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認親

養龜之術,在後世有很多類似的廣告,附在一些不三不四的網站上面,有沒有效反正徐灝不知道。

冤有頭債有主,在承諾了疊峰道士以每月百兩銀子供奉的價格,進京請君入甕後,徐灝問了下治療原理。

道士心中暗喜,這下不但得了財,運氣好的話還能嚐到其家裡妻妾丫鬟的滋味,茫然不知已經一隻腳踏進了鬼門關,也是報應不爽。

隨着道士娓娓道來,原來不過需兩位有些力氣的少女,常常按摩丹田涌泉二穴,子午卯酉四時,兩處用力呵氣什麼的,所謂使壯陰之氣上下齊攻,引陽氣歸於腎經,則百日之後不但堅舉,且大勝往昔,徐灝一聽純粹是扯淡。

那些輔佐的藥物無非是參苓、肉桂、肉蓯蓉、淫羊藿、虎-鞭、鹿茸之類,看看這些藥物,沒有一點壯陽的效果纔是見了鬼呢。

派人把妖道交給徐汶,徐灝不放心又命人去知會張鸞吹,必要時可以直接下手處死,他擔心徐汶不思報仇反而打算物盡其用,拿去禍害別人家。

第二天五更時,徐灝受到沈襄的邀請前來觀禮,就見薛氏已經梳理完畢,把兩位道婆讓到上首坐着,她在下面四雙八拜,然後與教衆敘了師兄師弟,師姐師妹,表面上一派親親熱熱。

沈襄光知道叫他早起來看熱鬧,呆呆的看着,不知是什麼緣故。

薛氏說道:“我已經拜了二位師父做了徒弟,我的師父就是你的師父。你也過來與二位師父磕個頭,徐兄弟你也來。”

徐灝一聽眯起了眼。神色不善,張道婆忙說道:“不是教中之人,可不敢受禮,算了吧。”

接下來薛氏因認了同門,漸漸和驢友們熟識了,整日裡廝混在一起,很少過來乘坐馬車。

時間久了,這纔打聽到什麼尚書家裡的奶奶。敢情都是李家的佃戶莊客,也沒有什麼汪奶奶孟奶奶,不是人家出來的奶子就是嫁出去的丫頭,唯獨薛氏是這裡面的正經娘子。

這個發現令徐灝爲之錯愕,想想也是正常,有錢人家不會自己去泰山燒香?如果是老孃和媳婦跑出去參加什麼自助驢友會,可能嘛?還好陸素懷一直呆在車裡。沒有坑了沈家,至於薛氏,唉!不提也罷。

行了一日,經過滿山鎮時,街上挨戶都是賣油炸果子的人家,每當有香客經過。賣家一窩蜂似的圍過來,拉着繮繩往鋪裡讓吃果子,好似金陵賣氈條等物的陝西人一樣,也或是在南洋遇到的小商小販,往死裡拖人叫賣。

徐家的車隊一如既往的走在最後。就見前方瞬間涌過來上百人,亂哄哄的往家裡搶人。都說什麼:“新出鍋滾熱的果子,純香油炸的,又香又脆,請到裡邊用一個。從這到泰山腳下還有大半天,別餓着身子。”

道婆微笑道:“多謝了,俺們剛剛吃了飯起身,還要趕早到店裡報名僱轎子呢。”

徐灝對此熟視無睹,每次坐火車或旅遊景點時不遇上幾次?倒是薛氏和陸素懷初次到泰山燒香,不知店家們都是強拉着客人進去吃,吃完了按照數兒給錢,瞅着各店裡的人都圍着兩位師父,只當人人都認得她們。

擠出來後,薛氏問道:“這些開店的都與二位師父相識麼?”

侯道婆順口胡謅道:“這些人家都是俺兩個的徒弟,大家爭着請我們進去,可小本買賣怎好讓他們破費?”

一路上的風光也不必多說,有山有水有人煙,正值萬物生髮的春天,無處不是生機盎然。

當年靖難之役主要是沿着德州到濟南靠着運河這一帶打仗,位於中心地帶的泰安州等地波及不大,沒有發生朱棣因久攻不克濟南城,事後把氣撒在山東人身上的慘劇。

下午終於走到了泰安州的教場,巍峨的東嶽泰山聳立眼前,許多店家帶着夥計在等候香客。

其中有個姓宋的和道婆熟識,遠遠看見領了許多驢友到來,歡天喜地的飛跑過來笑道:“我們等了幾日了,也不見來,路上可遇到雨了沒?您老人家身子安呀。”

引着大傢伙到院子裡洗臉吃茶,熱情洋溢的詢問誰要報名,好安排僱上山的轎子,道婆又組織教衆號佛宣經,要先到天齊廟遊玩參拜,回來吃了晚飯就睡覺,然後一起登泰山。

後面徐家人呵斥開一干閒雜人等,徐灝想起了當年上山時借宿的當地人,要過去投宿,好好的歇一晚。

薛氏一扭一扭的走出來說道:“快進來啊,怎麼又要分開?”

陸素懷讓丫頭請她上車,正色說道:“原是託你摸清裡面的虛實,你怎麼反倒熱心起來了?既然都到了地方,往下隨我們一起,不和她們攪在一塊了。”

薛氏說道:“師父是有道高人,人也熱心,教友皆是好人,我自然要和她們在一起。嫂子你別管我,有我男人陪着呢。”

陸素懷聽了又氣又笑,雖說弟妹甘心與那些婦人爲伍,沒有鄙薄之心是好事,可她畢竟是有身份的,時常混跡一處那還了得?

徐灝也有些驚奇,本來是薛氏自告奮勇深入內部,怎麼這才幾天,就被人家給洗腦了?

既然如此大家也不勸了,他丈夫沈襄在身邊不妨事,如此兩邊分開。

三十里的平坦大道,馬車加快了速度,到了城門已經是上燈時分,李冬帶着人先走一步,此時等在城外。

“少爺,王員外前年已然病故了。”李冬低聲說道。

徐灝微微點頭,想起當年和凝雪投宿王家,王員外殷勤款待多日的盛情,心裡很是難過。

遺孀王夫人派了很多家人來迎接。進了王家,朱巧巧和陸素懷去了長房感謝。王夫人擺下宴席款待。

徐灝在外宅詢問管家詳細情形,管家說道:“徐少爺,大前年我家老爺因中風一病不起,前年初春病逝。大少爺在四川做官,遣人來接太太過去奉養。這不住了一年多,太太思念故鄉也惦記着家產,在四川也住不慣,上個月剛剛坐船回來。也是巧了。您若早來些時日,家裡不剩幾個人。”

徐灝說道:“你帶我去墳地拜一拜,已盡故友之情。”

如此徐灝買了些冥紙火燭,騎馬去了城外王家墳地,親自上了三炷香,回來後有管事媳婦請他進去相見。

進了內宅,自家媳婦丫頭們捧着銅盆痰盂之類站在迴廊裡。鴉雀無聲,朱巧巧素來規矩大,何況還是在外面。

管事嫂子見徐灝不走回廊,而是從甬道上過來,趕忙迎上前來,擁着他進了屋裡。

見了王夫人。說了會兒話,這時管家進來說道:“外頭有個本家的爺們要見太太,有個貼兒。”

王夫人看那帖子上寫着,侄孫英百拜,奇道:“這又是哪一支爆出來的?快去將族譜拿來查查。是哪支哪派,若沒有再瞧瞧遠族總單上有他的名字沒有。”

徐灝坐在朱巧巧身邊。背後站着權美人,看着王家人分着細查族單宗譜,並無其人。

管家又進來說道:“那個本家的侄孫,他說是個秀才,父親那一代就在外遊學,他回鄉不久,沒趕上年前的祭祀,所以未入族譜。說一定要見見太太,瞧着他很有些討嫌,誰有工夫陪他坐着?”

王夫人說道:“好生問問是哪一支派,我再見他,窮親窮族家家都有,休要得罪了人家。”

等管家出去了,王夫人對徐灝苦笑道:“素日我向來不管閒事,什麼事皆是亡夫料理,如今兒女俱都不在身邊,連個貼心人都沒有。”

朝廷規定官員不得回原籍做官,所以徐灝也沒辦法安排她兒子回來,不過倒是可以調往鄰近省份,距離不遠,如此一家人也能時常團聚了。

徐灝說道:“王兄久在四川,也該進京歷練幾年。如此太太坐船幾日即能抵達金陵,想回來也方便。”

王夫人大喜,說道:“當日亡夫就說徐公子非是池中之物,果然不出數年即名動天下,我家也算得遇貴人了。”

徐灝說道:“不敢當,王家家風我一向欽佩,尤其是故世的王員外,古道熱腸爲人忠厚,不想當年一別即天人永隔,令人傷感。今日能爲王家盡一份力,我心裡也欣慰些。”

話剛說完,管家回來說道:“那人氣大着呢,小人才開口問了一兩句,他就大嚷大叫起來,說我不姓王,到你家來幹什麼?合着有錢有勢,就該欺負我們窮本家嘛?還說要將小人送到族裡打板子,我聽了又好氣又好笑,只得來請太太示下。”

王太太皺起眉來,神色有些爲難,說道:“這該如何是好?兒子兒媳不在身邊,我又是沒主意的。”

朱巧巧走過去說道:“這有何難?憑王家和徐家通家之誼,此事就交給我好了。來時看見議事的崇本堂,叫灝兒焱兒陪着咱們娘們一起去見他,當面問問他的宗派,若是真的也就罷了,無非是來打打秋風,給幾兩銀子也就打發了;若是假冒,非叫他吃不了兜着走。”

王夫人喜上眉梢,能有徐家的奶奶代爲出頭自然再好不過了,而徐灝也很欣慰,這些年王家從未找上門來求過任何事,如此正派的人家,求都求不來呢。

朱巧巧和王夫人出來,兩家的丫鬟媳婦一大羣人也跟着出來,到了崇本堂,叫人去請那本家進來。不一會兒,徐焱和七八個家人帶着秀才大搖闊步而來。

徐灝見他約有三十多歲,瘦面短鬚,聳着肩駝着背,帶着一頂舊方巾,穿一件深藍色棉布舊道袍。就憑這副天生的儀表,如果沒有過人才華,大概一輩子只能止步於秀才了。

王夫人剛要迎出去,朱巧巧拉了她一下,微微搖頭,接着淡淡的道:“進來相見。”

那王英聽見了,反而沒了先前的倨傲,幾步走進廳內,見年紀大的王夫人站在左邊,右邊站着一位豔麗無比的少婦,後面站着一大羣粉白黛綠,花容月貌的美人;尤其是站在一位年輕人身邊的天仙絕色,簡直令王英連呼吸都停止了。

一股軟玉溫香鑽心刺骨,王英身不由己的耳熱心跳,手足無措的站着,竟然不敢仰視,低着頭說道:“二叔祖母請臺坐,容侄孫王英拜見。”

王夫人溫和笑道:“常禮即可。”

王英不由分說,朝着她跪下,恭恭敬敬拜了八拜,站起來又朝着朱巧巧磕了三個頭,叫着姑奶奶安。然後又挨個對着丫頭媳婦們叫道:“姑姑,嬸嬸請上,侄兒王英拜見。

徐灝好笑的看着他逢人就跪,王夫人笑的捂着嘴不好意思出聲,伸手朝着大傢伙指點,意思是快把人拉起來呀!

大傢伙還以爲叫她們躲出去呢,一齊忍着笑退出廳門,朱巧巧笑吟吟的瞅着王英。

徐家的女人見他朝着自己跪了下去,一個個抿着嘴兒笑着,都遠遠的散開。卻不知王英自小到大也沒見識過大戶人家的排場,心裡唸叨這麼一大堆的姑姑嬸嬸不知到底有多少位,乾脆往死了磕頭吧,咱禮多人不怪。

徐灝看他這樣子,感覺應該是王家族人,不然先前的底氣從何而來?眼下的殷勤也不是做作,上前將人扶了起來。

王英猶自到處作了幾個揖,這才正色對王夫人說道:“侄孫媳婦同曾孫女都叫請二叔祖母,姑奶奶並姑姑嬸嬸們好,一半天再過來磕頭。”

王夫人含笑叫他坐下,丫頭送上茶。朱巧巧盯着王英問道:“相公是哪一支派?”

王英躬身答道:“我曾祖名叫王誠,生前很有名望,無人不知道。生兩子,都是文字輩的,長名王文魁,次名王文賓。這文賓未娶而夭,惟先祖文魁公生下先父,名叫王菲。

當初先祖文魁公在日,蒙你家祖公相待最好,一天也離不了先祖,其中弟兄們最相好的,就是這裡的政二叔祖。那時候文魁公大了二叔祖二歲,哥們好的比嫡親手足還要什麼些。你家祖公謝世,所有一切喪事都是先祖文魁公一人經理,誰知族裡有些謗言,長叔祖頗有冷落之意,先祖竟絕跡不去,非二叔祖再三相勸是不能挽回,這才承二叔祖之情,將先祖邀來託以重任,內外一切事務皆是先祖一人經理。

隔了多年,先祖病故,家父求學外地,從此以後音訊不通,繼而先父母相繼作古,更爲疏遠,侄孫又常常雲遊各地,新近回來,知道二叔祖母業已返回。

因身有小恙,不能就過來請安,又沒能趕上祀祖,心裡抱恨,今日特來請安、請罪!”

第743章 鄭和海峽第246章 倒黴的郭鈺第53章 回第903章 謀官第313章 標新立異第846章 沉醉東風第670章 野湖第393章 外室第1255章 狀詞第690章 傳家寶第428章 南洋第1299章 美夢成真第143章 夫妻反目第440章 返航第412章 嬌容奇異第1039章 才高八斗第513章 先生第766章 涼水河第1203章 單槍匹馬第1162章 一朝敗落第262章 黑火藥第83章 產業第504章 敦倫之禮第789章 迅猛第1277章 內差第686章 二韃子第812章 奇蹟第493章 不舉第20章 新人第923章 扳回一城第445章 表妹第826章 白沙青草第77章 犯法了第797章 糊塗官第1275章 二當家第158章 上任第912章 征剿妒婦第712章 宗族第518章 徐海成親第555章 同道中人第822章 封王第252章 燕歸第399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782章 煜哥兒第804章 趙主編第1080章 作客第756章 我的雙兒你在哪裡?第157章 又是一年冬天第402章 香萱第1283章 晚上見第1137章 索命第620章 有斐君子第110章 南北士林第1274章 湊趣第611章 醫院第338章 忠君忠國第630章 知足第411章 尋釁滋事第960章 大勢所趨第88章 偷窺第76章 徐灝第1226章 一走了之第1154章 討酒第227章 番僧喇嘛第880章 發飆的縣令第1046章 兒女大婚第1290章 漱芳亭第331章 激戰白河溝第822章 封王第1164章 蝶戀花乎第828章 辦校第838章 龍騎兵第1158章 丟人現眼第987章 宴會第335章 無解第972章 封建家長第403章 遊湖第80章 平安第242章 深不可測的男人第560章 笑裡藏刀第1262章 崴了腳第1162章 一朝敗落第1018章 懂事的女兒第436章 三佛齊第677章 要什麼錢第558章 洪熙大典第1168章 名落孫山第986章 真真假假第418章 他是誰第1141章 探病第748章 挪用第515章 翠荷第977章 井氏第665章 奴隸第847章 三春花柳第347章 談判第857章 太子妃第347章 談判第181章 分道揚鑣第63章 孽
第743章 鄭和海峽第246章 倒黴的郭鈺第53章 回第903章 謀官第313章 標新立異第846章 沉醉東風第670章 野湖第393章 外室第1255章 狀詞第690章 傳家寶第428章 南洋第1299章 美夢成真第143章 夫妻反目第440章 返航第412章 嬌容奇異第1039章 才高八斗第513章 先生第766章 涼水河第1203章 單槍匹馬第1162章 一朝敗落第262章 黑火藥第83章 產業第504章 敦倫之禮第789章 迅猛第1277章 內差第686章 二韃子第812章 奇蹟第493章 不舉第20章 新人第923章 扳回一城第445章 表妹第826章 白沙青草第77章 犯法了第797章 糊塗官第1275章 二當家第158章 上任第912章 征剿妒婦第712章 宗族第518章 徐海成親第555章 同道中人第822章 封王第252章 燕歸第399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782章 煜哥兒第804章 趙主編第1080章 作客第756章 我的雙兒你在哪裡?第157章 又是一年冬天第402章 香萱第1283章 晚上見第1137章 索命第620章 有斐君子第110章 南北士林第1274章 湊趣第611章 醫院第338章 忠君忠國第630章 知足第411章 尋釁滋事第960章 大勢所趨第88章 偷窺第76章 徐灝第1226章 一走了之第1154章 討酒第227章 番僧喇嘛第880章 發飆的縣令第1046章 兒女大婚第1290章 漱芳亭第331章 激戰白河溝第822章 封王第1164章 蝶戀花乎第828章 辦校第838章 龍騎兵第1158章 丟人現眼第987章 宴會第335章 無解第972章 封建家長第403章 遊湖第80章 平安第242章 深不可測的男人第560章 笑裡藏刀第1262章 崴了腳第1162章 一朝敗落第1018章 懂事的女兒第436章 三佛齊第677章 要什麼錢第558章 洪熙大典第1168章 名落孫山第986章 真真假假第418章 他是誰第1141章 探病第748章 挪用第515章 翠荷第977章 井氏第665章 奴隸第847章 三春花柳第347章 談判第857章 太子妃第347章 談判第181章 分道揚鑣第63章 孽