響力很大。就憑這一點,也足以吸引徐淞李芳等撲街衆的追捧了。

朱棣三個兒子中,徐灝最不喜歡的就是朱高燧。小小年紀天性陰險。

靖難期間朱高熾坐鎮後方,守衛北平,可謂是勞苦功高;朱高煦始終身臨前線,屢次立下赫赫戰功,都有繼承皇位的資格。唯獨朱高燧啥事都沒幹,一點威望也沒有,什麼能耐也不具備。可謂文不成武不就,排位第三竟然還對皇位虎視眈眈,只能說人最怕的就是沒有自知之明。

這樣的人當皇帝只能說是國家的災難,因爲他本身就是個小人,總之徐灝防備朱高煦是怕兄弟傻大膽,招兵買馬聯絡武臣玩舉兵造反。而朱高燧沒有類似的魄力。他會的永遠是躲在暗處施展陰謀詭計,玩毒殺矯詔神馬的。

徐灝的判斷很正確,歷史上朱高燧就曾在朱棣晚年時,謀劃毒死父親,然後矯詔廢了太子。立他爲皇帝。但朱高燧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手下也大多很平庸,有意思的是朱高熾,事敗後竟然爲弟弟辯解,保全了朱高燧的性命。

也是朱棣不像朱元璋有一羣兒子,爲了血脈傳承不忍殺了逆子,可嘆他死後,朱高熾僅僅做了十個月的皇帝就死了,朱高煦舉兵造反被朱瞻基御駕親征,眼見不可敵竟然很窩囊的出城歸降。

最終朱瞻基沒有放過屢次明面上得罪他父子的二叔,朱高煦父子十二人全部被殺,而答應舉兵的朱高燧趕緊老老實實的認了錯,反倒是得以壽終正寢。

可以說正是因朱高熾的善良,朱高煦不足以成事的粗心,是徐灝最終做出選擇的重要依據,不然直來直去的朱高煦無疑更對徐灝的胃口。

這幾年徐灝和朱高煦之間漸行漸遠,很少有什麼來往,並且準備把他打發到海外去。一來擔心他做了傻事,二來發覺朱瞻基的個性很果決,小小年紀是個做明君的料子,因此爲了家族不能和親王走得太近。

但現在大哥徐汶又開啓了他的野心模式,裡面還有和徐家關係非比尋常的李芳,徐灝馬上對徐淞吩咐了幾句。

一羣輕裘肥馬的青年肆無忌憚的衝過來,在徐灝不遠處停下,朱高燧想了想下了馬,走過來笑道:“本王剛剛回京,聽聞徐家做法事特意趕過來拜望,見過徐哥哥。”

明顯是黃鼠狼給雞拜年呢,親王當衆給臣子施禮,就好似倒黴的茹瑺一樣,無疑是想把徐灝架在火上烤。

可惜徐灝慢吞吞的解開外衣,故技重施的指着那件土豪金的飛魚服,說道:“本來該我給王爺見禮,不過此乃聖上平常穿的,嫌太瘦就賜給了我,今次就勉爲其難的先受王爺一禮。對了,當時總共七件衣服,分別給了連同我在內的七位大臣。”

朱高燧悻悻的笑了笑,身邊人見徐都督滴水不漏的言辭,紛紛滿臉堆笑的上前見禮。

徐灝忽然指着一個人,問道:“爾是何人?”

那位身穿盔甲的青年忙恭敬的道:“末將保定侯孟家子弟孟賢,現任趙王府護衛,見過都督。”

徐灝恍然,難怪感覺很面熟,原來是孟瑛的堂弟。在靖難小一輩裡,他對和姐夫張輔身份相當的成國公朱勇並不看好,儘管那是很實在的老實人,武藝不俗但帶兵打仗的才能卻很一般。

沐皙和沐毅也不算是很傑出的武將,更不是帥才,最看好的一個是柳升,一個則是孟瑛。孟瑛性格和張輔很像,平時沉靜寡言,喜歡讀書,善騎射,禮賢下士,乃是難得的帥才。

因此早在洪熙元年,徐灝推薦保定侯孟善出任遼東總兵,把遼東交給孟善孟瑛父子倆,非常令人放心。

這一次命孟瑛訓練兩萬精銳,隨時等待北上策應張輔的大軍,可以說徐灝把最看好的三員大將都放在了北方,並對他們寄予厚望,希望能在未來數十年內,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可是孟賢竟然進了趙王府,徐灝有些警惕起來,如果孟賢參與到了一些陰謀中,那無疑會牽連到孟瑛身上,而徐汶何嘗不會牽連到自己呢?

類似篡位的重罪,輕則會被革掉官職遠離朝堂養老,重則會被剝奪爵位,銷燬傳世鐵卷,發配戎邊。

如果將來登基的朱瞻基感覺自己很礙眼,肯定會在此事上頭做文章,簡簡單單的一道聖旨,一生心血盡付東流。

第967章 兩個版本第666章 月圓花好第759章 民主愚昧第1159章 人月雙圓第1292章 自投羅網第70章 和尚第116章 面聖第1142章 哭笑燕雙-飛第1107章 病了第678章 結賬第735章 高麗妹子第268章 鳳舞第941章 兩碼事第1179章 光柱第731章 看戲第292章 紫燕第123章 蝶戀花第213章 徐灝的錦衣衛第945章 紫酥肉第188章 再見蔣老師第1290章 漱芳亭第642章 報應不爽第360章 忌憚第181章 分道揚鑣第1019章 婚姻自由第134章 奉旨出京第1166章 陸漱芳的手段第617章 淘氣學生第1213章 留仙院第778章 勘察第293章 浪裡白條第1240章 少年的夢想第907章 管他家閒事?第1116章 火第159章 君子一諾,生死無悔第586章 一對鴛鴦第153章 朱玉英第764章 這樣的勤儉第715章 我不聽第316章 意氣飛揚第477章 困獸猶鬥第996章 醫患糾紛第168章 狡兔一窟第334章 大放光彩第245章 募捐第787章 盜竊第237章 被嫂子調戲了第565章 柔情似水第1015章 登高第181章 分道揚鑣第471章 官字兩張口第642章 報應不爽第3章 藏拙第305章 蕩平第1059章 金鑲銀裹?第400章 喜神第91章 認親第424章 孝道第1242章 敬業第349章 玉花遜雪第268章 鳳舞第792章 野雞翰林第679章 疙瘩第42章 年前第225章 放蕩不羈第291章 公心私心第1060章 虛僞和無奈第197章 猜測第922章 徐家之戰第1176章 木頭人第97章 鬼才信呢第1289章 儂自尋歡去第868章 平權第1227章 紅香紙第1258章 說客第845章 莫知我哀第962章 賣身書童第972章 封建家長第1068章 國士無雙第280章 迎親第326章 兵工廠第1254章 景星第705章 落第第1174章 荷風吹香第1154章 討酒第1194章 雅俗共賞第1092章 上門第402章 香萱第403章 遊湖第389章 復仇第963章 恭祝萬事如意第442章 惡僧第64章 嫂子第796章 反了反了第1243章 落花生第460章 言之命中第1026章 招搖第897章 另類美人成雙第300章 靖難之役起第402章 香萱
第967章 兩個版本第666章 月圓花好第759章 民主愚昧第1159章 人月雙圓第1292章 自投羅網第70章 和尚第116章 面聖第1142章 哭笑燕雙-飛第1107章 病了第678章 結賬第735章 高麗妹子第268章 鳳舞第941章 兩碼事第1179章 光柱第731章 看戲第292章 紫燕第123章 蝶戀花第213章 徐灝的錦衣衛第945章 紫酥肉第188章 再見蔣老師第1290章 漱芳亭第642章 報應不爽第360章 忌憚第181章 分道揚鑣第1019章 婚姻自由第134章 奉旨出京第1166章 陸漱芳的手段第617章 淘氣學生第1213章 留仙院第778章 勘察第293章 浪裡白條第1240章 少年的夢想第907章 管他家閒事?第1116章 火第159章 君子一諾,生死無悔第586章 一對鴛鴦第153章 朱玉英第764章 這樣的勤儉第715章 我不聽第316章 意氣飛揚第477章 困獸猶鬥第996章 醫患糾紛第168章 狡兔一窟第334章 大放光彩第245章 募捐第787章 盜竊第237章 被嫂子調戲了第565章 柔情似水第1015章 登高第181章 分道揚鑣第471章 官字兩張口第642章 報應不爽第3章 藏拙第305章 蕩平第1059章 金鑲銀裹?第400章 喜神第91章 認親第424章 孝道第1242章 敬業第349章 玉花遜雪第268章 鳳舞第792章 野雞翰林第679章 疙瘩第42章 年前第225章 放蕩不羈第291章 公心私心第1060章 虛僞和無奈第197章 猜測第922章 徐家之戰第1176章 木頭人第97章 鬼才信呢第1289章 儂自尋歡去第868章 平權第1227章 紅香紙第1258章 說客第845章 莫知我哀第962章 賣身書童第972章 封建家長第1068章 國士無雙第280章 迎親第326章 兵工廠第1254章 景星第705章 落第第1174章 荷風吹香第1154章 討酒第1194章 雅俗共賞第1092章 上門第402章 香萱第403章 遊湖第389章 復仇第963章 恭祝萬事如意第442章 惡僧第64章 嫂子第796章 反了反了第1243章 落花生第460章 言之命中第1026章 招搖第897章 另類美人成雙第300章 靖難之役起第402章 香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